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纳米论文-赵大洲

制备纳米论文-赵大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备纳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锐钛矿TiO_2,综合性,设计

制备纳米论文文献综述

赵大洲[1](2019)在《化学实验“纳米锐钛矿TiO_2的制备”的综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钛酸四丁酯做钛源,乙酰丙酮作为螯合剂,制备锐钛矿纳米二氧化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溶胶-凝胶法,操作简单,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分散度较好。本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纳米合成技术的深入了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刘鸿霞,黄小钰,梁建军,黄东洪[2](2019)在《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吸附性与还原性优良的零价铁,试验结合金属修饰与固体负载的两种改良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活性炭负载型镍铁双金属颗粒(Ni/Fe-AC BP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图(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进行表征,并以六价铬去除率为其性能评价指标。单因素制备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沉积液配比为硫酸铁400g/L,硫酸镍80g/L,硼酸40g/L,硫酸锰60g/L;最佳电沉积条件为电流密度0.45A/cm2,温度40℃,电沉积10min,此条件下,六价铬去除率高达100%。FESEM、EDS及XRD证实了镍铁双金属颗粒制备成功,且所制材料呈絮球状,分散均匀;BET及AC、Fe-AC、Ni/Fe-AC BPs除铬对比试验表明,Ni/Fe-AC BPs的比表面积较AC小47.60%,但除Cr(Ⅵ)率高达100.00%,而AC吸附率仅5.43%。因此,Ni/Fe-AC BPs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朱雁风,彭博,杜超,武安华[3](2019)在《放电等离子法烧结制备SiC纳米管/ZrB_2复合陶瓷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rB_2、SiC纳米管(SiCNTs)为主要原料,通过放电等离子法烧结制备了SiC纳米管/ZrB_2复合陶瓷。分析了SiC纳米管添加量对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iC纳米管可以有效增强ZrB_2陶瓷的力学性能;当SiC纳米管的添加量为1 mass%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抗弯强度为786.53 MPa,维氏硬度为21.58 GPa,断裂韧性为5.21 MPa·m~(1/2)。(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陆成龙,张银凤,王汉林[4](2019)在《纳米ZnO的制备及其作为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ZnO是一种备受青睐的光催化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优点。以纳米ZnO为基础的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先进氧化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技术中以污染物的分离、浓缩,以及相转移等为主的物理方法相比,其在进行水污染处理方面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且光催化剂自身无毒、无害,可反复使用。因此,纳米ZnO作为良好的光催化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针对纳米ZnO的制备与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腾飞,孙长久,孔德玉,张得利,郭红革[5](2019)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制备和分散氮化硼纳米片及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氮化硼纳米片(BNNSs)是一种拥有优良导热、力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应用价值,其制备技术及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六方氮化硼(h-BN)为原料,利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RESS)对氮化硼进行剥离,制备出氮化硼纳米片。同时,通过嵌入高分子基体法防止其重新聚集,将氮化硼纳米片分散入高分子基体中,得到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氮化硼/高分子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贺艳娜[6](2019)在《磷化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分解水析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对清洁可持续能源替代传统燃料的需求日益渐长,分子氢(H_2)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量载体,其相关研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电化学或光化学分解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产氢方式。在现有催化剂中,铂族贵金属催化剂分解水具有最高的析氢反应(HER)性能和稳定性。但是其自身价格昂贵且储量有限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因此,急需制备出一种成本低廉且原料丰富的金属基化合物来代替贵金属,大规模应用于分解水析氢方面。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一种高效丰富的析氢催化剂日益备受青睐,例如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和磷化物。在以上的金属基化合物中,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尤其是钴基磷化物,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有竞争性的化合物。然而目前它的析氢性能还是很难与贵金属的析氢性能相抗衡,并且其制备过程具有复杂性,还会有磷化氢等有毒物质生成。因而对TMPs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进行改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TMPs的光催化和电催化分解水析氢的研究背景、合成过渡金属磷化钴的方法和TMPs的结构对析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着重研究。在本论文中,首次报道了利用水热法在3 h内快速制备出磷化钴,之后通过改善磷化钴生成纳米复合材料来进一步分析该复合材料对析氢性能的影响。这对于应用简单无污染的方法制备磷化物用来替代铂族贵金属,并用于大规模分解水析氢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应用简单快速的水热法直接合成磷化钴微米球,再以生成的磷化钴为基底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在磷化钴(Co_2P)上原位生成硫化镉(Cd S)。