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煤燃烧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补连塔煤,活化能,燃尽特性指数,燃烧稳定性指数
混煤燃烧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潘冠福[1](2019)在《补连塔煤燃烧特性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补连塔煤具有较大的储量和广泛的用途,为深入探究补连塔煤的燃烧特性,通过热重测试,计算出煤的多种燃烧特性指数并迚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慢的升温速率和较高的氧气含量更利于煤粉的点燃和燃尽,具有较低的活化能和较高的燃尽特性指数。同时,补连塔煤在较慢的升温速率和较高的氧气含量下,也具有较高的燃烧稳定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因此,较低的升温速率和较高的氧气含量更有利于煤的高效燃烧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陈鑫科,马启磊,方庆艳,谭鹏,马仑[2](2019)在《混煤燃烧中的交互作用:掺烧方式和配风对着火和燃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台布置双一次风喷口的试验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混煤掺烧方式和优化配风对着火和燃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氧竞争作用对混煤燃尽抑制的机理,并给出了优化调控方法。结果表明:掺烧方式是影响混煤燃烧着火特性的重要因素;在炉外掺混方式下,掺入高挥发分煤能够改善低挥发分煤的着火特性;掺烧方式对低挥发分煤燃尽特性的影响更显着;炉内掺烧方式可抑制混煤燃烧过程中的氧竞争作用,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合理调整二次风配风量可进一步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和混煤的总燃尽率。(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京,张玉锋,魏小林,李腾,宾峰[3](2019)在《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碱煤中通常具有较高的碱金属含量,其是煤燃烧过程中形成亚微米颗粒物PM_1的主要前体。在一维高温沉降炉上,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取样位置对高碱煤燃烧过程中PM_1生成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其质量粒径分布、产量以及矿物元素组成。同时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高岭土对PM_1高效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亚微米颗粒物PM_1生成量逐渐降低,颗粒粒径向小粒径偏移。PM_1生成主要受到Na、S等矿物元素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PM_1中Na、S相对含量降低,Ca、Fe、Si等相对含量增加。硅铝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氧活性位能够高效捕获Na蒸气,进而抑制PM_1生成。PM_1生成特性主要受到高浓度的矿物元素均相成核、异相凝结沉积以及矿物元素蒸气与一些中间产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高满达[4](2019)在《准东煤燃烧中钠行为及富磷添加剂对燃烧与灰熔融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准东煤储量丰富、埋藏较浅、易于开采。但其高钠含量的特点,使准东煤在实际燃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结渣、沾污问题,影响准东煤的大规模使用。针对准东煤中钠造成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了灰模型化合物对合成煤燃烧与灰熔融特性影响,富磷添加剂对准东煤燃烧行为及灰熔融特性影响,钠在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的气相迁移转化规律。利用热重-质谱、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准东煤燃烧行为、释放规律和灰熔融特性等基础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准东煤易着火、燃烧行程短、放热较为集中;主要燃烧阶段集中在300℃~600℃,并伴随着大量C02、CO和H2O的释放;S02在1000℃以上的明显释放证明了硫酸盐矿物在灰中能够大量生成;根据3种准东煤在800℃~1200℃下灰化的XRD分析结果,得到准东煤易熔融、结渣性强的根本原因:随温度升高,灰中发生高熔点硅酸盐及方钙石、方镁石等向助熔性或低熔点钠长石、霞石、透辉石等长石类、辉石类矿物的转化,造成灰中高熔点矿物占比下降,易熔矿物和非晶态成分增加,使灰熔融温度处于低水平。