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风雹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玉凯,安萍莉,张国梁,江丽,孟丽君[1](2021)在《基于灾情数据的河北省冬小麦气象灾害与病虫害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灾害发生规律,以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8年灾情数据分析各灾害时空特征,估算主要灾害减产比例。结果表明:1)冬小麦旱灾发生频繁,拔节期和抽穗期旱灾频率最高分别为0.7和0.6;研究期内风雹灾共计54次,主要发生在抽穗期(21次)、乳熟期(11次)和成熟期(19次);低温冻害共计27次,主要发生在分蘖期(10次)和拔节期(14次);干热风主要集中在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病虫害多出现在抽穗期。2)1990—2018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灾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风雹灾次数与干热风日数呈现增长趋势,低温冻害次数与病虫害受灾程度持续下降。3)小麦生育期内旱灾频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中南部更易出现旱灾;风雹灾随冬小麦生育期由南向北推进;西部地区全生育期内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南部地区拔节期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干热风年均日数由北向南递增;南部地区病虫害年均发生率较高。4)旱灾减产贡献率最大,低温冻害贡献率较低,中南部冬小麦减产水平较高,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减产比例均在6%以上,其他地区在5%左右。因此,为降低冬小麦灾损率,各地应根据灾害发生规律在现有减灾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重视风雹灾及干热风对冬小麦的影响。
郭凌曜,廖玉芳,李晶,王亚[2](2018)在《湖南历史风雹灾害序列构建及其变化特征》文中提出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湖南卷》收集整编的历史大风、冰雹灾害信息,将灾情描述按一定规则数字化,将灾害发生地进行古今属地转换,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今行政区划背景下的湖南省各县市各月的大风、冰雹灾害历史数字序列。分析其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公元前886年至公元1949年湖南省大风、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均呈极显着增加趋势;(2)大风、冰雹灾害的年内变化均呈现为双峰型,3-5月、6-8月分别为高发季节和次高发季节。(3)较严重的大风、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3-5月强对流天气活跃的季节,由此也可以看出由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大风、冰雹灾害重于冷空气所导致的。(4)大风、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及强度与湖南地形条件密切相关,洞庭湖区、湘江河谷地带多大风灾害,山区多冰雹灾害。
赵志军[3](2017)在《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逐渐加重,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使人口和经济集聚,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指数增长。当前,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任重道远。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控制,夏季暴雨频繁,大风冰雹灾害时常发生,秋冬季低温连阴雨等自然灾害在大部分地区也产生重大影响。重庆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容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重庆市地形以山地、丘陵、台地、沟谷等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表岩性的脆弱度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自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地表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导致新的灾害点不断出现。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重庆市自然灾害数据,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地理区划理论,采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地理区划等方法,研究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地域分异和组合,综合评价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重庆市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暴雨山洪、干旱、风雹、低温阴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它们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但其发生的数量、规模、频率、强度和结构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万州区和云阳县等地的地质灾害数量最多,每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点超过13个;其次是渝中部的涪陵、长寿和渝西部的合川等地;渝西部地区和渝东南的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相对较少。除了万盛和城口外,重庆市其余地区伏旱的频率都很高,尤其是长江、嘉陵江和綦江等河谷地区伏旱尤为严重;春旱多发于渝西地区,夏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西部地区,秋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冬旱多发于渝东北地区;暴雨有三个高值区,分别是酉阳、开州、以北碚、合川交界处;洪涝灾害多发于沿江河谷地区和低洼地区,主要是长江、嘉陵江、綦江、乌江、大宁河等沿岸地区;高温多发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海拔较低地区,尤其是沿江河谷地区高温日数长、强度大;大风多发于渝东北,尤其是万州和巫溪两地;冰雹多发于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多发于5-9月份,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多集中在7、8月份;低温、连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于春秋两季;干旱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同季节干旱类型不同,影响最重的是伏旱。(2)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与组合规律。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是在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背景下,主要由地貌、气候、地质构造、岩性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的地方性和局地性地域分异规律。受地貌宏观格局的制约,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低山中山区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区的区域自然灾害有显着差异。前者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和垂直分异性;后者的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强度较小,但因分布在人口经济密集区,自然灾害损失较重。在这两大自然灾害区内部,由小地形和小气候造成更小空间尺度的自然灾害分异。