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编码调制论文-胡昊,张骁,刘敏,杨凡,安琪

多级编码调制论文-胡昊,张骁,刘敏,杨凡,安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级编码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通信,脉冲位置调制,多级编码调制,多阶段解调译码

多级编码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胡昊,张骁,刘敏,杨凡,安琪[1](2018)在《PPM多级编码调制的硬判决迭代解调译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脉冲位置调制(PPM)与多级编码结合中的错误传播问题,利用多阶段译码原理的"链式规则",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的解调译码方法,给出了8-PPM多级编码调制的硬判决迭代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迭代解调译码方法可以改善错误传播现象,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在相同迭代次数下,信道衰减越大,该译码方法获得的增益越明显。综合考虑性能改善效果及成本,M阶编码调制系统的迭代次数宜选M次以内。(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03期)

董蕾[2](2017)在《FSO通信系统中基于LDPC码的编码多级调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FSO),光通信技术的一种,是指利用调制激光束通过自由空间传输信息的光学无线通信技术,又称为无线光通信。FSO系统具有大通信容量、高速传输、高带宽、部署快速便携、安全保密性强、低功耗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在频谱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光波频段的通信具有极大的潜力。FSO系统作为无线通信网络的有效补充,可以用来解决Internet“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下一代超高速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FSO通信主要是以大气作为传输媒质进行信息的传递,FSO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大气湍流的影响,如何降低大气湍流对FSO系统的干扰并提高系统性能是当前FSO领域重点研究的目标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混合的调制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性能。而传统的编码技术与混合调制技术的联合方式能有效地提高FSO系统的带宽利用效率并降低误码率。中继协作传输技术应用在FSO系统中能够进一步抑制大气湍流的不良影响并提升FSO系统的性能。本文联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和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提出了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针对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设计了FSO通信系统发射端及接收端模型;在对数正态分布的大气湍流信道中,通过该系统模型推导出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编译码公式和带宽利用率表达式;理论分析并仿真验证了该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带宽利用率和系统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PM调制和LDPC编码结合的方式相比,所提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带宽利用率更高,误码率更低。因此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在FSO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当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较远时,采用单跳FSO链路时不能满足FSO系统的误码率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中继协作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该方式是在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基础上,利用中继节点进行协作通信。通过解码转发中继方式的叁点中继协作系统模型,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中对FSO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中继协作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相较于无中继协作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误码率性能更好。该方式结合了中继协作以及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优点,适用于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较远的FSO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董蕾,石文孝,王卓[3](2017)在《FSO中基于LDPC码的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自由空间光(FSO:Free Space Optical)通信系统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误码率影响,提出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该方式将LDPC码与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Binary Phase-Shift Keying)和脉冲位置调制(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复用的调制方式相结合,以提升FSO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发射机以及接收机系统模型。通过在弱湍流信道和平均功率约束下的仿真证明,所提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与基础的PPM-LDPC编码调制方式相比,其频带利用率更高,平均误码率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琚琛[4](2017)在《高阶调制光传输系统中多级编码调制技术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全球互联网流量的急速增长,网络容量急需大幅提升。编码调制技术通过将编码与调制进行联合设计的方法,使得系统在达到高频谱效率的同时,也可保证系统的可靠传输,这使得编码调制技术成为继续提升光通信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近期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编码调制技术,首先,采用高阶调制技术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其次,引入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将编码与调制进行联合设计,可以保证在不牺牲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编码增益,改善了 “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矛盾,便于提升系统容量。编码调制技术对大容量长距离光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建设十分重要。本论文围绕适用于光传输系统的高阶调制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高速光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高阶调制多级编码调制系统实现方案。主要包括系统基本结构的设计和子信道分量码码率的设计等。同时,搭建了基于MATLAB仿真工具的十六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QAM)多级编码调制系统仿真平台,对本文所提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和结果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的编码增益主要取决于分量码码率的设计是否合理、分量码码字性能是否满足需求,以及接收端译码结构是否保留了子信道间的信息量。2.多级编码调制技术在常用映射方案下会出现个别子信道的信道容量逼近于'1',导致分量码码字难以构造,从而使系统总体性能远低于理论值。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均等子信道容量映射方案,使得多级编码调制系统采用该映射方案时,各级子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码字做分量码,且码率控制在常用开销范围内,降低了分量码构造难度和实现复杂度。同时,通过16QAM多级编码调制系统仿真平台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设计难度和实现复杂度。此外,针对多级编码调制技术接收端多阶译码算法复杂度高、译码时延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多阶译码结构的方法,去除了多阶译码结构中不必要的辅助分支,在不损失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译码端时延和实现复杂度。同时,通过16QAM多级编码调制系统仿真平台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降低系统实现复杂度和译码端时延。3.由于实际系统均为发送功率受限,所以输入信号先验概率的最优分布并非理论研究中假设的等概分布,这将导致实际功率受限系统获得的系统容量小于其能够达到的最大信道容量。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信号发送功率受限系统的概率整形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将系统输入信号的先验概率分布“整形”为高斯分布,提升实际系统的容量。同时,通过16QAM多级编码调制系统仿真平台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加入冗余的方法使发送信号的先验概率分布为高斯分布,提高系统的编码增益。(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3-12)

