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猪脾转移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移因子,专利制造工艺,热原检查,家兔
猪脾转移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徐磊,朱晓玮,周永银,许秀梅,杜君[1](2019)在《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热原检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猪脾转移因子(TF)的热原检查方法及对TF制造工艺进行验证,按照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热原检查法",对本课题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制备的3批TF开展热原检查研究,将TF以0.5 mL/kg剂量经耳静脉注入每只家兔后,各家兔的体温升高值均小于0.6℃,且各组的3只家兔体温升高值总和均小于1.3℃。结果显示,3批TF热原检查结果均符合现行《中国兽药典》规定。结果表明,发明专利制造工艺可有效去除热原,保证TF制品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福建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6期)
周韵婷,王文利,陈耀星,杨昆鹏,王子旭[2](2019)在《灌饮鸡脾转移因子对蛋雏鸡肠黏膜机械屏障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剂量鸡脾转移因子(TF)对蛋雏鸡肠黏膜组织学屏障发育的影响,选取200只体重和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5日龄SPF蛋雏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给蛋雏鸡分别灌饮低(0.10 mL/只)、中(0.25 mL/只)、高(1.00 mL/只)剂量的TF,用药1周,停药1周,间歇给药,分别于12、26、40日龄取材肠道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比较不同TF剂量组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剂量的TF后,与对照组相比:12日龄时TF应用组小肠绒毛高度均有所升高,隐窝深度降低,尤其二者比值变化显着: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分别显着增加26.00%、26.96%,空肠高剂量组显着增加29.45%,回肠各剂量组均显着增加(19.74%~29.32%);26日龄,肠黏膜结构变化与12日龄相似,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显着增加9.46%、9.90%,空肠只有高剂量组显着增加12.99%;回肠各剂量组显着增加(17.07%~25.60%);40日龄,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比值分别显着增加17.97%、22.19%;空肠高剂量组显着增加28.68%;回肠各剂量组均显着增加(17.04%~25.56%)。因此,给蛋雏鸡灌饮高剂量TF可显着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且与应用剂量呈正相关,能够有效改善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赖为民,汪开毓,魏文燕,杨蕊菡,耿毅[3](2019)在《牛脾转移因子联合核酸疫苗对虹鳟鱼IHN病的保护率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 s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一种严重威胁鲑鳟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感染鱼类的脾脏和肾脏等造血组织,引起组织坏死,根据鱼种、鱼龄、病毒菌株及饲养环境的不同,死亡率在80%~100%。目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此病。一般认为眼球突出和拖假便是该病的典型特征。另外,稚鱼、幼鱼体侧以线状或v字型出血为特征。目前主要是通过严格的检疫制度和避(本文来源于《当代水产》期刊2019年06期)
徐磊[4](2018)在《切向流过滤制备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及其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群饲养密度加大、免疫抑制病、饲料霉菌毒素等诸多原因导致猪群免疫功能低下,使猪群抵抗力差、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有效保护,甚至免疫失败时有发生,让我国养猪业面临巨大风险。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主要以疫苗免疫来防控PRRS,显示出一定效果,但至今我国PRRS的防控依然面临巨大压力。为提高PRRS疫苗免疫效力,PRRS疫苗免疫佐剂的研发是一项重要工作。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一种免疫增强佐剂,对于抗体或者抗生素控制不力的传染病及免疫缺陷疾病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兽用TF的生产均为非特异性TF(NonspecificTF,NTF)。