鲕粒滩论文-郭芪恒,金振奎,朱小二,常睿,江梦雅

鲕粒滩论文-郭芪恒,金振奎,朱小二,常睿,江梦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鲕粒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苇甸地区,张夏组,鲕粒滩,成岩作用

鲕粒滩论文文献综述

郭芪恒,金振奎,朱小二,常睿,江梦雅[1](2019)在《北京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成岩演化与勘探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控制着鲕粒滩储集空间的发育。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主要为鲕粒滩微相。通过野外实测、薄片观察、X衍射等方法,阐明了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序列,并对张夏组鲕粒滩的勘探前景进行了展望,得出如下结论:(1)对下苇甸地区张夏组鲕粒滩储集性能有明显影响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压溶、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除此之外,硅化作用主要以围绕鲕粒的硅化套形式出现;(2)鲕粒白云石化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阶段,白云石晶间孔是鲕粒滩主要的储集空间。早-晚成岩阶段主要以鲕粒滩的压实-压溶作用为主,造成了粒间孔隙的急剧减少;(3)鲕粒滩压溶产生的缝合线及其伴生的溶蚀孔隙与白云石晶间孔构成的疏导-储集复合体系是鲕粒滩可能的油气储集空间,在证实中新元古界烃源岩供源的前提下,华北寒武系张夏组是一套潜在的勘探新层系,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梅冥相,MUHAMMAD,Riaz,孟庆芬,刘丽[2](2019)在《鲕粒滩相灰岩特别的核形石灰岩帽——以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张夏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核形石以双重属性而着称:①以不平滑的皮层和较大的大小而常常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从而区别于而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所以,核形石也可以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②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类型而被归为相互不连接的球状迭层石,因为核形石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之中,并且表现为球形或椭球型的生物沉积构造。在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块状鲕粒滩相灰岩的顶部,密集发育着厘米级别大小的高能泥晶核形石,核形石灰岩的厚度接近1 m,从而组成一个块状鲕粒滩相灰岩之上特征性的核形石灰岩帽。该层厚度较小的(小于1 m)核形石灰岩中的核形石,具有以下特征:①厘米级别的大小(1至3 cm);②球形或椭球形的形态学特征;③核形石皮层主导性的泥晶和少量的微亮晶构成;④核形石皮层中较高密度保存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⑤核形石间特别的凝块基质,以及明显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构成的凝块。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复杂的生物膜钙化作用机理还没有得到完全而且准确的了解,但是,山西省繁峙县茶坊子剖面张夏组顶部的核形石,壮观的宏观特征,核形石皮层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在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而且成为了解发育在高能鲕粒滩相灰岩之上最为特别的"藻坪"沉积的一个较为典型实例。(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4期)

