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

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

一、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红[1](2021)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口生育率已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期望人口生育率提高的政策目标也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国家已开始出现调整生育支持的政策导向,学界也在探讨生育支持的对策建议,但学界并未从主体行动的角度探讨生育支持的实现机制。鉴于此,本文从福利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了“生育福利”概念,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的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起问题分析的主要框架,即分析国家、市场与社会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完善我国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并借此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关于需要问题的理论探讨,从中获得对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理论启示。第一,生育福利需求来自城市女性对真实生育困境的个体感受和表达。第二,生育福利需求是历史形成的,需要是嵌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中形成的。第三,生育福利需求不是漫无边际的各种“想要”和“偏好”。结合理论层面对生育福利需求的讨论和界定,运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来发现城市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通过现实困境来反映福利需求。研究发现,城市女性主要面临三种生育福利需求:一是“生不起、养不起”的经济支持需求,二是“孩子谁来看”的儿童照顾服务支持需求,三是“要孩子还是要工作”的生育权益保护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福利需求。其次,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生育福利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家庭主义供给策略,家庭是福利供给的主体而非客体,国家、市场与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不足。从国家供给视角来看,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生育保险制度的设计不能有效缓解生育导致的经济压力;二是儿童医疗保障不足以缓解医疗服务市场化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增加了育儿成本。从市场供给视角来看,来自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生育保护职业福利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强制性就业保护和生育保护制度的执行发生偏离,二是用人单位自主性生育保护职业福利存在失衡现象。从社会供给视角来看,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主要表现为:一是供给总量缺口巨大,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二是供给主体结构严重失衡,“公”退“民”进,民办营利性市场机构成为主要力量;三是供给内容重“教”轻“保”,难以满足日常照护需求;四是机构资质缺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历史传统、国家建构、福利价值以及治理结构等四个维度,对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生育福利供给存在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家庭的无限责任。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公私边界的“流动性”。从价值基础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暂不具备福利发展的独立价值,借此分析在一定时期内为什么难以实现生育福利政策以及政府责任的大幅扩张。从政府治理来看,当前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协同以及政府社会性规制不足等问题,借此分析社会主体在生育福利供给中表现匮乏以及市场主体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侵害等问题。研究发现,在推动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的进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导致难以实现儿童照顾的社会化。另外,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严重不足,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因生育行为而导致就业权益遭到损害。再次,对不同福利体制类型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构建和完善我国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启示价值。分别选取了美国、德国、瑞典和日本四个国家。美国,在现金或实物福利供给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为主;服务支持方面,在政府选择性干预基础上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劳动力市场主体规制难以解决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难以有效保护女性生育权益和就业权益。在德国,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供给主要来源于基于多方合作的社会保险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给付;托育服务供给走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多元合作;对劳动力市场主体严格的生育保护规制较好实现了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兼容;在瑞典,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政府给予高水平、普惠性的福利津贴;托育服务供给方面,以政府公立为主,非营利组织介入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极大促进了性别平等以及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兼容,最大限度实现了女性生育保护和就业保护的双重需求;日本,在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和社会合作的保险给付为主;托育服务方面,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参与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使得女性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基于对四个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经验总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一是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二是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三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四是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的设计。首先,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国家的主导性责任应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重塑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权利、社会投资和性别平等四大基本理念;第二,明确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责任。其次,建立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与合作机制,从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从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最后,提出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第二,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国家对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在分析福利多元主义范式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要使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变得更具指导价值,不应仅仅关注多元主体之间静态的、应然的规范性责任划分,更应该从动态视角关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于是,进一步提出了在福利供给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克服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实践困境,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

刘慧[2](2021)在《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文中研究指明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自古希腊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理论传统,但直到1949年,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对“公民身份”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概括,才奠定了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形态。之后,西方公民身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公民身份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围绕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公民主体以及公民身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性与多重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另外,还有各种新的公民身份概念也纷纷出现。如生态公民身份、移民公民身份、原住民公民身份、性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其中,女性主义公民身份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当时政治思想中公民身份研究的热潮和对公民身份的重新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女性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要求有关。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实质就是从性别视角广泛介入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论争,揭示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理论局限和性别缺失,并尝试改造或重构传统公民身份理论,以解决女性在公民身份理论和实践中的受排斥地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探讨性别政治和女性政治地位的重要主题。本论文拟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女性主义对西方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化批判,分析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总结和提炼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诉求和政策构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对其价值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说明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建构的理论语境和背景,阐明各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基本逻辑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点和理论逻辑。