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循环微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长循环微乳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萍[1](2019)在《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静脉注射给药后,采用HPLC法测定多西他赛在兔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以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作为对照,绘制两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在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_(1/2β)分别为(17.65±0.35) h和(2.28±0.14) h,MRT_(0-∞)分别为(5.28±1.56) h和(2.13±1.14) h,AUC_(0-t)分别为(31.86±1.30)(mg·h)/L和(5.72±0.74)(mg·h)/L。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滞留时间,能达到长循环目的。(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丽萍[2](2019)在《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方法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硬脂酰胺、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为辅料,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并以制剂的外观性状、粒径、Zeta电位及药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稳定性。结果 (1)所制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浓度为10 mg/ml,平均粒径为(197.4±8.6)nm,Zeta电位为(36.1±0.48)mV。多西他赛在0.125~4.00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的标准偏差均小于2%。回收率分别为97.85%、98.46%、98.11%,符合要求。3批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样品中多西他赛的含量(标示量%)分别为98.54%、97.30%、96.82%。(2)3种温度条件对该乳剂的外观性状、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均不大,但30℃条件下放置10 d后多西他赛的质量分数下降4.9%。(3)4 500 Lx光照下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外观性状、粒径和Zeta电位均无明显变化,但放置10 d后多西他赛的质量分数下降7.2%。(4)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在6个月内,外观性状、粒径、Zeta电位以及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制剂各项性质稳定。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受温度、光照影响较大,在遮光和低于20℃条件下,留样观察6个月能维持稳定,可作为多西他赛的新型给药制剂。(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华龙,尹东东,王杏林[3](2013)在《依托泊苷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依托泊苷长循环亚微乳,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研究。方法在依托泊苷亚微乳处方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乳粒表面固有水化层厚度与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用量的关系,确定PEG2000-DSPE用量,从而确定了依托泊苷长循环亚微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结果依托泊苷长循环亚微乳的浓度为0.8mg/mL,平均粒径为(185.4±5.7)nm,Zeta电位为(?51.6±0.8)mV,药物包封率为97.52%。结论得到了包封率在95%以上的依托泊苷浓度为0.8mg/mL的依托泊苷长循环亚微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3年02期)
刘卫晶,赵永星,华海婴,王有琼[4](2010)在《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2000共聚物、大豆磷脂S75、硬脂酰胺、泊洛沙姆188为辅料制备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所得长循环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70.7±10.0)nm,ζ电位为(28.98±1.06)mV。同法制备了未PEG修饰的亚微乳。以喜树碱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大鼠分别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给予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未PEG修饰的亚微乳和注射液。药动学研究表明,长循环亚微乳的t1/2β和MRT均较未修饰亚微乳和注射液显着延长,提示PEG修饰的亚微乳在体内有较好的长循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王俊平,王玮,赵丽妮,李昭[5](2009)在《阿克拉霉素A长循环微乳用于肿瘤小剂量化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阿克拉霉素A的长循环微乳(aclacinomycin A long circulation micoremulsions,ALM)用于肿瘤的小剂量化疗。方法:以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ALM,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质。通过比较ALM与阿克拉霉素A(ACA)的血药浓度和急性毒性,评价了ALM的长循环及其降低ACA毒性的作用。采用小剂量化疗方案给药,评价了ALM的抗肿瘤作用。结果:ALM的粒径为(118.4±8.2)nm,Zeta电位为(-32.6±7.2)mV,载药率为(98.2±1.6)%(n=3)。与ACA相比,ALM的血药浓度显着提高,急性毒性较低,抗肿瘤作用较强,且更适用于肿瘤的小剂量化疗(P<0.01)。结论:ALM有可能成为一种适用于肿瘤小剂量化疗的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09年19期)
王俊平,王玮,赵丽妮[6](2009)在《长循环紫杉醇微乳用于肿瘤小剂量化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为表面活性剂,以维生素E为油相,研制长循环紫杉醇微乳(paclitaxel carried by long circulating microemulsions,TXL-M),并评价其抗肿瘤作用。采用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观察了TXL-M的形态,测定了TXL-M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用昆明种小鼠评价了TXL-M的毒性。采用小剂量化疗方案和动物肿瘤模型,评价了TXL-M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和肿瘤中的药物含量,评价了TXL-M的长循环效果及其在肿瘤中的分布。结果表明,TXL-M呈圆球形,粒径为(98.6±11.2)nm,zeta电位为(?32.4±6.8)mV。采用小剂量给药方案,静脉注射后,与紫杉醇相比长循环微乳显着延长了紫杉醇的血液循环时间,显着提高了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同时显着减轻了紫杉醇的毒性。总之,TXL-M比紫杉醇更适用于肿瘤的小剂量化疗,有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抗肿瘤药物。(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董为[7](2008)在《KDR抗体导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抗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血管新生的主要促进因子,因此,VEGF抗体及其受体的抗体成为颇有希望的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在肿瘤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均比较高,前者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后者主要表达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VEGF的受体主要有叁种,其中KDR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最密切。因此,与KDR能够特异性结合的KDR抗体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也可能因其阻碍VEGF与其受体KDR的结合而成为比较理想的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阿霉素(Doxorubicin)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由于它能够造成心脏的不可逆损伤,因而该药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微乳(Microemulsions)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药物传输系统,粒径在10-100nm之间。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减少药物向正常组织分布,如心脏;同时能够促进药物向某些血管通透性比较高的病灶分布,如肿瘤。为了提高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减轻其不良反应,本研究利用聚乙二醇型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能够在血液系统中长期循环的阿霉素微乳,然后采用戊二醛法把具有肿瘤血管靶向功能的KDR抗体连接到阿霉素微乳的表面进而制备了KDR抗体导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动物实验表明,KDR抗体导向的长循环微乳能够显着提高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同时显着减轻其急性毒性。KDR抗体导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高,抗癌作用提高,具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18)
