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学论文-曾瑜媛

眷村文学论文-曾瑜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眷村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眷村文学,生态场域,内涵层次,影响

眷村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曾瑜媛[1](2019)在《眷村文学的生态场域内涵及其发展意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眷村文学,在台湾文学史上可以列入乡土文学或是反共文学当中,它不同于以往文学单纯充满温情的感性叙述,而是在生活空间瓦解与生活经验迫变之下,理性审度和感性怀思高度结合的一种特殊文学载体。"生态场域"蕴含"秩序,本位,互动,超越"①四个层次内涵,此着点折射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群众心灵情感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反映文学作品中眷村族群的兴衰,以探究其涉及的影响、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9期)

许诺[2](2019)在《迷雾重重:“眷村文学”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眷村文学"到了两岸学术界近叁十年的密切关注,但"眷村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本身却常在具体应用中处于含混、游移的状态。两岸学者"眷村文学"研究的路径和阐释方式看似相类,实际却因情感倾向与身份立场的不同而书写策略殊异;同时,"眷村作家"的身份指认也激起了部分作家创作的"应激反应",更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将对两岸的"眷村文学"研究作整体性考察,将其放回历史脉络中重新审视,并试图呈现"眷村文学"作为文学概念的流变及其复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1期)

李竹筠[3](2017)在《政治认同还是文化乡愁?——眷村文学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的统、独之争与政治认同问题,既携带着历史创伤记忆的"陈迹",也体现着政治格局与"立国精神"的"新变",深刻影响着包括眷村文学在内的台湾文学、文化研究。但既有的政治认同概念并不周延。置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认同毋宁是一个多元流窜的动态过程。以"文化乡愁"的角度切入考察眷村文学,勾勒其文化资源的多元来源和认知流变,则有其逻辑上的自洽性。(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7年06期)

时茹冰[4](2014)在《台湾眷村文学中的族群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族群关系是台湾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生存的眷村文学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族群关系的变迁对台湾外省眷村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眷村作家的族群书写和族群意识建构体现了他们的族群自觉意识。(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4年09期)

隋双双[5](2014)在《眷村文学中的父亲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眷村文学成为台湾文坛的一股创作潮流。在对眷村第一代的书写过程中,作家们细致地刻画了第一代眷村父亲的精神流变,展现了他们异乡变家乡的无奈,他们实际的生活窘境和对于国民党的复杂情感,以及在家庭生活中所处的尴尬处境,表现了第二代人对父亲的复杂态度。(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4年07期)

林琳[6](2011)在《游移的蝙蝠——浅谈眷村文学的几个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眷村"是台湾社会政治体制下的特殊产物,代表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去,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身份认同等的重要象征。眷村文学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其创作见证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迁,从早期的召唤集体记忆到后期的正视族群、省籍问题,对家国想象的深层次发掘,围绕这几个特点,加以眷村作者的双重的创作视野,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探究台湾历史的文本见证。(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李孟舜[7](2008)在《局内的局外人》一文中研究指出“眷村”是台湾社会政治体制下的特殊产物,半个世纪以前近两百万大陆军民跟随国民党政权渡海来台,为稳定军心而兴建的军人及其眷属暂时居住的简易房舍。“眷村”不仅代表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去,在文化意义上更标志了外省移民第一代和在岛内出生的第二代,对于内战和大陆故土、漂泊流离的身世、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身份认同等的重要象征。第一代眷村人背井离乡历经波折辗转来台,他们从未将此视为久居之地,多少年来魂牵梦萦的是大陆的故乡,他们所演绎的历史荒凉,至今仍让人怵目惊心。时移事往,眷村的兴衰同时也见证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迁。当阶段性的使命完成后,眷村与眷村人由于与国民党政权的密切关系,在“本土化”成为主流权力话语的运动中逐渐成为弱势族群,退守至社会的边缘。然而,眷村父执辈们曾经历的家国破碎、身世飘零却转化为沉郁难遣的乡愁,延伸到眷村子女的身上。当眷村面临改建拆毁的命运,第二代眷村作家亦开始执笔为文,他们的青春记忆、身份认同都与“眷村”这个落地再生之“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年龄与视野的扩展,他们笔下的眷村文学也逐渐具有深刻的反思意味。同时,出于不同原因,眷村作家们在“文化身份”的认同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继承方式,朱天文、朱天心和苏伟贞笔下的眷村人物边缘性较为突出,身份认同在她们的作品中以历时性的方式加以呈现,更多表现为族群立场下“中国情结”的继承以及被动边缘状态下的“游移”。而在张启疆、张大春和骆以军的眷村小说中,眷村的文化想象空间较为多元和开放,其叙述重点已经不再是求诸于外的以文化符号召唤集体记忆,而是抛开族群、省籍从个人视野观照这段重要的历史,与内在自我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本文以“眷村小说”作为考察范围,选择“离散经验”和“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为“眷村文学”这一与时代历史密不可分的文学类别作一较深入的分析阐释,呈现“眷村文学”在沟通大陆与台湾文化认同融合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8-04-01)

张错[8](2006)在《凡人的异类 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眷村,只是一个笼统名词,它表示国民党军队自大陆撤退台湾后,许多士兵和眷属聚居在散落于全省各地军人的村子里。实质上它们的存在,代表了自中国大陆离散飘流后的一种异乡暂顿。暂顿久后又成为另一种永远家乡。但初期未融入本土之前,许多人更是一生异乡人,无法融入,他们扮演了“外来者”的异类角色。在文学上,造成一种奇诡的文化话语。(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06年04期)

杜娟[9](2006)在《从朱氏姐妹作品浅析台湾的眷村文学的离散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荣格和弗莱都认为文学创作不是艺术家的个人创造,而是整个文学传统的产物。作为第二代的眷村子弟他们仍然延承着第一代眷村人的还乡梦,前者想要回归的是故乡家园,后者想要寻回精神的故土圣殿,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大陆环境的变迁给眷村带来许多变化,眷村中第一代外省人每每经验二度离散,而第二代眷村子弟则因种种的变故从其眷村离开,离散因此成为眷村两代人之间共有的生活经验。(本文来源于《当代经理人》期刊2006年08期)

眷村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台湾"眷村文学"到了两岸学术界近叁十年的密切关注,但"眷村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本身却常在具体应用中处于含混、游移的状态。两岸学者"眷村文学"研究的路径和阐释方式看似相类,实际却因情感倾向与身份立场的不同而书写策略殊异;同时,"眷村作家"的身份指认也激起了部分作家创作的"应激反应",更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将对两岸的"眷村文学"研究作整体性考察,将其放回历史脉络中重新审视,并试图呈现"眷村文学"作为文学概念的流变及其复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眷村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曾瑜媛.眷村文学的生态场域内涵及其发展意义探析[J].汉字文化.2019

[2].许诺.迷雾重重:“眷村文学”再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3].李竹筠.政治认同还是文化乡愁?——眷村文学再考察[J].华文文学.2017

[4].时茹冰.台湾眷村文学中的族群书写[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

[5].隋双双.眷村文学中的父亲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

[6].林琳.游移的蝙蝠——浅谈眷村文学的几个特点[J].中州大学学报.2011

[7].李孟舜.局内的局外人[D].郑州大学.2008

[8].张错.凡人的异类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6

[9].杜娟.从朱氏姐妹作品浅析台湾的眷村文学的离散主题[J].当代经理人.2006

标签:;  ;  ;  ;  

眷村文学论文-曾瑜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