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取向电工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铁损,磁极化强度
无取向电工钢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利,邵志军[1](2019)在《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准确度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方法有爱泼斯坦方圈法和单片法。文章介绍了爱泼斯坦方圈法和单片法测量无取向电工钢所用设备、取样方法、试样尺寸、数量和检测方法等,主要对爱泼斯坦方圈法与单片法测量的检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爱泼斯坦方圈法测量铁损值和磁极化强度值的极差值和标准偏差均小于单片法,更精准。爱泼斯坦方圈法取样量大,对试样尺寸要求严格,而单片法取样量小,且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单片法可以代替爱泼斯坦方圈法测量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本文来源于《包钢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姜世勇[2](2019)在《退火温度对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成品退火温度550~850℃对硅含量为0.60%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消除应力退火前、后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电工钢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铁损呈单调下降趋势,磁极化强度在78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硬度在72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720℃之后下降非常缓慢。750℃消除应力退火使成品晶粒变得更加粗大、均匀,不同退火温度下的铁损均得到进一步改善,但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铁损改善的幅度越来越小;磁极化强度变化规律与铁损有所不同,750℃以下成品退火的样品磁极化强度得到改善,750℃以上成品退火的样品磁极化强度略有恶化。(本文来源于《电工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吕冬瑞,舒赟[3](2019)在《我国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消费现状及技术水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电工钢是含硅量在0.5%~6.5%的超低碳硅铁合金,属软磁材料,俗称硅钢。电工钢按晶粒排列方向性可分为无取向电工钢和取向电工钢。通过控制轧制方向和采用再结晶工艺生产的具有高斯织构(即具有[110]晶面和[100]晶向的晶粒取向的组织)的电工钢称取向电工钢;晶粒取向程度小、在钢板面上磁各向异性小的电工钢称无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由于电磁性能没有明显的取向性,主要用于发电(如发电机)和用电领域(如电动机),是电力和电子行业的重要金属功能材料。(本文来源于《冶金管理》期刊2019年18期)
王心可,汪喆,崔荣高,李淑慧[4](2019)在《冲裁工艺对无取向电工钢迭片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冲裁工艺对电动机定子铁芯的磁性能影响,采用不同的冲头和冲裁间隙,对无取向电工钢圆片进行冲裁加工,研究在不同冲裁工艺参数下所冲出的电工钢圆环迭片磁性能优劣.通过纳米压痕测试表征了无取向电工钢冲裁边缘的残余应力分布,研究了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劣化与残余应力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比3种不同冲头加工,平冲头冲裁后无取向电工钢迭片磁性能劣化程度最小,凹冲头次之,斜冲头最严重.当冲裁间隙为板厚的5%~20%时,随着冲裁间隙不断增大,无取向电工钢迭片磁性能劣化程度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佳间隙.无取向电工钢迭片的磁性能劣化程度主要与冲裁边缘的残余应力峰值有关,残余应力峰值越大,无取向电工钢迭片磁性能劣化越严重.本研究可为工业无取向电工钢冲裁加工提供参数优化指导.(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董强,刘慧慧,张建水[5](2019)在《横向温度分布对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钢热轧凸度和楔形难以满足日益增高的板形质量要求。为了揭示横向温度分布对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叁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中的带钢材料模型以其热塑性本构模型为依据进行设定。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电工钢热轧过程两相区和单相区轧制温度条件下带钢横向温度抛物线分布、边部温度下降和横向温度倾斜分布3种典型温度分布特征对板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两相区轧制时,横向温差易引发凸度增大、边降增高等板形问题;单相区轧制时,横向温差则会导致凸度减小甚至下凹、边部翘起等问题;较小的横向温度倾斜分布即会引发巨大的楔形缺陷。电工钢热轧过程应严格控制横向温差,以降低其对板形的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9年08期)
郭飞虎,仇圣桃,乔家龙,刘磊[6](2019)在《无取向电工钢冶炼过程氧含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与钢的洁净度水平密切相关。为实现对无取向电工钢冶炼过程氧含量的合理控制,分析了无取向电工钢冶炼过程碳氧含量变化数据,热力学计算转炉终点临界碳含量与炉渣a_(Feo)。结果表明:随着转炉终点碳含量的降低,终点氧含量升高且波动范围大,合理出钢碳含量应控制为0.03%~0.05%;为满足炉渣中T.Fe≤24%的现场生产要求,终点碳含量应高于0.031%;钢包底吹氩气可有效降低钢液中过剩氧,降低钢液的平均碳氧积;据现场生产数据,RH精炼前理想碳、氧含量应控制为0.025%~0.035%和500×10~(-6)~650×10~(-6),相应转炉终点碳含量控制为0.03%~0.04%。(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9年04期)
肖尊湖,隋亚飞,刘彭,徐刚军,李慈颖[7](2019)在《CSP工艺含铝无取向电工钢中夹杂物的演变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控制CSP工艺下电工钢中的夹杂物,研究了涟钢CSP工艺含铝电工钢夹杂物在精炼连铸热轧过程中的演变机理。RH合金化后钢中夹杂物有Al2O3,Al2O3-SiO2和Al2O3-CaO-CaS主要3种,RH出站和中包钢液中的夹杂物主要是Al2O3-CaO-CaS和少量单独的Al2O3和CaS夹杂。减少钢液中夹杂物的主要措施是降低RH出站前的顶渣氧化性。热轧卷材样中夹杂物与钢液中夹杂物不同,主要是AlN和MnS,夹杂物总量与氮、硫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氮元素的影响最显着。(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07期)
