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状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电弧铣削加工,钨铜电极,加工性能,极间流场
形状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毛俊豪[1](2019)在《工具电极材料及形状对短电弧铣削加工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电弧铣削加工是依赖于电能和热能进行热侵蚀加工的新工艺,其基于非接触式极间不断产生持续的电弧等离子体高能束熔化或气化工件表面材料,并在水雾混合介质射流动力作用下完成剥离去除,属于非接触式放电加工,是特种加工技术的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加工机理,其中电极材料、形状及电参数的改变将直接对加工性能和表面完整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持续加深对工具电极和电参数的研究是短电弧铣削加工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加工特性实验深入分析了气液混合介质环境下的短电弧铣削加工机理。通过选用钨铜合金、石墨及紫铜材料电极开展短电弧铣削加工实验,表明钨铜电极和石墨电极能取得较好加工效果。通过中孔石墨及钨铜电极加工性能与表面完整性实验分析,选出适合短电弧铣削高效低损耗加工的电极材料。通过开展电参数加工效果影响实验,分析得出直接影响工艺指标的电参数,为后续电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为改善间隙冲刷效果,提高电蚀产物排除效率和表面质量,对短电弧铣削加工极间流场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仿真并实验验证了电极直径对极间冲刷效果的影响。在现有电极结构基础上改进电极结构,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出中孔和环孔配合电极改善了极间冲液效果,提高了间隙放电稳定性,解决了侧铣初始阶段极间无有效冲液的问题。通过建立温度场模型,研究冲液环境下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工作液流速对极间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工艺实验数据分析电参数对加工性能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选用快速非支配的NSGA-II遗传算法对直接影响工艺指标的电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高效低损耗高质量的加工目的。首先,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对短电弧铣削放电数据建立参数模型并验证模型准确性。其次,应用NSGA-II算法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放电参数模型。最后,以放电参数为测试数据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优化后的参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为今后短电弧铣削加工电参数的设置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8)
魏鑫,国凯,孙杰,宋戈,李卫东[2](2019)在《液氮冷却对铁基形状记忆合金车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常规冷却切削条件下因材料自身相变点及热滞性所出现的表面加工质量差、超弹性性能受损、切削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液氮冷却对改善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设计液氮喷淋低温冷却车削Fe-Mn-Si-Cr-Ni-C系形状记忆合金试验,研究了液氮喷淋低温冷却、常规水基切削液冷却、干切削等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工艺参数下切削振动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特性,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切削表层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冷却能较好地改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切削性能及微观组织。(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甘俊通[3](2018)在《无形状特征小零件的加工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没有明显形状特征的小零件,无法采用通用夹具装夹,而需要设计专门工装夹具才能完成加工,造成加工的效率低,加工质量不易保证。通过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编制专用的数控加工工艺,巧妙采用工艺台阶来加工,代替了零件先加工成四方轮廓,再用压板固定在工装上来加工的传统加工方法,解决了无形状特征小零件装夹、定位问题,减少了换刀、对刀的次数,采用宏程序编程,一次完成多个零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负荷,为无形状特征零件的加工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8年12期)
王蕾,李学辉[4](2018)在《复杂曲面电解加工条件与阳极形状误差的映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解加工过程受电场、流场、电化学等因素的影响,阳极工件成形过程非常复杂,这使阳极型面形状误差的预测大都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因此,以某发动机叶片叶身曲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电解加工曲面成形过程的主要加工参数的作用机理,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包括阴极工具在内的主要加工条件与阳极型面采样点形状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实验结果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证明,该网络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在7%以内。(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E.MOHAMMAD,SHARIFI,A.KERMANPUR[5](2018)在《冷轧加工纳米结构Ti_(50)Ni_(48)Co_2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行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冷轧后退火对Ti_(50)Ni_(48)Co_2形状记忆合金显微组织演化和超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轧制过程中,合金的显微组织经历了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和马氏体塑性变形、变形孪晶、马氏体中沿孪晶和不同晶界的位错堆积、纳米晶化、非晶化以及马氏体向奥氏体的可逆相变6个基本阶段。在400℃退火1 h后,冷轧样品中形成的非晶相完全晶化,生成了一个完全纳米晶体的结构。这种纳米晶体合金的峰应力高达730 MPa,明显高于粗晶Ni_(50)Ti_(50)和Ti_(50)Ni_(48)Co_2合金。而且,纳米晶Ti_(50)Ni_(48)Co_2合金具有较高的阻尼容量和较好的储能效率。(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8年07期)
