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关系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演化特征
空间关系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武春友,付帼,吕晓菲,卢小丽[1](2018)在《中国省域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为实现绿色发展而提出来的经济转型发展新主张。本文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空间观测单元,基于相关研究构建省域绿色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6年中国省域绿色转型能力的空间关系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省域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稳定,绿色转型能力的高、低分异明显,"高地"区扩大,"低谷"区稳定但所占比例较大。未来将出现东部"高地"突出、中部逐渐追赶,而东北及西部持续凹陷的空间格局。如何打破东北及西部地区的弱集聚格局是优化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科技与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郭梅[2](2015)在《信息化环境下“空间关系”处理能力形成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提高动漫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近几年信息化教学环境下FLASH动画设计课程中"角色置入场景"课题的教学实践为例,依据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要求,搭建由多维信息技术构成的技术平台,在教师引导与协助下完成动漫专业学生"角色置入场景"元认识的构建,并根据技能迁移规律,逐步完成由静态思维模式向动态思维模式的转换,逐步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实现技能的高路迁移跨越做好准备,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本文来源于《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汝飞,赵彦云[3](2015)在《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关系的实证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空间面板技术,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扩展模型,设置空间邻接、地理距离、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4种空间权重矩阵,对30个省级行政区域(西藏除外)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效应;4种空间影响因素中,地理距离影响最大,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次之,空间邻接特征影响较小;城市化对区域创新能力有较大正向影响,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5年03期)
王莉[4](2014)在《四川省环境规制、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几十年,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比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性等。毋庸置疑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不仅是当今政府亟需重视与解决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议题。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日颁布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国务院《暂行规定》的要求,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规定落到实处,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式拉开序幕。我国如今依然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因此针对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挑战,研究环境规制、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规律及方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为例,从空间的角度实证考查了四川省各市州环境规制、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本文首先验证了四川省各市州产业结构优化在地理空间上的自相关性质,结果显示四川省21市州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Moran指数介于0.1至0.3之间,个别年份呈现较强的空间自相关,说明在全局层面上,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正自相关关系。其次在局部自相关分析中,我省具有空间自相关的地区处于多数地位,且我省东北部地区整体为较高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出现了高产业优化水平的聚集,而中心地区处于较低的产业结构优化群落中。(2)本文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整体上研究环境规制、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方式,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为倒“U”型,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为“U”型,自相关系数显着大于零,也再次验证了产业结构优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相关性。(3)通过地理加权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演变规律,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有较大正向影响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从巴中、达州等东北部地区扩大到全川范围内,影响程度也逐渐增强,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则是由成都眉山等中心区域向外围辐射逐渐减弱。(4)针对文章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4-03-01)
叶文晖[5](2008)在《4-11岁儿童空间关系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引进斯尔文绘画测验(SDT)并取得可靠的信效度数据的基础上,对该绘画测验材料稍作改进,用于进一步验证、拓展儿童空间关系认知能力发展研究的方法与成果。通过研究236名4-11岁儿童完成叁种空间参照概念、物体叁维空间关系表征与绘画空间构图叁个系列空间关系认知任务时所达到的不同水平与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详尽探讨了4-11岁儿童空间关系认知能力的年龄发展趋势、性别差异与关键时期,以及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DT中文修订版施测于123名4-12岁正常儿童,各分测验间隔45天后的重测信度在0.64-0.85之间,评分者信度在0.80-0.98之间;认知分测验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知觉辨别分测验的关联效度为0.68;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的认知分测验、情绪投射分测验的区分效度结果也较好。因此,SDT修订为中文版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应用于国内儿童心理评估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不同空间参照概念的发展趋势与形成时期各不相同。8岁儿童能正确理解7个容积递减序列关系,10岁儿童能正确理解垂直参照概念,但正确的水平参照概念则直至儿童11岁时还尚未被完全理解。容积递减序列关系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为4至6岁,垂直参照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为5至6岁。儿童对叁种空间参照概念的处理方式均基本表现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使用过渡处理方式存在于各年龄阶段,可见这是儿童的有意反应。8岁儿童已能正确表征4个物体的左右与高低关系,但由于未掌握深度、遮挡关系表征策略与前后透视概念,直至11岁尚不能正确表征物体的前后关系。有遮挡条件主要干扰4岁、6岁、7岁儿童表征物体左右关系的成绩,但能促进9岁、10岁儿童表征物体前后关系的成绩,而对表征高低关系成绩与空间观察成绩无显着影响。模型与任务的复杂程度、指导语、思维发展水平主要干扰9岁以前儿童表征物体叁维空间关系的成绩,9岁以后,类似干扰则由于儿童思维水平的发展逐渐消失,叁维空间关系表征成绩趋于一致。11岁儿童仍未完全掌握高级视觉遮挡表征策略,7岁至9岁是由低级符号表征策略向高级视觉遮挡表征策略过渡的关键时期;过渡阶段以水平分离表征策略为主。平衡协调的空间构图概念是随年龄增长逐渐形成的,并与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基本一致。5-6岁时所接受的艺术指导使之迅速提高;7-8岁儿童绘画具有简单的空间关系,9岁以后儿童绘画空间构图达到功能水平,10岁以后约有50%儿童能合理计划分配绘画的主题与背景,达到综合水平。在此之后,空间构图能力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空间关系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言,4-11岁年龄期间均未发现性别差异,且揭示了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本质特征。同时,本研究结果可补充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与艺术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据以制定相关学科教育计划,为培养儿童积极的人格特征,最终实现其潜能服务。(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邓晓红,朱美正[6](2006)在《Oracle空间关系处理能力扩充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GIS基于客户端的空间关系处理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将空间关系处理放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实现的解决方案,并扩充了Oracle的空间关系处理能力。文章首先分析和研究了在DBMS中实现空间关系处理必须具备的条件;然后,对Oracle提供的基于对象机制的空间关系处理解决方案——OracleSpatial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考虑到目前的GIS系统大多采用OracleRDBMS来存储管理空间数据,文章最后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Oracle的扩展机制在传统的OracleRDBMS中实现空间关系处理,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6年17期)
空间关系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围绕提高动漫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近几年信息化教学环境下FLASH动画设计课程中"角色置入场景"课题的教学实践为例,依据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要求,搭建由多维信息技术构成的技术平台,在教师引导与协助下完成动漫专业学生"角色置入场景"元认识的构建,并根据技能迁移规律,逐步完成由静态思维模式向动态思维模式的转换,逐步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实现技能的高路迁移跨越做好准备,实现创新人才培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关系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武春友,付帼,吕晓菲,卢小丽.中国省域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8
[2].郭梅.信息化环境下“空间关系”处理能力形成过程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
[3].张汝飞,赵彦云.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关系的实证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5
[4].王莉.四川省环境规制、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叶文晖.4-11岁儿童空间关系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6].邓晓红,朱美正.Oracle空间关系处理能力扩充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