女性主义的批判表明,各种公民身份理论虽然对公民主体有不同的预设,但都是抽象化的、男性化的;虽然对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划分和评价,但都存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和对立;虽然对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对公民的同质化理解,存在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压制。女性主义的性别化批判揭开了主流公民身份理论虚假普遍主义的面纱和男性化本质,对蕴含在公民身份理论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重要挑战。女性主义认为,公民身份对女性的排斥与公民身份性别化的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但是,囿于单纯的性别视角和抽象的理论批判的视野,女性主义的批判没能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上升到经济学层面,从而忽视和遮蔽了资产阶级公民身份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实质以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其次,本文对各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模式和主要代表进行梳理。女性主义要求克服公民身份理论中的性别盲点和理论局限,构建一种对女性更加友好的、更加包容、多元的公民身份模式。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目标方法,在批评和借鉴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对新的公民身份模式进行了各种理想设计。从目标取向来看,大体呈现出性别中立、性别差异、性别多元三种基本形态。从理论渊源来看,则呈现出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多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派。从典型代表来看,则有苏珊·莫勒·奥肯的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玛丽·迪策、瑞恩·沃特等人的共和主义模式,琼·埃尔希坦等人提出的母性主义公民身份、尚塔尔·墨菲的“性别多元”的激进民主模式、艾利斯·马瑞恩·扬的“群体差异”模式等。这些理论设计对于克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局限,在多元变动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包容女性的多元差异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她们的模式选择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仍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单一片面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只要求对现有社会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等进行一些渐进的改革;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难以成为广大被压迫女性团结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梳理女性主义各种公民身份模式以及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式在有关公民身份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对话和论争,揭示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基本理论诉求。总起来看,在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夹缝和碰撞中,如何摆脱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性别本质论的束缚,在平等和差异、普遍性和特殊性、关怀伦理和正义伦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一系列二元关系之间寻求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平衡,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论诉求。女性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对西方理论传统中抽象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二元逻辑形成重要挑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囿于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她们难以找到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真正根源和消除二者对立的现实途径。最后,承接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诉求阐明其在公民政治实践中的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女性主义在综合平等与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怀与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框架,以求从各个实践维度释放公民身份对女性包容的潜能。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公私边界,使得公民身份开始与关怀、草根参与、身体、亲密关系、性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领域相联系,而且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球公民身份进行了探讨。这些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扩展了公民身份的空间,拓展了原有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在现实社会中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政策只要求在现有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进行渐进的零星的改革,因而它在社会变革及女性解放中的效力也较为有限。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女性解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有益的理论成果。但同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认识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宏观视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土壤。

田雨晴[3](2021)在《论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文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法学是西方的女性主义与法学的结合,它随着女性运动的发展而产生,并在其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壮大。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法学的研究和思考,深刻感悟到从法治建设的层面对女性群体及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文章首先从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西方女性运动产生的历史、政治及社会经济背景;同时,文章论述了其他相关理论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和批判法学的批判方法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而言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以上因素共同促进了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文章梳理了几个主要西方女性主义法学流派的观点及其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构建产生的影响,例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激进主义女性法学、马克思主义女性法学、西方社会主义女性法学、文化女性主义法学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的女性争取到了一系列权利,为在法治层面保障女性权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方法论与具体的斗争方法的探究,引发了在平等权利法治保护方面的思考:即通过转变立法视角以关照到不同群体的权益对法治的需求;通过对弱势群体权力的补足,鼓励弱势群体提高觉悟;以及通过确立兼顾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立法原则,保障我国在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充分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经验之分析和借鉴,期望能为我国权利平等法治建设提供新的灵感。

王秀花[4](2020)在《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文中提出美国学者格里塔·加德(Greta Gaard)是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的杰出代表,其全球性跨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及物种公正、生态女性主义创作与批评等建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学者、环境活动家、同性恋者、素食者及达摩教义修行者等多重身份,铸就了她生态女性主义的显着特点,其跨界拓展的广泛性、公正性及包容性,为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创作与批评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在大量阅读第一手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资料分析法、文本细读法、外部与内部研究相结合及跨文化比较等方法,系统地对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进行较为详实的评述、反思及比较,以期为应对当前的环境危机和文化生态危机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对我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批评及文学理论建构有所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和结语:第一章讨论二十世纪中后期欧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从生成论的角度讨论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分支的发展脉络,追溯谱系,重点陈述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中生态女性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其男女两性平等、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价值诉求,是后现代主义主潮虚无倾向的积极反拨;第二章讨论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重点审视加德的生平和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涉及到文学、心理学、环境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特点进行讨论,发掘加德的生态书写所呈示的思想渊源及文化意义;第三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重点考察加德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突出贡献,其对传统伦理观注入“关怀”和“语境”的新鲜血液,将“环境正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及性别平等的价值诉求相统一,立足全球性跨文化视界建设生态女性主义新观念;第四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非虚构性写作”是一种抒情叙事,带有浓烈的文学性,“杂糅”手法可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加德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值得重视。加德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遥相呼应,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结合加德男女两性平等、保护生态及尊重少数族裔文化的价值观,讨论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解,关于小说、儿童环境文学,诗歌及神话传说的评论,以及她对生态女性主义者不重视文学作品的批评,凸显她结合底层文化(草根文化)、儿童环境文学、后殖民女性主义话语等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观所呈示的文学批评特色,强调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独特贡献。