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分区论文-李新华,周艳妮,叶珂嘉

交换分区论文-李新华,周艳妮,叶珂嘉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换分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据交换总线,信息交互,跨安全分区

交换分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华,周艳妮,叶珂嘉[1](2019)在《一种跨安全分区数据交换的实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跨安全分区数据交换的实现模式方案,综合采用了总线内外消息交互机制,总线服务名称注册、同步、解析机制、总线服务穿透代理机制,成功地集成了跨区的两条数据交互总线,实现了一条虚拟的一体化数据交换总线。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国、网、省、地市、县各级电力软件应用系统集成领域。(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朱潇[2](2017)在《基于交换分区的移动智能终端存储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手机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的发展促使应用程序的功能性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应用程序功能变得复杂的同时,也使得智能手机内存和外存的存储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没有适当的内存管理策略,必然会影响到设备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比如因系统内存不足而导致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过长。交换分区是一种可行的低成本内存容量扩增技术。最新调研结果表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正逐步开始尝试采用交换分区来以较低成本扩充内存容量。除了传统交换分区架构,基于内存压缩和新型硬件的交换分区架构不断出现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这些交换分区在架构设计上有很大不同,导致了系统设计人员对它们的测试、比较和修正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为了对交换分区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它的特性提高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本文完成了如下两大研究工作。第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测试框架(SwapBench),方便在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中测评各类不同交换分区。该框架选取了两个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测试指标:应用程序启动时间和切换时间。SwapBench能检测并配置系统交换分区,并控制和记录应用程序的执行过程。同时本文还借助一组小型基准测试程序交叉验证了SwapBench的正确性。此外,本文首次从体系结构层面、应用程序启动性能和切换性能叁个方面对移动智能终端平台上的各类交换分区架构给出了综合性的测试评价。最后,基于SwapBench的实验和测试结果发现,本文给出了在移动智能终端平台上使用交换分区的总结和相关建议。第二,基于SwapBench发现闪存交换分区存在的性能瓶颈,本文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进程级交换分区架构(SmartSwap)。SmartSwap利用用户行为特征以及上下文信息预测最近不可能使用(Most Rarely Used,MRU)的应用列表。然后根据系统可用内存情况,以及设备的使用状态,利用预测结果在系统空闲时提前换出上述应用列表中最近最不可能使用的进程。为了最优地折衷杀死进程和交换进程的代价,SmartSwap采用了基于效能函数的方法控制提前换出页面的数量。本文对SmartSwap进行了综合的测试。基于数据集的测试结果显示,对最近最不可能使用进程预测的准确度在90%以上(高达100%)。基于本文实现的SwapBench工具测得,相比于闪存交换分区的最坏情况,SmartSwap可将应用程序的启动性能提高30%左右。此外,系统后台能额外缓存50%左右的进程,每次提前换出需要消耗的电池电量不超过0.03%。(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4-01)

向鹏[3](2015)在《基于分区的分布式达梦数据交换平台(DMETL)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数据的结构愈加复杂,分布更为广泛,促进了分布式ETL工具的发展。达梦数据交换平台(DMETL)是高性能的流式ETL工具,它的集群特性支持ETL流程的分布式执行。对于分布式ETL工具,对ETL活动节点分区是ETL并行优化策略的一种,可以提高并发度,但是容易产生较大的网络开销。而对ETL流程进行合理划分能够减小网络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基于分布式达梦数据交换平台对ETL流程的分区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达梦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结构,描述了ETL流程在流程执行引擎中的执行过程,并对其中的关键模块:执行引擎模块、元数据库模块、服务监听模块和集群管理模块进行了介绍。元数据模块可以获取ETL流程的活动信息,执行引擎中负责进行解析和分区,远程服务监听模块可用于远程执行子分区流程,集群模块为流程分布式执行提供可靠性保证。然后,研究DMETL活动节点的划分问题和ETL流程分区问题。对于活动节点分区,实现了多种节点分区策略;对于流程分区,将流程分区问题转化为树的分区问题,最后将活动节点分区和流程分区相结合,设计了DMETL对于分布式ETL流程的分区策略。此外,为了执行分区后的子分区流程,设计了执行引擎的多线程流水线式调度策略,并针对高并发场景,改进了ETL活动节点间缓冲区的实现。最后,通过实验表明,系统实现了设计的分区策略,在执行效率上相对于现有的任务划分策略有所提升,而且改进后的缓冲区在高并发的场景下,性能也得到了改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姚炎明,彭辉,杜雅杰,刘莲[4](2014)在《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验证良好的叁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象山港划分成7个海区,以7种不同的溶解态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法来描述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与外海之间的水交换特性。通过不同示踪剂的浓度分布,计算了15、30、45、60和80d的水交换矩阵。由各时刻水交换矩阵可知,在象山港的7个子区中与湾外水的水交换速度最快的为Ⅰ区,最慢的为Ⅶ区。Ⅲ区(西沪港)、Ⅵ区(黄墩港)和Ⅶ区(铁港)内水体与湾外海水之间的水交换速度缓慢,但与区域外水体之间的交换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几个海区。从水交换矩阵可以看出西沪港、黄墩港和3个内港之间相互交换的海水量很小。(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4年01期)