龚安华[6](2018)在《薄壁类壳体零件车加工形状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电动执行器产品的电机壳体薄壁零件为研究对象,在数控立车设备上加工,通过设计专用车加工夹具来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变形和振动,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顺序来减少工件内部应力释放对工件变形的影响,选用合适的专用刀具及合理的切削工艺参数来减少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对工件变形的影响,并经过加工验证该零件获得了整体变形量小于0.015 mm的良好效果,最终顺利完成了该零件的加工和交付使用。该薄壁壳体零件加工工艺的探索和改进,为该类薄壁壳体零件的车加工工艺策划水平的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8年18期)
杨大平,刘飞,徐韶华,周寒[7](2018)在《以刀具为核心的复杂形状产品雕铣加工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形状产品的雕铣加工过程中由于形状复杂带来刀具运动过程复杂和小型刀具容易折断等因素,导致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加工质量不易控制等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刀具为核心的复杂形状产品雕铣加工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复杂形状产品雕铣加工特点及刀具的特性,建立了复杂形状产品雕铣加工的刀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刀具确定状态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然后,提出了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刀具确定状态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进行寻优求解的方案;最后,通过优化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上述方法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并展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连灵[8](2018)在《叁维物体视觉识别中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的联合表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认知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精确快速地识别物体。目前物体识别研究已经从以物体为中心理论和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的“双峰对峙”,发展到以物体为中心理论、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联合表征观的“叁足鼎立”。以物体为中心理论强调形状加工,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强调视图加工,联合表征观则认为二者都重要。纵观以往研究,物体识别过程中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的关系尚缺乏一致性的实验依据。已有研究证明二者的关系会受到视觉经验和任务目标的调节。Buetti等人(2016)提出了视觉加工双重模型,揭示二者关系还与表征阶段有关。总之,通过行为实验间接推测二者关系的居多,直接追踪二者表征时序性的较少。本研究基于联合表征观,通过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考察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在物体识别不同阶段是如何进行实时交互,以及在视觉经验和任务目标调节下是如何形成视觉表征的。本文包括叁个研究10个实验。研究一以没有视觉经验的新异物体为材料,证明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在新异物体识别中存在部分分离和部分联合的表征。实验1以3个小几何体组成的物体为材料,发现表面材质被自动加工了,它和形状加工在基础水平出现分离,样例水平出现联合。实验2在保证形状不变前提下,将材质信息改变为正镜像信息,发现它和形状加工在基础水平出现联合。实验3增加小几何体数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并进行6种角度旋转,发现角度被优先加工,它和形状加工出现联合。实验4在实验3基础上,不改变形状,将角度信息改为阴影信息,发现内部阴影也被优先加工,且存在联合表征。研究二以拥有视觉经验的常见物体为材料,考察两种加工联合表征机制及视觉经验的作用。实验5发现,形状加工和材质加工在基础和样例水平出现了联合。实验6发现,正镜像加工和形状加工亦在这两个水平出现了联合。实验7发现,形状加工和角度加工只在直接任务中出现了联合。实验8发现,形状加工和阴影加工的联合也只出现在直接任务中。比较两个研究表明,视觉经验在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研究叁在前两个行为实验基础上,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进一步考察两种加工在不同时间窗下是如何实时交互的。实验9发现,正镜像加工更多出现在表征早期,形状加工出现在整个过程中。实验10发现,阴影加工也主要出现在早期,形状加工亦出现在整个过程中。两个实验综合表明,眼动指标可反映不同信息的认知速度和先后顺序,亦可反映细节信息的表征特点。人们在首次形成局部形状表征和整体视图表征的认知速度上存在联合,拥有视觉经验者可以更快地表征形状信息,在形状信息不足时会联合视图信息表征。综合叁个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之间的关系是部分分离部分联合的,叁维物体视觉识别是一个多种信息层级式联合表征的过程。(1)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在新异物体和常见物体识别中都存在分离表征。(2)当形状信息不足或视觉经验缺乏时,人们会联合多种视图信息的细节特征来表征。二者联合表征的特点表现为层级式联合表征,并不是简单的“全或无”的表征。(3)层级式联合表征现象不能仅用以物体为中心理论或者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单独解释,而是体现了多种信息联合表征的理论融合思想。本文结合Buetti等人(2016)的视觉加工双重模型,构建了双重表征叁阶段模型。“双重表征”指两种不同表征方式,包括自动的、快速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整体表征和非自动的、较慢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分析表征。“叁阶段”是在时间维度上划分的。叁维物体视觉识别将经历粗略的视图加工、粗略的形状加工和精确的细节加工叁个阶段,整个表征过程会受到视觉经验和任务目标的调节。与已有模型相比,双重表征叁阶段模型侧重描述了物体视觉识别不同信息之间的联合表征关系及动态交互表征过程。这不仅缓解了已有理论模型之间的争议,而且推进了人们对物体识别中多种信息联合表征现象的理解,但其适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其存[9](2018)在《不同微齿形状多刃铣刀加工CFRP的切削性能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比强度髙、比刚度髙且材料的性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参数化设计,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轻质高强材料。为了满足装配要求,复杂零件通过近净成形的方式制备后,需要进行铣削等二次加工。在CFRP的铣削加工中,铣刀几何结构是影响其切削性能的至关重要因素。