结语部分结合中国大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总结加德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和批评的成就,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强调其交叠性、持续性、包容性及实践性的特色,凸显其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在性别学、生态学、文学、伦理学、宗教及人与动物的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交融互补,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多样性、跨界性及可能性,为强调生态保护、男女平等及尊重多元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女性文学及批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为我们思考文学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路径,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学理论强调实用性及各种学说互存互补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刘映江[5](2020)在《女性主义认同的测量及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主义(Feminism)可指以主张和争取性别平等为核心的理论、实践和运动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女性主义阵营。这些参与者逐渐形成一个自称或被大家称为‘女性主义者’的群体。她们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认同——女性主义认同——的产生。女性主义认同(Feminist Identity)是指个体在认同女性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自我标签为女性主义者并与女性主义群体形成紧密联系的社会认同。过去研究发现,女性主义认同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积极相关。女性主义认同较高的个体具有更高的自尊水平、更高的自我效能;更为良好的身体意向,罹患饮食障碍的概率也更低。女性主义与反映个体心理层面充实感的指标——心理幸福感——也存在积极相关。尽管女性主义认同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已得到过去研究的充分支持,但现有研究主要以西方女性为对象,这一关系在中国群体中是否存在还有待验证。故本研究希望在过去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女性为研究对象,为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提供可靠的跨文化证据。寻找有效测量女性主义认同的工具是进行女性主义相关研究的基础。过去研究提出多种测量女性主义认同的方式,部分研究者用个体是否愿意自我标签为女性主义者作为衡量女性主义认同高低的指标;另有研究者根据女性参与性别平权运动的意愿代表个体女性主义认同。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量表(Feminist Identity Composite,FIC)是目前西方研究中使得较多的工具,该工具以Downing和Roush的女性主义认同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测量女性主义认同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根据多种族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认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赋予个体的意义不同。因此,该量表在在中国文化中的有效性还需要验证。基于以上,本研究共有两个研究目的,第一,寻找适合用于测量中国个体女性主义认同的工具;第二,在有效的女性主义认同测量工具基础上,分析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同时考察控制感与性别弹性在这一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三个子研究以实现研究目的。研究一对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量表(FIC)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考察。第一步收集875份有效数据对FIC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问卷项目筛选标准最终得到六维度结构;第二步收集810份有效数据对FIC六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以验证该模型的结构效度;第三步分析参与女性主义行为意愿量表、跨性别歧视量表与FIC各维度的相关关系以验证问卷的聚合效度。由于研究一结果显示FIC在中国样本中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并不理想。故研究二在同一性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编制了女性主义认同状态性问卷,用以测量中国群体的女性主义认同的状态性。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参考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运动态度量表、女性主义观念取向量表等现有相关问卷后,形成了承诺、探索和承诺再评三个维度的问卷结构。通过三次问卷试测,本研究形成包含承诺、探索和承诺再评三个维度,共22题的最终问卷。研究三运用了自编问卷,考察了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在确认女性主义认同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后,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考察控制感与女性角色规范在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中介作用。三个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在中国成年女性群体中修订后的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量表共包含被动接受、揭露、融入-发散、女子气整合、自主性整合和积极承诺共六个维度,共29各题目。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达到心理测量学基础要求。(2)初步编制了以同一性三维度为理论基础的女性主义认同状态问卷。问卷包含承诺、探索和承诺再评三个维度,共22题。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0.8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3)自编女性主义认同状态问卷中的承诺维度、探索维度与融入-发散、女子气整合、自主性整合和积极承诺存在显着正相关;在承诺维度与探索维度得分越高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做出支持女性主义的行动。(4)不同婚恋状态的女性在女性主义认同的承诺维度与探索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已婚女性在这两个维度的得分显着高于未婚女性;不同收入水平女性的女性主义认同的承诺维度与探索维度存在显着差异,高收入女性在这两个维度的得分显着高于低收入女性;女性的年龄与其在承诺维度与探索维度的得分呈显着正相关。(5)女性主义认同能够显着正向预测个体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控制感在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女性角色规范和控制感在女性主义认同状态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张馨月[6](2020)在《女性主义的教育理想 ——女性主义教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教育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多以哲学式的阐释为主,包括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其主要方法是以着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的教育观点为主,研读其文献经典,将其思想梳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方式虽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回答了教育思想“是什么”的问题,但往往将教育思想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剥离出来,难以回答教育思想“为何产生”、“怎样产生”的问题。本文选取女性主义教育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思想发生发展的外部历史环境和内部思维逻辑两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梳理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解释它的发展逻辑,理解和揭示教育思维与教育现实的互动的根源和实质。在本研究中,女性主义教育学不是学科的范畴,而是一种教育学派,具体是指承载着女性主义教育理想、旨在促成两性平等和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教学策略,体现了多元化教育理论的一个视角。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影响女性主义教育学发生发展的现实因素和思想因素从纵向与横向进行分析。作为女性主义教育理想的载体,女性主义教育学诞生于二战后美国女性遭受压迫的社会现实,而女性学的设立则是女性主义教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解放女性、实现两性平等是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永恒的政治目标,这一基本的政治立场同样影响女性主义教育学将培养女性主义者参与解放妇女的女权运动视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可以说解放女性的目标就是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育理想。不同女性主义流派对教育的不同论述对于女性主义教育学理论建设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女性主义教育学更多地吸收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文化解构论,将其作为自己的教育原则,其核心在于解构知识和教学方式中的男性话语霸权。围绕着实现两性平等的教育目标和文化解构的教育原则,女性主义教育学发展出了三条基本教育教学策略,包括“赋权”、“建立无等级合作群体”以及“培养领导力”,体现出女性主义政治目标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路径。尽管女性主义教育学并不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理论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依旧是一个颇有辨识度的理论学派,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为教育理论的完善提供了一个来自于女性的视角,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关注,丰富了教育理论的思路和视野。虽然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理想还远未实现,但它的出现正说明,未来的教育,会更多地关注两性平等及弱势群体教育这一对人类进程有深刻影响的重要话题。