在这种情形下,抗 PRRS 特异性 TF(SpecificTF against PRRS,PRRS-STF)的制造工艺及其质量评价将成为TF研发、生产的方向。基于此,本研究拟建立逐级切向流过滤技术生产PRRS-STF,对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条件进行优化,为PRRS-STF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对应用该工艺制备的PRRS-STF进行质量评价。1.PRRS-STF的制备及检验研究本试验从PRRS抗体阳性的免疫健康猪群,选取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细小病毒(PP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PRRS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伪狂犬病病毒(PRV)污染的猪脾脏,探索建立了 PRRS-STF的规模化制造工艺和特异性效力检验方法(白细胞粘附抑制法),并对实验室试制的3批等渗PRRS-STF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3批PRRS-STF多肽含量、核糖含量、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非特异性效力和白细胞粘附抑制法效力检验特异性效力均较接近,分别达到2.5 mg/mL以上、55 μg/mL以上、12%以上和30%以上;鉴别检验时PRRS-STF的OD260nm/OD280S0nm比值均大于1.9且均在250 nm~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内毒素含量均不超过10EU/mL;蛋白质定性检验、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包括BVDV、PPV、CSFV、PCV-2、PRRSV、FMDV、PRV、致细胞病变检验和红细胞吸附性外源病毒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3批PRRS-STF具有抗PRRS特异性,其多肽含量、核糖含量、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非特异性效力等指标均远高于TF人医国家标准(《转移因子注射液国家药品标准》)和兽用现行最高质量标准(《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质量标准(叁类新兽药)》),且中性等渗、无灭活剂残留的工艺效果使PRRS-STF适于与PRRS活疫苗的联合免疫。2.PRRS-STF的切向流过滤工艺研究在生物制药中切向流过滤技术从纯化、澄清、浓缩到目标分子的分离均应用广泛,而TF的分离工艺是TF制备的关键技术。基于此,本试验通过0.1 m2 0.22μm切向流微滤和0.1 m2 5 KD切向流超滤研究膜透压(TMP)、进液流量、浓缩倍数和透析倍数等关键参数对膜通量(Flux)的影响,确定上述切向流工艺关键参数。并将参数线性放大于2 m2微滤、2.5 m2超滤系统制备5批PRRS-STF,与传统Lawrence方法制备的5批PRRS-STF进行工艺过程、检验结果(性状、鉴别检验、蛋白质定性检验、多肽含量、核糖含量、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非特异性效力和白细胞粘附抑制法效力检验特异性效力)对比。结果显示,切向流过滤最佳条件为:进液流量、TMP、浓缩倍数、透析倍数和平均Flux,在0.22 μm微滤时分别为9.3 L/min/m2、2psi、3倍、0.5倍和11 LMH;在5 KD超滤时分别为5 L/min/m2、19.5 psi、6倍、1倍和51 LMH;线性放大后的Flux曲线与0.1 m2时接近。切向流过滤方法制备的PRRS-STF多肽含量、核糖含量、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非特异性效力和白细胞粘附抑制法效力检验特异性效力均高于传统Lawrence方法,且用时减少24h左右。结果表明,切向流过滤方法线性放大良好、生产效率高,所制备PRRS-STF有效成分含量和活性高。3.PRRS-STF的除病毒工艺研究本试验采用不同终浓度β-丙内酯(0.1%、0.02%、0.01%、0.005%)对含有PPV的离心上清液(PPV终毒价为105TCID50/mL)进行不同时间(12h、24h、36h、48 h)的灭活,灭活后样品经37℃水解2 h,采用猪睾丸ST细胞培养及叁代盲传观察细胞病变,对第3代细胞培养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验灭活效果。结果显示,12 h~48h内,0.1%、0.02%和0.01%β-丙内酯PPV检验结果均为阴性;48h内,0.005%β-丙内酯PPV检验结果为阳性。考虑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因此规定:终浓度为0.01%的β-丙内酯在2~8℃下灭活24 h,灭活后置于37℃下水解2 h。本试验还采用5 KD超滤膜对分别含有终毒价为106 TCID50/mL PCV-2、PRRSV和PRV的微滤透过物进行超滤,PCV-2组的超滤透过物采用猪肾PK-15细胞培养和叁代盲传,对第3代细胞培养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而PRRSV组、PRV组的微滤透过物采用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PRRSV、PRV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这些结果表明,β-丙内酯和5 KD超滤膜等除病毒工艺确保了 PRRS-STF无外源病毒污染。