孙倩[5](2014)在《基于级联Polar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码调制技术将编码与调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联合设计,通过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来提高无线信道中的频谱效率和功率谱效率。级联码是将两个较短的成员码作为外码和内码通过级联方式获得的长码。将Polar码作为内码的级联码称为级联Polar码,它充分利用了Polar码的极化特性,在不增加编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可获得更优越的纠错能力。基于级联Polar码的编码调制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首先对Reed Soloman与Polar的级联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低密度奇偶校验(英文全称,LDPC)码作外码,Polar码作内码的LDPC-Polar级联码。LDPC-Polar级联码不仅强化了这两种纠错码的优点,而且弥补了两种码字的不足:LDPC码虽然误码性能曲线陡峭,但是在高信噪比下具有不可避免的错误平层,而Polar码误码性能曲线不够陡峭,但是不具有错误平层的特点。因此这两种纠错码构成的LDPC-Polar级联码既避免了错误平层的产生又获得了非常好的误码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码长和不同码率的情况下LDPC-Polar级联码相比RS-Polar级联码和Polar码在误码性能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多级编码调制系统,考虑到级联码优于单一纠错编码的特点,提出了将级联码作为分量码应用到编码调制系统中构成了一种级联码多级编码调制方案,以LDPC-Polar码和RS-Polar级联码为例,分别对方案中相关码率的确定以及译码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不同码长和不同码率方面对基于LDPC-Polar级联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和基于RS-Polar级联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的进行了仿真,并与同等条件下的单级编码调制系统和多级Polar编码调制系统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相比单级编码调制系统在误码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基于LDPC-Polar级联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和基于RS-Polar级联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与多级Polar编码调制系统相比,其误码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此外,多级LDPC-Polar级联编码调制系统的性能优于多级RS-Polar级联编码调制系统。(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3-01)

张辉[6](2014)在《欧氏几何LDPC码的构造及多级编码调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性能逼近信道容量、编译码复杂度较低的实用好码是现代信道编码领域研究目标之一。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码是一种能够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信道编码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LDPC码结构中的环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小环长和环的分布会直接影响LDPC码迭代译码的收敛性,造成较高的错误平层。另外,编码调制技术可以在不降低系统有效传输速率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编码和调制,已经成为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以上两种通信物理层的传输技术,本文研究了LDPC码的欧氏几何构造及其多级编码调制传输方案。介绍了欧氏几何空间的概念以及现有的一些基于欧氏几何的LDPC码构造方法。为减少原有欧氏几何LDPC码中6环的数量,提出了一种混合面和线的欧氏几何LDPC码构造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所构造码校验矩阵中6环的数量,并给出性能仿真结果。结果显示,与原有基于线构造的LDPC码相比,基于混合面和线构造的LDPC码校验矩阵中6环数大量减少,迭代译码收敛速度更快,误比特率为10-6时,采用和积译码算法时最大10次迭代和50次迭代之间性能相差仅为0.15dB。研究了基于欧氏几何LDPC码和Gray映射器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分析了分层调制星座的比特不等保护特性,并给出了适用于所提系统的几种不同多级译码算法,包括硬判决多级译码(Multistage Decoding, MSD)算法、软判决MSD算法和并行多级译码(Parallel Independent Decoding, PID)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了其性能。结果显示,基于Gray映射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采用PID算法时获得的译码性能几乎与采用MSD算法的译码性能相同,但PID算法的复杂度更低,且可以实现分层码的并行译码。(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2-01)