黄蕾[7](2020)在《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的兴起,关于性别的不同行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力问题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同时,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在不断深入中,很多学者注意到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关于“女性”角色思考的缺失,因此,性别研究的视角被恰逢其时地引入到新的经济理论的讨论中,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由此产生。朱莉·纳尔逊(Julie Nelson)和玛丽安娜·费伯(Marianne Ferber)于1993年出版的《超越经济人:女性主义理论和经济学》(Beyond Economic Man:Feminist Theory and Economics)被视为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研究的“宣言”和“里程碑”。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是对新古典正统经济学潜在假设、道德立场、传统经济模型认识的挑战,旨在研究女性在经济、生理、社会和文化上受到的压迫,并希望寻找方法来结束这种压迫,寻求权利上的平等。作为非正统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强调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给予男女两性的经济活动以客观、公平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只站在男性或者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经济行为,因为世界是多元复杂的,不能因为那些复杂的社会因素如情感、意志、风俗、传统、宗教、性别等无法用数理方法进行分析就忽视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模型和数理可以分析出一般趋势,却不能回答和解决具体存在的现实问题。全文共分为六章,基于对以上内容的认知展开,主要关注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历史渊源、研究方法、核心理论、政策主张以及不足之处。其中第一章为导论,阐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进行文献研究;提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起源,包括兴起的背景、思想渊源以及兴起的过程,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芭芭拉·伯格曼(Barbara Bergmann)和朱莉·纳尔逊,以及重点关注经济政策的女性主义经济学家艾尔萨·麦凯(Ailsa McKay)。第三章为理论研究的第一部分,对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归纳和总结,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研究方法。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定义、研究主体内容、对新家庭经济学的批判和主要理论模型的梳理,简述了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核心理论。第五章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政策主张,概括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在社会保障政策上的观点。第六章对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进行评价,肯定了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为非正统经济学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深刻反思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不足,展望了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通过对新古典范式的批判,形成了带有自己学科特点的核心理论。

吕明洁[8](2020)在《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将女权主义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妇女解放思想中,形成了自己流派独特的理论和主张。[1]该流派一直追问的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她们是客体性的存在,还是主体性的存在?可以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由来己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女性一直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由于女性长久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因此她们一直在为争取自身权利的平等与自由而奔走疾呼,这也是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的初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它关乎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200多年前,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观点,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了女性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基本问题。而其后近一百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分析研讨的基础上,立足于女性“他者”这一第二性的处境,探讨女性如何突破本体性困境,超越绝对“他者”的地位,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成因的分析,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主体,需要进行行为和观念上的升级。也就是说,她认为女性不仅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还要形成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时隔一百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空间对话。波伏娃的《第二性》可谓是其一生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着作从生物、心理、历史乃至文学等多重视角,通过对女性生活和境况的详察,揭示出“女人是他者”的悲天悯人的命运,指出女性从古至今无法摆脱被凝视、被规范、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深刻阐发了女性他者处境及女性气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成因,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男权制的压制;唤醒了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的权利意识。正是《第二性》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了笔者对于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趣,并由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写作。本文的撰写是笔者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从阐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以《第二性》为突破口,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为重点,来研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来看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使读者了解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时代及理论背景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架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受波伏娃所处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法国哲学的精华。具体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哲人理论学说的影响:首先,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次,取自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再次结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最后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主要围绕其“他者”理论及“女性气质”详述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阐发了其“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摆脱方式;其二将其他者思想与后现代哲人的“他者”观进行比较研究;其三从基本含义、形成机制及道德束缚三个层面论述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第四章阐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主要以《第二性》为例解读其女权观,继而介绍了其代表作《女宾》、《他人的血》及《名士风流》等,使读者了解到波伏娃不同时期的女权观的微妙变化。最后将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评析,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藕合联姻,从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基础、理性结合及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发掘和阐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首先陈述了我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建构,进而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最后记叙了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可以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吸收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其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先进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张卓远[9](2020)在《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为先导,对英国新马克主义者、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唯物主义践行者、批判教育研究者保罗·威利斯(以下简称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在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影响下,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介入英国工人青年阶级亚文化,发展了具有在地性、阶级性、历史性、整体性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主体意识、民族志等关键词,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继承性发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扬弃,对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传承性补充和对批判教育哲学的促进性介入。在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文化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理论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上,威利斯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在借鉴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同时,也对上述理论的局限提出了质疑。在吸收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研究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威利斯构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思想。同时,威利斯在吸收批判教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教育哲学领域,形成了具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批判教育哲学,不仅扩大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畴,同时为批判教育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二,青年亚文化批判。威利斯以大众文化为基础,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他对文化概念和文化属性的独特理解。他从文化的概念及属性出发,逐步挖掘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通过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在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威利斯对文化概念和特征的思考是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吸收雷蒙德·威廉斯“整体的生活方式”、汤普森“整体的斗争方式”和霍尔“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基础上,威利斯挖掘了阶级性、大众性、集体性的文化属性,并提出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的论断。青年亚文化是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关注点,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从属阶级的文化,当这种文化表现出年龄和代际特征时,就出现了青年亚文化。威利斯认为青年亚文化具有阶级性、从属性、非正式性、集体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青年亚文化既受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又欲与之抗衡。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具有独特的存在样式和抗争方式。