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术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文献综述

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1](2019)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大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直接经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而观察组则采用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一期缝合时间以及胆总管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分离切开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运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胡磊,侯亚峰[2](2019)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for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也已广泛运用,其能有效避免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较大伤害。但LCCBDE术后需留置T管,易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显着下降。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可显着避免上述缺点,但是因为该技术操作困难,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本文通过介绍该技术的历史、优势、适应证、禁忌证,与LCCBDE进行比较,以及当前发展现状,从而使读者对该技术获得充分了解。(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何明彦,任维维,周霞东,张发展,郑鹏[3](2016)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在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中检索关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文献资料,查找时限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2月1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相应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估后确定纳入文献,然后阅读文献全文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提取,最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献,合计80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343例,对照组4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并不长于对照组[MD=-5.77,95%CI(-17.45,5.91),P=0.33];在术后引流量方面,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明显少于对照组[MD=-23.70,95%CI(-34.46,-12.94),P<0.0001];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明显短于对照组[MD=-3.53,95%CI(-6.42,-0.64),P=0.02];在胆漏发生率方面,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明显低于对照组[OR=0.19,95%CI(0.07,0.56),P=0.003]。结论:虽然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6年07期)

张代场,梁辉声,廖伟民,林枫,黄驿胜[4](2016)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采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补液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补液量为(4.31±1.63)L,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4.62±2.61)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45%(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明显优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明显减少术后补液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6年08期)

何明彦,任维维,周霞东,张发展,郑鹏[5](2016)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45例患者,其中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患者23例(实验组),直接经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患者2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分离切开时间、手术时间、一期缝合时间、胆总管切开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胆漏、胆道狭窄、残余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的发生率、胆道镜探查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增加术中出血量(P=0.10),胆总管切口长度短(P=0),术后引流量少(P=0),分离切开时间长(P=0),一期缝合时间短(P=0)。两组总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增加胆道狭窄、残余结石、急性胰腺炎及胆漏的发生(P>0.05)。在实验组中1例患者胆道镜探查失败,对照组中全部患者胆道镜探查顺利。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钟汝灿[6](2015)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对照组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数值均小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较传统术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5年23期)

黄少泽[7](2015)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组(53例)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补液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均未转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组术后补液量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显着少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均<0.05)。两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5年02期)

齐志保,何清雄[8](2014)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LTCBDE)的可能性及应用技巧。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经MRCP检查确诊,采用LTCBDE治疗。结果:3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40~80ml,住院天数4~6天。结论:掌握合适的适应症,LTCBDE是治疗胆囊结石和并胆总管结石的合理术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4年11期)

裴晓东,陈世军[9](2014)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临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8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石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操作简单,无困难的镜下缝合,成功率高,是理想的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术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4年15期)

薛宏威[10](2014)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30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分析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有效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优于对照组为98.00%(49/50),两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临床优异性显着,且减轻患者术中损伤,改善预后,简化手术步骤,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for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也已广泛运用,其能有效避免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较大伤害。但LCCBDE术后需留置T管,易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显着下降。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可显着避免上述缺点,但是因为该技术操作困难,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本文通过介绍该技术的历史、优势、适应证、禁忌证,与LCCBDE进行比较,以及当前发展现状,从而使读者对该技术获得充分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参考文献

[1].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胡磊,侯亚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的应用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

[3].何明彦,任维维,周霞东,张发展,郑鹏.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Meta分析[J].甘肃医药.2016

[4].张代场,梁辉声,廖伟民,林枫,黄驿胜.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6

[5].何明彦,任维维,周霞东,张发展,郑鹏.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6].钟汝灿.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

[7].黄少泽.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

[8].齐志保,何清雄.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4

[9].裴晓东,陈世军.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

[10].薛宏威.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30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

标签:;  ;  ;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论文-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