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邓小平稳定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邓小平,稳定思想,政治稳定,社会稳定
邓小平稳定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杜家丞,秦宣[1](2019)在《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稳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邓小平稳定思想给予了高度关注,以邓小平有关实现和维护稳定的丰富论述为基础,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切入,对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稳定、为什么要实现稳定、如何实现稳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论述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阐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需要进一步厘清"稳定"和"安定团结"之间的概念关系,邓小平关于世界、国内和党内稳定思想的层次性关系,以及加强邓小平稳定思想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稳定治理思想之间的比较性研究等。(本文来源于《新视野》期刊2019年05期)
万言,曹均学[2](2018)在《试论邓小平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重新定位了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广大中华儿女的最大心愿,只有社会稳定,着力改革,力求发展,美好的梦想才会实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社会稳定思想,极大维护了社会稳定。新时期,重新解读邓小平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加强党的领导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相统一,创新执政党领导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坚持大国治理与全球治理相配合,创新治国理政方略,在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砥砺前行。(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曹均学,万言[3](2018)在《邓小平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及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在领导广大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现维护社会稳定需要遵循以下重要原则和规律:充分发挥中国政党的制度优势,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挥教育的内核作用,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强大军队以及和谐的外部环境等。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研究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对我国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高扬[4](2017)在《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迈向崛起的根基之所在,是社会健康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性课题,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本条件。邓小平在总揽世界政治经济新变化、深刻反思近代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艰难探索历程的基础之上,高度重视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长期安宁,以其犀利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站在伟人的肩膀之上,创立了务实理性的社会稳定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2年初“南方谈话”这一时期的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将文章整体结构科学地划分为四个部分,详细地针对这一思想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一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这一部分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参考借鉴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的概念体系,并将此次选题的研究意义、所运用的方法和创新之处做出了清晰的阐述。第二部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笔者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相对客观地进行了区隔,并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对此进行详实的分析和介绍。第叁部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对社会稳定重要意义的深刻思考和社会稳定实现途径的深刻总结。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的主要内容有: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社会思想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秩序、国际环境的稳定;邓小平对社会稳定重要意义的深刻思考主要包括: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之义、社会稳定亟需提高综合国力;邓小平对社会稳定实现途径的深刻总结主要有:坚持并完善党的领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稳定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思想保证、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狠抓干部团队整体建设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加强与群众的情感联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长久之计。第四部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对当代中国稳定发展的实践指导。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将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联系,并将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启示进行详细阐述。(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晓霜[5](2016)在《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实现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各种利益冲突、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逐渐突出,如何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中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重大任务。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理论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发展而来的。其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稳定压倒一切”,“中国最高的利益就是稳定”的独到见解,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正确论述,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稳定思想的基础,也为我国全面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本文采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全文共分为叁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结语,正文共叁章内容。本文引言,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学术界关于社会稳定概念的界定。第一章阐明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及发展,首先,对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大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其次是对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最后有条理的回顾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其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发展直到成熟叁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之后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论述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五节。本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以及国际五个方面系统的、有层次的、全方位分析了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对其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把握与了解。本章是本论文的主体内容之一,故论述较为详细。第叁章探讨了邓小平社会稳定的当代价值,主要分为当代理论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方面:这一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保证。实践价值方面: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使我们必须认识到: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继续深化改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稳定的战略抉择。本章是在充分了解和分析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征和要求,充分体现出对理论课题的时代研究价值,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本文在大量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原着入手,力求全面深刻的挖掘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在整理、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关注社会实时动态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力求呈现出自己对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独立思考和深刻认识,以此作为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来源于《喀什大学》期刊2016-06-01)
刘忠珍[6](2016)在《邓小平稳定思想对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不稳定事件频发,维护好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包含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文化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四个方面内容,是当前做好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宏观指南。当前影响高职院校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的破坏;经济实力不够和利益分配不公;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不够;社会不良风气和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的影响。在邓小平稳定思想指导下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具体措施是:保持高职院校的政治稳定;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公平公正;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教育;坚决惩治腐败,改进领导工作作风。(本文来源于《邓小平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田恒,唐兴军[7](2015)在《政策稳定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邓小平政策稳定思想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的政策稳定思想在其整个政策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研究邓小平的政策稳定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他是如何具体阐述政策稳定的,还应当将他的这一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境遇中去理解和思考。从政策连续性、思想路线稳定性、变与不变的辩证性、多种要素的统一性等方面来探析邓小平的政策稳定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其政策稳定思想更加系统的框架。邓小平的这种政策稳定思想对于今天践行和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公圆圆,钟兴明[8](2015)在《浅析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经历了萌芽期、开端期和发展期的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关于社会稳定的完整思想体系。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更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16期)
刘芦梅[9](2014)在《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理论基石》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疆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提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要坚持一手打击暴恐,一手抓民生建设;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打好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之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团结理念等建设性观点。(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周望[10](2014)在《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稳定、为什么需要稳定、如何实现和维护稳定等问题。邓小平追求的稳定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动态稳定、底线稳定和系统稳定。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发展中坚持邓小平稳定思想,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4年11期)
邓小平稳定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九大重新定位了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广大中华儿女的最大心愿,只有社会稳定,着力改革,力求发展,美好的梦想才会实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社会稳定思想,极大维护了社会稳定。新时期,重新解读邓小平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加强党的领导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相统一,创新执政党领导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坚持大国治理与全球治理相配合,创新治国理政方略,在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砥砺前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邓小平稳定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杜家丞,秦宣.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述评[J].新视野.2019
[2].万言,曹均学.试论邓小平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8
[3].曹均学,万言.邓小平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及当代价值[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高扬.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5].刘晓霜.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喀什大学.2016
[6].刘忠珍.邓小平稳定思想对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启示[J].邓小平研究.2016
[7].田恒,唐兴军.政策稳定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邓小平政策稳定思想再探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
[8].公圆圆,钟兴明.浅析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法制博览.2015
[9].刘芦梅.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理论基石[J].新疆社会科学.2014
[10].周望.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