李炳龙,姜皇勤,龙腾[5](2010)在《基于交换分区主机行为安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Windows系统中常见文件系统(如FAT32、NTFS等)底层数据结构及其关系,设计了一种从硬盘底层获取交换分区文件(pagefile.sys)算法。然后分析网站、电子邮件以及JPEG文件特征模式,构建相应的特征库,研究了网站、电子邮件访问行为分析机制,并设计了JPEG图像文件浏览行为分析算法。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交换分区的主机行为检测系统。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能够检测用户主机的网站、电子邮件访问行为,以及JPEG图像浏览行为。(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0年02期)

邓德贵[6](2009)在《交换分区在业务支撑系统数据库迁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移动业务支撑系统(以下简称boss)数据库迁移的停业时间,提出了交换分区在boss数据库迁移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同时介绍了移动boss的crm数据库迁移的多种方法,并充分阐述了ORACLE9I的交换分区在移动boss的crm数据库迁移的设计和应用。实际证明,交换分区的应用切实减少了数据库迁移过程的停业时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09年05期)

田新广,邱志明,孙春来,李文法,段洣毅[7](2008)在《基于硬件分区和IP报文还原的网络隔离与信息交换》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隔离技术是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针对多网接入应用环境下的安全隔离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采用基于硬件分区的网络隔离技术和基于IP报文还原的内容深度处理技术,实现了多个外部网络接入一个内部网络时外网间的安全隔离和内外网间的安全通信。本文设计的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孙春来,田新广,钱小军,杨成,赵利军[8](2006)在《基于硬件分区的多网接入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多网接入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系统采用了基于硬件分区的网络隔离技术和基于IP报文还原的内容深度处理技术,可以解决多个外部网络接入一个内部网络时的安全隔离和信息交换问题。(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6-07-06)

[9](2004)在《网络分区而治,定制校园网更具成效——D-Link交换设备合理定制四川大学校园网》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学校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了宽带多媒体网络,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的信息化应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四川大学在学生逐年增多、教学任务加大、办公业务量和信息量大规模增长的同时,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高宽带、多业务处理能力、具有交互功能的校园网络。以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等教学科研工作,使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更有效率,满足校内外的通讯要求,使数据传输、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顺畅,从而整体提高校园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信息化》期刊2004年02期)

交换分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能手机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的发展促使应用程序的功能性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应用程序功能变得复杂的同时,也使得智能手机内存和外存的存储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没有适当的内存管理策略,必然会影响到设备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比如因系统内存不足而导致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过长。交换分区是一种可行的低成本内存容量扩增技术。最新调研结果表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正逐步开始尝试采用交换分区来以较低成本扩充内存容量。除了传统交换分区架构,基于内存压缩和新型硬件的交换分区架构不断出现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这些交换分区在架构设计上有很大不同,导致了系统设计人员对它们的测试、比较和修正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为了对交换分区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它的特性提高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本文完成了如下两大研究工作。第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测试框架(SwapBench),方便在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中测评各类不同交换分区。该框架选取了两个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测试指标:应用程序启动时间和切换时间。SwapBench能检测并配置系统交换分区,并控制和记录应用程序的执行过程。同时本文还借助一组小型基准测试程序交叉验证了SwapBench的正确性。此外,本文首次从体系结构层面、应用程序启动性能和切换性能叁个方面对移动智能终端平台上的各类交换分区架构给出了综合性的测试评价。最后,基于SwapBench的实验和测试结果发现,本文给出了在移动智能终端平台上使用交换分区的总结和相关建议。第二,基于SwapBench发现闪存交换分区存在的性能瓶颈,本文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进程级交换分区架构(SmartSwap)。SmartSwap利用用户行为特征以及上下文信息预测最近不可能使用(Most Rarely Used,MRU)的应用列表。然后根据系统可用内存情况,以及设备的使用状态,利用预测结果在系统空闲时提前换出上述应用列表中最近最不可能使用的进程。为了最优地折衷杀死进程和交换进程的代价,SmartSwap采用了基于效能函数的方法控制提前换出页面的数量。本文对SmartSwap进行了综合的测试。基于数据集的测试结果显示,对最近最不可能使用进程预测的准确度在90%以上(高达100%)。基于本文实现的SwapBench工具测得,相比于闪存交换分区的最坏情况,SmartSwap可将应用程序的启动性能提高30%左右。此外,系统后台能额外缓存50%左右的进程,每次提前换出需要消耗的电池电量不超过0.0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换分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华,周艳妮,叶珂嘉.一种跨安全分区数据交换的实现模式[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朱潇.基于交换分区的移动智能终端存储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7

[3].向鹏.基于分区的分布式达梦数据交换平台(DMETL)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4].姚炎明,彭辉,杜雅杰,刘莲.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

[5].李炳龙,姜皇勤,龙腾.基于交换分区主机行为安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0

[6].邓德贵.交换分区在业务支撑系统数据库迁移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

[7].田新广,邱志明,孙春来,李文法,段洣毅.基于硬件分区和IP报文还原的网络隔离与信息交换[J].计算机科学.2008

[8].孙春来,田新广,钱小军,杨成,赵利军.基于硬件分区的多网接入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C].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

[9]..网络分区而治,定制校园网更具成效——D-Link交换设备合理定制四川大学校园网[J].教育信息化.2004

标签:;  ;  ;  

交换分区论文-李新华,周艳妮,叶珂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