胞质转运论文-马永贺

胞质转运论文-马永贺

导读:本文包含了胞质转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生儿Fc受体,IgG,胞质尾区,代谢

胞质转运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贺[1](2017)在《FcRn胞质尾区序列影响小鼠IgG代谢和转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幼畜(仔)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必须通过从母体获取被动免疫物质IgG来维持自身健康及生存。新生儿Fc受体,即FcRn (neonatal Fc receptor),已被明确证明介导了 IgG跨胎盘的转运以及新生动物吸食乳汁后IgG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吸收,但FcRn是否介导了母源血清IgG到乳汁的分泌尚不清楚。当我比较不同动物FcRn α链的序列时发现,FcRn胞质尾区的序列长度与IgG被动传递方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某些动物如猪、牛、羊、狗、猫等中,FcRn胞质尾区羧基末端缺少了 10个氨基酸残基,而这些动物IgG的被动传递主要通过泌乳来实现。相反,具有较长FcRn胞质尾区序列的动物,IgG的被动转运完全依赖(如人、兔)或绝大部分依赖(如大鼠、小鼠)胎盘的转运。这种显着的差异使我们猜测FcRn胞质尾区长度很可能与哺乳动物IgG的被动传递方式密切相关。我首先构建了小鼠FcRn全长型和去除了胞质尾区10个氨基酸的截短型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MDCK细胞后成功筛选了阳性单克隆细胞系。两种单克隆细胞系中小鼠FcRn蛋白不仅均能高表达,而且具有在弱酸性条件下结合IgG的能力。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截短型单克隆细胞系中FcRn蛋白的空间定位与全长型单克隆相比无明显区别。为了比较两种单克隆细胞系双向跨细胞转运IgG的效率,我成功建立了 Transwell体外转运系统。进一步实验发现,与表达全长型FcRn单克隆细胞相比,表达截短型FcRn单克隆细胞从基底侧向腔侧转运IgG的效率显着升高(p=0.037);相应地,从腔侧到基底侧转运IgG的效率显着降低。为了在活体动物水平上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假设,我利用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内源FcRn α链编码基因翻译提前终止的定点遗传修饰小鼠,即FcRn-Tr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该小鼠表达的FcRn α链蛋白羧基末端缺少了 10个氨基酸,但FcRn的表达和定位与野生型小鼠无显着差异。为探究FcRn胞质尾区10个氨基酸的截短对IgG代谢和被动转运的影响,我利用FcRn-Tr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ELISA测定结果显示,FcRn-Tr小鼠常规状态下IgG的血清浓度及免疫刺激下抗原特异性IgG的血清滴度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FcRn胞质尾区10个氨基酸的截短不影响小鼠IgG的代谢。分析不同基因型胎鼠出生前1 ~ 2天血清IgG浓度,结果没有发现明显差异,说明FcRn胞质尾区的截短不影响IgG跨胎盘的转运。测定经新生仔鼠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至血液循环的外源IgG浓度,结果表明胞质尾区的截短不影响小肠FcRn对IgG的吸收。通过对泌乳母鼠血清和乳汁中IgG浓度的测定及比例的计算发现,FcRn的截短也不影响IgG从母体血清到乳汁中的运输。以上结果显示,FcRn胞质尾区10个氨基酸的截短不影响小鼠IgG的被动转运。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体外Transwell系统跨细胞转运实验证明,FcRn胞质尾区10个氨基酸的截短增强了 FcRn从基底侧向腔侧转运IgG的能力;但活体动物实验结果显示,FcRn胞质尾区的截短既不影响IgG的代谢,也不影响IgG的被动传递。该结果在活体水平上排除了 FcRn胞质尾区序列长度与IgG被动传递方式的关联性,进一步显示小鼠IgG从母体血清到乳汁的转运可能具有不同于IgG跨胎盘及跨小肠上皮细胞转运的特殊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刘晶晶,李江华,刘龙[2](2017)在《米曲霉L-苹果酸胞质途径重建和转运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苹果酸在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12个―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学品‖之一。本研究以一株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重构L-苹果酸的胞质合成途径和强化产物转运途径,显着升了L-苹果酸的合成效率。首先,通过过表达还原TCA途径中的丙酮酸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由26.1 gL~(-1)高至42.3 gL~(-1)。其次,为了高L-苹果酸的前体-草酰乙酸的合成,本研究在米曲霉胞质内异源构建了大肠杆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草酰乙酸的回补途径,L-苹果酸产量高至58.5 gL~(-1)。L-苹果酸的高生产强度需要结合高效的转运机制,通过共同过表达米曲霉四碳酸转运蛋白和粟酒劣质酵母的苹果酸转运子,L-苹果酸的产量显着高至89.5 gL~(-1)。最后,通过对米曲霉内苹果酸合成的主代谢流的转录分析和比较,发现了苹果酸合成的潜在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解除该反馈抑制后,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高至93.2 gL~(-1)。(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04-08)