通过调节Cd S在Co_2P基底溶液中的反应时间,进而考察Cd S纳米线生长在Co_2P上形成的复合材料对光催化析氢反应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该结构的光催化析氢性能增强机理。(2)应用简单高效的一步水热法,直接生成氧化还原石墨烯(r GO)成分可控的Fe Co_2P/r GO纳米复合材料,在碱性环境中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析氢性能和稳定性测试。经测试分析表明,同时掺杂金属元素和复合导电基底对该催化剂的析氢性能具有协同作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单相磷化钴在碱性环境中的析氢性能。(3)应用两步简单高效的水热法合成Ni(OH)_2/Co_2P纳米复合物。第一,应用简单有效的一步水热法合成Co_2P微米球。第二,再以Co_2P为基底乙醇溶液,通过加入不同摩尔量的镍源,生成具有不同Ni(OH)_2含量的Ni(OH)_2/Co_2P纳米复合物。理论分析该结构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机理,进而考察该纳米复合物在碱性环境中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钱稳[7](2019)在《金属硫化物—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因其优越的催化和电学性能,在催化剂、发光器件、光伏器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比如量子产率高、消光系数大、光稳定和窄光谱发射等等,这使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和治疗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可以为抗肿瘤提供一套全新的诊断和治疗平台。然而大多数的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比较差且性质不易控制,因而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优越的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备受科研者们的关注。药物载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化学治疗剂的非特异性毒性问题。可以从外部触发药物载体使其在肿瘤内释放化学治疗剂,从而达到原位治疗肿瘤的效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常用的药物载体,但是其差的分散性和小的载药量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前景。金属硫化物-介孔硅复合纳米材料不仅增强了生物相容性,而且还能增加多功能性,从而达到多功能协同治疗的目的,增强了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本论文将针对以上这些问题,首先合理的设计了合成分散性好、载药量高且小粒径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实验及表征证明其是良好的药物载体;然后我们也合成了多功能性的药物载体Ag_2S@mSiO_2-PEG纳米粒子,这不仅提高了硫化银(Ag_2S)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也证明了Ag_2S@mSiO_2-PEG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有强的近红外二窗荧光。具体内容如下:(1)我们提出通过原位形成以硫化铜(CuS)为模板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简便合成方法。向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加硫化钠(Na_2S)和氯化铜(CuCl_2)的水溶液,混合搅拌生温形成模板硫化铜纳米粒子,然后直接在模板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为了提高其分散性进行了聚乙二醇(PEG)的接枝,结果大大提高了其在水溶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这对于生物医学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热的乙醇/硝酸溶液可以将模板硫化铜溶解除去,而且在除去模板硫化铜的同时,也将结构导向剂CTAB一同除去了。这大大节省了合成的步骤。另外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量来控制介孔硅的厚度。通过实验证明发现:此法制备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具有适合于生物医学应用的粒径、良好的分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载药量和pH酸响应性药物释放行为,是很好的药物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光明。(2)将改良的Ag_2S量子点进行硅烷化修饰,使其稳定分散在水溶液中且具有强的近红外二窗荧光。通过油酸配体重新修饰Ag_2S量子点的方法,使得Ag_2S量子点化学稳定性增强且形貌更加均匀。808 nm激光激发Ag_2S量子点在1200 nm附近有超强的荧光信号,这是典型的近红外二窗荧光。目前二窗荧光在体内成像效果比较好。然后硅烷化修饰Ag_2S量子点并接枝PEG,使得其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分散性,且808 nm激光激发仍然产生强的二窗荧光。所以Ag_2S@mSiO_2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具有很强的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刘昌键[8](2019)在《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器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光学稳定性。特别是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纳米级无机钙钛矿的性能更加优异:荧光光谱半峰宽窄,荧光量子效率高(PLQY≈90%),而且可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调节荧光光谱。这些优异的性质使它们在发光二极管、光探测器和激光等领域都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尽管如此,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合成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过程中通常要用有机表面配体,所以当它们应用于光电器件时,量子点薄膜中含有大量绝缘的有机配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电器件中载流子的传输。不仅如此,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较低的环境稳定性也制约了它们的多样化应用。而且,它们在光电领域潜在的辅助功能也有待挖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无机钙钛矿量子点表面配体密度的控制、稳定性的提高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后处理的优化改善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性能,利用聚合物基质保护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并构筑了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柔性白光发光二极管。