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考虑论文-马昌俊

职业生涯考虑论文-马昌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生涯考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职业教育,大学生

职业生涯考虑论文文献综述

马昌俊[1](2019)在《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青年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马克思在其初中毕业时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出发,吸收并借鉴其中科学合理的因素,指导当前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反思我国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汪小丽[2](2014)在《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话题。而马克思早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对青年择业的很多问题作了阐述。这些阐述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联系与差别,正是这些联系与差别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4年16期)

刘春华[3](2013)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保险客服:员工须对新技术保持敏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保险运营及客服如何为保险客户及保险公司创造价值?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抛砖引玉。 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最热的话题之一。保险业内人士就“互联网+”对保险经营模式、营销模式以及产品创新等的革命性影响进行了较多讨论。作为从事保(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3-11-07)

郭艳娇,苏丹[4](2012)在《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表明职业生涯考虑机制可以解决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按照GM模型的实证方法,检验了我国的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并没有形成GM模型中的"最优激励合约",即上市公司在激励高管人员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考虑机制,从而使得我国对高管人员(特别是接近退休的高管人员)激励不足。(本文来源于《地方财政研究》期刊2012年07期)

周茂春[5](2011)在《CFO职业生涯考虑对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内部控制制度,从成立内控委员会和颁布配套指引、一项基本规范也就是最近几年,属于起步较晚,所以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现状还是非常落后的。自从1994年和2001年颁布准则以来,许多企业刚刚衔接过来,2006年12月底,我国又重新颁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但是随之在最近几年以解释和年报通知的办法,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由于许多会计核算存在着不足和漏洞,会计准则的国际接轨使得许多会计核算有待于完善,有些公司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就更使得一些上市公司肆无忌惮地粉饰其报表,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以达到公司的各种目的。CFO是穿插在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公司价值管理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公司价值链管理中的资源价值管理者。CFO站在股东资本管理和经营者公司管理之间,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者、财务执行者和管理监督者。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方面只把注意力放在CEO、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等的身上,而忽略了CFO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特别是CFO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我国公司CFO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CFO更替现象也频繁出现,CFO职业的商业伦理问题和社会责任问题格外突出,同时公司的CFO职责和权限还不是很明朗,也导致公司治理的管理层权限较乱,CFO利用手中的财务权利来进行盈余管理来达到企业和自己的各种目的,研究CFO盈余管理行为及其职业生涯考虑在完善公司治理,遏制内部人控制和会计造假问题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完善CFO制度,使CFO制度良性发展,对促进会计准则修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容的快速接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CFO在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职业生涯考虑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然后进一步以博弈理论和信号模型理论对CFO才能的市场评估进行了探讨,分析了CFO制度背景及CFO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再次对CFO职业生涯考虑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第叁通过调查上市公司的数据和选择相当数量的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研究,实证结果支持论文假设,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即与年老的CFO相比,年轻的CFO有更大的非激励因素去从事收益增加的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年轻的CFO似乎更愿意去选择管理应计项目,而不是去从事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具有职业生涯考虑的CFO在企业决策和选择会计政策时,更愿意选择长期影响的趋势;非合约性、隐性职业生涯考虑激励是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年轻的CFO职业生涯考虑与非正常操纵性费用呈显着性负相关影响,与非正常生产成本呈显着性正相关影响;年轻的CFO职业生涯考虑与操纵性项目呈显着性正相关影响;审计质量高低与企业操作性项目和非正常的操纵性费用呈正相关影响,而对非正常生产成本却呈负相关;会计准则与内控规范与操纵性项目和非正常的操纵性生产成本呈正相关影响,而对非正常操纵性费用却呈负相关。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1-12-01)

佟健,宋小宁[6](2011)在《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隐性激励机制——基于职业生涯考虑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职业生涯考虑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会选择努力工作,树立工作能力强的声誉;而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已经被上级政府了解,晋升无望的地方政府官员没有了工作的动力。领导干部终身制会产生激励不足,而官员的任期制解决了地方政府官员努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1年06期)

郭艳娇[7](2011)在《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有企业改革。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国政府于1992年开始开放股票市场。首先获取上市资格的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所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与我国股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虽然我国股市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2005年中国股市就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股市,市场总股本超过5000亿美元,但是我国股市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股权结构不合理以及监管不力等。众所周知,股市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健康运行。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以及相应的低效率与亏损。刘磊、刘益和黄燕(2004)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失效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有产权外部治理①的残缺。其中,经理人才市场提供的职业生涯考虑自Fama(1980)之后,一直备受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Gibbons and Murphy(1992)认为可以将职业生涯考虑和显性货币薪酬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以降低总的激励成本,提高激励强度,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发挥公司制这种企业结构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在激励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时候,是否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考虑所起的作用?是否将职业生涯考虑和显性货币薪酬激励机制相结合?如果相结合,那么效果如何?这些是本文将要实证检验的问题。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从总样本来看,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成立的职业生涯考虑和显性货币薪酬激励机制之间的互补关系在中国不成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种互补关系不成立的可能原因。首先,本文检验了我们国家显性货币薪酬激励机制是否存在。结果表明,显性货币薪酬激励机制是存在的。然后,考虑到我国基本薪酬存在管制的可能性,本文以在职消费替代基本薪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职业生涯考虑和显性货币薪酬激励机制之间的互补性也不成立。最后,鉴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总体特征,本文将样本按照行业、地区和实际控制人的性质进行分类,检验不同类别样本中职业生涯考虑和显性货币薪酬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虽然在激励高管人员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不尽相同,但都没有发现这种互补关系的存在。而在行业和实际控制人类别中,本文发现商业行业和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这种互补性,但公司业绩并没有显着提高;而在其他行业和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没有发现这种互补性。综上,本文认为我们国家从总体上忽视了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由于职业生涯考虑机制只能在代理人比较年轻和任职时间还很长的时候具有激励作用,而当代理人接近职业生涯末端的时候,该机制表现的就是相反的效应,即它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与此相对应,本文发现在本文的样本中,高管人员接近离职时的公司业绩比高管人员还有很长任期时的公司业绩差,这表明忽视职业生涯考虑机制导致我国对接近退休的高管人员激励更加不足,并且影响到了公司业绩。而在职消费的数值虽然在高管人员接近退休时大幅上涨,但并没有带来公司业绩的提高,所以我国在职消费水平反映更多的是高管人员的利益侵占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过程中,应该进一步重视职业生涯考虑机制,切实加强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的运用,完善经理人才市场、经理人员选聘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高管人员,使中国的上市公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有效的运行。(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1-06-01)