4.PRRS-STF的药理学研究本试验采用试制的3批PRRS-STF进行药理活性研究,结果显示,3批PRRS-STF经家兔热原检查、小鼠异常毒性检查和豚鼠过敏反应检查均合格;家兔E玫瑰花试验时实验组E玫瑰花结百分率(23.3%、23.6%和26.2%)均显着高于对照组(13.2%)(P<0.05);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时实验组肿胀度(14.3、14.5及15.8 mg)均显着高于对照组(9.8 mg)和空白组(0.5 mg)(P<0.05);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时实验组吞噬百分率(30.50%、30.83%、31.17%)及吞噬指数(0.68、0.67、0.71)均显着高于对照组(21.33%及0.45)(P<0.05);小鼠碳粒廓清试验时实验组巨噬细胞K均值(0.0455、0.0487、0.0492)及α均值(6.97、6.95、7.39)均显着高于对照组(0.0263及5.97)(P<0.05)。结果表明,PRRS-STF可显着提高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成致敏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5.PRRS-STF的安全性研究本研究开展了 PRRS-STF单独注射及与PRRS活疫苗联合免疫注射的安全性试验,对1日龄仔猪、4~6周龄保育猪、怀孕30天左右母猪、产前30天左右母猪和种公猪采用实验室试制的3批PRRS-STF分别进行一次单剂量、重复单剂量和一次超剂量单独肌肉注射。此外,还对3~4周龄仔猪、配种前1周左右母猪和种公猪进行了一次单剂量、一次超剂量的PRRS-STF与PRRS活疫苗联合免疫肌肉注射。结果显示,PRRS-STF单独注射及与PRRS活疫苗联合免疫注射的仔猪、保育猪、母猪和种公猪均没有不良反应,注射PRRS-STF的母猪分娩后产仔情况与非PRRS-STF注射组相比无差异,仔猪以及保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非PRRS-STF注射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PRRS-STF对仔猪、保育猪、母猪和种公猪均安全。6.PRRS-STF的效力研究本试验通过PRRS-STF对猪淋巴细胞转化率(MTT法检测)和E玫瑰花结百分率,PRRS活疫苗免疫猪PRRSV抗体水平(Elisa法检测)、IFN-γ含量(液相芯片平台技术Luminex X-MAP法检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CD4+CD8+双阳性T(DP T)淋巴细胞、CD4-CD8-双阴性T(DN T)淋巴细胞数量及比值(流式细胞技术绝对与相对计数法),PRRS活疫苗攻毒保护力的影响研究,对试制的PRRS-STF效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独注射PRRS-STF可提高猪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百分率,提高猪免疫功能;联合注射PRRS-STF可提高PRRS活疫苗(CH-1R株)免疫猪PRRSV抗体水平和IFN-γ含量,提高PRRS活疫苗的免疫效果。PRRS-STF可提高PRRS活疫苗(CH-1R株)攻毒保护力,对高致病性PRRSV(Highly Pathogenic PRRSV,HP-PRRSV)TJ-F5株的攻毒保护率由单独免疫猪攻毒保护率40%提高到联合免疫猪攻毒保护率达80%。免疫后3 d至21 d实验组DP T细胞数量、DP T/T比值高于其他两组,而免疫后7d至21d实验组DN T细胞数量、DN T/T比值始终低于其他两组;攻毒后第3d,各组Lym、T、DP T和DN T细胞数量均显着降低(P<0.01),此时各组Lym、T、DP T和DN T细胞数量和DP T/T、DN T/T比值分别为攻毒前均值的35%、38%、27%、51%和72%、134%;至攻毒后第28d,各组存活猪Lym、T、DP T和DN T细胞数量和DP T/T、DN T/T比值分别为攻毒前均值的72%、60%、122%、36%和197%、59.8%。表明攻毒后DP T细胞的增加和DN T细胞的减少在抗PRRS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RRS-STF可通过调节PRRS活疫苗免疫猪DP T、DN T、T、Lym细胞从而发挥免疫增效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切向流过滤工艺制备PRRS-STF,容易进行生产关键点控制和线性放大,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制备PRRS-STF有效成分含量、非特异性效力和特异性效力高,可用于提高猪免疫功能和PRRS活疫苗免疫效果。(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4-16)