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有显着的差异,渝东北地区为伏旱地质山洪风雹秋冬旱灾害组合区;渝东南地区为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开县-梁平-垫江地区为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万州-忠县-云阳地区为高温伏旱洪水地灾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重庆市主城九区-璧山-江津为高温伏旱洪灾地灾组合区;渝西部地区为伏旱地灾低温连阴雨春夏旱灾害组合区。(3)自然灾害综合指数。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GIS空间分析,在分析重庆市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致灾因子危险度和承灾体脆弱度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以反映重庆市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性质及其空间差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高值区位于渝东北的巫溪、巫山、奉节、城口、万州、云阳等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超过2.7;其次是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低值区位于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小于1.7;其余地区的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介于1.7-2.7之间。(4)根据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和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与组合,以导致自然地理和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地貌为界线,划分重庆市自然灾害区。首先主要依据宏观的孕灾环境、区域自然灾害组合和特征,划分第一级自然灾害区;进而主要依据区域自然灾害组合、自然灾害强度和频率,在第一级自然灾害区基础上划分第二级自然灾害区。由此将重庆市分为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和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二个一级自然灾害区、七个二级自然灾害区。
汤欣雨[4](2017)在《云南省风雹灾害损失分布和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象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最具严重影响力的灾害之一,其主要类型包括:由大气直接产生的灾害和次生灾害。云南省位居中国西南地区,属于海拔高度差较大和地形庞杂的区域,常年受到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的影响,繁杂的环境特征和地理分布特征往往导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常年发生如高温、干旱、低温、暴雨、大风、冰雹、雷电、雪灾、森林火灾等直接气象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次生气象灾害。受气象灾害影响,加上原本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等原因,使云南省经济发展更加迟缓。而面对如何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以及灾区重建的问题,单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救助两方面是不能解决的,必须充分发挥金融风险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减轻政府负担,又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灾救灾效率,为灾后重建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以云南省的风雹灾害作为文章主要探究的目标。首先介绍了全球及国内气象灾害,并重点介绍了云南省气象灾害特征及其现有应对措施。其次,利用极值理论对云南省风雹灾害经济损失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运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法,主要利用强度点模式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结合R软件,对云南省风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最后,结合研究成果,针对目前云南省应对风雹灾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金融参与风险管理、防御等角度提出应对灾害的相关策略。
江懿,陈磊,任竹,陈娟[5](2016)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安徽省农业风雹灾害风险评估》文中指出为了客观评估风雹灾害对安徽省农作物造成的风险损失,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安徽省1991—2012年近22年的农业风雹灾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因风雹灾造成的农业受(成)灾面积相对较小;在受灾指数10%下,安徽省风雹灾害风险水平为低风险,风险概率为156年1遇;安徽省风雹灾成灾指数一般不超过8%,该指数下的风险概率约为10000年1遇;随着受灾程度的增加,安徽省各市的风雹灾害风险概率呈下降趋势。
高晓容,李硕,王翌[6](2015)在《北京市通州区风雹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文中指出以乡镇(街道)为风险评估单元,以人口和社会经济作为承灾体,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的风险表达式,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建立风雹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指标体系法评估承灾体的脆弱性状态,根据加权综合评分法建立脆弱性评估模型,分析15个乡镇(街道)短时大风、冰雹灾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对风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通州短时大风风险高值区在宋庄、潞城、漷县,低值区在西集镇、于家务乡、新华街道;冰雹风险高值区在潞城、西集镇,低值区在北苑、新华、玉桥街道及梨园、马驹桥、于家务乡(镇);风雹灾害风险高值区在宋庄、潞城、漷县,低值区在新华、玉桥街道、马驹桥镇、于家务乡(镇)。
杜华明[7](2015)在《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气象灾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分布的区域差异是灾害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时空特征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气象灾害的时空统计规律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新命题,灾害风险评价是有效进行灾害防御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灾害统计理论的灾害时空变化规律、灾害趋势判断和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既有助于为灾害地理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更有利于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气象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影响面广,灾害的发生给川滇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加强对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规律的统计研究是区域灾害研究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川滇地区为研究区域,针对川滇地区的气象灾害,采用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Z指数法、Morlet小波变换、自然灾害风险指数等方法就近53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川滇地区气象灾害对区域暖干气候的响应。