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贮食论文-李殿伟

分散贮食论文-李殿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散贮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广才岭,啮齿动物,大林姬鼠,行为策略

分散贮食论文文献综述

李殿伟[1](2019)在《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东北张广才岭林区寒温带森林中,选择海林市横道河子和牡丹江市叁道林场为研究地点,以小型啮齿动物和代表性林木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主要啮齿动物对种子取食、贮藏、扩散和种子命运,以及啮齿动物取食、贮食行为与林木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啮齿动物与植物种子之间的互惠的协同进化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采用铗捕和笼捕两种方法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横道河子和叁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9.88%和9.04%,两种方法无差异;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啮齿动物调查的方法。叁种方法共记录啮齿动物7种。横道河子林区优势种是大林姬鼠;叁道林场林区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叁道林场的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横道河子,不同植被类型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2.啮齿动物选择的种子特征。选用温带森林中同域分布的多种种子,比较不同种子之间的形态差异,并与啮齿动物取食或扩散的种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形态学指标和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显着,且对取食者产生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是基于对种子大小、种子和种仁质量及比值、种皮厚度与硬度和营养物质与其他成分等多种种子特征综合评估的结果,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的作用。啮齿动物红松、毛榛、蒙古栎的消耗量相对较大,而山杏和胡桃楸的选择很少。3.同域分布啮齿动物食物选择。利用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背(?)4种啮齿动物和红松、毛榛、蒙古栎、胡桃楸、山杏、李子、毛樱桃7种树木种子进行了半自然围栏实验,探讨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利用模式。研究显示,啮齿动物都喜食红松、毛榛、蒙古栎,但对种子的选择性存在显着差异。大林姬鼠喜食蒙古栎、毛榛、红松(Ei:0.328,0.219,0.192),偏爱蒙古栎;黑线姬鼠喜食毛榛、蒙古栎、红松、毛樱桃(Ei:0.267,0.236,0.211,0.046),偏爱毛榛;棕背(?)喜食红松、蒙古栎、毛榛、毛樱桃(Ei:0.326,0.226,0.176,0.007),偏爱红松;大仓鼠喜食红松、毛榛、蒙古栎、李子、毛樱桃(Ei:0.118,0.118,0.118,0.060,0.034),对种子选择性没有其他鼠类明显。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在取食食物上具有较大重迭,但每种鼠类都具有明显的食物选择偏好,体现出共存过程中的食物生态位分化。4.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与生境变化。通过种子调查,分别选择春、秋两季和次生阔叶林、混交林林缘、次生针阔混交林、人工落叶松林4种不同生境,进行贮食策略季节和生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种子消耗比秋季更多更快。两个季节种子消耗速率规律一致,但消耗速率有差异。春季,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量更大,占55.11%;秋季,扩散的种子数量更大,占58.47%,而且秋季扩散距离更远。(2)在不同生境环境中,种子命运差异较大,人工落叶松林中种子的消耗速率最快,在林缘处消耗速率最慢,阔叶林和混交林接近。种子总消耗率分别为,红松96.69%,毛榛99.10%,蒙古栎93.07%;取食量和扩散量,红松分别为48.62%和48.07%,毛榛分别为23.32%和75.78%,蒙古栎分别为61.07和32.00%。各种生境中蒙古栎剩余的较多。在林缘处,种子取食量均最低(红松28.33%,毛榛15.83%,蒙古栎44.00%),扩散量均最高(红松59.17%,毛榛84.17%,蒙古栎48.00%)。啮齿动物扩散种子的平均距离小于6 m,不同生境中扩散距离和埋藏深度差异均显着。(3)对于同域分布的不同种子,啮齿动物会识别判断种子的特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明显的取食偏好,导致种子具有不同的命运。通常营养物质丰富且容易处理的蒙古栎种子更多被取食;营养丰富但种皮厚、硬的毛榛贮藏量更多;红松取食量和贮藏量都较多。5.优势种大林姬鼠的取食行为与分散贮食策略。以优势物种大林姬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下的取食行为、活动节律及对种子的分散贮食策略。结果表明:(1)大林姬鼠夜行性活动,最早活动时间100%都在日落后,最晚活动时间99.96%在日出前。不同月份其活动起止时间略有差异,最早活动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最晚活动时间呈现延后的趋势。取食行为谱包括运动行为(爬行、行走、跳跃)占57.96%、取食行为(觅食、取食、搬运、贮食和清理)占40.36%、警戒行为(警觉、逃离、追逐和共处)占1.68%。(2)每夜平均取食活动频次差异显着,8月7.2±2.8次/夜,9月为29.7±7.8次/夜,10月15.7±7.5次。每夜取食活动高峰在18:00~23:00,不同月份存在差异。遇到食物第1天活动频次最高,平均32.7±7.1次,随后每天的取食频次数值在10~22次之间,不同月份的趋势明显不同。取食活动与气温相关性不显着,与光照强度具有相关性。(3)具有明显的分散贮食行为,对不同种子的取食和贮藏策略不同,种子大小、种仁质量比、种皮厚度等种子特征和种子处理时间影响对种子的取食、扩散。