威利斯认为,对工人阶级青年的解读要抛弃一元的阶级决定论,提出要从多元维度出发,分析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特征。威利斯用“洞察”和“局限”两个概念来表现青年亚文化的能动性,并通过他们自缚式的抵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自主意识。工人阶级青年觉醒,并逐步构建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他们进行洞察和暴露局限的过程,也是抵制的过程。但是,工人阶级的抵制最终再生产了他们的不利地位,形成了抵制的悖论。第三,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文化的商品化和商品的文化化带来了文化商品的发展,文化商品是影响当代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迅速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探究文化商品的特点之前,威利斯首先分析了商品的异化,在威利斯看来,商品的异化也表现为四个特征: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异化、商品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商品与人类劳动的异化、以及商品与人类关系的异化。通过对文化商品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威利斯指出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意义交流,作为“准商品”的文化商品同时受到拜物教和去拜物教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动荡的稳定。威利斯对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指出社会主体与文化商品之间的关系,突出社会主体通过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和意义的重释,实现身份认同、主体意识构建、甚至社会变革的可能。威利斯指出,社会主体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在文化商品客观可能性和社会主体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客观可能性和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物质秩序逐渐转变为符号秩序,而符号秩序的转变有可能反作用与物质秩序的形成,并最终引起社会变革。第四,文化形式与文化实践。在威利斯的文化研究理论中,文化形式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文化形式包含社会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关系、文化领域和标志领域五个基本要素,以及标志性分析、同源性分析和整体性分析三个分析层次。威利斯认为,文化形式是一种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体与周围的客体、机构、实践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形式中,社会主体和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文化关系,进行文化实践。文化形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实践的过程,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实践旨归和生活外显都指向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文化实践具有大众性,威利斯通过“地群美学”与“象征性劳动”的概念,强调工人阶级社会主体的文化艺术创造力,指出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中理解大众文化的重要性。第五,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威利斯对教育哲学领域的关注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文化研究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影响。本文以哲学立场讨论教育,分析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在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在教育分析的过程中,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逐渐形成,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利斯以学校教育为场域,以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对学校生活进行了详尽描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丰富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容。在教育哲学领域,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批判教育哲学中,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可以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提供一部分解释,但是威利斯并没有全盘接受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他认识到批判教育哲学再生产理论中存在两个局限:一是默认社会再生产是自动发生的,将社会再生产描绘成抽象的前提,二是认为学校是社会再生产的场所,学生会被动地接受再生产的结果,忽视了主体的创造性和选择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威利斯首先分析了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符码再生产理论的局限,然后,威利斯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入手,将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性抵制引入再生产分析。威利斯的文化生产理论并不在于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另一种解释。而在于强调文化生产在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文化生产推动了文化再生产,进而造成了社会再生产。第六,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在地性、阶级性、整体性、历史性的基本特征。民族志研究作为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为他的思想创造提供了大量的鲜活记录,威利斯民族志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现象的洞察,更在于理论的总结。通过赋予民族志想象力,威利斯在传统民族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伯明翰文化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第七,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向在于探索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探寻了社会主义“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和促进积极的文化解放。由于威利斯思想巨大的影响力,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领域出发理解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正因如此造成他们无法把握威利斯思想的全貌,造成对威利斯的误解。他们认为威利斯渲染了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忽视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偏向本质主义与还原论、对民族志研究施加了主观影响、夸大了“抵制”的革命意义。在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分析后,这些质疑逐渐被澄清,威利斯思想的真实全貌显现出来。尽管西方学术理论在阐释中国社会现象时都会显得贫乏无力,然而,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及其所运用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或许对我们理解、分析和阐释当代中国文化、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现象会有所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启示。

张惟喻[10](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二、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质性研究法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福利、国家福利与社会福利
        1.3.2 生育与生育福利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2.1.1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概念及关系的讨论
        2.1.2 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生育率预测
        2.1.3 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
        2.1.4 “全面二孩”背景下生育支持的对策讨论
        2.1.5 福利多元主义在中国社会福利议题研究中的应用
    2.2 文献述评
第3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分析
    3.1 关于“需求”的理论探讨和启示
        3.1.1 “需求”的理论探讨
        3.1.2 需求理论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启示
    3.2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的现实需求
        3.2.1 儿童养育的经济支持需求
        3.2.2 儿童照顾的社会服务支持需求
        3.2.3 生育权益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需求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主体供给的主要问题
    4.1 国家——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
        4.1.1 关于“去商品化”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测度
        4.1.2 生育福利制度“去商品化”能力弱的主要表现
    4.2 市场——用人单位对城市女性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
        4.2.1 关于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涵义解析
        4.2.2 用人单位对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
    4.3 社会——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
        4.3.1 社会化托育服务概念界定
        4.3.2 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的主要表现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历史传统: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
        5.1.1 对“生生不息”血缘延续的极度重视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抚育的高度责任感
        5.1.2 “父慈子孝”的亲子双向义务结构对家庭养育孩子形成了规范性效用
        5.1.3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强化了女性对孩子的抚育责任
    5.2 国家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
        5.2.1 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工业化建设需要
        5.2.2 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
        5.2.3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3 理念基础:暂不具备福利扩张的独立价值
        5.3.1 福利国家具备福利形成和扩张的独立价值
        5.3.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遵循的是一种福利从属于生产的“生产主义”的发展理念
    5.4 政府治理: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分工合作与社会性规制不足的问题9
        5.4.1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
        5.4.2 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