除此之外,还探究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光电领域潜在的辅助作用,制备了聚合物/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得到了高性能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后处理的优化策略,有效控制了其表面配体的密度,进而提高了其发光二极管的效率。首先利用热注射法合成了CsPbBr_3量子点,通过一系列测试,证明我们得到了高度单分散且排列密集的高品质产物。对CsPbBr_3量子点的团聚机理进行了讨论并且对其后处理过程中的离心方法和溶剂组合进行了优化。对比了基于优化前后得到的CsPbBr_3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性能:优化后,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到3592 cd/m~2,最佳电流效率可以达到5.0 cd/A,启亮电压为3.4 V,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提高了7.1倍和9.6倍。证明了恰当的后处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CsPbBr_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表现。(2)利用聚合物基质保护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提高了它的环境稳定性,构筑了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柔性白光发光二极管,拓展了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首先利用后封装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大面积、发光均匀、透明、柔韧性、荧光颜色可调、良好的水热稳定性以及自支撑等优点的CsPbX_3量子点/聚合物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展现出理想的水热稳定性。此外,我们选择自主制备的柔性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板,利用CsPbBr_3/聚合物复合薄膜作为颜色转换膜,制备了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均匀的柔性白光发光二极管。(3)提出了共轭聚合物/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方法,并基于此杂化材料得到了高性能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利用物理掺杂的方法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引入聚(9,9-二辛基芴)(PFO),制得了PFO/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分析,证明了该杂化材料的薄膜中产生了PFO的β构象。随着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含量的增加,PFO的β构象的含量也随之提高。基于含有40%CsPbBr_3量子点的PFO/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展现出最好的性能。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可达到5.0 cd/A,最大亮度为2200 cd/m~2。相比于基于PFO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电流效率和亮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PFO/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具有更高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并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性能有较大提升。与此同时,也揭示了钙钛矿量子点在光电子领域潜在的辅助功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吴琪[9](2019)在《方酸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成像与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NIR-II,1000-1700 nm)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具有光散射小、自发荧光弱的优点,可在生物更深层组织内(2-7 mm)获得高信噪比成像,在病灶部位实现精确诊断。但是,大部分有机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探针都是疏水的,必须被包覆在两亲性聚合物链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分子聚集进而导致荧光猝灭,不能充分发挥NIR-II荧光成像诊断的优势。此外,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是目前纳米药物的一大发展趋势,现有的光声成像(PAI)介导的光热治疗(PTT)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子在体内的主动靶向能力欠缺、极大地降低了诊断-治疗联合抗癌的效果。本论文合成了一种方酸小分子,并针对上述两类问题,首先调控了方酸小分子的聚集方式以改善方酸纳米粒子的荧光猝灭缺陷,增强了方酸纳米粒子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其次又通过在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中引入功能性糖类聚合物,增强方酸纳米粒子在体内的主动靶向能力,实现了方酸纳米粒子对乳腺癌肿瘤清晰的光声成像和高效的光热治疗。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两个方面:(1)方酸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J-或H-聚集方式对NIR-II荧光成像效果的影响:本论文以对苯双吡咯(BP)作为电子供体,3,4-二羟基-3-环丁烯-1,2-二酮作为电子受体,以2:1的投料比进行缩合反应,成功合成出方酸小分子(SQP)。SQP在近红外区域显示出极强的吸收与发射,吸收峰位置位于766 nm,质量消光系数达到126 L/(g·cm),说明SQP有极好的光物理性质。其次,通过纳米沉淀法,将SQP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F-127(PPG-b-PEG-b-PPG)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即可制备成J-聚集的纳米粒子SQP-NPs_((J))。改变自组装方法,又可制备出H-聚集型纳米粒子SQP-NPs_((H))。两种方酸纳米粒子在850-1350 nm波段有相似的NIR-II荧光曲线,同一浓度下,SQP-NPs_((J))的发射强度比SQP-NPs_((H))高4.8倍。随后,分别用这两种方酸纳米粒子在MCF-7细胞与健康小鼠体内进行NIR-II成像,结果发现SQP-NPs_((J))在MCF-7细胞中可表现出更亮的NIR-II荧光信号(4.1倍),在小鼠血管成像与脑部成像中可得到更清晰的影像,证明J-聚集型方酸纳米颗粒在近红外二区成像应用中有极大的优势。最后,用带肿瘤的小鼠证明SQP-NPs_((J))可成功富集到活体肿瘤内,对肿瘤血管实现高清晰度的二区荧光成像。(2)糖聚合物修饰的方酸纳米颗粒用于靶向乳腺癌的光声/光热诊疗应用:利用ATRP反应合成出一种两亲性叁嵌段果糖聚合物Poly(3-O-MAFru)-b-PPG-b-Poly(3-O-MAFru)(以下简称PPG-2PFru)。