以合成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差热联用、灰熔融测试等实验手段,研究了 4种灰成分Na20、Fe2O3、CaO、MgO单一变化及钙钠、铁钠和镁钠协同作用对合成煤燃烧行为和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合成煤能较好还原准东煤的燃烧与灰熔融特性,可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其中Na20含量增加能够改善合成煤的燃烧特性,而CaO、MgO增加都将导致合成煤综合燃烧性能下降;在Fe203>3%后,合成煤的综合燃烧特性高于低Fe203比例的合成煤;Na20含量增加,以及CaO和MgO分别在0%~?22.5%、0%~1%范围内的增加使灰中高熔点的石英、刚玉、方镁石和六方硅钙石等转化形成斜顽火辉石、钙铁辉石等助熔性矿物,造成灰熔融性降低;Fe203含量增加使合成煤灰熔融温度整体略微升高;而过量的CaO和MgO都能提高灰熔融温度,尤其以CaO更为显着;随着其中钙钠、镁钠、铁钠比降低,钙钠协同作用使灰熔融性显着降低,而铁钠协同作用使灰熔融性有所改善,但镁钠协同作用中,镁钠比过高或过低都能提高灰熔融温度,其余比例下均将造成灰熔融性的下降。利用同样的实验方法,探究了添加城市污泥,以及富磷模型化合物AlP04,Ca3(PO4)2和NH4H2PO4对准东煤燃烧行为和灰熔融性的影响,并总结出了磷提高灰熔融温度与固钠的机理。研究结果发现:4种富磷添加剂都会造成准东煤燃烧性能下降;均能提高准东煤灰熔融温度,提高程度为:Ca3(P04)2>NH4H2PO4>城市污泥>AlPO4;对污泥加铝改性可提高其耐熔效果;而P043-/Na>2后,AlPO4反而会充当助熔剂的作用。磷对灰熔融性提高和固钠机理是:磷的存在改变了煤灰的矿物转化机制,在抑制了低熔点硅酸盐矿物质的生成和共熔现象发生的同时,灰中生成了原煤灰中不存的AlPO4、Ca3(PO4)2、焦磷酸盐(Ca2P2O7和Mg2P2O7)等高熔点磷酸盐和Na3Fe(PO4)2、Na2CaP2O7等含钠磷酸盐,在提高准东煤灰熔融性的同时减少了钠的释放。利用化学动力学计算和质谱实验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钠在燃烧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和气相硫酸盐化途径,研究发现:在400℃前钠主要以NaCl形式析出,并伴随着HCl的大量析出,而400℃开始,以Na原子形式析出的钠逐渐成为钠的主要释放形式;燃用准东煤锅炉的灰渣底层中存在大量的钠、硫和铁元素的富集,并存在Na2S2O3、Na6Fe(SO4)2、Na2Ca(SO4)2等多种含钠硫酸盐矿物,证明钠的硫酸盐化过程是结渣开始阶段的重要因素。建立了钠的气相硫酸盐化途径,并发现Na2SO4的形成与前驱物NaSO4、NaCl和NaOH密切相关,并且NaCl同时作为生成物与反应物在Na2SO4的生成过程起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王浩[5](2019)在《水热提质煤燃烧特性及官能团的迁移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质煤含水高、低位发热量低,限制了其大量使用。此外,通常低质煤中还有的氮、硫元素,燃烧利用过程中生成SO_x和NO_x,对环境造成污染。基于此,本文利用水热技术对低阶煤进行提质,研究提质对低质煤燃料特性、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以及官能团迁移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官能团结构迁移与污染物排放的内在关联。主要结果如下:(1)水热提质可提高煤炭发热量、降低挥发分含量,380℃水热提质后,贵州煤的发热量由24.87 MJ/kg增加至24.98 MJ/kg,挥发分含量由8.33%减少至6.44%。该条件下准东煤的热值由25.61 MJ/kg增加至27.42 MJ/kg增加了7.07%,挥发份的含量随着水热温度升高而降低,由原煤的32.35%降低至23.60%,降低了27.05%。(2)基于热重分析方法,研究水热提质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水热后的准东原煤的着火温度要高于原煤,随着水热温度的增加,着火温度也有增加的趋势,准东原煤的着火温度为392.96℃,300℃水热之后煤样的着火温度升高至393.93℃,380℃水热煤样的着火温度进一步增加至449.75℃。贵州煤水热之后着火温度也高于原煤的着火温度,贵州原煤的着火温度为514.57℃,260℃水热后煤样着火温度增加至521.61℃,340℃水热后煤样着火温度为530.15℃。两种煤样着火温度都随着水热温度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随着水热温度的增加煤中挥发分含量降低。燃烧特性指数是综合衡量煤炭燃烧的参数,综合分析两种煤样燃烧特性指数和水热温度关系发现:当水热温度小于300℃时,煤的燃烧特性指数随水热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水热温度超过300℃时,燃烧特性指数随水热温度增加而减小。准东原煤燃烧特性指数为4.99×10~(-8),300℃水热后准东煤样的燃烧特性指数增加至6.71×10~(-8),380℃水热之后的煤样燃烧特性指数降低至4.90×10~(-8)。贵州原煤的燃烧特性指数为3.16×10~(-8),300℃水热后贵州煤样的燃烧特性指数增加至4.47×10~(-8),380℃水热之后的贵州煤样燃烧特性指数降低至2.46×10~(-8)。说明在水热温度小于300℃时,水热温度的增加有利于煤炭的燃烧,过高的水热温度反而不利于水热煤的燃烧。