研究表明,川滇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经历着增温、少雨、干燥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在暖干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突变后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了 14.84%,强度加剧4.45%;暴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了 0.63%,强度增加了 1.60%;雪灾发生频率增加了 0.17%,强度增加9.86%;高温发生频率增加了 26.03%,强度加剧了 0.27%;低温冷害、霜冻频次分别减少了 45.11%和11.97%,其强度均呈减弱状态。(2)建立了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本研究通过构建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指标,创建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川滇地区前期已发表的相关气象灾害趋势判断案例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准确率达75%,该检验表明川滇地区的气象灾害具有很强的可公度性。(3)发现了多个灾害时间窗口期。本研究通过灾害趋势判断发现,川滇地区春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川东盆地冬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8年,滇东地区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丽江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和2017年,昆明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和2016年。都江堰、宜宾、阆中、成都、绵阳、勐腊六地的主汛期大暴雨时间窗口期分别为2019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川西高原冬半年雪灾的时间窗口期为2019年。绵阳5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遂宁9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和2016年,大理7~9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和2018年,文山12月~次年4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7年。(4)进行了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本研究发现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川滇地区分别有50.00%、49.54%、48.65%、57.50%、44.44%的干旱、暴雨、雪灾、低温冷冻、霜冻灾害的灾害年份出现在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值年及其前后1a。通过气象灾害年份与ENSO事件的相关分析发现,分别有 68.75%、58.14%、56.76%、67.90%、66.67%的干旱、暴雨、雪灾、低温冷冻、霜冻灾害年份发生在ENSO事件年。(5)构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风险评价。在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对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表明,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滇西南地区,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云南中东部和云南南部地区,川西高原雪灾重灾区处于北部的石渠、色达、甘孜、红原、若尔盖等地,低温冷害高风险区位于川东盆地及滇东地区,霜冻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地带。(6)提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对策。针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结果,本研究从成立专业灾害指挥机构,构建气象灾害风险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坚持依法防灾,完善气象灾害救助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资金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工程建设;强化对气象灾害的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全社会的灾害风险意识,强化社会参与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措施。通过川滇地区气象灾害的研究发现,川滇地区干旱、暴雨、雪灾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剧,建立了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构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灾害风险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川滇气象灾害时空规律、了解灾害发展动向、掌握区域灾害风险状况,对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林芝[8](2011)在《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城市灾害严峻。随着西南山地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和人口密度的过度集中,健全的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景观、游憩和文化功能,还具有防灾避险功能。本文结合日本及欧美国家的丰富经验,从西南山地城市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灾害要素等方面对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影响,整合形成了基于西南山地城市特征的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因地制宜的构建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体系与建设标准,藉以提高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可操作性。将科学防灾和主动避险相结合,利用有限的基础资源将绿地的防灾功能最大化。根据避难行为特征及绿地的安置要求,本文提出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法包括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两大系统。规划编制探讨了山地城市在此类规划编制中的特点及对策,立足西南山地多灾特征,结合山地城市复杂地形的布局结构,构建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确定适合山地城市路网的绿色疏散通道规划,以及针对复杂地形场地特征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标准;实施管理主要从绿地管理运营体制、法规着手,通过资金、法律和公众参与来保障防灾避险绿地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文章最后对攀枝花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攀枝花市区域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分析,评估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灾害种类;通过对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资源总量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分阶段、分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标准。整合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城市功能分区以及行政区划边界,划设综合防灾分区。根据各防灾分区的主要灾害类型,明确分区内绿地的类型以及绿地建设内容。整合各类防灾避险绿地资源,优化整体布局,在满足绿地容量和服务半径的前提下,按防灾避险绿地等级划分确定其相应的责任区划。依托城市道路,进行绿色疏散通道的组织,并按防灾区划等级配设相应的防灾支撑系统项目。