汪洪强,焦养泉,孙佳宁,谢惠丽[3](2019)在《川东北元坝2井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台地边缘鲕粒滩为川东北元坝2井区主要的储集层,其主要发育在飞仙关组第一个叁级层序高位体系域的Ps4~Ps7准层序中。基于测井、录井、岩心、薄片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准层序组及准层序级别对鲕粒滩内部构成进行精细解剖,发现研究区从Ps4~Ps7为相对海平面逐渐下降的过程,期间发生多期水体变化,鲕粒滩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特征。从下往上,水体逐渐变浅,水动力条件增强,成鲕条件逐渐变好,鲕粒滩规模逐渐增大。一次完整的鲕粒滩发育沉积旋回由滩间海、稳定鲕粒沙坪和活动边缘带等构成单元组成。在鲕粒滩发育过程中,由于海平面频繁的升降,鲕粒滩内部构成单元不会依次完整发育,会出现构成单元不断变化、互层发育。通过地震属性研究发现,鲕粒滩主要分布在元坝2井区的北部和东北部,滩体规模较小,呈孤立分布,连片性不强。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鲕粒滩沉积演化模式:Ps1~Ps3早期,研究区整体处于水体较深的环境,主要发育滩间海沉积;在Ps3晚期,水体开始变浅,水动力条件增强,在地势高部位开始发育薄层、零星分布的鲕粒滩,以稳定鲕粒沙坪为主。Ps4~Ps6,鲕粒滩在研究区大规模发育,稳定鲕粒沙坪和活动边缘带均有发育; Ps7时期,鲕粒滩规模最大,以鲕粒滩活动边缘带沉积为主。对比物性特征发现,在鲕粒滩内部构成中活动边缘带物性条件最好,是潜在的优质储层发育部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梅冥相,Khalid,Latif,孟庆芬,胡媛[4](2019)在《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中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以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地台的寒武系苗岭统,大致包括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这些组分别组成相应的叁级沉积层序,在它们的顶部集中发育着鲕粒滩相灰岩而构成强迫型海退沉积,成为时间特化的相,代表着鲕粒主导的特别的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类型,表现在浅海陆架中大面积分布鲕粒滩,而且在这样的鲕粒滩中生长和发育着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河北省秦皇岛市驻操营剖面的张夏组上部鲕粒滩相灰岩中的生物丘正是上述现象最为典型的代表。虽然类似的现象曾经被描述为"藻坪"沉积,或者笼统地归为"微生物礁",但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驻操营剖面的张夏组上部鲕粒滩相灰岩中的生物丘,以下现象不但将其特征化而且代表着壮观的沉积学现象:(1)在强迫型海退体系域的下部与鲕粒滩相灰岩交互产出的主要是柱状迭层石生物丘;(2)在张夏组顶部则以集中产出的均一石和树形石生物丘为特征;(3)下部的柱状迭层石生物丘中主要包括石松藻(Lithocodium)-孢网菌(Bacinella)状组构的钙化蓝细菌;(4)在上部集中产出的均一石与树形石生物丘,则发育着丝状钙化蓝细菌、基座菌(Hedstroemia)和附枝菌(Epiphyton)之类的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由于石松藻(Lithocodium)-孢网菌(Bacinella)状组构的钙化蓝细菌是一种灭绝了的浅海生命形式,而且是不知道分类位置归属的生命形式,尤其是石松藻(Lithocodium)状组构近年来在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中多被解释为"硅质海绵骨针的网状物"或"非骨针角质海绵骨骼纤维",再考虑到均一石自从命名以来很少描述在古老的地层记录之中,因此,驻操营剖面张夏组上部多样化微生物碳酸盐岩所主导的生物丘,以及生物丘中特别而且多样的钙化蓝细菌化石构成,为了解蓝细菌主导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席复杂的钙化作用形成微生物碳酸盐岩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实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齐永安,李小燕,陈白兵,庆国帅[5](2019)在《豫西宜阳地区寒武系第叁统馒头组二段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鲕粒灰岩和微生物岩及其形成的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广泛发育于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中。对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特征的分析,可以用于判断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条件和沉积体系特征,进而重建沉积盆地的古地理面貌。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在豫西宜阳地区寒武系第叁统馒头组二段,识别出了两套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即鲕粒滩-滩后微生物丘组合和鲕粒滩-滩间(后)微生物丘组合。鲕粒滩以放射-同心状和放射状鲕粒为主,泥晶或微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于强弱动荡条件交替的鲕粒浅滩环境;微生物丘中的微生物岩包括核形石、迭层石和凝块石,以单独一种或两种类型在地层中交替发育,组成的钙化微生物为葛万菌和附枝菌,形成于低能为主的滩后(间)潮间坪或滩间局限海环境。海平面升降、水动力条件的高低控制了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和微生物丘中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发育。(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开开,张学丰,贺训云,范俊佳[6](2018)在《川东北飞仙关组白云岩化作用对鲕粒滩储层的孔隙改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白云石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白云岩孔隙度随着白云石含量增高而增大,这是否意味着白云岩化作用导致新生孔隙产生,这是值得深究的问题。选取川东北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为对象,进行细致的岩石矿物学观察,并开展白云岩段和灰岩段对比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当白云石含量大于40%,随着白云石含量增加,白云石的抗压实压溶作用使得鲕粒岩中压溶再沉淀成因的第叁期粒间方解石胶结物含量不断减少,理应被其占据的粒间孔隙不断空出,并成为现今孔隙的主体,由此导致了岩石孔隙度与白云石含量之间的协同增长关系。由此提出,白云岩化并非为鲕粒滩储层贡献了新生孔隙,而是有效地保存了早期孔隙。研究还揭示了现今鲕粒滩体不同部位白云岩物性迥异根源于白云岩结构差异演化。沉积旋回内灰岩岩性及其分布特征的不同引发了这种白云岩结构差异演化;早期大气水淋滤对鲕粒岩结构、矿物组成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效应是鲕粒原始结构保存与否的根本原因;重结晶和深埋藏溶蚀作用加剧原始鲕粒离散和结构破坏,趋向于形成最终的结晶云岩。(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张崇阳[7](2018)在《南江-通江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加积型台缘鲕粒滩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沉积期,四川东北部同期发育了多排以鲕粒滩沉积为主的台地边缘带。前人研究揭示,其包括了迁移型和加积型两种台缘沉积结构类型,而不同台缘结构类型内的鲕粒滩时空演化及其鲕粒类型和粒度变化等尚待揭示。本文以川东北南江-通江地区飞仙关组台缘带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台内鲕粒滩。结合前人资料,在野外露头以及室内实验分析等基础上,对该区飞仙关组加积型台缘带层序地层、沉积体系时空分布、鲕粒滩、鲕粒类型和粒度的空间演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对研究区内沉积相及时空展布分析。识别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台地边缘、台地边缘缘斜坡、陆棚5种沉积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多种亚相类型。(2)通过野外露头及室内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北南江-通江地区飞仙关组可划分为SQ1和SQ2两个叁级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不同沉积阶段地貌差异明显,SQ1时期,台缘斜坡-陆棚区和台地区地貌起伏明显,并具有地貌逐渐平缓化特点,与之对应,形成了向上明显增厚和总体垂向加积的台缘鲕粒滩沉积结构;而到SQ2时期,地貌起伏已不明显,形成了稳定的局限台地-蒸发台地,SQ2早期具有台内鲕粒滩向东迁移特点。(3)鲕粒主要发育在SQ1期的台缘带,SQ2期的台内滩也可见及。通过镜下观察,结合后期改造程度的差异,对南江-通江地区飞仙关组鲕粒类型进行了综合划分,识别出了沉积期和后期改造两大类型。后期改造鲕粒明显受到了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而沉积期鲕粒主要为沉积-准同生期的鲕粒结构。沉积期鲕粒可识别出真鲕、表鲕、同心鲕、复鲕等;后期改造鲕粒包括白云石化鲕、负鲕、不规则鲕粒、重结晶鲕、单晶鲕、藻鲕等。并探讨了鲕粒类型的垂向演化。(4)对鲕粒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并对不同粒度曲线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及探讨水动力条件。鲕粒频率曲线识别出单峰、双峰、多峰叁种形态;概率累积曲线识别出直线型、两段型、多段型叁种,两段型包括偏左型、偏右型;多段型线段至少在4段直线以上组成。不同频率曲线对应不同的概率累积曲线,单峰样品可见跳跃和悬浮两个总体,反映水动力条件稳定;而多峰样品可见滚动、跳跃和悬浮叁个总体,反映了水动力条件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鲕粒粒度特征的垂向变化。(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姚琳,肖恩照,姚尧,王皓[8](2018)在《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下鲕粒滩和微生物岩分布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寒武纪Ⅱ级海侵背景下的鲕粒灰岩与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新的年代地层框架与层序地层理论框架下,依据地层记录所反映的沉积相迭加样式与岩性变化代表的米级旋回性特征变化,将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纪地层划分为7个Ⅲ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DS_1到DS_7。该剖面存在2个特殊的地层学与沉积学现象:凤山组DS_6发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代表该区域芙蓉世发育颗粒滩相沉积,与周边寒武系有明显差异;同时,该剖面自徐庄组DS_2、张夏组DS_3、凤山组第一个Ⅲ级层序DS_6均发育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成为研究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代表实例。徐庄组中部凝缩段以下的红层+白云质沉积以及其上部的泥岩薄层+碳酸盐岩的淹没不整合层序序列,分别代表相对海平面上升期碳酸盐台地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上坪寒武系剖面芙蓉统鲕粒灰岩是华北地台寒武系颗粒滩相沉积展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实例,该剖面寒武系中上部发育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为Ⅲ级层序中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特殊沉积记录。(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刘江丽,徐美茹,吕学菊,李昌[9](2017)在《地震约束鲕粒滩型碳酸盐岩储层叁维地质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层叁维地质建模即在叁维空间上表征储层的各项地质特征,是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揭示储层特征、寻找有利目标的基础。针对四川盆地龙岗气田鲕粒滩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且研究区井网密度小等特点,形成了以单井解释数据为硬数据,地震属性体资料为约束,高度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碳酸盐岩相控储层建模技术系列。该方法将纵向上小尺度精细井资料与地震资料高横向分辨率的优势有效结合,增加了井间预测的合理性,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建模结果再现了油藏叁维空间展布特征,为油田详探、制订和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7年03期)

