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救济模式论文-应永胜

工伤救济模式论文-应永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伤救济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侵权,救济模式,适用

工伤救济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应永胜[1](2016)在《农民工工伤侵权救济模式适用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工伤事故频发,但由于保障制度的缺陷、签订劳动合同比率低、农民工参保数量不高、工伤保护时效把握不当等原因造成农民工工伤侵权救济的缺损形势严峻。通过对农民工工伤侵权救济与工伤保险在设立理念、归责原则以及保护程度等方面的深入比较,确定了"替代救济模式"、"双重救济模式"、"补充救济模式"、"选择救济模式"和"双保险模式"的适用情形。(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杨科雄[2](2014)在《第叁人侵权造成工伤的救济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人侵权引发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的法律竞合如何处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备受争议。依据《社会保险法》第42条规定,除工伤医疗费用外,职工可以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侵权赔偿。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8月20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对此予以重申,并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构成了在实体和程序上处理这一问题的完整法律规范,在法律制度上根本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法律难题。(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4年10期)

袁合川[3](2013)在《第叁人侵权导致工伤的救济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因第叁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如何处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争议,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笔者认为,因第叁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保险在法律上是并行不悖的,一个属于私权范畴,一个属于公权范畴,二者性质不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劳动者有权获得双重赔偿。建议,对相关法律进行体系化整合,统一构建工伤救济模式,从而以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理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3年04期)

孙皓[4](2012)在《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大生产的劳动力需求促生了劳动者这一庞大群体,伴随而生的是工伤事故这一无可避免的问题。而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物交流日益频繁、紧密,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叁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由第叁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涉及到两类法律关系范畴,一是工伤保险赔偿法律关系,二是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研究该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了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现代社会正常运转基石的生存和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本文以我国相同类型案例却不同处理的情况为引,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的工伤救济模式,以及我国近十年来有关工伤法律法规的演变,对我国涉及第叁人侵权引发工伤事故的法律责任适用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我国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采用“兼得与补充并存模式”的主张及其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分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开篇引用几个典型的第叁人侵权引发工伤的案例,通过对比不同判决大相径庭的结果来说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对各国实行的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进行分析评价。本部分通过列举的方式,归纳出国际上通行的工伤救济模式,并横向比较分析各自优劣。第叁部分:梳理出我国对于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的法律适用现状。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理论界关于此问题的不同观点,提出应当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对该问题的统一性规定。第四部分: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的思考。本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工伤保险制度以及民事侵权赔偿制度两方面不同的特点,区分出可补偿性损失以及不可补偿性损失。从法理、现行法律依据、立法宗旨以及国情等方面对选择“兼得与补充并存模式”进行论证。(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2-09-30)

唐芸霞,杨绪峰[5](2011)在《第叁人侵权引发的工伤事故救济模式探讨——写在《社会保险法》施行之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人侵权引发的工伤事故责任,认定时往往出现工伤保险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竞合,并由此形成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局面,选择何种救济模式关系到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通过介绍国外解决此问题的四种不同模式,结合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确保全面赔偿和不违背"受害人不应因遭受侵害获得意外收益"原则的前提下,对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进行探讨,是有益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王威[6](2011)在《我国工伤事故性质及救济模式的法律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劳动法和民法的竞合造成工伤事故既具有劳动保险性,又具有民法上的特殊侵权性,相应的其救济途径包括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在选择、取代、兼得和补充四种救济模式中,应选择补充模式,即劳动者先领取工伤保险赔偿,不足部分可通过侵权损害赔偿获得救济。这是一种既公平合理,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伤事故救济模式,能够达到保护劳动者、提高用人单位安全意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完善之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王永亮,朱炜[7](2010)在《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案情】原告:朱友祥、马兆珍,系工亡职工朱凯的父母。被告:上海华钢不锈钢有限公司,系工亡职工朱凯生前工作单位。2008年1月12日,朱凯驾驶摩托车在上班途中与刘文丰驾驶的机动车相撞。朱凯经抢救无效死亡。2008年5月9日,上海市金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朱凯的死亡作出工伤认定。2008年6月6日,原告以索要朱凯工伤保险待遇为由,向上海市金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8年7月24日,上海市(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0年11期)