李世钊,刘哲,杨会兴,黄茗鑫,于正强[5](2018)在《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转移因子(TF)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将120只1日龄健康科宝-500雄性雏鸡随机分为6组(对照、TFⅠ、TFⅡ、TFⅢ、TFⅣ、TFⅤ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雏鸡。在7日龄时,对照组和TF组雏鸡均接种新城疫疫苗,TF组另注射不同体积的2 mg·m L-1TF提取液,试验周期为22 d。结果表明,TF组雏鸡采食量、体增重和料肉比均优于对照组;TFⅤ组胸腺和法氏囊脏器指数均显着升高(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TF组雏鸡中枢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排列紧密,且脾脏各组间未见差异性;TF可显着或极显着升高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同时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7日龄时,注射0.4~0.6 mg·只-1剂量的TF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本研究为TF在兽医临床及动物养殖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胡君宜,李晶,卢嘉茵,王子旭,陈耀星[6](2017)在《鸡脾转移因子对鸡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通过分析鸡脾转移因子(TF)对鸡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调控鸡生长、免疫的作用机制。选用1日龄SPF鸡100羽,自5日龄开始在饮水中加入鸡脾转移因子,饲喂1周,停喂1周,饲喂分为4个剂量组,分别为0.05(最低剂量组)、0.10(低剂量组)、0.25(中剂量组)、1mL·只-1(高剂量组)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饲养至12日龄(连续用药1周)及19日龄(停喂1周)时各取50羽,分别称量其体重,并测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口服鸡脾转移因子1周,就显示出升高体重的趋势,但是效果尚不明显。高剂量组可显着增加12日龄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SOD(17.07%~31.54%)、CAT(16.98%~25.77%)、GSH-PX(13.99%~23.59%)的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16.48%~43.16%),降低各段MDA含量(P<0.05);中剂量组显着增加各肠段的T-AOC和SOD活性、CAT活力(回肠除外)、GSH-PX活力(十二指肠除外);且低、中剂量组均显着降低各肠段的MDA含量(P<0.05)。停喂一周后,尽管各剂量组对各肠段T-AOC、CAT、GSH-PX、SOD、MDA活性的改变较12日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某些肠段较对照组仍然作用显着(P<0.05)。结果提示,鸡脾转移因子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能显着提高鸡肠道抗氧化应激能力。(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徐磊,陈月香,刘道泉,邱艳红,胡美华[7](2017)在《猪脾转移因子增强几种重要禽疫苗免疫效果的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着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刘哲,赖为民,李世钊,杨会兴,黄茗鑫[8](2017)在《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外周血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牛脾转移因子(B-TF)对雏鸡外周血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科宝健康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F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每组设5个重复。在第7日龄时,对照组和TF组雏鸡给予腿部肌肉注射处理,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TFⅠ~Ⅴ组分别注射0.1 mL、0.15 mL、0.2 mL、0.25 mL和0.3 mL TF;在第8,15,22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Ⅱ组、Ⅲ组、Ⅳ组、Ⅴ组雏鸡外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抑制羟自由基(IHR)的活性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或P<0.01)。说明在雏鸡7日龄时注射0.15~0.3 mL TF可不同程度地增强雏鸡外周血抗氧化能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7期)
姜琪[9](2017)在《高效脾转移因子生化制剂——信必妥的实际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我在一本杂志中看到有关信必妥(当时叫新必妥)的广告,与产品的生产厂家联系后,开始接触和使用信必妥至今。在我国复杂的养殖环境下、禽流感不断变异的年代,信必妥如同一个法宝,在家禽养殖中起到神奇的作用,默默地守护着养禽业。信必妥是一种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是动物白细胞中T淋巴细胞释放出的一类可透析小分子,转移因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免疫活性以及传递免疫信息(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08期)