周绍鹏[10](2017)在《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台缘沉积结构及鲕粒滩时空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东北部包括了九龙山背斜构造带、池溪凹陷、通南巴背斜构造带和苍溪—巴中低缓构造带,具有较长的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史。根据已有的工业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资料显示,区内下叁迭统飞仙关组有很好的勘探潜力。目前基于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台缘几何形态演化、内部沉积体系构成及空间变化的研究有待开展。为此,本论文针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台缘沉积展开研究,结合前人资料和钻井资料补充,对飞仙关组台缘沉积进行小波变换、Fischer图解等详细研究,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总结分析飞仙关组台地边缘结构及沉积体系空间分布和鲕粒类型的空间演化,得到以下结论和认识:(1)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可划分为SQ1和SQ2两个叁级层序,且两个层序由高水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组成,均缺失低位体系域。飞一段和飞二段为SQ1,飞叁段和飞四段为SQ2。在地震和钻井资料约束下,尝试性开展了基于小波变换和Fischer图解联合约束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SQ1时期,在对开江—梁平海槽进行填平补齐,陆棚相区的沉积厚度较其它两个相区大,高频层序发育较不均衡。SQ2时期,元坝地区碳酸盐岩台地基本形成,高频层序发育较为均衡。总体认为两种方法的迭合能有效地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的综合分析,但是Fischer在不同的相带位置结构差异明显,针对不同相带应选择性应用。(2)基于地震、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系统开展了元坝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类型构成分析,飞仙关组可识别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地边缘斜坡和陆棚等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了沉积亚相类型,并揭示了各自的基本特征。(3)系统揭示了台地边缘鲕粒类型构成及垂向分布特点,鲕粒具多成因特点,室内镜下鉴定出真鲕、表鲕、放射鲕、复鲕和同心鲕等原生沉积鲕粒,以及白云石化鲕、压实变形鲕、负鲕、重结晶鲕和破裂鲕等后期改造鲕粒。同时,揭示鲕粒具有多层段分布特点,飞一段、飞二段、飞叁段均有,以飞二段为主,并揭示鲕粒类型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异性的特点。(4)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系统开展了飞仙关组海平面变换及台地沉积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研究揭示,飞仙关组台缘沉积结构总体的向东明显前积的结构特点,并具有早期SQ1TST海侵退积、SQ1HST早期具有缓慢海侵,鲕滩开始生长,SQ2晚期,快速海退鲕滩大面积发育,并快速向东前积的沉积结构特点。到飞二段晚期,由于开江梁平陆棚的填平补齐,研究区主要演化为局限台地—台地蒸发岩。进而形成了飞一段退积、飞二段快速进积和飞叁—飞四段加积的沉积结构样式,而鲕粒滩沉积主体时期的飞二段,其早中晚期鲕粒的平面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该沉积结构基础上,形成对应性的鲕粒滩时空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飞仙关组早期前积迁移的沉积模式。(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鲕粒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种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核形石以双重属性而着称:①以不平滑的皮层和较大的大小而常常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从而区别于而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所以,核形石也可以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②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类型而被归为相互不连接的球状迭层石,因为核形石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之中,并且表现为球形或椭球型的生物沉积构造。在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块状鲕粒滩相灰岩的顶部,密集发育着厘米级别大小的高能泥晶核形石,核形石灰岩的厚度接近1 m,从而组成一个块状鲕粒滩相灰岩之上特征性的核形石灰岩帽。该层厚度较小的(小于1 m)核形石灰岩中的核形石,具有以下特征:①厘米级别的大小(1至3 cm);②球形或椭球形的形态学特征;③核形石皮层主导性的泥晶和少量的微亮晶构成;④核形石皮层中较高密度保存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⑤核形石间特别的凝块基质,以及明显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构成的凝块。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复杂的生物膜钙化作用机理还没有得到完全而且准确的了解,但是,山西省繁峙县茶坊子剖面张夏组顶部的核形石,壮观的宏观特征,核形石皮层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在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而且成为了解发育在高能鲕粒滩相灰岩之上最为特别的"藻坪"沉积的一个较为典型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鲕粒滩论文参考文献