原地取食的种子占15.09%,搬运后取食的种子占20.37%,被搬运贮藏的种子占41.20%,原地完好的种子占23.33%。取食的种子中蒙古栎(47.78%)最多,其次是红松(37.60%),毛榛最少(14.62%)。多数贮存点只贮存1颗种子,被埋藏在杂草、枯枝、落叶、灌丛、腐殖层下1~2 cm深的位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梁振玲,马建章,戎可[2](2016)在《动物分散贮食行为对植物种群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散贮食是许多动物取食行为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植物种子为主要贮食对象的动物来说,种子内营养物质含量、种子大小以及种子内次生化合物的含量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动物的贮食行为。动物偏爱贮藏个体较大的种子,大种子多被搬运并分散贮藏在远离种源的地方,而小种子则多被就地取食,以补充动物贮食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贮食动物主要通过空间记忆、特殊路线以及贮藏点周围的直接线索等途径重新获取贮藏点内食物。在重取过程中,一些贮藏点被遗忘,其中的种子成为植物种群更新的潜在种子库。因此,分散贮食动物不仅是种子捕食者,还是种子传播者,它们对植物种子的捕食、搬运和贮藏,影响了植物种子的存活和幼苗的建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分布。植物种群为了促进种子的传播,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的适应性策略,降低种子的直接被捕食率,提高种子的被贮藏率。研究动物分散贮食行为对植物种群更新的影响,将有助于理解贮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从而认识贮食动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国强[3](2014)在《花鼠对分散贮食点的选择和找回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散贮食动物通过视觉、空间记忆、嗅觉等方式找回分散贮藏的食物,但它们如何基于这些方式进行分散贮食并建立对每个贮食点的精确记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东北地区的花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验、室内围栏控制实验以及半天然围栏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金属丝线标记、红外相机监控、标签标记法等手段,揭示影响花鼠对贮藏点的选择和找回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环境均一的半天然围栏内,较大标记物的存在显着影响花鼠对分散贮食点的选择,花鼠偏向于将植物种子扩散到有(或靠近)标记物的地方进行贮藏。较小标记物存在对花鼠分散贮食点选择影响较小。标记物对花鼠贮食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标记物对雄性花鼠分散贮食行为影响较大,对雌性花鼠分散贮食行为影响较小。(2)外界气味信号(藿香、艾蒿、樟脑和孜然)对花鼠分散贮食点选择没有显着影响。花鼠找寻种子及其贮食行为可能更多地受到种子自身气味的调控和影响。基于气味信息对鼠类分散贮食点选择的影响,还待更深入的研究。(3)基质含水量对花鼠分散贮食行为有显着影响。在围栏条件下,花鼠偏好将种子埋藏到含水量适中的基质中,这可能与减少或避免花鼠贮藏食物的损失有关。野外条件下,花鼠贮藏点平均含水量大于林下样方内的平均含水量。贮藏点适中的基质含水量一方面有利于花鼠找回自身埋藏点并降低贮藏点的偷盗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部分逃脱捕食的种子的萌发和建成幼苗,对森林更新具有积极的作用。(4)在半天然围栏条件下,花鼠对自身埋藏点具有精确的空间记忆能力,花鼠优先发掘、取食人工埋藏点,保留自身埋藏点。然而,在野外条件下,花鼠相比盗食鼠能够较快通过空间记忆能力找回自身贮食点,以达到对有限资源的快速地占有,这是一种基于对埋藏点较强空间记忆的基础上的一种贮食管理策略。(5)室内围栏实验结果表明:贮藏点的埋藏深度越浅,贮藏点种子数量越多,花鼠找到贮藏点的比例较高;基质含水量高有利于花鼠对贮藏点的发掘和取食;相反,则花鼠对贮藏点的发现率低。食物贮藏点所散发的化学信号强弱对贮食动物找寻食物的能力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孙守甲[4](2012)在《小型啮齿类动物分散贮食最适模型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贮食行为是贮食动物克服食物周期性短缺的一种重要策略。食物贮藏有两种方式:集中贮食和分散贮食。其它动物对贮食动物贮藏食物的盗窃是贮藏食物损失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危及贮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为了减小贮藏食物被其他动物盗窃,贮食动物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贮食保护策略,例如,增加贮食量、选择贮食微生境、增加贮食找回率、降低贮食密度等。最适贮食模型(optimal hoarding model)是解释分散贮食动物权衡贮食成本和收益(减小盗食)的理论之一。即自然选择促使贮食动物的贮食行为达到一最适水平,在该行为水平上,贮食动物可以获取最大的净收益,即以尽可能小的贮食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在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分散贮食动物可能会将食物贮藏在一定的距离、密度、深度和微生境水平,在相应条件下食物存留和再利用率可以达到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即最大净收益。目前关于最适贮食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适贮食密度上,内容主要涉及食物丰富度和食物营养价值对最适贮食密度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探讨啮齿类动物对不同贮食密度、埋藏微生境和埋藏深度的利用,同时极少有研究验证啮齿类动物贮藏的食物在偏好选择的贮食密度、贮食微生境和埋藏深度条件下存留率是否达到一个较高且稳定的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分散贮食啮齿类动物是否选择一个最适的贮食密度、埋藏深度和贮食微生境。