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江交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管理,交通调查,多源数据融合,OD矩阵
过江交通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冬,邓润飞,徐逸昊[1](2019)在《江苏省过江交通出行OD调查与交通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8年4月进行的江苏省过江交通设施交通量OD调查及数据分析,尝试通过多源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挖掘江苏省过江交通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对高速公路收费数据、汽渡票根数据、微信电子问卷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利用和挖掘分析,对23条过江通道的交通量从客运和货运两个维度进行来源地-目的地分析及出行特征分析。总体而言,江苏省过江交通量客货运占比总量较为平均但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过江交通量呈现以南京和上海为核心的放射状分布,并在各区段城市内形成一定的一体化交通规模。跨市过江出行仍以公务、旅游为主,通勤交通量较少,车辆过江出行频次较低。货运交通量分布和城市的产业结构密切关联。(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鲍徵飞[2](2019)在《拥江发展城市过江交通体系的研究——以马鞍山过江通道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建设条件及建设时序的四步研究方法,较为合理地确定拥江发展城市的过江交通体系,并以马鞍山过江通道为例,提出建设"6+3+1"的过江通道体系以及近期建设九华路过江通道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期刊2019年01期)
张伟略,黄岩[3](2019)在《城市骨干道路过江交通人非通道设置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城市骨干道路的特点及其跨江段人非通道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人与非机动车同行不便、纵坡无法接顺等问题,进而结合以往工程实践,提出了不同桥接坡和人非交通流量情况下人非通道推荐处理方案。结合宁波中兴大桥、金山北环路跨平申线桥、龙华港桥等案例,对各类处理方案进一步阐述,并对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非机动车纵坡相关设计指标上限提出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1期)
张新运,董印,齐胜达[4](2018)在《基于空间句法和多源数据的城市过江交通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空间句法这种量化手段,空间句法不仅能量化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某段道路在整个道路系统中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很好地反映城市道路的可达性从而预测交通流量。而大数据新数据在城市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居民行为活动、社会经济、交通出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运行状态、发展变化过程和系统作用机制。因此,信息时代大数据与空间句法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格局,是大数据和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一种趋势。本文以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宁波市鄞州区作为案例,阐述了空间句法与百度POI数据、百度慧眼大数据、现状基础数据、开发强度数据等相结合下城市重要过江通道梳理研究,为城市过江通道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量化手段。(本文来源于《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8-07-26)
唐健,周金忠,范太兴,张忠品,杜金海[5](2018)在《盾构法过江交通隧道废水排水系统调研与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盾构法施工的过江交通隧道越来越多,其废水排水系统越来越受重视。以南京地铁3、10号线地铁过江隧道,纬叁路、纬七路市政道路过江隧道为调研对象,主要从废水来源、废水泵站的排水能力、提升方案和泵房布置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对2类隧道共有的爆管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形成调研结论如下:为使废水排水系统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设计目标,首先应对废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其次应根据隧道长度和埋深等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提升方案,同时必须考虑隧道内的消防管道爆管控制,以防事故废水对隧道安全造成影响;最后应结合隧道断面,合理布置泵房,在满足安全运行的条件下,方便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8年02期)
路静,陈光华,鲁靖[6](2014)在《跨江城市过江交通规划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我国多临江河发展的城市的特点,在总结跨江河城市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两江分隔,叁镇鼎立"的武汉市为例,回顾了武汉市过长江通道的建设历程与城市及交通发展的关系。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建设、出行方式特征及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过江交通供需矛盾的特征及成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分析与论证,在充分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交优先、机轨并进、骨架主导、应控尽控、建管并重"的发展战略及对策,并制定了分期实施规划,以期为国内临江城市过江交通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1-17)