        5.4.3 对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不足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6.1 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
        6.1.1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美国为例
        6.1.2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德国为例
        6.1.3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瑞典为例
        6.1.4 东亚地区发达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日本为例
    6.2 生育福利供给国际经验的启示
        6.2.1 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
        6.2.2 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
        6.2.3 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
        6.2.4 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
    7.1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
        7.1.1 塑造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
        7.1.2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供给责任
    7.2 健全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及协同机制
        7.2.1 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7.2.2 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
    7.3 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合作机制
        7.3.1 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
        7.3.2 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
        7.3.3 健全国家对社会化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公民身份的理论传统和当代论争
        (二) 主流公民身份理论性别视角的缺失
        (三)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兴起的原因
        (四)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女性主义对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一、自由主义公私划分对家庭领域的排斥
        二、对自由主义自主、理性公民主体的批评
        三、自由主义普遍公正的“谎言”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一、共和主义严格的性别化的公私划分对女性的排斥
        二、共和主义积极参与的公民概念的狭隘界定
        三、共和主义公意、共善的“神话”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
        二、社群主义会忽视多元性、压制差异
        三、社群主义性别视角的缺失
    第四节 女性主义对审议民主公民概念的批评
        一、审议民主的公民概念不能超越自由主义的公私划分
        二、对于理性共识的过于追求
        三、“交往乌托邦”对各种结构性不平等的忽视
        四、公民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预设的理性化、男性化本质
    第五节 女性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担忧
        一、少数文化权利会使家长制文化永久化
        二、多元文化主义没有或很少关注私人领域
        三、多元文化主义会导致经济分配问题的边缘化
        四、文化差异和文化群体的本质化、凝固化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性别化批判的有限性
        一、没有对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抽象人性论基础进行全面批判
        二、没有揭露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实质
        三、没有触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背后的的经济根源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代表
    第一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自由主义理想
        二、苏珊·莫勒·奥肯“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
    第二节 母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琼·贝思克·埃尔希坦的“伦理政体”
        二、萨拉·鲁迪克的“母性思维”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玛丽·迪策积极参与的民主的公民身份观念
        二、瑞恩·沃特“积极的性别平等的公民身份”模式
    第四节 艾莉丝·马瑞恩·扬“群体差异的公民身份”
        一、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概念
        二、艾莉丝·马瑞恩·扬的“异质公众”概念
        三、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代表权”
    第五节 尚塔尔·墨菲激进多元主义的公民身份
        一、对本质主义的“女性”范畴的解构
        二、对激进民主公民身份的建构
        三、激进民主公民身份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模式的缺失
        一、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
        二、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三、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第三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困境
    第一节 性别“平等”抑或性别“差异”
        一、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的二元困境
        二、解构主义对“平等”与“差异”二元划分逻辑的解构
        三、综合“平等”、“差异”和多元
    第二节 普遍主义抑或多元主义
        一、女性主义对多元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公民身份的疑虑
        二、对公民身份普遍主义理想的回归和辩护
        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公民身份的综合和平衡
    第三节 公私领域的重塑
        一、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重新界定
        二、对私人领域的重新理解
        三、公私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四、公私边界的流变性和多重性
    第四节 关怀与正义之辩
        一、正义伦理对关怀伦理的贬低和排斥
        二、性别化、私人化的关怀伦理的理论局限
        三、正义与关怀的融合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困境的消解
        一、女性主义难以真正摆脱二元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理论困境的消解
第四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
    第一节 身体维度
        一、传统公民身份中身体的缺席
        二、女性主义对身体权利的争取
        三、关于女性身体自主的争论
    第二节 政治参与维度
        一、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之间
        二、在场政治与观念政治之间
    第三节 关怀维度
        一、政府要以保证公民的关怀权利为核心目标
        二、关怀政策的制定要以“需求解释的政治”为基础
        三、关怀政治以消除关怀劳动的性别化、提升性别平等为重点
        四、关怀政策和体制不能消除关怀的私人尺度
    第四节 全球维度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疆界
        二、女权与人权的连接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得失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论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总体评价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背景
    2.1 女性运动推动了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
        2.1.1 发生在西方社会的两次女性运动
        2.1.2 第二次女性运动的历史政治背景
        2.1.3 女性运动的发展对女性主义法学的推动
    2.2 其他相关理论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影响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影响
        2.2.2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影响
        2.2.3 批判法学对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影响
    小结
第3章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制度贡献
    3.1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主要观点
        3.1.1 注重形式平等,淡化或回避性别差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3.1.2 男权制的统治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激进女性主义法学
        3.1.3 推翻私有制和男权制——西方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3.1.4 承认性别差异,褒扬女性价值——文化女性主义法学
        3.1.5 注重女性的内部差异,反对统一的标准——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
    3.2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贡献
        3.2.1 在公法领域内对保障女性权益的贡献
        3.2.2 在私法领域内对保障女性权益的贡献
    小结
第4章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4.1 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反思我国性别平等法治理念
        4.1.1 妇女解放由国家主导,社会中女性意识薄弱
        4.1.2 社会性别意识未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4.1.3 刑事法律制定中仍存在以男性视角为本位的现象
    4.2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对我国弱势群体保护法治建设的启示
        4.2.1 补强弱势群体权力,重视弱势群体对法治的呼声
        4.2.2 转变视角,理解并关注弱势群体的立场
        4.2.3 唤醒弱势群体意识觉醒
        4.2.4 关注合理差别,确立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相结合的平等观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一节 二十世纪欧美后现代主义思潮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二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
    第二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杰出代表加德
第三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一节 伦理观和女性主义伦理观
    第二节 从女性主义伦理观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四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创作实践
    第二节 《根:家园真相》读解
第五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节 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评论