我们选取湖南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平山林区分布的小型啮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条件下选取试验样地,通过野外释放藏刺榛(Corylus ferox)种子,观察啮齿类对藏刺榛种子的扩散分布状况,并且跟踪啮齿类动物自埋种子的存留状况。同时我们根据啮齿类动物扩散种子的分布状况,人为模拟啮齿类动物埋藏藏刺榛种子,检查埋藏藏刺榛种子在不同的贮食密度、埋藏微生境和埋藏深度下的存留状况,验证在啮齿类动物偏好的贮食密度、埋藏深度和微生境下,贮藏种子的存留率是否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啮齿类动物在自然扩散中倾向于选择2-3m的贮食间距、2-3cm的埋藏深度和灌丛微生境埋藏食物。啮齿类自埋种子实验结果显示埋藏间距(>2m)、埋藏深度(>2cm)、埋藏在裸地微生境的种子存留时间较长。人为埋藏种子实验结果显示在贮食间距(>2m)、埋藏深度(>2cm)、埋藏草地和裸地微生境的种子存留时间较长。这些结果表明,啮齿类动物偏好贮食的贮食间距和埋藏深度的种子幸存时间长,而啮齿类动物偏好贮食的微生境的种子消失的速度较快。该研究在多个贮食因素水平上研究了小型啮齿类动物最适贮食行为,突破了以往限于在贮食密度上研究最适贮食模型的局限,发现了小型啮齿类动物在贮食中选择最适埋藏深度增加贮食收益。该结果对于认识贮食动物贮食行为策略、丰富最适贮食模型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路纪琪,张知彬[5](2005)在《啮齿动物分散贮食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散贮藏食物是许多啮齿动物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觅食策略。分散贮藏方式对于植物的幼苗建成、更新、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有着积极的意义。多种因素影响啮齿动物对食物分散贮藏。内部因素有性别、年龄、社群关系、饥饿状态等 ;外部因素包括食物特征、竞争与盗食环境条件等。这些因素并非独立地发挥作用 ,内部因素受外部刺激的综合影响 ,而且外部因素只能通过改变动物的内部状态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室内的或围栏实验中 ,实验设计的差异不仅影响动物的食物贮藏及其管理 ,也会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路纪琪,肖治术,程瑾瑞,张知彬[6](2004)在《啮齿动物的分散贮食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物贮藏是许多动物重要的适应性行为,分散贮藏的食物以植物种子为主。每个贮藏点贮藏数量不等的食物项目。啮齿动物分散贮藏食物之后,可降低食物被其他个体获取的机率,提高对食物资源的控制能力,最终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成功。植物种子被贮藏之后,可减少非贮食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同时,合适的微生境和埋藏有利于种子萌发、幼苗建成和植物的更新;使植物的分布区得以扩展。探讨啮齿动物的分散贮食行为,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贮藏在啮齿动物生活史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鼠类和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啮齿动物在群落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本文综述了啮齿动物分散贮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工作中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分散贮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散贮食是许多动物取食行为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植物种子为主要贮食对象的动物来说,种子内营养物质含量、种子大小以及种子内次生化合物的含量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动物的贮食行为。动物偏爱贮藏个体较大的种子,大种子多被搬运并分散贮藏在远离种源的地方,而小种子则多被就地取食,以补充动物贮食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贮食动物主要通过空间记忆、特殊路线以及贮藏点周围的直接线索等途径重新获取贮藏点内食物。在重取过程中,一些贮藏点被遗忘,其中的种子成为植物种群更新的潜在种子库。因此,分散贮食动物不仅是种子捕食者,还是种子传播者,它们对植物种子的捕食、搬运和贮藏,影响了植物种子的存活和幼苗的建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分布。植物种群为了促进种子的传播,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的适应性策略,降低种子的直接被捕食率,提高种子的被贮藏率。研究动物分散贮食行为对植物种群更新的影响,将有助于理解贮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从而认识贮食动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散贮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殿伟.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2].梁振玲,马建章,戎可.动物分散贮食行为对植物种群更新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

[3].刘国强.花鼠对分散贮食点的选择和找回机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

[4].孙守甲.小型啮齿类动物分散贮食最适模型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路纪琪,张知彬.啮齿动物分散贮食的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05

[6].路纪琪,肖治术,程瑾瑞,张知彬.啮齿动物的分散贮食行为[J].兽类学报.2004

标签:;  ;  ;  ;  

分散贮食论文-李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