刘晶晶,李江华,刘龙[3](2017)在《米曲霉L-苹果酸胞质途径重建和转运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苹果酸在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12个"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学品"之一。本研究以一株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重构L-苹果酸的胞质合成途径和强化产物转运途径,显着提升了L-苹果酸的合成效率。首先,通过过表达还原TCA途径中的丙酮酸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由26.1 gL~(-1)提高至42.3 gL~(-1)。其次,为了提高L-苹果酸的前体-草酰乙酸的合成,本研究在米曲霉胞质内异源构建了大肠杆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草酰乙酸的回补途径,L-苹果酸产量提高至58.5 gL~(-1)。L-苹果酸的高生产强度需要结合高效的转运机制,通过共同过表达米曲霉四碳酸转运蛋白和粟酒劣质酵母的苹果酸转运子,L-苹果酸的产量显着提高至89.5 gL~(-1)。最后,通过对米曲霉内苹果酸合成的主代谢流的转录分析和比较,发现了苹果酸合成的潜在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解除该反馈抑制后,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提高至93.2 gL~(-1)。(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4-08)

卢永恩[4](2014)在《水稻谷氨酸合酶基因和胞质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子。近年来,氮肥的大量施入虽然增加了作物产量,但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高作物的氮素利用率(NUE),是解决粮食增产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需求量巨大,提高水稻的NUE意义重大。充分了解氮素吸收和同化关键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对于深入解析碳氮代谢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精细调控提高作物NUE至关重要。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GS-GOGAT)循环是氮素同化过程中无机氮转变为有机氮的起点,也是碳氮结合的交叉点,在提高作物NUE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人们对GOGAT基因在氮素吸收和碳氮代谢中扮演的角色仍未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GS-GOGAT循环所需碳骨架(α-酮戊二酸,20G)的供应机制也未得到解析。本研究即以获得的NADH-GOGAT及胞质ICDH (NADP-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受到抑制的两类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从主要代谢产物变化、相关酶活水平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NADH-GOGAT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胞质ICDH在提供20G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本研究还对水稻氨基酸转运蛋白(OsAAT)基因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表达分析,获得了其中11个成员的T-DNA插入突变体,并对其碳氮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粳稻中组成型表达OsNADH-GOGAT基因导致OsNADH-GOGAT1和OsNADH-GOGAT2的共抑制,OsFd-GOGATl也下调表达。共抑制家系在正常营养供应的田间表现为氮缺乏症状,如分蘖减少、株高变矮、产量和千粒重下降。代谢物检测显示,NADH-GOGAT共抑制家系叶片的可溶性糖、总氮以及多数含氮化合物含量下降,20G、异柠檬酸和游离氨含量增加,部分碳氮代谢相关酶活也受到影响。这表明,NADH-GOGAT在水稻碳氮代谢的多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2.在粳稻中组成型表达OsICDH2导致共抑制,使OsICDHl和内源OsICDH2表达量降低,叶片和根部ICDH酶活分别较野生型降低43.5%-76.6%和19.4%-56.4%。正常营养条件下,ICDH共抑制家系表现为生长量减少,田间产量降低,表明胞质ICDH是保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子;3.当置于高温下3-6天,ICDH共抑制家系幼苗逐渐失绿并最终死亡,而野生型表现正常。高温下,与野生型比较,共抑制家系叶片中的叶绿素、多种有机酸、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降低,游离氨、总游离氨基酸、天冬酰胺和葡萄糖-6-磷酸含量增加,谷氨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果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活性上升,GS活性下降,OsGDHl和OsGDH2上调表达,OsGS2和OsFd-GOGAT1下调表达。我们推测,水稻IDH (NAD-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胞质ICDH均可以为氮素的同化提供20G,IDH是20G的主要来源,胞质ICDH仅在特殊条件下,如高温胁迫期间,20G供应不足时,提供必要补充。谷氨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20G转运蛋白均参与了20G的补充过程;4.共鉴定出65个OsAAT基因,其中49个受到全长cDNA支持,部分OsAAT基因具有器官特异或氮饥饿诱导的表达模式。