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京教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禁止师巫邪术,天主教,南京教案,康熙历狱
南京教案论文文献综述
姚宇[1](2019)在《“禁止师巫邪术”与明末清初的天主教案:以南京教案和康熙“历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两朝律典中的"禁止师巫邪术律"对晚明以后在华天主教的历史境遇有着深刻影响。在晚明发生的南京教案中,律文作为反教依据被首次提出,并引导了正反双方的论辩和案件的审理判决;在半个世纪后的康熙"历狱"中,以律文为基础的指控卷土重来,并最终导致了康熙八年禁教谕令的出台。本律在两次教案中的活跃表现,反映了明清之际固有法制及其文化传统与外来宗教的碰撞冲突。对教案中法制因素的关注和捕捉,为研究明清天主教史提供了富有价值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9年08期)
郑利锋[2](2017)在《从“南京教案”到《辟邪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万历年间,伴随着西方传教士而来的天学东渐,使晚明社会遭逢着异域文化的思想冲击,同样也使佛教界面临着异质宗教的严峻挑战。明末年间,佛耶之间发生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交涉乃至争辩。耶教主张的"实"与"有"与原始儒家的"诚"、"有"相沟通,反对佛教的"空"、"无",得到一部分儒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支持和响应,从上层士人到民间,这场耶教对佛教所发起的攻讦,全方位地在社会层面上展开,立足于治世对于佛教的社会现状进行强烈批判。面对天主教的攻击,佛教方面从最初的"不足辩"到全方位"辟邪"的学理征伐,以智旭为代表的禅门大德展开了两教之间的学理交锋。在两种宗教不同教义的背后,最根本的分歧乃是对物化世界实有性的不同认识。耶教因为肯定物质世界的实有,因此有世界产生的问题,因而需确立第一因,佛教方面则以"心"为世界万法的本源,在心物关系上,否定物质世界的实有执着,而以心为主,在世界的起源与产生的问题上,否认实有的生成关系,以"无生"斥其实有的"自生"。在心物关系上,耶教唯物,认为心性为外在天主所赋,在修养上则有向外求的倾向;佛教唯心,明确了以心为本的主体性,将对外物的执着归属于道德修养之下,一切外物终归于心。明末的佛耶交涉中,佛耶二教呈现于世更多地是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在对耶教的反诤中,明末的大德虽多采取儒释和会的立场,但其大乘佛法的本位并没有改变。以智旭为代表的禅门大德,坚守佛教心本史观的立场,融摄诸家,保存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始终强调"以心为本"、"以道为尊"。(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吴戈[3](2016)在《南京教案与福建教案对明代天主教传教行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往学界在论及明代南京教案和福建教案缘何发生时,都将原因归结为东西二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政治压力。虽然这两次教案有着极其相似的过程,但导致二者发生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就南京教案来说,主因在于文化差异导致的集权政治的危机感,从而促使集权政治对影响日益扩大的天主教传教活动进行打压;福建教案发生的,根源在于耶稣会士本身传教策略的失误,而这一策略导致下层百姓与耶稣会士之间的疏离感,也造成了下层百姓对于耶稣会士的排斥。(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6年01期)
方金平[4](2013)在《所谓“暗伤王化”:南京教案与晚明司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之世,中国已步入全球化巨流,在世界经贸与文化交荡之间发展自生。欧洲之耶稣会士正在此间来华,带来西洋新知,却同时冲击中华之纲本伦常。于是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南京礼部侍郎沈首先发难,以"阑入都门,暗伤王化"抨击西洋教士,四方继而响应。终于,西教被目为邪党,信徒遭拿问拘禁,是为"南京教案"。此诚为晚明中西文化冲突之大事,亦为其时政治斗争之延伸。因此一直以来,史学界有关研究在文化、宗教以至政治视角之下已是汗牛充栋。然而,此案实同是晚明涉外及宗教司法的重要案例。本文将结合中外史料,探究案件之审讯程序,刑罚判决,法理运用等,希望由此管窥晚明之司法制度之余,说明西方文化在传统中国流播之时面对何样之法律处境。(本文来源于《北大法律评论》期刊2013年02期)
董少新[5](2012)在《论徐光启的信仰与政治理想——以南京教案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616年南京礼部侍郎沈连上叁份《参远夷疏》,掀起晚明以来首次大规模教案。奉教士人徐光启挺身而出,撰写《辨学章疏》《具揭》等,不止是为保护西洋传教士,也是为个人的信仰与政治理想辩护。尽管四名传教士遭驱逐,天主教传教事业被迫转入地下,但徐光启从未放弃过对扭转局面的努力,通过招募葡兵、任用传教士修订历法等方式,在这场本质为清流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中终获胜利。本文将徐光启的宗教信仰与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分析他在南京教案期间的表现,并以此尝试恢复徐光启的完整历史形象,以纠正以往学界将徐光启的科学家、教徒和政治家等身份割裂开来的研究倾向。(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2年01期)
谭树林,张伊玲[6](2011)在《晚明南京教案起因再探——以西方殖民活动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南京教案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教案。关于这次教案的起因,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耶冲突、晚明党派之争、中西文化冲突等方面。实际上,晚明中外局势下西方殖民活动的威胁亦为南京教案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只是学界迄今仍鲜有论及。(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沈小雯[7](2009)在《从南京教案透析佛耶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主教和佛教,作为东西方的两大宗教体系,代表着东西方之间不同的价值体系。随着晚明西学的传入,两大宗教体系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接触,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了两大宗教间的冲撞。本文以万历年间的南京教案为出发点,以此进行深入分析教案所反映出佛教与天主教两大宗教的矛盾。