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1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即概念。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循循诱导。如: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数学语言通俗化

在小学课堂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7=5(只)。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只里去掉7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只。”在这里大可不必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的意思,就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得轻松。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

3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要坚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编拟成可探究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如一年级“0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要体现以下思想:①零是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②零是一个特定的“点”(起点);③零是一个确定的数,它比1小1。怎样教学这些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呢?以第一点为例,教学时,我先设计:巢中有3只小鸟,飞去1只,再飞去2只,最后乘下空巢,空巢里有几只小鸟?“0”只。再设计小朋友投环比赛,投进1环得1分,结果小方投进5只得5分,小明投进3只得3分,而小勇一只也没有投进,得0分。这样,就比单纯地说“0就是没有”含义要丰富多了,让学生明白,0不仅仅是“没有”,它是“有”的否定。

4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老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死记硬背,把学生头脑当成知识的容器,就会形成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切入点,明确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①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如教“长度的认识”时,指导学生找周围的事物,量一量,比一比,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②在延伸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践意识。如学完“有余数除法”后,有一道题同学们去春游,18人乘船,每只船乘4人,要用几只船?列式为18&pide;4=4(条)…2(人),有人说4条,有人说5条,最后经过讨论认为要用5条小船。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确:我们要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就要回到实践中去。

5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家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应用,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世大作用。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我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商店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学习了“折扣问题”后,我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物价打折、上涨等级信息,切实体验生活中物价涨跌知识。

6创设实践情境

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带着高昂情绪学习,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1设置故事情境,如讲“吨”的认识时,讲这样一个故事,小猴、小鹿、小熊、小羊去森林玩,它们的体重分别是100千克、600千克、700千克、50千克,这时遇见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小桥写着“限重1吨”它们应该怎样过河呢?听了这个故事,学生都想知道1吨是多少,应该怎样帮助它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6.2模拟生活情境,如讲表示乘法,设计这样一道题:同学们去秋游,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去买,可乐4元、饼干2元、火腿1元、面包2元,用30元买本组点心,你计划怎么买。这样设计既传授了知识,又解决了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趋力。

7感受知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呼唤数学,关键是教师妥善于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7.1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采撷生活、教学实例,为课堂服务。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提出问题,将观察到的在班内交流。如河里有12只船,划走7只,还剩几只。让学生感悟到应用题就在我们身边。

7.2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用于生活,如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出示地砖边长:40厘米、50厘米、60厘米,一个屋子长6米,宽3米,用哪种砖多少块?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公式及方法,而且提高了应用能力。

7.3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数学思维,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课型,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数学思维如设计游乐园,购物问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表达和交流。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实践性的原则,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的天然联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为我们探索数学知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竹溪乡中心学校

标签:;  ;  ;  

在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