获得了11个OsAAT成员的T-DNA插入突变体,与野生型比较,部分突变体的碳氮含量发生了显着改变,表明这些基因与水稻的碳氮分配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范存留,张玲,胡运高,杨国涛,唐力琼[5](2012)在《爪哇型胞质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爪哇型胞质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的积累、转运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选育爪哇型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育系(爪哇型胞质JW803A和野败型胞质803A)与几个高配合力恢复系配置杂交水稻组合,比较2种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并以JW803A/蜀恢527和803A/蜀恢527为基础研究胞质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JW803A杂交水稻组合产量高于803A杂交水稻组合,干物质积累迅速且积累量大,各时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合理,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JW803A/蜀恢527的产量达到7.875×103 kg/hm2,比803A/蜀恢527增产3.28%。[结论]爪哇型胞质杂交水稻组合高产的物质基础充足,"能源"转运高效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李娘辉[6](2005)在《胞质蛋白转运到线粒体的过程和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虽然拥有自己的DNA、RNA以及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但它的自主性很小,绝大部分的蛋白质是要依赖于细胞核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中合成,这些蛋白质称为胞质前体蛋白。胞质前体蛋白质合成后,再转运到亚线粒体区室,如外膜、内膜、膜间间隙、线粒体基质等四个不同的位置。这些前体蛋白转移到线粒体后,装配为成熟的线粒体蛋白。由胞质转移到线粒体的蛋白种类很多,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它们的结构也不一样。如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的乙醇脱氢酶III;进入线粒体内膜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Va、ATP合酶亚(本文来源于《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李娘辉[7](1998)在《胞质蛋白转运到叶绿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胞质蛋白转运到叶绿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胞质蛋白转移到叶绿体的重要性,胞质叶绿体蛋白的种类,引导肽的结构和功能,胞质蛋白转运到叶绿体的机理等。(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1998年S1期)

胞质转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L-苹果酸在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12个―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学品‖之一。本研究以一株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重构L-苹果酸的胞质合成途径和强化产物转运途径,显着升了L-苹果酸的合成效率。首先,通过过表达还原TCA途径中的丙酮酸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由26.1 gL~(-1)高至42.3 gL~(-1)。其次,为了高L-苹果酸的前体-草酰乙酸的合成,本研究在米曲霉胞质内异源构建了大肠杆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草酰乙酸的回补途径,L-苹果酸产量高至58.5 gL~(-1)。L-苹果酸的高生产强度需要结合高效的转运机制,通过共同过表达米曲霉四碳酸转运蛋白和粟酒劣质酵母的苹果酸转运子,L-苹果酸的产量显着高至89.5 gL~(-1)。最后,通过对米曲霉内苹果酸合成的主代谢流的转录分析和比较,发现了苹果酸合成的潜在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解除该反馈抑制后,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高至93.2 gL~(-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胞质转运论文参考文献

[1].马永贺.FcRn胞质尾区序列影响小鼠IgG代谢和转运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

[2].刘晶晶,李江华,刘龙.米曲霉L-苹果酸胞质途径重建和转运调控研究[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3].刘晶晶,李江华,刘龙.米曲霉L-苹果酸胞质途径重建和转运调控研究[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卢永恩.水稻谷氨酸合酶基因和胞质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4

[5].范存留,张玲,胡运高,杨国涛,唐力琼.爪哇型胞质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

[6].李娘辉.胞质蛋白转运到线粒体的过程和机理[C].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

[7].李娘辉.胞质蛋白转运到叶绿体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8

标签:;  ;  ;  ;  

胞质转运论文-马永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