赵丹煦[9](2011)在《基于回归分析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研究 ——以丽江市某县为例》文中认为农用地是自然、生态和社会复合体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定级与估价是对农用地所固有的资产价值进行客观合理的估算和判定,它对于征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农用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价值理论使西方国家对农用地价格研究已较为成熟;但由于我国早期无偿土地使用制度的实行,使人们没有意识到农用地评估的重要意义,这使得我国现阶段农用地价格理论研究滞后,主要是人们对于农用地价值、价格构成缺乏完整统一的认识,农用地价格体系的观念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健全、完善的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宏观调控;同时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致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以上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城镇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不利于农村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构筑具有中国特色农用地等级评定体系方法,以便确保高质量的农用地充分用于农业生产,使其发挥农用地的价值和功能,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本文将基于回归分析,对农用地的定级与估价进行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据回归分析的原理,构建回归分析定级估价综合模型,在估价时应用收益还原法确定农用地基准地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用地定级估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使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结果趋于合理完善,为农用地补偿构成和补偿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应用回归分析原理,建立回归分析综合模型,并以丽江市某县为例,对该县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发展历程和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概述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定级与估价的原则等。第三部分为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方法研究,包括农用地定级和估价的常规方法研究和基于回归分析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方法研究。第四部分为实例验证,主要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并根据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的农用地进行定级与估价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结果应用进行研究,包括定级与估价结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用地结构调整、开发整理、土地征收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江丽,安萍莉[10](2011)在《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文中认为分析了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台风灾和农业病虫害、草害、鼠害8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了其造成的历年粮食减产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2020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自然灾害对我国各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旱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在黄淮海区、西北区等;涝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等;风雹灾风险区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青海;台风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农业病虫害风险区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分布在华南沿海区和西南区等;而霜冻灾、农业草害、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小。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风雹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风雹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灾情数据的河北省冬小麦气象灾害与病虫害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分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4 灾害程度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 |
2.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 |
2.2.1 主要灾害 |
2.2.2 其他灾害 |
2.3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灾害发生的区域特征 |
2.3.1 主要灾害 |
2.3.2 其他灾害 |
2.4 主要灾害对冬小麦减产估算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湖南历史风雹灾害序列构建及其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及风雹灾害序列构建 |
1.1 资料来源 |
1.2 区域划分 |
1.3 风雹灾害序列构建 |
1.3.1 公元前886年至公元1949年风雹灾害数字化与序列构建 |
1.3.2 1981-2010年大风、冰雹日统计 |
2 风雹灾害的变化规律 |
2.1 时间变化特征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3 主要结论与讨论 |
(3)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论文新意、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新意 |
1.5.2 可行性分析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重庆市自然地理特征 |
2.1.2 重庆市社会经济特征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反距离权重法 |
2.3.3 叠加分析 |
第3章 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 |
3.1 暴雨洪涝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3 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3.1.4 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
3.1.5 暴雨洪涝成因 |
3.2 干旱灾害 |