戴鹏君[8](2010)在《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基金经理风险选择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从基金投资运行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发,以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前期相对业绩排名和基金经理下期风险选择之间的关系,并从职业生涯考虑的角度解释了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在基金的投资运行管理中,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第一重是基金投资者将其资产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而形成的外部委托—代理关系;第二重是基金管理公司将基金资产的组合管理授权给基金经理而形成的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两重委托—代理层次中叁方关注的利益点不同,基金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自己所购买基金的业绩,他们主要根据基金的业绩排名决定是否购买或赎回基金;基金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购买公司的基金,要求基金经理尽可能的提高基金的业绩排名来吸引更多的基民,并根据基金经理人的表现在来决定是否更换基金经理;而作为最终代理人的基金经理,最关心的则是自己的职业生涯状况。由于叁方关注的利益点不同且存在这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了委托代理风险,主要表现在基金经理人的行为上。基金经理人出于自利性的原因,在进行投资和做出决策的出发点更多的是自己的职业生涯考虑,以此为依据决定下期是否增大或减小投资风险,所采取的风险选择行为可能会与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的利益不符。本文选取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分叁步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对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考虑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经理人职业生涯状况的主要因素;其次对基金年中相对业绩排名与基金经理下一期的风险选择之间是否存在U型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从职业生涯考虑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即通过基金经理下期风险选择和和基金经理人产生消极职业生涯的概率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二者之间也存在着U型关系,从而很好的解释了业绩排名——风险选择之间产生U型关系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10-01)

向志恒[9](2008)在《职业生涯考虑影响开放式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实证研究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考虑是否影响到了他的投资行为。首先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定义了基金经理职业生涯考虑的概念,提出了基金经理能力评价的关键指标。分析了职业生涯考虑的激励作用及其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只有了解到基金经理职业生涯考虑的现实情况之后,才能对职业生涯考虑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假设和检验。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通过对开放式基金经理的职业状况与基金产出(包括基金相对业绩和投资行为)、经理经验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考虑现状。研究结论与职业生涯考虑理论分析的结论一致,经验少的基金经理的职业状况对产出的敏感度要大于经验多的基金经理:经验少的基金经理在所管理的基金相对业绩较差时更容易被降职或解雇;在所管理的基金相对业绩较差时,经验少的基金经理采用非常规的投资行为而产生消极职业状况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生涯考虑影响下基金经理投资行为与经理经验关系的研究假设:出于职业生涯考虑,为了避免非常规的投资策略失败而带来的消极职业状况,经验少的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偏离同类型基金的典型投资行为的程度更小。实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反应了职业生涯考虑的影响。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提出了对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启示,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6-30)

佟健[10](2008)在《GDP考核指标、职业生涯考虑与地方政府投资激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职业生涯考虑的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激励。在这个模型中,假定中央政府不知道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他根据地方政府过去GDP增长率来评估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并且按照对地方政府官员能力的预期来安排升迁。地方政府官员出于职业生涯的考虑,将自己的努力更多地投向能够带来GDP增长的工作中,如:争取项目、增加投资、吸引外资。通过提高地方的GDP增长率,来向中央表明自己是高能力的。地方政府官员由于追求自己职业升迁导致的投资冲动,尽管会促进地方GDP的增长,但是也会导致地方投资过热,从而影响到市场波动,地方政府不再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者,而是市场波动的根源,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对象。(本文来源于《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05-01)

职业生涯考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话题。而马克思早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对青年择业的很多问题作了阐述。这些阐述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联系与差别,正是这些联系与差别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生涯考虑论文参考文献

[1].马昌俊.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青年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2].汪小丽.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J].法制与社会.2014

[3].刘春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保险客服:员工须对新技术保持敏感[N].证券日报.2013

[4].郭艳娇,苏丹.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地方财政研究.2012

[5].周茂春.CFO职业生涯考虑对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

[6].佟健,宋小宁.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隐性激励机制——基于职业生涯考虑模型[J].当代财经.2011

[7].郭艳娇.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辽宁大学.2011

[8].戴鹏君.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基金经理风险选择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0

[9].向志恒.职业生涯考虑影响开放式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

[10].佟健.GDP考核指标、职业生涯考虑与地方政府投资激励[C].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2008

标签:;  ;  ;  

职业生涯考虑论文-马昌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