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麻疹减毒活疫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防接种,麻风疫苗,死亡原因,偶合症
麻疹减毒活疫苗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东,季美娟,李小学[1](2019)在《1例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死亡事件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如皋市1例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死亡事件原因,为类似事件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患儿发病经过、接种及管理情况,并申请司法鉴定死亡原因。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经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专家组综合分析,判定患儿死于窒息,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预防接种偶合事件时有发生,应强化接种前的问诊,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告知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婴幼儿喂养等常识的指导。(本文来源于《海峡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林洪,肖玉春,彭君[2](2019)在《奉节县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评估疫苗免疫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5)。儿童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66%,75.00%的监护人认为疫苗安全,儿童平均免疫率为63.33%。结论麻风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建议加强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和基层疾控机构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能力。监护人对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卓家同,钟革,陆沛超,刘巍,蓝凤[3](2019)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时程和有疫苗免疫史麻疹病例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或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接种后麻疹、风疹抗体产生时程和有MR免疫史麻疹监测病例的诊断。方法在某接种门诊随机抽取MR和MMR常规免疫适龄儿童(8-10月龄、18月龄),采集接种MR后10d、15d、20d、1月、2月、3月、6月和复种MMR 10d血标本,检测血清麻疹、风疹IgM和IgG以及血CD4+细胞数,分析抗体产生时程;对2例有MR免疫史麻疹监测病例的诊断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59.09%(13/22)的儿童麻疹IgM在接种MR后15d产生,维持45d;75.00%(15/20)的儿童风疹IgM在接种MR后30d产生,维持30d。95.45%(21/22)的儿童麻疹IgG在接种MR后15d产生,40.00%(8/20)和90.47%(19/21)的儿童风疹IgG分别在接种MR后1月和2月产生。儿童复种MMR后10d麻疹、风疹IgG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682.00mI U/mL、93.46 IU/mL,阳性率分别为96.00%(24/25)、88.00%(22/25);而复种前GMC分别为584.39 mIU/mL、78.39 IU/mL,阳性率分别为90.47%(19/21)、95.23%(20/21)。接种MR后15d、2月的儿童平均血CD4+细胞数为2 178/μL、2 524/μL。个案分析显示,2例麻疹监测病例应诊断为风疹,因接种MR后麻疹IgM阳性而误诊为麻疹。结论接种MR后麻疹抗体产生较早;风疹抗体产生受到免疫抑制而推迟,且复种MMR后无明显免疫应答。有MR免疫史的麻疹监测病例应根据临床症状和/或病毒核酸(而非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9年03期)
罗列英[4](2019)在《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将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将66例疫苗接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到访我院进行预防接种者),其中22例接受了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对照组),22例接受了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对照组2),另外22例接受了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观察组);接种后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统计。结果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54%,组间数据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将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金常俭[5](2018)在《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引起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月19日,辽阳市文圣区疾病预防控制站接到辽阳市第叁人民医院电话报告1例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出现过敏病例,接到报告后,区疾病预防控制站专业人员立即赶赴第叁人民医院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能力,总结经验教训,现将辽阳市文圣区1例接种(本文来源于《首都公共卫生》期刊2018年03期)
安晓慧[6](2018)在《沈阳市麻疹—流腮—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策略对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状况。对现行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方法:本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利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变化趋势,计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流行性腮腺炎避免发病人数。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确诊病例的回顾性调查,了解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收集整理现有资料计算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的免疫成本,运用卫生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用分析方法评价沈阳市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1.2004-2016年沈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7853例,年均发病率为37.2547/10万,疫情整体呈现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渐下降的趋势。5-6月和12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以5-岁组和10-岁组少年儿童为主,职业分布主要为在校学生。2.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纳入NEPI前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平均逐月下降0.0085/10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疫苗干预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立即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β_2=-1.1926,P=0.0188)。干预后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率的斜率相比干预前下降了0.0288(β_3),2阶段斜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38)。3.共调查沈阳市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50例,住院病例和非住院病例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5343.29元和863.36元,平均每例病例间接经济负担1522.41元,总经济负担3724.61元,平均每例损失0.01411个DALY。4.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共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发病10224人,成本效果比为1:15.37(例/万元),净效益为3152.90万元,效益成本比为5.72,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61万元/DALY。结论:1.接种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能够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2.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住院病例经济负担较重。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从成本效益方面获得良好经济收益,从成本效用方面具有高成本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李兰馨,邵建超,颜新秀,刘虹宏[7](2017)在《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在适龄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和风疹病毒的免疫力。2016年12月某男童在沙坪坝区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R后出现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入院治疗,被确诊为川崎病。沙坪坝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有关专(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7年06期)
刘春玲[8](2017)在《对水痘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水痘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安全性。方法:以我省某县的7个乡镇作为观察现场,以本现场的3-6岁符合条件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共有1208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对照组给予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情况。结果:共检测了206例儿童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免疫后的GTM显着高于免疫前,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显着高于接种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MR效果更为显着。常规接种MMR的604例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有1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17%;接种MR的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3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50%。结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的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着的免疫效果,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接种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06期)
严苏峥,许李松[9](2017)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例癔症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癔症~([1])病例的发病原因,为避免接种后癔症病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发病因素存在,主诉症状明显,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正常,符合癔症诊断依据。结论:根据现场调查,结合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疫苗接种为癔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完善接种前告知能减少或消除接种后心因性反应。(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7年02期)
唐伟,甘霖,黄毅,宾冬梅,杨艳芳[10](2016)在《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rotavirus vaccine,ORV)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联合接种的可行性,为制定免疫规划程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设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组和单苗接种组,观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接种前后、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组之间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浓度(GMT/GMC)、抗体阳性率和阳转率的差异。结果:各接种组临床反应都轻微,实验组与各对照组免前免后同种抗体GMT/GMC、阳性率,以及免后抗体阳转率,其差异均无显着意义(P>0.05)。结论:ORV与MR同时接种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和相互干扰免疫应答,可以同时接种。(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麻疹减毒活疫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评估疫苗免疫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5)。儿童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66%,75.00%的监护人认为疫苗安全,儿童平均免疫率为63.33%。结论麻风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建议加强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和基层疾控机构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能力。监护人对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疹减毒活疫苗论文参考文献
[1].朱亚东,季美娟,李小学.1例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死亡事件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9
[2].李林洪,肖玉春,彭君.奉节县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
[3].卓家同,钟革,陆沛超,刘巍,蓝凤.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时程和有疫苗免疫史麻疹病例诊断研究[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
[4].罗列英.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金常俭.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引起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J].首都公共卫生.2018
[6].安晓慧.沈阳市麻疹—流腮—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策略对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18
[7].李兰馨,邵建超,颜新秀,刘虹宏.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1例[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7
[8].刘春玲.对水痘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的效果[J].现代养生.2017
[9].严苏峥,许李松.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例癔症调查[J].人人健康.2017
[10].唐伟,甘霖,黄毅,宾冬梅,杨艳芳.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