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表达论文-施素素

苦难表达论文-施素素

导读:本文包含了苦难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赫玛托娃,《安魂曲》,苦难叙述声音

苦难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施素素[1](2019)在《叁重声音下苦难意识的表达——谈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文学具有描写苦难意识的传统,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罗斯作家都将描绘俄罗斯乃至全人类的苦难作为自己的使命。阿赫玛托娃作为白银时代的杰出诗人,在经历了一战、十月革命、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实现了自我突破,自觉书写俄罗斯的苦难,在诗歌中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此外,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特征,让她书写的俄罗斯的苦难有别于许多男性作家,体现出更为独特的悲悯性与坚韧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开放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魏旭峥[2](2018)在《苦难的辉煌——论《北平以北》的影像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部主旋律纪录片,《北平以北》鲜明刻画了以白乙化为代表的抗日英雄的事迹,展现了八路军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影片在影像表达上尊重历史,选用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在民族情感认同和国家利益传导上较好地实现了宣教类纪录片的价值传播功能。(本文来源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马晓滢[3](2018)在《浅析歌剧咏叹调《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情感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草原之歌》1955年首演于北京,是中央歌剧院的早期代表作之一。《飞出这苦难的牢笼》是选自《草原之歌》中第四幕第一场的一首咏叹调。由罗宗贤作曲,任萍作词,祝爱兰担任女主人公农错加的歌剧演员。该部歌剧作品的剧情引人入胜,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曾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并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是我国歌剧中“洋为中用”的早期代表作品,追求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有机结合。由此产生了罗宗贤歌剧咏叹调作品《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情感表达分析一文。本文分叁章进行探析,第一章从歌剧《草原之歌》与咏叹调《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主要内容和内涵分析,对该咏叹调的内容、意义与演唱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论证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主人公侬措加的心理变化,与整首咏叹调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第二章对咏叹调《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曲式结构做了深入浅出的探究。第叁章就如何把握咏叹调《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情感表达,结合自身演唱经验,做了探究性的研讨,指出了序曲部分与高潮部分情感处理的必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这首咏叹调的分析和深入发掘,尤其是对其中情感表达方面的探索和捕捉,以期让自身的声乐学习和对咏叹调歌剧演唱中的情感把握以及演唱技巧更进一步,使得艺术修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徐梅[4](2018)在《在浪漫与反浪漫中征服苦难——考琳·麦卡洛对苦难主题的表达方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浪漫与反浪漫一直被视为两大对立阵营而存在,但是在有些作家身上,特别是在其关于某一主题的表达上,浪漫与反浪漫却是和谐统一的。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对苦难主题进行书写时,就呈现出浪漫与反浪漫的双重特征。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她无法忽视现世的苦难,并自觉探寻征服苦难的方法。同时,作为一名拥有浪漫情怀的作家,她又对人性、人类的栖居进行了浪漫主义想象。(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杨子[5](2017)在《用沉静的语言表达祖国的苦难——穆旦新诗导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穆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九叶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从其一生而言,穆旦也许是生而为诗的。早在少年时期,穆旦在中国北方便创作了大量"雪莱式"的诗作,这些诗不仅表现了穆旦浪漫的气质,并且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四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许多诗人、学者纷纷走出象牙塔正视着眼前的现实,穆旦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时候的中国诗坛,新月派诗歌已经慢慢落下帷幕,后浪漫主义的诗歌,由于缺乏生气与原(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期刊2017年04期)

杨沁[6](2016)在《电影《许叁观》中关于苦难的对白语言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之中,我们既能够窥见普通人平凡生活之中的种种幸福,更能够深切地感受得到生活之中的那种种苦难。幸福的人生几乎完全雷同,然而,不幸的人生却各有各的不幸。电影《许叁观》虽然是一部韩国制作的影片,但却是一部地地道道地由中国文学家余华所创作完成的堪称永恒的经典杰作。《许叁观》这部影片的拍摄成就较高,较好地再现了许叁观作为个体在社会大熔炉中所经历的无法承受、无法消解、无法摆脱的苦难,(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6年15期)

路侃[7](2016)在《对极端苦难充满精神与美学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种对苦难的表现是形象与形而上的统一,既有充分的形象与视觉效果,又有高度的精神意义,包含了不屈、正义、善与爱等种种积极的精神,又留有不解的余音。◎我们有些描写苦难的影片还主要是通过苦难本身的真实性、痛苦性来感动观众,缺少人在苦难中的某种精神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6-05-06)

林林[8](2016)在《尴尬的表达与苦难的转化——反思知青题材电视剧中的创伤记忆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记忆是文化记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概念起源于心理学、医学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历史、文学、媒介研究领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媒介研究领域,媒介如何表述和再现关于灾难性历史事件的创伤记忆成为一种常见的研究路径。一系列研究表明,对于重大的创伤性事件,媒介发挥着积极的历史诠释作用,媒介建构历史创伤记忆的思路和过程又往往受到各种现有叙事框架的影响,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期刊2016年04期)

李彩霞[9](2015)在《底层文学苦难叙事的美学表达与缺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文学越来越走入底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掀起了"底层文学"热潮,越来越多的作家在叙写底层人物生活时,都将苦难作为其叙事的主题,过分强调底层人物生活的困境,而忽略了文学表达的距离感和悲剧精神,从而让文学表达在美学方面的品格出现了缺失。(本文来源于《鄂州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傅国群[10](2015)在《巫溪五句子歌的苦难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歌谣往往被认为具有表达民众诉求的社会功能,在复杂的诉求中,用歌谣唱出苦难往往是民众所采用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巫溪民间歌谣——五句子歌为例,从苦难角度切入,分析解放前五句子歌中所蕴含的苦难之情,及其苦难背后深层社会原因,探讨民间歌谣在与民众情感互动中是如何进行表达的。(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苦难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部主旋律纪录片,《北平以北》鲜明刻画了以白乙化为代表的抗日英雄的事迹,展现了八路军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影片在影像表达上尊重历史,选用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在民族情感认同和国家利益传导上较好地实现了宣教类纪录片的价值传播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难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施素素.叁重声音下苦难意识的表达——谈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

[2].魏旭峥.苦难的辉煌——论《北平以北》的影像表达[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马晓滢.浅析歌剧咏叹调《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情感表达[D].厦门大学.2018

[4].徐梅.在浪漫与反浪漫中征服苦难——考琳·麦卡洛对苦难主题的表达方式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

[5].杨子.用沉静的语言表达祖国的苦难——穆旦新诗导读[J].中国诗歌.2017

[6].杨沁.电影《许叁观》中关于苦难的对白语言表达研究[J].电影评介.2016

[7].路侃.对极端苦难充满精神与美学的表达[N].中国艺术报.2016

[8].林林.尴尬的表达与苦难的转化——反思知青题材电视剧中的创伤记忆书写[J].中国电视.2016

[9].李彩霞.底层文学苦难叙事的美学表达与缺失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

[10].傅国群.巫溪五句子歌的苦难表达[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标签:;  ;  ;  

苦难表达论文-施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