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瓜果腐霉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瓜果腐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羟基萘酚蓝(HNB)
瓜果腐霉菌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玲,沈丹宇,于佳,赵媛媛,朱也[1](2018)在《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瓜果腐霉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为诊断和防治瓜果腐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瓜果腐霉菌基因组上筛选有序列特异性的基因作为检测的靶标基因,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快速、准确的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发病组织实际检测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鉴定到1个编码Trypsin蛋白酶的基因是瓜果腐霉菌特异的基因,以该序列作为靶标建立了LAMP检测方法。在扩增前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指示剂,在等温条件(64℃)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60 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结果,HNB显示天蓝色即为阳性反应;同时,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为梯形条带,也可判定为阳性反应。特异性试验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将瓜果腐霉菌和其他病原菌区分开。灵敏度试验中,LAMP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0 pg·μL-1,与Real-time PCR反应灵敏度一样,是普通PCR反应灵敏度的100倍。发病组织实际检测试验中,该LAMP方法能检测出人工接种发病植株中的瓜果腐霉菌。[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基层使用的针对瓜果腐霉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为该菌所致病害的准确诊断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辉,陈明丽,谢丽华,高虹[2](2013)在《几种添加物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瓜果腐霉菌[P.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是蔬菜苗期猝倒病的病原菌,一直以来该病在蔬菜育苗中经常发生,造成较大危害。通过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添加物对瓜果腐霉菌的生长速度的影响,找到对瓜果腐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及最佳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培养11d时,添加甲壳质0.1%的处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菌率达100%,添加壳寡糖0.1%的处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菌率为61.1%,叶面硅肥稀释100倍处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菌率达到58.9%,添加碧护的3个处理对瓜果腐霉菌没有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农业》期刊2013年11期)
高松梅,张利辉,张中东,翟广谦,董金皋[3](2011)在《瓜果腐霉菌丝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瓜果腐霉进行液体发酵,其菌丝用等体积乙酸乙酯和甲醇进行依次萃取,甲醇萃取液旋转蒸发去溶剂后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V/V=3:1和V/V=2:1)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每50 mL收集为一个馏分,共收集到40个馏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V/V=2:1)洗脱得到的馏分21 24对供试杂草马唐表现出了较强的活性,其对马唐的生长抑制作用均为4级。合并馏分21 24,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V/V=2:1)的混合液为展开剂进行等度洗脱,每50 mL收集为一个馏分,共收集到20个馏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馏分3对马唐有较强的抑制活性。HPLC分析发现,该馏分主要含有3个组分,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2.7、14.0和30.5 min。(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1年09期)
胡健[4](2009)在《草坪草瓜果腐霉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内吸性杀菌剂的广泛应用,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化学防治草坪病害时防效降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草坪草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为靶标菌,研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对抗甲霜灵的瓜果腐霉突变体进行抗性风险的评估,同时分析甲霜灵与其它几种防治腐霉病的主要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株瓜果腐霉菌甲霜灵、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采集获得的瓜果腐霉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并获得一株对甲霜灵具有抗性的菌株。而嘧菌酯对瓜果腐霉菌的EC_(50)=[0.1336~0.7363μg/ml]之间,平均EC_(50)为0.3173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2.室内通过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方法共获得3株瓜果腐霉抗甲霜灵突变体,药剂驯化的抗药突变体对甲霜灵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72、5.38,属于低抗菌株,而紫外线诱导的抗性倍数则为21.35,属于中等抗性菌株。3.室内获得抗药突变体以及田间获得抗药突变体,其抗药性状均能稳定遗传。室内抗药性风险研究结果显示,田间抗药突变体在菌丝生长量、产孢量、病情指数方面与敏感菌株均无明显差异。而紫外线诱导获得的抗药突变体虽然与亲本敏感菌株差异明显,但也具有较高的适合度,药剂驯化获得的抗药突变体适合度最差。综合分析表明,瓜果腐霉菌对甲霜灵具有较高的室内抗药性风险。因此,在使用该杀菌剂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抗性治理措施。4.交互抗药性的研究表明,甲霜灵与嘧菌酯、代森锰锌、霜霉威之间均无交互抗性问题,因此建议在防治腐霉病时,可以将无交互抗药性的杀菌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田间抗药性问题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5-01)