结语:比较视域中的加德生态女性主义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1 :格里塔·加德生平大事及主要论着年表
附录2:格里塔·加德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女性主义认同的测量及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女性主义
        1.1.1 定义
        1.1.2 流派
        1.1.3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1.1.4 中国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1.2 女性主义认同
        1.2.1 定义
        1.2.2 特征
        1.2.3 测量
    1.3 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1.4 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因素
        1.4.1 控制感
        1.4.2 性别弹性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1: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量表(FIC)的本土化检验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3.4.1 研究程序
        3.4.2 研究对象
        3.4.3 研究工具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
    3.6 结果
        3.6.1 中文版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量表的因子结构
        3.6.2 中文版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7 讨论
4 研究2:女性主义同一性状态问卷的编制
    4.1 研究背景
        4.1.1 新编量表的必要性
        4.1.2 女性主义认同的状态性
        4.1.3 同一性三维度模型
        4.1.4 女性主义同一性的理论构想
    4.2 初测问卷的编制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对象
        4.2.3 题目选择
        4.2.4 研究程序
        4.2.5 研究结果
    4.3 正式问卷的检验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对象
        4.3.3 研究程序
        4.3.4 正式问卷
        4.3.5 研究结果
    4.4 女性主义认同状态问卷的信效度
        4.4.1 研究目的
        4.4.2 研究对象
        4.4.3 研究工具
        4.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5 研究3:女性主义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目的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方法
        5.4.1 研究程序
        5.4.2 研究对象
        5.4.3 研究工具
    5.5 数据处理与统计
    5.6 研究结果
        5.6.1 我国成年女性的女性主义认同现状
        5.6.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6.3 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关系
        5.6.4 模型验证及变量间的路径分析
    5.7 讨论
6 总讨论
    6.1 讨论和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女性主义认同综合量表(Feminist Identity Composite)
    附录2 参与女性主义行为意愿量表(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Feminist Behaviors)
    附录3 跨性别歧视量表(Genderism and Transphobia Scale)
    附录4 女性主义认同状态初测问卷
    附录5 女性主义认同状态正式问卷
    附录6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运动态度量表(the Attitudes Toward Feminism and the Women’s Movement Scale)
    附录7 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附录8 控制感量表(The Sense of Control Scale)
    附录9 女性角色规范量表简版(ConformitytoFeminineNormsInventory-45)-示例
致谢
在硕期间成果及参研课题

(6)女性主义的教育理想 ——女性主义教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核心概念
    六、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女性主义教育学史前史
    第一节 美国现代女性的社会经历:多种形式的性别歧视
        一、对女性的文化性性别歧视
        二、对女性的制度性性别歧视
    第二节 60年代美国的政治文化氛围
        一、激进的60年代
        二、第二次女权运动在美国爆发
        三、新的女性主义
    第三节 女性学的设立
        一、女性学创建之路
        二、女性学的定义与本质
        三、女性学与女性主义教育学的诞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的流变
    第一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基本观点
        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
        三、缺陷与价值
    第二节 激进女性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基本观点
        二、激进女性主义的影响
        三、缺陷与价值
    第三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基本观点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影响
        三、缺陷与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育目标和原则
    第一节 为政治变革而生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一、女权运动的政治诉求
        二、女性主义的政治立场
    第二节 以文化解构为原则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一、在教室中完成文化解构
        二、重建女性知识话语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育教学策略
    第一节 重置课堂内外的权力关系:赋权
        一、女性主义教育学对于“赋权”的解释
        二、保罗·弗莱雷的理论启发
        三、女性主义教育学对弗莱雷理论的完善与丰富
    第二节 建立无等级的合作群体
        一、女性主义教育学对“建立群体”的论述
        二、灵感来源:意识提升小组的活动模式
        三、理论支持:妇女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政治领导力
        一、女性主义教育学对提升领导力的论述
        二、日记作为培养政治意识的手段
        三、活动教学法提高政治运动组织能力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二、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
    三、女性主义教育学的贡献
    四、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术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起源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兴起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思想渊源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三、激进女性主义
        四、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三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兴起的过程
        一、“国际女性主义经济学协会”的成立和《女性主义经济学》创刊
        二、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发展过程
    第四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代表人物
        一、芭芭拉·伯格曼
        二、朱莉·纳尔逊
        三、艾尔萨·麦凯
        四、其他女性主义经济学家
第三章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认识论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方法论
        一、社会供给
        二、有意识的主观性
        三、借鉴批判现实主义
    第三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研究方法
        一、参与性行动研究
        二、定性研究
        三、借鉴“扎根理论”
第四章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研究对象和核心理论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研究对象
        一、女性
        二、性少数群体
        三、儿童
        四、时间
        五、文化
        六、贫困
        七、教育
        八、就业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中的重要概念
        一、关怀劳动
        二、性别平等
        三、性别道德理性
        四、另一种经济
    第三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主体内容
        一、女性角色的演变
        二、歧视研究
        三、同工同酬
        四、无酬劳动
    第四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对新家庭经济学的批判
        一、婚姻模型
        二、人力资本模型
        三、议价能力理论
    第五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主要理论模型
        一、玻璃天花板模型
        二、四重多维度模型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四、监管距离模型
        五、小结
第五章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政策主张
    第一节 警惕政策制定中出现偏见
        一、通货紧缩偏见
        二、男性养家糊口偏见
        三、商品化偏见
        四、风险偏见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政策
        一、衡量和评估原则
        二、应对金融压力的措施
        三、具体主张
第六章 对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评价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贡献
        一、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题的扩展
        二、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教学法
        三、小结:对经济学的建议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的不足
    第三节 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
    2.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
        2.1.1 女权主义理论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2.1.2 男权制的压迫和统治
        2.1.3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2.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2.2.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2.2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2.2.4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第3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
    3.1 丧失主体地位的“他者”
        3.1.1 “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3.1.2 “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