(3)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提质煤燃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水热提质后煤的污染物排放量减小,而且随着水热温度增加,水热煤燃烧排放SO_2的量逐渐减小。贵州原煤SO_2排放量为205.39 mg/g,当煤样经过380℃水热后,SO_2排放量只有93.96 mg/g,水热后排放量只有原煤的45.75%,这是因为在水热过程中部分含硫有机物会生成H_2S析出煤外,硫醇、硫醚在水热过程中被转化成硫酸盐随水分析出煤外,水热反应还会将部分不稳定的有机硫转化为噻吩,在900℃的燃烧温度下,部分噻吩还未进行燃烧存于固体中,减小排入空气的SO_2数量。其中,饱和氢氧化钙作为添加剂在260℃水热温度下可以较大程度减小SO_2排放量,但是随着水热温度的增加,减小幅度较小,这是因为氢氧化钙作为添加剂参与水热之后会附着在煤表面,煤燃烧生成SO_2后,对SO_2进行吸附生成亚硫酸钙,从而达到减小排入空气中SO_2的结果。(4)利用XPS研究了两种低阶煤水热提质前后含氮、含氧、含硫官能团迁移特性,结果表明:水热提质可脱除部分含氧官能团,随着水热提质温度的增加,各含氧官能团包括羧基、羟基、羰基的含量均降低。有机硫的赋存形态发生了变化,随着水热温度的上升,硫醇以及硫醚含量降低,向着更稳定的砜、噻吩进行转化;亚砜、砜含量减小,也向着噻吩转化。煤中N-6向着N-5转化,N-6和N-5向着N-Q进行转化,当水热温度达到380℃时,生成大量的N-X,所有含氮化合物向着N-X转化。(5)研究了添加剂对官能团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的添加,可以将噻吩氧化成亚砜和砜,在较高水热温度下,可以将有机硫氧化成硫酸盐,并且随水排出煤外。此外,水热提质还将部分难以脱除的有机硫转化为容易脱除的无机硫,部分含硫有机物断链生成硫化氢气体脱出煤外。随着水热温度的提高煤中极难分解的噻吩会被氧化生成亚砜、砜,部分噻吩直接转化成硫酸盐随水分析出煤外。以上所有结果表明,水热提质是一种有效的提质手段,尽管煤样中总硫的含量降低幅度不大,但水热提质会改变煤中各官能团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低质煤利用时的节能减排。(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25)
孙保民,高满达,丁世兴,苏逸峰[6](2019)在《合成煤中钠对煤燃烧及灰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准东煤中钠含量高,燃用时锅炉会出现严重结渣问题。通过向准东煤为原料制取的超纯煤中添加灰的模型化合物,得到合成煤。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TG/D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灰熔融温度测定分析手段,研究Na_2O含量对煤燃烧特性和灰熔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钠主要影响合成煤的着火温度(Ti)与焦炭燃烧阶段,钠含量增加使Ti升高,并且Na_2O在灰中质量分数由5%升高至8%后,钠含量增加使焦炭燃烧速率先减小后加快,并能够改善煤粉燃尽特性。钠能够降低灰熔融温度,并在Na_2O质量分数高于5%后,温度下降更加明显。在叁元相图中钠对莫来石的助熔作用是造成灰熔融温度降低的重要原因。XRD分析表明Na_2O含量增加,充当骨架作用的石英在钠的助熔作用下与难熔矿物硅钙石、MgO等生成低熔点长石类矿物,这类矿物在高温下有助熔作用,能够降低灰熔融温度。同时还生成助熔性含钠矿物霞石,加剧了灰熔融。(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杨德吉[7](2019)在《水泥用煤燃烧特性评价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工业中煤的燃烧行为比较复杂,本文通过叁十余种烟煤、无烟煤的差热分析试验,从应用的角度,结合本公司水泥工业分解炉炉型的特点,提出了煤的可燃性指数Cb、燃烧稳定性指数G、燃尽特性指数SN和燃烧特性指数等Hj四个评价指标。并引入了评分法对煤炭进行评价,构造了一个相对的可比为本公司水泥工业用煤采购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01期)
丁世兴,杨佐勋,丁先,康志忠,刘文毅[8](2018)在《基于OH-PLIF研究水洗和脱灰对准东煤燃烧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洗和酸碱脱灰(UUC)对煤结构和燃烧特性的影响,选用准东褐煤为对象制备水洗煤(WWC)和脱灰煤(UUC),并运用了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和配有燃烧器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OH-PLIF)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洗和脱灰对准东煤的灰分和主要矿物碱金属都具有一定的脱除能力,水洗可以脱除73.2%的钠和58.8%的灰分,而酸碱脱灰可以脱除95%的灰分和几乎全部的碱金属。利用OH-PLIF观测到,叁种煤粉的OH-PLIF的释放总量顺序是:RC<WWC<UUC,点火延迟时间顺序是:RC>WWC>UUC,而燃尽时间顺序是:RC<WWC<UUC。