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流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流接触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变权重系数
交流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鑫,刘子春,刘洋,葛维春,张艳军[1](2019)在《基于变权重系数的交流接触器状态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交流接触器状态评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变权重系数的交流接触器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选取影响交流接触器状态的特征参数,建立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得到常权重系数,再引入具备均衡函数的变权重系数方法,得到各个特征参数的变权重系数;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对交流接触器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状态评估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交流接触器运行的真实状态,有效提高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李辉,王坤,刘海涛,宋二兵,谢翔杰[2](2018)在《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定下垂系数控制存在抑制频率波动的阻尼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环节的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基于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点,分别建立了可逆水泵水轮机和交流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以及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控制模型;然后,考虑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差值对系统频率动态调节影响,引入下垂系数-系统频率变化率(R-df/dt)函数,并通过检测电网频率变化和机组转速,获得幅值随频率变化率动态变化的下垂系数,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惯性环节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参数整定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的电力系统3机仿真模型,并进行系统频率特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机组在发电、电动工况下的频率响应能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07期)
吴斌,孟焕平[3](2017)在《住宅小区车库交流充电桩需要系数取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相关试验数据,从住宅小区车库的使用特点、车主充电习惯、主流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特性等方面探讨住宅小区车库交流充电桩的需要系数取值范围,并给出推荐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电气》期刊2017年12期)
李特,陈乔,王少华,胡文堂,周国良[4](2016)在《交流输电线路复合化外绝缘爬距有效利用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复合绝缘子、RTV涂料等复合化绝缘是输电线路防污闪的重要手段。爬距有效利用系数是外绝缘配置关键参数。由于复合化外绝缘积污特性研究较少,当前未见到复合化外绝缘爬距有效利用系数研究。本文结合复合化绝缘表面积污特性、考虑盐灰密影响的污闪电压特性,对复合绝缘子、涂覆RTV的标准型绝缘子进行了爬距有效利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试验污秽度下,复合绝缘子、涂覆RTV的标准型绝缘子在d级及以上污区爬距有效利用系数分别大于1.4、1.7,爬电比距取2.8具有足够裕度。(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电力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集》期刊2016-10-20)
李明,王巍[5](2016)在《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铁耗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是由永磁体励磁,磁场分布不同于传统电机,因此铁耗的准确计算难度较大,但其又是电机性能分析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多台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试验,对分数槽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铁耗修正系数进行了校核。分析了铁耗修正系数变化的原因,总结了8极36槽表面式永磁电动机在设计时铁耗修正系数的取值规律。研究为电机设计人员指导电机设计和减小铁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6年09期)
李儒颂,马红梅,徐芹[6](2016)在《固体线膨胀系数的交流电桥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交流电桥可精确测量微小电容的原理,提出用交流电桥法测量线膨胀系数的方法.将固体微小长度的变化转换成交流电桥电容的变化,从而能够实现线膨胀系数的精确测量.其原理是将交流电桥待测电容做成一个矩形平行板电容器,并将待测金属棒顶着底面的极板,当金属棒受热膨胀后产生微小长度的变化,因而引起交流电桥电容的变化.此外,为减小加热装置的温度梯度,控温系统是在传统的蒸气喷射加热仪的基础上,组合黏度实验部分仪器和温度传感器而做成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测量精度高,误差相对较小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6年07期)