首先介绍了南京教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据此分析了佛教与天主教争论的表现形式,争论内容,和争论的本质,并进一步阐述了在南京教案中佛教因素所占比重,和南京教案后,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走势等相关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以南京教案为视角,以此分析晚明时期天主教与佛教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介绍了,南京教案以后天主教在华传播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邹振环[8](2008)在《明末南京教案在中国教案史研究中的“范式”意义——以南京教案的反教与“破邪”模式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教案"是中国教案史的首出一案,也是明末最激烈的一次中西冲突。发生在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这场"南京教案",大致由"朝廷弹劾"、"武力介入"、"士绅动员"叁个环节组成。它体现了"官绅一体化"的反教模式,具有中国教案史研究的"范式"意义。"南京教案"所表现的"诬天废祀"、"淫妇女谋不轨"、教堂内"诳世邪术"叁种"破邪"范式,是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一种排异机制被激活的结果。学者们的反教言论,教案爆发,禁教令发出,都是排异机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南京教案"正是这种排异机制过分活跃而形成的变态反应。"南京教案"所引发的背景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上的,这一点与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的洋教士的活动不同,其涉及了中西文化交往中许许多多深刻的原因,并不像以往研究者解释得那么简单。它的运作方式,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必要。(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08年05期)
罗晓翔[9](2004)在《南京教案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历四十四年(1616)八月某日,南京礼部出示了一张安民告示。城中大多数百姓可能正是从这张告示上才第一次具体得知,在过去不到一个月中,有两批“邪党”共二十一人被官府拿获。邪党中包括“狡夷王丰肃[Alphonso Vagnone,意大利籍传教士]等”和一些被惑入教的愚民。告示中对邪党之邪说进行了批驳,警告百姓不得为其所惑。同时,官府又劝慰市民们无需“怵惕”,“今后各务本等生理,不许讹言恐喝。安心无事做太平百姓,不必疑畏。”在礼部衙门前,一批基督教书藉和圣像被付之一炬。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但它日后却成为中国天主教史上一次赫赫有名的事件——南京教案,英文中一般称其为Nanjing persecution或Anti-Christian incidence in Nanjing。(本文来源于《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4-08-01)
周志斌[10](2004)在《晚明“南京教案”探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是晚明耶稣会士传播福音的重地。明万历四十四年七月 ,南京发生一起逮捕耶稣会传教士及天主教信徒数十人的事件 ,史称“南京教案”。以南京礼部侍郎沈榷为代表的明保守派官僚联合某些佛、道人士发动了这起教案具有文化排外的性质。它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晚明党派斗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成为晚明天主教传华后发生的第一起影响较大的反天主教事件(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04年02期)
南京教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万历年间,伴随着西方传教士而来的天学东渐,使晚明社会遭逢着异域文化的思想冲击,同样也使佛教界面临着异质宗教的严峻挑战。明末年间,佛耶之间发生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交涉乃至争辩。耶教主张的"实"与"有"与原始儒家的"诚"、"有"相沟通,反对佛教的"空"、"无",得到一部分儒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支持和响应,从上层士人到民间,这场耶教对佛教所发起的攻讦,全方位地在社会层面上展开,立足于治世对于佛教的社会现状进行强烈批判。面对天主教的攻击,佛教方面从最初的"不足辩"到全方位"辟邪"的学理征伐,以智旭为代表的禅门大德展开了两教之间的学理交锋。在两种宗教不同教义的背后,最根本的分歧乃是对物化世界实有性的不同认识。耶教因为肯定物质世界的实有,因此有世界产生的问题,因而需确立第一因,佛教方面则以"心"为世界万法的本源,在心物关系上,否定物质世界的实有执着,而以心为主,在世界的起源与产生的问题上,否认实有的生成关系,以"无生"斥其实有的"自生"。在心物关系上,耶教唯物,认为心性为外在天主所赋,在修养上则有向外求的倾向;佛教唯心,明确了以心为本的主体性,将对外物的执着归属于道德修养之下,一切外物终归于心。明末的佛耶交涉中,佛耶二教呈现于世更多地是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在对耶教的反诤中,明末的大德虽多采取儒释和会的立场,但其大乘佛法的本位并没有改变。以智旭为代表的禅门大德,坚守佛教心本史观的立场,融摄诸家,保存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始终强调"以心为本"、"以道为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京教案论文参考文献
[1].姚宇.“禁止师巫邪术”与明末清初的天主教案:以南京教案和康熙“历狱”为例[J].法律适用.2019
[2].郑利锋.从“南京教案”到《辟邪集》[D].武汉大学.2017
[3].吴戈.南京教案与福建教案对明代天主教传教行动的影响[J].学海.2016
[4].方金平.所谓“暗伤王化”:南京教案与晚明司法[J].北大法律评论.2013
[5].董少新.论徐光启的信仰与政治理想——以南京教案为中心[J].史林.2012
[6].谭树林,张伊玲.晚明南京教案起因再探——以西方殖民活动为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1
[7].沈小雯.从南京教案透析佛耶之争[D].吉林大学.2009
[8].邹振环.明末南京教案在中国教案史研究中的“范式”意义——以南京教案的反教与“破邪”模式为中心[J].学术月刊.2008
[9].罗晓翔.南京教案新探[C].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10].周志斌.晚明“南京教案”探因[J].学海.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