胡昊,王红星,孙晓明,徐建武,刘敏[7](2012)在《基于脉冲位置调制的无线光通信多级编码调制及其多阶段解调译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光通信脉冲位置调制(PPM)与信道编码的结合应用,提出了一种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利用多级编码的多级标签结构,将PPM符号所对应的分组比特分拆到不同子码通道的码字中,同时结合PPM的信号集分割和极大似然检测解调方法,推导了方案的多阶段解调译码算法。在弱湍流大气条件下的仿真分析表明,PPM多级编码调制相对单级编码调制在误码率10-6下获得0.85dB以上的增益,且可实现对不同重要程度信息段的不等差错保护。在分量码码型给定的条件下,按纠错能力逐级配置分量码并采用所推导的多阶段解调译码,可为系统提供更好差错性能,优于直接的并行译码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2年04期)

施春强,郭道省,宋晓鹏[8](2012)在《联合LDPC码的多级编码调制迭代判决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介绍了多级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和译码算法,以LDPC码作为多级编码调制的分量码,在译码过程中引入了迭代思想,分析了一种适用于多级编码调制的迭代判决算法,并建立了MLCM-ID系统模型。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无线通信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罗小宝,刘进[9](2011)在《软判决译码在多级编码调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信道编码中的多级编码调制(MLC)方案以及相应的两种译码方式即多级译码(MSD)和多级并行译码(PDL);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Chase软判决译码在多级编码调制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以BCH为分量码的MLC系统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并对MLC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1-08-01)

孙向涛,龚克[10](2008)在《用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多级编码调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为了满足不同信道条件和不同接收设备的用户需要,提出了一种多级编码调制的方案。把广播数据分成多个优先级,使用多级编码调制和集分割映射技术,为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提供不同的差错保护。解码时采用多阶段译码的方法,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信道的质量或者接收设备的能力,获得相应的数据传输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AWGN和多径信道下都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08年04期)

多级编码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FSO),光通信技术的一种,是指利用调制激光束通过自由空间传输信息的光学无线通信技术,又称为无线光通信。FSO系统具有大通信容量、高速传输、高带宽、部署快速便携、安全保密性强、低功耗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在频谱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光波频段的通信具有极大的潜力。FSO系统作为无线通信网络的有效补充,可以用来解决Internet“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下一代超高速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FSO通信主要是以大气作为传输媒质进行信息的传递,FSO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大气湍流的影响,如何降低大气湍流对FSO系统的干扰并提高系统性能是当前FSO领域重点研究的目标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混合的调制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性能。而传统的编码技术与混合调制技术的联合方式能有效地提高FSO系统的带宽利用效率并降低误码率。中继协作传输技术应用在FSO系统中能够进一步抑制大气湍流的不良影响并提升FSO系统的性能。本文联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和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提出了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针对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设计了FSO通信系统发射端及接收端模型;在对数正态分布的大气湍流信道中,通过该系统模型推导出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编译码公式和带宽利用率表达式;理论分析并仿真验证了该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带宽利用率和系统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PM调制和LDPC编码结合的方式相比,所提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带宽利用率更高,误码率更低。因此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在FSO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当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较远时,采用单跳FSO链路时不能满足FSO系统的误码率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中继协作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该方式是在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基础上,利用中继节点进行协作通信。通过解码转发中继方式的叁点中继协作系统模型,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中对FSO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中继协作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相较于无中继协作的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误码率性能更好。该方式结合了中继协作以及PPM-BPSK-LDPC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的优点,适用于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较远的FSO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级编码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胡昊,张骁,刘敏,杨凡,安琪.PPM多级编码调制的硬判决迭代解调译码[J].中国激光.2018

[2].董蕾.FSO通信系统中基于LDPC码的编码多级调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董蕾,石文孝,王卓.FSO中基于LDPC码的编码多级调制方式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

[4].琚琛.高阶调制光传输系统中多级编码调制技术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7

[5].孙倩.基于级联Polar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6].张辉.欧氏几何LDPC码的构造及多级编码调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7].胡昊,王红星,孙晓明,徐建武,刘敏.基于脉冲位置调制的无线光通信多级编码调制及其多阶段解调译码算法[J].中国激光.2012

[8].施春强,郭道省,宋晓鹏.联合LDPC码的多级编码调制迭代判决仿真分析[J].无线通信技术.2012

[9].罗小宝,刘进.软判决译码在多级编码调制中的应用[C].第十六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1

[10].孙向涛,龚克.用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多级编码调制技术[J].电视技术.2008

标签:;  ;  ;  ;  

多级编码调制论文-胡昊,张骁,刘敏,杨凡,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