刘文超,吕桂琴[7](2016)在《一步法制备纳米铂/石墨烯及电催化甲醇的交流阻抗和扩散系数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一步法制备纳米铂/石墨烯。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形貌结构表征,铂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纳米石墨烯片层褶皱间,有效减少了团聚现象。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研究纳米铂/石墨烯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交流阻抗(EIS)定量测定,发现铂/石墨烯比铂具有更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电荷转移阻抗下降了34.8%。计时电量法(CC)测定得到甲醇在铂/石墨烯电极的表面扩散系数为1.42×10~(-9) cm~2·s~(-1)。与铂纳米粒子相比,纳米铂/石墨烯对甲醇电催化氧化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显着提高电极催化活性表面积和电荷传输及转移性能。(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苏秀苹,杨怡君,李俊峰,高观望,康建伟[8](2016)在《基于变异系数-模糊评判法的交流接触器动态响应批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接触器动态响应过程中触头运动参数不确定的产生原因和主要类型,以9台接触器的不确定度构成抽样样本,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批不确定度指标,并利用K-S小样本检验法估计整批产品不确定度的置信区间。通过实例计算9台样品的批不确定度点估计为4.870,在置信水平95%下批不确定度置信区间为(3.846,5.894)。提出批量产品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的评价方法,为用户选择动态响应一致性的电器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万小东,黄浩,徐涛,刘琴,南敬[9](2015)在《绝缘子长串交流污耐压特性及海拔修正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绝缘子串的50%污耐受电压(U50%)特性及相关的海拔修正系数,利用大型人工环境气候实验室,开展了300 k N双伞型瓷绝缘子(XWP2-300)串在模拟海拔下(0~4 000 m)的交流人工污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模拟海拔高度下,U50%与附盐密度(SDD)ρSDD之间的关系可用相同的方程式表达;由于大雾室内润湿的非均匀性,试验所得U50%与串长的关系呈现弱非线性;相同盐密条件下,绝缘子串在不同安装方式下的U50%几乎相同;盐密对U50%的气压影响特征指数n有影响,重盐密下的n值较轻盐密下的小;串长对n值无影响,相同盐密下不同绝缘子串长的n值相同;绝缘子串型对n值有影响,单I悬垂布置、V型串布置和耐张布置时的n值依次减小。论文研究成果对高海拔地区交流特高压工程污秽外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李儒颂,徐芹,魏怀鹏[10](2015)在《交流电桥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交流电桥精确测量金属棒线膨胀系数。将待测电感做成一个长螺线管,利用恒温加热装置使金属棒均匀受热膨胀,推动与其紧密接触相连的磁性圆棒在长螺线管内移动,导致螺线管本身电感量的变化,最终实现金属棒膨胀变化量与交流电桥电感变化量的转换。为减小加热装置的温度梯度,控温系统是在传统的蒸气喷射加热仪的基础上,组合黏滞系数实验部分仪器和温度传感器而成。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很好。实验表明,此测量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和测量精度高的优点,而且此种非电量电测法可实现智能化测量,还可以用于其他物理量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5年12期)
交流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固定下垂系数控制存在抑制频率波动的阻尼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环节的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基于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点,分别建立了可逆水泵水轮机和交流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以及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控制模型;然后,考虑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差值对系统频率动态调节影响,引入下垂系数-系统频率变化率(R-df/dt)函数,并通过检测电网频率变化和机组转速,获得幅值随频率变化率动态变化的下垂系数,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惯性环节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参数整定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的电力系统3机仿真模型,并进行系统频率特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机组在发电、电动工况下的频率响应能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流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刘树鑫,刘子春,刘洋,葛维春,张艳军.基于变权重系数的交流接触器状态评估方法[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
[2].李辉,王坤,刘海涛,宋二兵,谢翔杰.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3].吴斌,孟焕平.住宅小区车库交流充电桩需要系数取值探讨[J].建筑电气.2017
[4].李特,陈乔,王少华,胡文堂,周国良.交流输电线路复合化外绝缘爬距有效利用系数[C].浙江省电力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集.2016
[5].李明,王巍.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铁耗系数的研究[J].微电机.2016
[6].李儒颂,马红梅,徐芹.固体线膨胀系数的交流电桥测法研究[J].大学物理.2016
[7].刘文超,吕桂琴.一步法制备纳米铂/石墨烯及电催化甲醇的交流阻抗和扩散系数测定[J].无机化学学报.2016
[8].苏秀苹,杨怡君,李俊峰,高观望,康建伟.基于变异系数-模糊评判法的交流接触器动态响应批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价[J].电工技术学报.2016
[9].万小东,黄浩,徐涛,刘琴,南敬.绝缘子长串交流污耐压特性及海拔修正系数[J].高电压技术.2015
[10].李儒颂,徐芹,魏怀鹏.交流电桥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