3.2.1 基本概念 |
3.2.2 干旱特征 |
3.2.3 干旱成因 |
3.3 地质灾害 |
3.3.1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 |
3.3.2 地质灾害成因 |
3.4 低温、阴雨 |
3.4.1 低温 |
3.4.2 连阴雨 |
3.4.3 低温阴雨 |
3.4.4 低温、连阴雨成因 |
3.5 大风冰雹 |
3.5.1 大风 |
3.5.2 冰雹 |
3.5.3 大风冰雹的成因 |
3.6 高温 |
3.6.1 高温时空分布 |
3.6.2 高温成因 |
第4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与分异 |
4.1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 |
4.2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
4.2.1 自然灾害地方性分异 |
4.2.2 自然灾害局域性分异 |
4.3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和组合 |
4.3.1 渝东北伏旱地质山洪大风秋冬旱灾害组合区(I) |
4.3.2 渝东南部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II) |
4.3.3 开县、梁平、垫江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III) |
4.3.4 万州、忠县、云阳、涪陵伏旱洪水地质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IV) |
4.3.5 重庆市主城区九区、綦江、璧山、江津高温伏旱洪水地质灾害组合区(V) |
4.3.6 渝西部伏旱地质低温连阴雨春旱灾害组合区(VI) |
第5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
5.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区划方法 |
5.1.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 |
5.1.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方法 |
5.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获取 |
5.2.1 指标的选取 |
5.2.2 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标权重的获取 |
5.3 重庆市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 |
5.3.1 重庆市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指标 |
5.3.2 致灾因子危险度 |
5.4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
5.4.1 承灾体脆弱度评价指标 |
5.4.2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
5.5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 |
5.5.1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 |
5.5.2 孕灾环境敏感度 |
5.6 自然灾害综合指数 |
5.7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
5.8 重庆市自然灾害分区概述 |
5.8.1 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 |
5.8.2 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 |
第6章 防灾减灾 |
6.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害防灾体系 |
6.1.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 |
6.1.2 自然灾害防灾体系的建立 |
6.2 健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领导机制 |
6.3 系统、科学、规范的修建防灾减灾工程和防灾保障体系 |
6.4 借鉴国内外的防灾减灾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防灾减灾对策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4)云南省风雹灾害损失分布和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损失分布 |
1.2.2 空间分布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内容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全球及国内气象灾害分布特征 |
2.1 气象灾害的定义 |
2.2 全球气象灾害的分布特点 |
2.3 国内气象灾害分布特征 |
2.4 我国应对气象灾害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云南省气象灾害特征及应对措施 |
3.1 云南省地域特征 |
3.2 云南省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 |
3.3 云南省气象灾害季节性分布 |
3.4 云南省灾害地域分布 |
3.5 云南省应对气象灾害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理论知识 |
4.1 有关极值理论的内容简介 |
4.1.1 极值理论原理 |
4.1.2 极值理论的两类模型 |
4.1.3 厚尾性的特征及其检验 |
4.1.4 阈值的确定 |
4.1.5 参数估计 |
4.1.6 基于POT的VaR计算模型 |
4.2 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相关简介 |
4.2.1 基于强度的点模式 |
4.2.2 距离分析法 |
第5章 云南省风雹灾害经济损失分布实证研究 |
5.1 云南省风雹灾害的特点 |
5.1.1 云南省风雹灾害发生级别 |
5.1.2 云南省风雹灾害季节性变化 |
5.1.3 云南省风雹灾害的地域分布 |
5.2 云南省风雹灾害形成的外部因素 |
5.2.1 强对流天气影响 |
5.2.2 山地抬升影响 |
5.3 直接经济损失分布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统计描述 |
5.3.3 损失数据的尾部检验 |
5.3.4 门限值的选取 |
5.3.5 形状参数ξ和尺度参数β的估计 |
5.3.6 直接经济损失分布 |
第6章 云南省风雹灾害空间分布研究 |
6.1 数据整理分析 |
6.2 将风雹灾害空间化处理 |
6.3 风雹灾害的强度点模式分析 |
6.4 风雹灾害的集聚特征 |
6.5 风雹灾害空间分布结论 |
第7章 云南省应对风雹灾害风险的相关建议 |
7.1 政府财政补偿 |
7.2 增强基层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
7.3 强化建设配套设施与实施保险抗灾减灾机制 |
7.4 分别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转变灾害防御工作的重点 |
7.5 构建金融参与、法制保障、税收优惠相互融合的风险管理模式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安徽省农业风雹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评估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历史灾情分析 |
2.2 风雹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
2.3 安徽省农业风雹灾受(成)灾风险估计值 |
2.4 安徽省各市农业风雹灾害风险区划 |
3 结论与讨论 |
(6)北京市通州区风雹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来源 |
1.2风雹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风雹灾害危险性分析 |
2.2风雹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分析 |
2.3风雹灾害风险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7)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区域概况 |
1.1.3 研究意义 |
1.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滇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2 川滇地区气温时空特征分析 |
2.2.1 气温时间变化趋势 |