邓妍[8](2010)在《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工业化发展迅速,工伤事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人身伤害事故。由第叁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第叁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的法律关系属于劳动保障和民事侵权赔偿两个法律关系范畴,其主要目的是充分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从我国的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工伤救济模式的历史考察,分析比较世界相关国家工伤救济模式,针对我国关于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的处理缺陷,提出建立我国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兼得模式”的主张和理论依据,对“兼得救济模式”的构建提出完善建议。本文全部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本部分从一个典型的第叁人侵权引发工伤的案件引出当前各个法院对于第叁人侵权之工伤事故案件不同的审判结果,阐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工伤救济模式的历史考察。本部分分别从国外工伤救济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国内工伤救济模式的历史发展出发,归纳了国外和各个时期工伤救济模式,指出了该时期处理模式的优点和缺陷。第叁部分:国外关于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和评价。本部分归纳了世界相关国家的主要四种救济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其作客观的比较分析,衡量其利弊,总结值得我国借鉴的做法,提出我国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兼得模式”的主张。第四部分:我国关于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的模式及缺陷。本部分首先列举了理论界关于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的几种观点,然后从司法实务的角度,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出我国关于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的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归纳分析其法律适用及实务问题,提出应在立法上加以明确和统一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的思考。本部分通过工伤保险制度与民事赔偿制度各自的特点与缺陷的比较,提出采用“兼得模式”的主张,并详细阐述了选择“兼得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司法实务依据。第六部分:完善第叁人侵权工伤救济模式的立法建议。本部分主要依据以上五部分的综合分析论述,从制定“兼得模式”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单位履行的法律责任、适用法律依据等方面提出立法建议,以使该救济模式在法律适用和实务操作上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以便工伤职工切实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刘文永[9](2010)在《论我国工伤保险赔偿救济模式的立法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伤保险是现代社会应对工业伤害和职业病的积极措施,也体现了现代法律保护社会弱者的价值取向和法律公平正义之基本理念。世界各国对工伤事故的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关系形成了四种规范模式,我国现行法确立了以取代救济模式为主,有条件地辅以双重救济的模式。通过对四种救济模式比较,惟补充救济模式既分散了企业风险,又避免了受害人获得双重利益,真正符合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目的,能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的作用,所以,我国应确立工伤保险赔偿的补充救济模式。(本文来源于《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徐萼生,孙永祥[10](2008)在《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各国在因第叁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的救济模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我国的立法对此含糊其词,文章通过比较了各种救济模式后认为,我国适宜采取兼得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商界(下半月)》期刊2008年09期)

工伤救济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叁人侵权引发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的法律竞合如何处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备受争议。依据《社会保险法》第42条规定,除工伤医疗费用外,职工可以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侵权赔偿。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8月20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对此予以重申,并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构成了在实体和程序上处理这一问题的完整法律规范,在法律制度上根本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法律难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伤救济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应永胜.农民工工伤侵权救济模式适用探赜[J].德州学院学报.2016

[2].杨科雄.第叁人侵权造成工伤的救济模式探讨[J].法律适用.2014

[3].袁合川.第叁人侵权导致工伤的救济模式[J].中国劳动.2013

[4].孙皓.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D].西南政法大学.2012

[5].唐芸霞,杨绪峰.第叁人侵权引发的工伤事故救济模式探讨——写在《社会保险法》施行之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王威.我国工伤事故性质及救济模式的法律考量[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

[7].王永亮,朱炜.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选择[J].法律适用.2010

[8].邓妍.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与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0

[9].刘文永.论我国工伤保险赔偿救济模式的立法选择[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10].徐萼生,孙永祥.第叁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与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

标签:;  ;  ;  ;  

工伤救济模式论文-应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