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论文-骆蔓

马家浜文化论文-骆蔓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家浜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家浜,文化遗址,遗址公园,考古遗址,良渚文化,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嘉兴市,考古界,分布范围

马家浜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骆蔓[1](2020)在《马家浜文化深度挖掘、活化利用正当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马家浜遗址于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20-01-15)

,陈苏[2](2020)在《讲好马家浜故事,唤醒嘉兴最古老文化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嘉兴市图书馆老馆长崔泉森心中的一张禾城文化地图开始,嘉报“唤醒嘉兴文化记忆”报道,历时一个半月,已推出八个版。从嘉兴地方文化研究者、城市文化建设和设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中青年知识分子、普通市民……为活化利用文化遗存,唤醒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他们(本文来源于《嘉兴日报》期刊2020-01-03)

宋艳波[3](2019)在《马家浜文化中晚期的生业经济研究——以动物考古学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马家浜文化早期相比,马家浜文化中晚期各遗址的脊椎动物构成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千年的时间内遗址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不大。软体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相比早期大大增加,显示出先民对软体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的逐步增强。家畜饲养方面,先民仍然饲养狗和家猪,并未驯化其他动物,不同遗址之间的家猪饲养水平存在差异。先民主要的肉食资源,来自于狩猎野生哺乳动物(鹿类动物)和捕捞鱼类(乌鳢和鲤鱼),不同遗址之间动物种属和数量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遗址中可能存在定期性规模较大的鱼类捕捞现象。(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19年05期)

兰廷成,赵大川[4](2019)在《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篇》一文中研究指出1马家浜文化概况马家浜文化时期,动物的饲养水平较河姆渡时期已有很大进步。饲养种类上主要也是狗、猪以及可能仍处于半驯养阶段的水牛。就出土遗骨看,猪已是罗家角遗址驯养动物群中最多的一种。据粗略统计,猪遗存达600多件且青年猪和成年猪的的占比在70%~80%之间,老年的低于30%。饲养水平的(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斌[5](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迭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9-05-01)

管理,林留根,侯亮亮,胡耀武,王昌燧[6](2019)在《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早期家猪驯养信息探讨——以江苏骆驼墩遗址出土猪骨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地区家猪驯养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探讨早期阶段家猪饲养的地区性差异,本文选取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新时器时代典型遗址--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通过对遗址中猪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对遗址中猪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整个遗址中猪骨的形态学鉴定结果,探讨遗址中是否存在家猪的驯养行为以及人类的生业模式等信息。(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9年01期)

马晓光[7](2018)在《马家浜文化晚期陶鼎的兴起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晚期,形态各异的陶鼎开始兴起。各个类型陶鼎在时空分布、创制机理和发展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与本地区固有的以釜为主的炊器传统有着亲疏程度上的显着差异。不同制鼎传统之间彼此影响,关系错综复杂,一度形成了多个本土和外来传统并立的局面。厘清这些陶鼎类型的源流谱系,对于明确其后续影响,乃至阐释整个环太湖地区史前陶鼎传统的形成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18年03期)

[8](2017)在《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 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 儒商文化的发祥地 嘉兴南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中心城区,为嘉兴市政府驻地,是嘉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9个街道、4个镇,总面积438.99乎方公里,户籍人口49.15万,常住人口63.6万。南湖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爱国志士沈钧儒、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褚辅成、现代文豪茅盾、翻译家朱生(本文来源于《江南论坛》期刊2017年12期)

宋艳波[9](2017)在《马家浜文化早期的生业经济研究——以动物考古学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家浜文化早期,太湖沿岸的先民们主要通过渔猎野生动物来获取所需的肉食资源,不同聚落野生动物群构成的差异可能与聚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关。他们已经驯化并饲养狗和猪,家猪饲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提高;水牛尚未被人类驯化,仍属野生种属;除了获取肉食外,先民还会进一步利用动物骨骼和鹿角等来制作所需的物品,有可能会利用某些特殊动物的皮毛资源。(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17年05期)

丁风雅,郭梦雨[10](2017)在《试析神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兼具环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与皖江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特点。虽然其早期部分遗存与骆驼墩遗址相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晚期以陶鼎为代表的遗存可归入骆驼墩文化。根据遗址(4)层下墓葬间的层位关系及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将这批墓葬由早至晚划分为叁组,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墓地的形成、布局等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江汉考古》期刊2017年05期)

马家浜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嘉兴市图书馆老馆长崔泉森心中的一张禾城文化地图开始,嘉报“唤醒嘉兴文化记忆”报道,历时一个半月,已推出八个版。从嘉兴地方文化研究者、城市文化建设和设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中青年知识分子、普通市民……为活化利用文化遗存,唤醒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他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家浜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骆蔓.马家浜文化深度挖掘、活化利用正当时[N].中国文化报.2020

[2].,陈苏.讲好马家浜故事,唤醒嘉兴最古老文化记忆[N].嘉兴日报.2020

[3].宋艳波.马家浜文化中晚期的生业经济研究——以动物考古学为视角[J].东南文化.2019

[4].兰廷成,赵大川.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篇[J].猪业科学.2019

[5].王斌.马家浜文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9

[6].管理,林留根,侯亮亮,胡耀武,王昌燧.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早期家猪驯养信息探讨——以江苏骆驼墩遗址出土猪骨分析为例[J].南方文物.2019

[7].马晓光.马家浜文化晚期陶鼎的兴起及其影响[J].东南文化.2018

[8]..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嘉兴南湖[J].江南论坛.2017

[9].宋艳波.马家浜文化早期的生业经济研究——以动物考古学为视角[J].东南文化.2017

[10].丁风雅,郭梦雨.试析神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J].江汉考古.2017

标签:;  ;  ;  ;  ;  ;  ;  ;  ;  ;  

马家浜文化论文-骆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