        3.1.3 “他者”困境的摆脱方式
    3.2 与后现代“他者”理论的比较研究
        3.2.1 与列维纳斯他者观的比较
        3.2.2 与德里达他者观的比较
        3.2.3 与拉康他者观的比较
    3.3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
        3.3.1 “女性气质”的基本含义
        3.3.2 “女性气质”的生成机制
        3.3.3 “女性气质”的道德束缚
第4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
    4.1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1.1 对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4.1.2 对“女人神话”的批判
        4.1.3 对女性处境的分析
        4.1.4 对性关系的解读
    4.2 从文学作品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2.1 “三人之恋”—《女宾》
        4.2.2 实现我的存在—《他人的血》
        4.2.3 上流社会的爱情—《名士风流》
    4.3 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评析
        4.3.1 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异同
        4.3.2 与露西·伊利格瑞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4.3.3 与朱迪斯·巴特勒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第5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藕合联姻
    5.1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基础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问题成因
        5.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解放思想
        5.1.3 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前提基础
    5.2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结合
        5.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5.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和阐发
        5.2.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5.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
        5.3.1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3.2 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第6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
    6.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
        6.1.1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
        6.1.2 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建构
        6.1.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构建妇女解放的维度
    6.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
        6.2.1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作用
        6.2.2 对补充和拓展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
        6.2.3 对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启思
    6.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
        6.3.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6.3.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1.1.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1.1.2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1.1.3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1.2.1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
        1.2.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1.2.3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
    1.3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1.4 .批判教育哲学
第二章 青年亚文化批判
    2.1 .文化、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2.1.1 .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
        2.1.2 .文化的属性
        2.1.3 .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2.1.4 .威利斯青年亚文化研究
    2.2 .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
        2.2.1 .特殊在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存在样式
        2.2.2 .多元存在: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亚文化特征
        2.2.3 .风格抵抗: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抗争方式
    2.3 .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
        2.3.1 .成为工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
        2.3.2 .追求差异: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洞察”
        2.3.3 .放弃革命: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局限”
        2.3.4 .抵制悖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自缚”
    2.4 .小结
第三章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
    3.1 .文化商品的产生:文化商品化与商品文化化
    3.2 .文化商品的哲学反思
        3.2.1 .一般商品异化的四重表现
        3.2.2 .彰显文化商品本质的意义交流
    3.3 .文化商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3.1 .文化商品拜物教
        3.3.2 .文化商品具有客观可能性
        3.3.3 .象征性劳动延伸文化商品价值
    3.4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从物质秩序到符号秩序
    3.5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
    4.1 .文化形式
        4.1.1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素
        4.1.2 .文化形式分析的三个层次
    4.2 .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
        4.2.1 .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
        4.2.2 .文化形式的实践旨归
        4.2.3 .文化形式的生活外显
    4.3 .文化实践的大众性:从“地群美学”到“象征性创造力”
        4.3.1 .基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理解大众文化
        4.3.2 .基于社会主体的“象征性创造力”
        4.3.3 .基于大众实践的“地群美学”
    4.4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
    5.1 .文化生产的“座架”:学校教育
        5.1.1 .学校教育中的亚文化与协商
        5.1.2 .学校教育对社会主体的分化与整合
        5.1.3 .学校教育、国家制度与再生产
    5.2 .社会再生产:教育的践行方式
        5.2.1 .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
        5.2.2 .经济..教育再生产理论
        5.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5.2.4 . “符码”再生产理论
    5.3 .文化生产: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5.3.1 .再生产不同于社会再生产
        5.3.2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和再生产
        5.3.3 .文化生产与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5.4 .小结
第六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
    6.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6.1.1 .在地性
        6.1.2 .阶级性
        6.1.3 .整体性
        6.1.4 .历史性
    6.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6.2.1 .民族志的想象力
        6.2.2 .民族志研究的意义
        6.2.3 .民族志研究的特征
第七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
    7.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向
        7.1.1 .挖掘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7.1.2 .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
        7.1.3 .寻求“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
        7.1.4 .解放文化的积极建构
    7.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质疑
        7.2.1 .渲染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
        7.2.2 .忽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
        7.2.3 .偏向本质主义与阶级还原论
        7.2.4 .施加主观影响的民族志研究
        7.2.5 .夸大“抵制”的革命意义
结语:文化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D]. 陈秀红. 山东大学, 2021(10)
  • [2]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D]. 刘慧. 山东大学, 2021(11)
  • [3]论西方女性主义法学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D]. 田雨晴.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D]. 王秀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女性主义认同的测量及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刘映江. 西南大学, 2020(01)
  • [6]女性主义的教育理想 ——女性主义教育学研究[D]. 张馨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7]西方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潮研究[D]. 黄蕾. 云南大学, 2020
  • [8]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吕明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9]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D]. 张卓远. 山西大学, 2020(12)
  • [10]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