范晓东[8](2008)在《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薏苡仁油微乳抗癌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是确立了肿瘤血管新生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最佳手段。目前,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主要有化疗药物、生物制品、中药和肿瘤靶向的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化疗药物研究领域,小剂量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是比较成功的,而且其有效性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医院的证实。小剂量化疗的实质就是采用小剂量化疗药物,频繁给药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肿瘤的生物治疗主要采用生物制品,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2(KDR)的抗体。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VEGF的受体有很多种,其中KDR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VEGF与KDR的抗体都能选择性地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VEGF主要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经体液扩散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KDR,促进肿瘤血管新生。与VEGF抗体不同,KDR主要由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位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其抗体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肿瘤血管靶向性。我国传统中药一直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证实多种中药或其有效成分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已经进入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薏苡仁油对血管新生抑制作用强大。肿瘤靶向药物传输系统主要用于把抗肿瘤药物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细胞或肿瘤血管,其中长循环技术比较成功。近年来,我们研制了长循环微乳。它的表面镶嵌着聚乙二醇链,能够阻止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和破坏微乳,因而使微乳能够在血液系统中长期循环。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减少药物向正常组织如心脏的分布,促进药物向某些血管通透性比较高的病灶如肿瘤的分布。本研究主要利用KDR抗体和传统中药薏苡仁油的抗血管生成特点,以及长循环微乳在血液系统中长期循环的药物传输特性,内容是把KDR的抗体连接到长循环薏苡仁油微乳的表面,以实现肿瘤血管靶向,观察其抗肿瘤生成效果。动物实验表明,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微乳显着提高了薏苡仁油的抗肿瘤作用。在本实验的最大剂量(1ml/20g动物)下,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微乳未导致动物死亡,仅见动物的食物摄入率和体重降低,但是停止给药后,食物摄入率能够恢复正常,体重也逐渐恢复。镇痛试验表明,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微乳不降低薏苡仁油的镇痛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17)
赵百捷[9](2008)在《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的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血管新生的主要促进因子。因此,VEGF及其受体的抗体成为颇有希望的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在肿瘤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2(KDR)的表达水平均比较高。前者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后者主要表达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因此,KDR抗体比较容易攻击肿瘤血管,有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阿霉素(Doxorubicin)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其主要副作用是能够造成心脏的不可逆损伤。长循环微乳(Long Circulating Microemulsions)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药物载体,粒径在10~100nm之间,能够在血液中长时间循环。由于肿瘤、炎症等病灶血管通透性比较高,长循环微乳会蓄积到肿瘤、炎症等组织,提高微乳所运载的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减轻其不良反应,特别是心脏毒性。近年来,我们课题组把KDR抗体连接到长循环微乳的表面,研制了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微乳能够显着提高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同时显着减轻其急性毒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的血药浓度-时间变化曲线和体内分布,解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微乳显着提高了阿霉素的血药浓度,同时显着减少了阿霉素向心脏、肝脏和脾脏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05)
长循环微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方法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硬脂酰胺、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为辅料,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并以制剂的外观性状、粒径、Zeta电位及药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稳定性。结果 (1)所制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浓度为10 mg/ml,平均粒径为(197.4±8.6)nm,Zeta电位为(36.1±0.48)mV。多西他赛在0.125~4.00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的标准偏差均小于2%。回收率分别为97.85%、98.46%、98.11%,符合要求。3批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样品中多西他赛的含量(标示量%)分别为98.54%、97.30%、96.82%。(2)3种温度条件对该乳剂的外观性状、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均不大,但30℃条件下放置10 d后多西他赛的质量分数下降4.9%。(3)4 500 Lx光照下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外观性状、粒径和Zeta电位均无明显变化,但放置10 d后多西他赛的质量分数下降7.2%。(4)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在6个月内,外观性状、粒径、Zeta电位以及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制剂各项性质稳定。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受温度、光照影响较大,在遮光和低于20℃条件下,留样观察6个月能维持稳定,可作为多西他赛的新型给药制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循环微乳论文参考文献
[1].冯丽萍.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
[2].冯丽萍.多西他赛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3].李华龙,尹东东,王杏林.依托泊苷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
[4].刘卫晶,赵永星,华海婴,王有琼.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
[5].王俊平,王玮,赵丽妮,李昭.阿克拉霉素A长循环微乳用于肿瘤小剂量化疗[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
[6].王俊平,王玮,赵丽妮.长循环紫杉醇微乳用于肿瘤小剂量化疗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9
[7].董为.KDR抗体导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抗癌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
[8].范晓东.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薏苡仁油微乳抗癌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
[9].赵百捷.肿瘤血管靶向的长循环阿霉素微乳的药动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