2.2.2 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
2.3 川滇地区降水量时空特征分析 |
2.3.1 降水量时间变化趋势 |
2.3.2 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
2.4 川滇地区其他气象要素时空特征分析 |
2.4.1 相对湿度时空特征分析 |
2.4.2 日照时数时空特征分析 |
2.5 极端气候事件分析 |
2.5.1 高温日时空特征分析 |
2.5.2 暴雨日时空特征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规律 |
3.1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指标 |
3.1.1 干旱 |
3.1.2 暴雨 |
3.1.3 雪灾 |
3.1.4 低温冷害 |
3.1.5 霜冻 |
3.2 川滇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
3.2.1 干旱灾害时间变化趋势 |
3.2.2 干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3.3 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灾害时空规律 |
3.3.1 主汛期暴雨日时空规律 |
3.3.2 主汛期暴雨量时空规律 |
3.3.3 主汛期暴雨集中率时空规律 |
3.3.4 主汛期暴雨强度时空规律 |
3.3.5 主汛期暴雨贡献率时空规律 |
3.4 川西高原雪灾时空规律 |
3.4.1 雪灾时间变化趋势 |
3.4.2 雪灾空间分布特征 |
3.5 川滇地区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
3.5.1 四川省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
3.5.2 云南省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
3.6 川滇地区霜冻灾害时空规律 |
3.6.1 霜冻灾害时间变化趋势 |
3.6.2 霜冻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趋势判断 |
4.1 灾害趋势判断模型与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 |
4.1.1 灾害趋势判断模型 |
4.1.2 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 |
4.2 川滇地区旱灾趋势判断 |
4.2.1 川滇全区旱灾趋势判断 |
4.2.2 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
4.2.3 典型城市旱灾趋势判断 |
4.3 川滇地区暴雨灾害趋势判断 |
4.3.1 都江堰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
4.3.2 宜宾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
4.3.3 阆中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
4.3.4 成都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
4.3.5 绵阳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
4.3.6 勐腊县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
4.4 川西高原雪灾趋势判断 |
4.4.1 秋季中雪灾趋势判断 |
4.4.2 冬季大雪灾趋势判断 |
4.4.3 春季中雪灾趋势判断 |
4.4.4 冬半年大雪灾趋势判断 |
4.5 川滇地区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
4.5.1 四川省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
4.5.2 云南省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
4.6 川滇地区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
4.6.1 川西高原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
4.6.2 川东盆地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
4.6.3 甘孜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
4.6.4 香格里拉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
4.7 小结 |
第5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 |
5.1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
5.1.1 旱灾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
5.1.2 暴雨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
5.1.3 雪灾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
5.1.4 低温冷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
5.1.5 霜冻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
5.2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
5.2.1 旱灾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
5.2.2 暴雨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
5.2.3 雪灾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
5.2.4 低温冷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
5.2.5 霜冻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
5.3 小结 |
第6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 |
6.1 气象灾害形成因素分析 |
6.1.1 灾害趋势分析 |
6.1.2 灾害源及其危险性分析 |
6.1.3 孕灾环境分析 |
6.1.4 承灾体分析 |
6.1.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
6.2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6.2.1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6.3 基于行政区尺度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
6.3.1 旱灾风险评价 |
6.3.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
6.3.3 雪灾风险评价 |
6.3.4 低温冷害风险评价 |
6.3.5 霜冻灾害风险评价 |
6.4 基于GIS格网技术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
6.4.1 旱灾风险评价 |
6.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
6.4.3 雪灾风险评价 |
6.4.4 低温冷害风险评价 |
6.4.5 霜冻灾害风险评价 |
6.5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插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和本课题的选择 |
1.3.1 绿地何时纳入防灾减灾系统 |
1.3.2 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 |
1.3.3 国内相关理论及研究 |
1.3.4 本课题的选择 |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的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概念 |
1.5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2 防灾避险绿地内涵探索 |
2.1 防灾避险绿地分类 |
2.2 防灾避险绿地功能 |
2.2.1 防灾能力 |
2.2.2 避灾功能 |
2.2.3 小结 |
2.3 防灾避险绿地体系 |
2.4 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2.4.1 总规的“统领”、“依托” |