孔加伟,杨平,吴思雨,石建锐,牛枫[8](2019)在《激光刻痕对取向电工钢磁畴和铁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激光刻痕工艺参数对取向电工钢表面的磁畴形貌、刻痕线宽度和铁损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激光刻痕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刻痕后取向电工钢表面的磁畴宽度明显细化,且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加,磁畴宽度先减小后增大;刻痕线宽度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加而增大。对于本次试验样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激光刻痕工艺参数为电流为12A,激光频率为5kHz,刻痕速度为800mm/s,该参数下铁损改善率可达11.81%。(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鸣[9](2019)在《一年当作叁年用,“全球领跑者”这样炼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宝钢股份日前传来捷报,自主开发的极低铁损取向电工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为目前世界上损耗最低的取向电工钢。如果采用该产品制造变压器,替代我国现有的高耗能变压器,每年将节电约900亿千瓦时,相当于叁峡电站年发电量的90%。曾经,我国取向电工钢产品的对(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6-06)
张帅[10](2019)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免常化处理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钢作为一类特殊的钢铁功能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备重要的作用,也是钢铁制品中相对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其研究开发工作得到了广大钢铁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作为高牌号的无取向电工钢,其优异的电磁性能来源于组织调控。一般说来,为了得到较高的磁感强度和较低的铁损,往往需要得到较大晶粒尺寸的等轴状组织。然而,由于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往往具有较高的Si含量,导致γ相区封闭,而在热轧过程中如果不能发生完全的动态和静态再结晶的情况下,其形变组织由于缺少相变过程往往被保留到室温,从而对后续的组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对于中高牌号的无取向电工钢在热轧之后往往需要采取“常化”处理的方法,使热轧板发生完全的再结晶并使晶粒长大。尽管常化处理可以解决热轧板的组织调控问题,但是由于常化处理是一类热处理过程,需要经历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这一过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必然涉及能耗和影响生产的效率。对于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如果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优化,能够在热轧过程中通过控制轧制诱发实现动态再结晶过程,并通过冷却过程中再结晶晶粒的长大,那么就有可能实现中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免常化处理,实现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绿色化制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分析研究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在热轧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揭示影响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再结晶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基于上述目的,本文以工业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连铸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试样在不同形变温度下的再结晶情况,以及常化后的再结晶情况;并对锻造后的连铸坯试样在热变形过程中及常化过程再结晶行为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再结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连铸坯的晶粒尺寸是影响动态再结晶发生的主要因素,细化晶粒有助于诱发和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当连铸坯的晶粒尺寸从2.64mm细化到452.95μm后,热模拟结果显示,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显着增加,在某些局部变形较大的地方,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再结晶。因此目前再结晶不完全有可能是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导致应变不均匀的结果。当晶粒细化后,即使在热轧过程中不能完全再结晶,也有助于常化过程中再结晶的完成,提高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5)
无取向电工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成品退火温度550~850℃对硅含量为0.60%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消除应力退火前、后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电工钢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铁损呈单调下降趋势,磁极化强度在78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硬度在72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720℃之后下降非常缓慢。750℃消除应力退火使成品晶粒变得更加粗大、均匀,不同退火温度下的铁损均得到进一步改善,但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铁损改善的幅度越来越小;磁极化强度变化规律与铁损有所不同,750℃以下成品退火的样品磁极化强度得到改善,750℃以上成品退火的样品磁极化强度略有恶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取向电工钢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利,邵志军.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准确度的分析研究[J].包钢科技.2019
[2].姜世勇.退火温度对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J].电工材料.2019
[3].吕冬瑞,舒赟.我国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消费现状及技术水平分析[J].冶金管理.2019
[4].王心可,汪喆,崔荣高,李淑慧.冲裁工艺对无取向电工钢迭片磁性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5].董强,刘慧慧,张建水.横向温度分布对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形的影响[J].中国冶金.2019
[6].郭飞虎,仇圣桃,乔家龙,刘磊.无取向电工钢冶炼过程氧含量控制[J].特殊钢.2019
[7].肖尊湖,隋亚飞,刘彭,徐刚军,李慈颖.CSP工艺含铝无取向电工钢中夹杂物的演变和控制[J].钢铁.2019
[8].孔加伟,杨平,吴思雨,石建锐,牛枫.激光刻痕对取向电工钢磁畴和铁损的影响[J].中国冶金.2019
[9].张晓鸣.一年当作叁年用,“全球领跑者”这样炼成[N].文汇报.2019
[10].张帅.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免常化处理的基础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