刘学敏,孙桂华,李立军[5](2005)在《6.5%苦参碱·宁南霉素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瓜果腐霉菌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菌丝生长抑制法系统测定了苦参碱、宁南霉素单剂及其多种组合混剂对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瓜果腐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参碱、宁南霉素单剂及其多种组 合混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当苦参碱与宁南霉素以4.0:2.5的比例混合 后抑制作用最强,增效值为1.96,表现明显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也证明该混剂可有效 控制大豆苗期根腐病,当以6.5%苦·宁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种子重量1.0:100包衣时的防 治效果可达72.4%。(本文来源于《农药科学与管理》期刊2005年12期)
陈捷,高洪敏,吴友叁[6](1996)在《酚类物质和代谢对瓜果腐霉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明确了间苯叁酚、邻苯二酚、香草醛对黄瓜苗期猝倒病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生长及其细胞壁降解酶体外合成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类物质中香草醛抑制病菌生长比较明显,随着香草醛浓度提高,病菌菌落直径下降。3种酚类物质均能明显抑制病菌4种果胶酶(PG,PMG,PGTE,PMTE)的合成和活性,3种酚类物质抑制作用因果胶酶种类而异。邻苯二酚和香草醛对PG合成抑制比较明显。间苯叁酚和邻苯二酚在各浓度下均完全抑制PMG合成。酚含量20ppm以上时,香草醛完全抑制了PGTE和PMTE合成,间苯叁酚完全抑制了PMTE合成。香草醛对PG、PMG和Cx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苗龄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木质化程度加强,寄主抗果胶酶降解能力也相应增加。寄主细胞壁降解中释放的半乳糖醛酸有刺激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属于一种寄主自卫反应(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1996年02期)
朱广济[7](1986)在《用黄瓜籽作诱发基质检验并定量分析土壤中的瓜果腐霉菌》一文中研究指出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高等植物寄主已超过59属74种.分离或检出土壤中的瓜果腐霉菌已有几种方法,但它们都不够完善.本法是直接在2%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用黄瓜籽作为诱发基质,加磷酸(PS)盐溶液诱导产生孢子.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内,放入10粒黄瓜种子和10克新采的土壤,加入6毫升水,置30—35℃温箱内培养12—24小时,取出种子,在流水下冲洗30分钟后在30分钟内风干.在每皿12毫升2%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放2粒经过上述处理的种子,随后在无菌条件下注入4毫升磷酸盐溶液(配方:KH_2PO_4150毫克,(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1986年02期)
瓜果腐霉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瓜果腐霉菌[P.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是蔬菜苗期猝倒病的病原菌,一直以来该病在蔬菜育苗中经常发生,造成较大危害。通过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添加物对瓜果腐霉菌的生长速度的影响,找到对瓜果腐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及最佳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培养11d时,添加甲壳质0.1%的处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菌率达100%,添加壳寡糖0.1%的处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菌率为61.1%,叶面硅肥稀释100倍处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菌率达到58.9%,添加碧护的3个处理对瓜果腐霉菌没有抑制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瓜果腐霉菌论文参考文献
[1].李庆玲,沈丹宇,于佳,赵媛媛,朱也.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瓜果腐霉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
[2].张辉,陈明丽,谢丽华,高虹.几种添加物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效果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3
[3].高松梅,张利辉,张中东,翟广谦,董金皋.瓜果腐霉菌丝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1
[4].胡健.草坪草瓜果腐霉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5].刘学敏,孙桂华,李立军.6.5%苦参碱·宁南霉素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瓜果腐霉菌的毒力测定[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
[6].陈捷,高洪敏,吴友叁.酚类物质和代谢对瓜果腐霉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1996
[7].朱广济.用黄瓜籽作诱发基质检验并定量分析土壤中的瓜果腐霉菌[J].新疆农业科学.1986
标签:瓜果腐霉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羟基萘酚蓝(H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