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一是对比原煤(RC),水洗煤(WW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略有增大,而UUC的增大幅度更加明显;二是煤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煤燃烧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廖建国[9](2018)在《天然气喷吹对粉煤燃烧气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日本为提高高炉生产效率、追求生产工序的合理化和应对焦炉的老化,各钢铁公司都在朝着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还原剂比(下称“RAR”)和提高喷煤比(下称“PCR”)操作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在低RAR、高PCR操作时粉煤的燃烧性,本文通过燃烧试验和数值(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8-10-30)
要雅姝,温渡,周屈兰,李娜[10](2018)在《高温水蒸气氛围中煤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NO_x的问题,提出了在燃烧系统中加入高温水蒸气来实现低氮燃烧的方案,并对此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根据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标准摩尔反应焓和平衡常数,理论计算了加入高温水蒸气后煤的挥发分燃烧过程中各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和限度。反应路径推测的结果表明:高温水蒸气氛围中,在煤燃烧的温度区间内可能进行N元素转化为N_2的反应。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计算了过量空气系数不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高温水蒸气后的平衡态组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在0.6~0.8、温度在700~800℃时,向燃烧体系中加入高温水蒸气可以抑制NO_x生成;高温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时,NO_x减少率增加。利用煤粉固定床燃烧实验系统进行了在水蒸气和空气氛围中煤粉的燃烧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高温水蒸气抑制了NO_x的生成,且优于计算结果;NO_x减少率与水蒸气体积分数呈现非线性关系。该研究可为煤的低氮燃烧提供经济高效的参考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混煤燃烧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台布置双一次风喷口的试验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混煤掺烧方式和优化配风对着火和燃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氧竞争作用对混煤燃尽抑制的机理,并给出了优化调控方法。结果表明:掺烧方式是影响混煤燃烧着火特性的重要因素;在炉外掺混方式下,掺入高挥发分煤能够改善低挥发分煤的着火特性;掺烧方式对低挥发分煤燃尽特性的影响更显着;炉内掺烧方式可抑制混煤燃烧过程中的氧竞争作用,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合理调整二次风配风量可进一步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和混煤的总燃尽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煤燃烧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潘冠福.补连塔煤燃烧特性综合分析[J].当代化工.2019
[2].陈鑫科,马启磊,方庆艳,谭鹏,马仑.混煤燃烧中的交互作用:掺烧方式和配风对着火和燃尽特性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19
[3].赵京,张玉锋,魏小林,李腾,宾峰.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J].化工学报.2019
[4].高满达.准东煤燃烧中钠行为及富磷添加剂对燃烧与灰熔融特性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5].王浩.水热提质煤燃烧特性及官能团的迁移特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9
[6].孙保民,高满达,丁世兴,苏逸峰.合成煤中钠对煤燃烧及灰特性影响[J].化工进展.2019
[7].杨德吉.水泥用煤燃烧特性评价的实践[J].四川水泥.2019
[8].丁世兴,杨佐勋,丁先,康志忠,刘文毅.基于OH-PLIF研究水洗和脱灰对准东煤燃烧特性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廖建国.天然气喷吹对粉煤燃烧气化特性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8
[10].要雅姝,温渡,周屈兰,李娜.高温水蒸气氛围中煤燃烧特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