徐磊,陈月香,刘道泉,邱艳红,刘俊斌[10](2017)在《猪脾转移因子增强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新城疫(ND)HI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检测ND HI抗体效价(log2x)和刺激指数(SI)作为指示参数,采集特佳、罗曼、海兰和伊莎共4个品种蛋鸡血样,并从中选出各60羽份(ALV-A/B抗体阳性、阴性鸡各半,ALV p27抗原均为阴性),将4个品种的ALV-A/B抗体阳性蛋鸡均分为实验组(联合接种TF 0.02 mL+NDV La Sota疫苗1羽份/羽,TF多肽含量为3.5 mg/mL,核糖含量为72.0μg/mL,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活力为15%)和对照组(单独接种NDV La Sota疫苗1羽份/羽),于接种后21 d采血检测。结果显示,ALV-A/B抗体阳性鸡群(120羽份)的ND HI抗体效价均值(6.1±1.3)与阴性鸡群(120羽份)均值(6.2±1.3)差异不显着,但其SI均值(1.20±0.10)显着低于阴性鸡群(1.35±0.10)(p<0.05);实验组(60羽份)的ND HI抗体效价和SI均值(9.0±1.3,1.73±0.15)显着高于对照组(60羽份)均值(7.8±1.2,1.39±0.16)(p<0.05)。研究结果表明,ALV-A/B抗体阳性与鸡ND HI抗体效价相关性不大,而对SI具有抑制作用;TF具有增强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猪脾转移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剂量鸡脾转移因子(TF)对蛋雏鸡肠黏膜组织学屏障发育的影响,选取200只体重和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5日龄SPF蛋雏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给蛋雏鸡分别灌饮低(0.10 mL/只)、中(0.25 mL/只)、高(1.00 mL/只)剂量的TF,用药1周,停药1周,间歇给药,分别于12、26、40日龄取材肠道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比较不同TF剂量组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剂量的TF后,与对照组相比:12日龄时TF应用组小肠绒毛高度均有所升高,隐窝深度降低,尤其二者比值变化显着: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分别显着增加26.00%、26.96%,空肠高剂量组显着增加29.45%,回肠各剂量组均显着增加(19.74%~29.32%);26日龄,肠黏膜结构变化与12日龄相似,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显着增加9.46%、9.90%,空肠只有高剂量组显着增加12.99%;回肠各剂量组显着增加(17.07%~25.60%);40日龄,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比值分别显着增加17.97%、22.19%;空肠高剂量组显着增加28.68%;回肠各剂量组均显着增加(17.04%~25.56%)。因此,给蛋雏鸡灌饮高剂量TF可显着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且与应用剂量呈正相关,能够有效改善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猪脾转移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徐磊,朱晓玮,周永银,许秀梅,杜君.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热原检查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19
[2].周韵婷,王文利,陈耀星,杨昆鹏,王子旭.灌饮鸡脾转移因子对蛋雏鸡肠黏膜机械屏障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3].赖为民,汪开毓,魏文燕,杨蕊菡,耿毅.牛脾转移因子联合核酸疫苗对虹鳟鱼IHN病的保护率影响研究[J].当代水产.2019
[4].徐磊.切向流过滤制备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及其质量评价[D].扬州大学.2018
[5].李世钊,刘哲,杨会兴,黄茗鑫,于正强.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核农学报.2018
[6].胡君宜,李晶,卢嘉茵,王子旭,陈耀星.鸡脾转移因子对鸡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7
[7].徐磊,陈月香,刘道泉,邱艳红,胡美华.猪脾转移因子增强几种重要禽疫苗免疫效果的测试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7
[8].刘哲,赖为民,李世钊,杨会兴,黄茗鑫.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外周血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9].姜琪.高效脾转移因子生化制剂——信必妥的实际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
[10].徐磊,陈月香,刘道泉,邱艳红,刘俊斌.猪脾转移因子增强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