近年来,CFRP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且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CFRP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铣刀的几何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CFRP的加工中,与整体刃铣刀相比多刃微齿铣刀的加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多刃微齿铣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考虑了多刃微齿铣刀切削CFRP多向层合板时,不同微齿切削刃对应不同纤维角度铺层铣削力系数不同的问题,以瞬时刚性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铣削力预测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切削刃旋向和刃形的铣刀在铣削力、毛刺、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方面的切削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和加工有无分屑槽和不同分屑槽螺旋角度大小及分屑槽截面形状的多刃铣刀,对比研究了铣刀结构对铣削力、毛刺、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对多刃微齿铣刀切削CFRP多向层合板建立了铣削力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在切削过程中多刃微齿铣刀不同微齿切削刃对应不同角度的纤维铺层,纤维铺层的角度不同时铣削力系数明显不同的问题。(2)在相同的切削参数下用不同刃形和切削刃旋向的铣刀对四种典型纤维角度CFRP单向层合板和多向层合板进行铣边实验。对比研究刃形和切削刃旋向对铣削力、毛刺、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通过改变多刃微齿铣刀分屑槽的螺旋角度大小和截面形状来对比研究不同微齿形状多刃铣刀加工CFRP的切削性能。通过对比不同螺旋角分屑槽多刃微齿铣刀的切削性能,得到在铣刀其它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最优的分屑槽螺旋角度;通过对比不同截面形状分屑槽多刃微齿铣刀的切削性能,得到适合切削的更优分屑槽截面形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6)
周寒[10](2018)在《复杂形状天然原石数控加工的高效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材加工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成为石材制造销售产业大国,产值和产量均世界第一。复杂形状天然原石以其独特的外形、材质以及极具个性化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复杂形状天然原石的数控加工正在形成一种新兴的石材产业。复杂形状天然原石由于其复杂性、无规律性、个体性的外形特点造成加工过程中存在装夹困难、装夹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以及因其高硬度、耐磨、易脆和材质不均匀的材质特点,造成数控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快和加工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对复杂形状天然原石数控加工高效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复杂形状天然原石特点及数控加工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对复杂形状天然原石的产生和分类进行了简介,然后分析了复杂形状天然原石的外形特点和材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复杂形状天然原石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的叁大问题,即装夹问题、数控加工效率问题以及加工效益问题。(2)对复杂形状天然原石的高效装夹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对复杂形状天然原石外形特点和装夹问题分析,针对复杂形状天然原石装夹效率低、定位困难、装夹稳定性差以及换件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形状天然原石高效装夹方法;包括:提出了由2个静态支承面+3个万向动态支承器+2个万向动态压紧器所构成的“二叁二”装夹方法并设计夹具结构,然后对夹具装夹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主要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最后计算出夹具装夹时的夹紧力。(3)对复杂形状天然原石高效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复杂形状天然原石数控加工中刀具是影响加工效率及加工效益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首先分析了天然原石加工时刀具的选择要素,提出了复杂形状天然原石数控加工刀具选择方法;然后根据天然原石数控加工中影响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复杂形状天然原石数控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和刀具路径选择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多工艺组合的复杂形状天然原石高效加工方法。(4)以沱江玉加工为例,将上述方法应用到实例加工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上述方法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为企业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持,展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形状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常规冷却切削条件下因材料自身相变点及热滞性所出现的表面加工质量差、超弹性性能受损、切削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液氮冷却对改善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设计液氮喷淋低温冷却车削Fe-Mn-Si-Cr-Ni-C系形状记忆合金试验,研究了液氮喷淋低温冷却、常规水基切削液冷却、干切削等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工艺参数下切削振动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特性,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切削表层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冷却能较好地改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切削性能及微观组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状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毛俊豪.工具电极材料及形状对短电弧铣削加工性能影响规律研究[D].新疆大学.2019
[2].魏鑫,国凯,孙杰,宋戈,李卫东.液氮冷却对铁基形状记忆合金车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具技术.2019
[3].甘俊通.无形状特征小零件的加工技巧[J].机械工程师.2018
[4].王蕾,李学辉.复杂曲面电解加工条件与阳极形状误差的映射关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E.MOHAMMAD,SHARIFI,A.KERMANPUR.冷轧加工纳米结构Ti_(50)Ni_(48)Co_2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8
[6].龚安华.薄壁类壳体零件车加工形状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J].机电信息.2018
[7].杨大平,刘飞,徐韶华,周寒.以刀具为核心的复杂形状产品雕铣加工优化方法[J].现代制造工程.2018
[8].连灵.叁维物体视觉识别中形状加工和视图加工的联合表征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9].张其存.不同微齿形状多刃铣刀加工CFRP的切削性能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10].周寒.复杂形状天然原石数控加工的高效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