张琨[7](2013)在《东原大桥及接线工程竣工通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昨(9月30)日,横跨涪江的东原大桥及接线工程正式竣工通车,作为我市一项重大民生项目,这条新增跨江通道将在我市治堵缓堵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委书记罗强出席通车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宣布通车。仪式前,罗强、林书成看望慰问了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单位(本文来源于《绵阳日报》期刊2013-10-01)
杜心全[8](2013)在《缓解过江交通问题还需提高公交分担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钱塘江大桥当务之急是增加公交车线路和数量。通过车辆数量的增加,实现发车班次的增加、缩短发车时间间隔、延长服务时间。随着城市车辆的快速发展,杭州过江交通流量必然增大。为了准确把握钱塘江过江交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杭州(周刊)》期刊2013年04期)
关心[9](2013)在《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城市过江桥梁非机动车道设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江桥梁是滨江城市交通衔接的纽带,为江河两岸的人、车、物的空间移动提供了重要的通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居民的交通出行也急剧增多,于是过江需求与过江通道设施通过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过江桥梁及其附近道路时常出现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等现象,从而牵制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滨江城市交通发展的新“瓶颈”。因此合理的过江通道建设对有效提高过江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塑造滨江城市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长江重要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成就了襄阳的过江交通特色,然而在机动车急剧增加导致各种交通问题频频发生之后,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市场又出现了新生机,选择非机动车出行成为了既环保、经济又时尚的新方式,但与此同时,有非机动车参与的过江交通出现了上桥难、过江慢等现象,成为现阶段襄阳市亟待解决的新的交通难题,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正视巨大的非机动车保有量催生的新的过江需求。以往的交通规划中,滨江城市过江通道建设主要考虑的是机动车的过江需求,而对非机动车过江需求的考量分析较少,并且从非合作博弈角度分析机、非过江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涉及。为此本文结合襄阳交通项目,针对襄阳市过江交通出行结构特点,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对其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过江交通方式选择及过江运行行为进行分析,并探寻过江难的根本原因所在,为解决襄阳市过江交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论文首先根据我国过江交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现阶段过江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过江交通的概念,分析过江交通出行影响因素及交通出行成本。其次引入“非合作博弈”理论,通过机、非出行方式选择博弈及机、非过江运行行为博弈,寻找机、非过江出行方式的演化博弈均衡点与过江运行演化博弈均衡点,论证非机动车道是现阶段解决非机动车过江难、整体过江效率低下的最有效途径。结合襄阳市交通调查数据,详细研究襄阳市的交通现状及汉江一桥与长虹大桥的过江交通结构,探析过江桥梁非机动车道设置。最后,从过江通道建设及交通需求管理等层面对襄阳市过江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探析。(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04-01)
徐辉,苏毅,章盛莉,邓伟进[10](2012)在《“两桥一隧”提速过江交通》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元路湘江大桥 钢结构全面完工,计划10月通车 湘府路湘江大桥 20余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预计年底通车 南湖路湘江隧道 每月盾构掘进200余米,明年2月双线贯通 本报讯( 徐辉 苏毅 章盛莉(本文来源于《长沙晚报》期刊2012-07-06)
过江交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建设条件及建设时序的四步研究方法,较为合理地确定拥江发展城市的过江交通体系,并以马鞍山过江通道为例,提出建设"6+3+1"的过江通道体系以及近期建设九华路过江通道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江交通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玉冬,邓润飞,徐逸昊.江苏省过江交通出行OD调查与交通特征研究[J].公路.2019
[2].鲍徵飞.拥江发展城市过江交通体系的研究——以马鞍山过江通道研究为例[J].现代城市.2019
[3].张伟略,黄岩.城市骨干道路过江交通人非通道设置方案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4].张新运,董印,齐胜达.基于空间句法和多源数据的城市过江交通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C].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8
[5].唐健,周金忠,范太兴,张忠品,杜金海.盾构法过江交通隧道废水排水系统调研与总结[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
[6].路静,陈光华,鲁靖.跨江城市过江交通规划研究——以武汉市为例[C].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7].张琨.东原大桥及接线工程竣工通车[N].绵阳日报.2013
[8].杜心全.缓解过江交通问题还需提高公交分担率[J].杭州(周刊).2013
[9].关心.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城市过江桥梁非机动车道设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10].徐辉,苏毅,章盛莉,邓伟进.“两桥一隧”提速过江交通[N].长沙晚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