经核磁与GPC数据计算可知,每个PPG(Mn=4000)链段两端都接上了约28个果糖分子。用果糖聚合物PPG-2PFru与SQP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可得到SQP为核,果糖聚合物为壳的纳米粒子SQP-PFRU-NPs。SQP-PFRU-NPs表面的果糖分子不仅赋予了纳米粒子优异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还赋予了它超强的主动靶向至MCF-7细胞的能力。SQP-PFRU-NPs粒子在近红外区域有较强的吸收(吸收区域范围为600-950 nm),具有较好的光声性质和光热效果(光热转换效率为36%),因此将它用于体外细胞和体内肿瘤的靶向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结果发现,SQP-PFRU-NPs可以对MCF-7细胞实现有效的靶向治疗,还能成功的靶向至MCF-7荷瘤鼠的肿瘤位置,增强小鼠肿瘤成像的光声信号强度和光热升温温度,并增强光热治疗的长期抑瘤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王翌州[10](2019)在《二氧化锰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锰具有理论容量高、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一系列优点,在能源储存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在超级电容器中,二氧化锰的赝电容储能机理使其具有极高的理论容量,远高于基于双电层电容储能的碳材料,非常适用于制备小型和特殊结构的储能器件。然而将二氧化锰制备成薄膜结构后,几乎不具备透光性与柔韧性,这使其很难应用在柔性和透明的超级电容器中。在锂硫电池中,二氧化锰的强极性锰氧键可以对溶解在电解液中的多硫化锂进行很好的化学吸附,进而可以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然而二氧化锰本身较差的导电性使得其吸附的多硫化锂很难被再次利用,无法达到大幅提升锂硫电池性能的目的。本文通过将二氧化锰制备成具有特殊微纳米结构的薄膜,对其透光性、柔韧性、导电性等进行了有效地调控,使之成功应用于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以及锂硫电池隔膜中。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呼吸图法在基底上制备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作为模板,随后将二氧化锰电沉积在模板孔洞中形成岛状阵列薄膜,移除表面的聚合物模板后,将二氧化锰岛状阵列电极与凝胶电解质组装成全固态叁明治结构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通过改变沉积时间,对二氧化锰岛状阵列的厚度和间隙距离进行了调控。二氧化锰岛状阵列中的空白区域,即聚合物模板原先覆盖的区域,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电极的透光度。同时这种岛状阵列结构可以有效地消除薄膜中的内应力,避免弯曲操作时出现裂缝。最终,所得到的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在550 nm波长处能达到44%的透光率,弯曲到180°能够有90.2%的容量保持率,在50μA cm~(-2)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能够达到4.73 mF cm~(-2),同时还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超长二氧化锰纳米线,将其与碳纳米管均匀混合后修饰到聚丙烯隔膜上,将修饰后的隔膜应用到锂硫电池里,能够有效地抑制穿梭效应并提升电池性能。在该修饰层薄膜中,二氧化锰可以有效地通过化学吸附捕获溶解的多硫化锂,碳纳米管形成的导电网络可以实现电子的快速转移,以加速多硫化锂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由纳米线和纳米管这些一维纳米材料形成的多孔结构不会影响到锂离子的正常迁移。所制备的修饰隔膜可显着地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稳定性能,在1C的电流密度下,其初始容量可以达到843.7mAh g~(-1),在500次循环后容量仍能保持初始的68.03%,每圈仅衰减0.136%。(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制备纳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制备吸附性与还原性优良的零价铁,试验结合金属修饰与固体负载的两种改良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活性炭负载型镍铁双金属颗粒(Ni/Fe-AC BP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图(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进行表征,并以六价铬去除率为其性能评价指标。单因素制备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沉积液配比为硫酸铁400g/L,硫酸镍80g/L,硼酸40g/L,硫酸锰60g/L;最佳电沉积条件为电流密度0.45A/cm2,温度40℃,电沉积10min,此条件下,六价铬去除率高达100%。FESEM、EDS及XRD证实了镍铁双金属颗粒制备成功,且所制材料呈絮球状,分散均匀;BET及AC、Fe-AC、Ni/Fe-AC BPs除铬对比试验表明,Ni/Fe-AC BPs的比表面积较AC小47.60%,但除Cr(Ⅵ)率高达100.00%,而AC吸附率仅5.43%。因此,Ni/Fe-AC BPs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备纳米论文参考文献

[1].赵大洲.化学实验“纳米锐钛矿TiO_2的制备”的综合设计[J].化学世界.2019

[2].刘鸿霞,黄小钰,梁建军,黄东洪.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9

[3].朱雁风,彭博,杜超,武安华.放电等离子法烧结制备SiC纳米管/ZrB_2复合陶瓷的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4].陆成龙,张银凤,王汉林.纳米ZnO的制备及其作为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9

[5].王腾飞,孙长久,孔德玉,张得利,郭红革.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制备和分散氮化硼纳米片及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构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贺艳娜.磷化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分解水析氢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7].钱稳.金属硫化物—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9

[8].刘昌键.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器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9].吴琪.方酸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成像与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9

[10].王翌州.二氧化锰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9

标签:;  ;  ;  

制备纳米论文-赵大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