2.4.2 控规的“控制”、“导引” |
2.4.3 绿规的“依据”、“修正” |
2.4.4 应急避难场所的“补充”、“完善” |
2.4.5 与其他专项规划“落实”、“协调” |
3 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影响要素分析 |
3.1 影响要素概述 |
3.2 城市规划 |
3.2.1 城市形态 |
3.2.2 城市性质 |
3.2.3 道路交通 |
3.3 园林景观 |
3.3.1 绿地组成 |
3.3.2 绿地特点 |
3.3.3 影响 |
3.4 灾害要素管理 |
3.4.1 西南山地城市灾害类型、特征 |
3.4.2 影响 |
4 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研究 |
4.1 规划原则 |
4.2 规划目标 |
4.3 编制体系 |
4.3.1 功能评估体系 |
4.3.2 防灾分区 |
4.3.3 科学布置防灾避险绿地 |
4.3.4 确定防灾设施 |
4.3.5 植被规划 |
4.4 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 |
4.4.1 灾害要素分析 |
4.4.2 调整优化绿色疏散通道 |
4.5 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建设标准 |
4.5.1 场地设计标准 |
4.5.2 空间组织 |
4.5.3 环境要素 |
4.5.4 标识系统 |
4.5.5 应急能力 |
4.5.6 生命线系统 |
4.5.7 量化指标体系 |
4.6 实施管理体系 |
4.6.1 管理现状问题 |
4.6.2 管理运营体制 |
4.6.3 管理内容 |
4.6.4 管理保障 |
5 攀枝花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的案例研究 |
5.1 城市概况 |
5.2 绿地现状分析 |
5.2.1 绿地构成及规模 |
5.2.2 绿地布局 |
5.2.3 现状存在的问题 |
5.2.4 主要绿地现状问题分析及改造建议 |
5.3 应对攀枝花多灾、多组团的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 |
5.3.1 对灾害要素的分析及应对 |
5.3.2 适合攀枝花的指标体系 |
5.3.3 基于山地城市形态的空间策略 |
5.3.4 城乡一体的防灾避险绿地网络 |
5.4 启示 |
5.4.1 科学防灾与主动避险一体化 |
5.4.2 城市特色对防灾联动效益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基于回归分析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研究 ——以丽江市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发展历程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用地定级、估价的概述 |
2.1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相关概念内涵 |
2.1.1 农用地的概念 |
2.1.2 农用地定级的内涵 |
2.1.3 农用地估价的内涵 |
2.2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理论依据 |
2.2.1 土壤学理论 |
2.2.2 地租地价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生产力理论 |
2.2.5 生态经济理论 |
2.3 农用地定级估价的原则 |
2.3.1 农地定级的原则 |
2.3.2 农用地估价的原则 |
第三章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方法研究 |
3.1 常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评估方法研究 |
3.1.1 农用地定级方法研究 |
3.1.2 农用地估价的方法研究 |
3.2 回归分析综合模型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方法研究 |
3.2.1 回归分析的概述 |
3.2.2 回归分析的应用原理 |
3.2.3 基于回归分析农用地评价实施步骤 |
第四章 实例验证---以丽江市某县为例 |
4.1 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概况 |
4.1.3 社会经济概况 |
4.2 农用地定级估价范围 |
4.3 农用地基准地价内涵界定 |
4.4 农用地定级 |
4.4.1 划分定级单元 |
4.4.2 参评因素体系的确立 |
4.4.3 计算因素分值并编制"定级修正因素—质量分"关系表 |
4.4.4 评估样点资料调查 |
4.4.5 回归分析综合模型的建立 |
4.4.6 计算定级指数与农用地级别确定 |
4.5 农用地基准地价的确定 |
4.5.1 农用地基准地价的计算 |
4.5.2 农用地基准地价的确定 |
4.6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结果分析 |
4.6.1 定级成果整理与分析 |
4.6.2 估价结果整理与分析 |
第五章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结果的应用 |
5.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
5.2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
5.3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
5.4 土地征收中的应用 |
5.5 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中的主要成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表 |
(10)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
1.1 农业气象灾害 |
1.1.1 干旱灾害 |
1.1.2 洪涝灾害 |
1.1.3 风雹灾害 |
1.1.4 霜冻灾害 |
1.1.5 台风灾害 |
1.2 农业生物灾害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自然灾害的粮食减产风险评估 |
3.1 自然灾害减产风险量 |
3.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
3.2.1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
3.2.2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
3.2.3 风雹灾害风险评估 |
3.2.4 霜冻灾害风险评估 |
3.2.5 台风灾害风险评估 |
3.2.6 农作物病虫害风险评估 |
3.2.7 农作物草害风险评估 |
3.2.8 农作物鼠害风险评估 |
4 结论与讨论 |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风雹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灾情数据的河北省冬小麦气象灾害与病虫害规律分析[J]. 魏玉凯,安萍莉,张国梁,江丽,孟丽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11)
- [2]湖南历史风雹灾害序列构建及其变化特征[J]. 郭凌曜,廖玉芳,李晶,王亚. 灾害学, 2018(02)
- [3]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D]. 赵志军. 西南大学, 2017(02)
- [4]云南省风雹灾害损失分布和空间分布研究[D]. 汤欣雨. 云南大学, 2017(07)
- [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安徽省农业风雹灾害风险评估[J]. 江懿,陈磊,任竹,陈娟. 农学学报, 2016(03)
- [6]北京市通州区风雹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高晓容,李硕,王翌.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9)
- [7]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D]. 杜华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研究[D]. 李林芝. 重庆大学, 2011(01)
- [9]基于回归分析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研究 ——以丽江市某县为例[D]. 赵丹煦.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10]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J]. 江丽,安萍莉. 灾害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