[1].郭芪恒,金振奎,朱小二,常睿,江梦雅.北京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成岩演化与勘探前景[J].现代地质.2019

[2].梅冥相,MUHAMMAD,Riaz,孟庆芬,刘丽.鲕粒滩相灰岩特别的核形石灰岩帽——以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张夏组为例[J].地质论评.2019

[3].汪洪强,焦养泉,孙佳宁,谢惠丽.川东北元坝2井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梅冥相,Khalid,Latif,孟庆芬,胡媛.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中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以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为例[J].地质学报.2019

[5].齐永安,李小燕,陈白兵,庆国帅.豫西宜阳地区寒武系第叁统馒头组二段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及其成因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李开开,张学丰,贺训云,范俊佳.川东北飞仙关组白云岩化作用对鲕粒滩储层的孔隙改造效应[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

[7].张崇阳.南江-通江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加积型台缘鲕粒滩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8

[8].姚琳,肖恩照,姚尧,王皓.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下鲕粒滩和微生物岩分布形式[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刘江丽,徐美茹,吕学菊,李昌.地震约束鲕粒滩型碳酸盐岩储层叁维地质建模[J].中国石油勘探.2017

[10].周绍鹏.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台缘沉积结构及鲕粒滩时空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7

标签:;  ;  ;  ;  

鲕粒滩论文-郭芪恒,金振奎,朱小二,常睿,江梦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