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症状论文-刘晓妍,杨艳,夏泳

神经精神症状论文-刘晓妍,杨艳,夏泳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精神症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梅毒,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治疗

神经精神症状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妍,杨艳,夏泳[1](2019)在《26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26例神经梅毒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26例神经梅毒病例中,均以首发表现为精神病性症状就诊于精神科,表现为精神分裂样症状、焦虑、抑郁、躁狂、认知功能损害等;神经系统查体无特异性体征;2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65%患者存在非特异性异常的脑影像学表现。经治疗后患者血清TRUST滴度降低,精神症状改善。结论神经梅毒症状复杂多变,早期识别能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夏庆润,刘超,杨魁,徐丹[2](2019)在《小剂量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镁增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SCH)阳性症状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SC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应用氯氮平与安慰剂治疗,观察组(n=45)应用氯氮平与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改良版威期康星卡片分类测验(M-WCST)、连线测验(TMT)、词汇流畅性测验(VFT)评分;治疗前后测定血清BDNF和GDN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78%(Z=7.867,χ~2=6.15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TMT、M-WCST中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与非持续错误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t=6.594,9.494,4.980,6.838;P<0.05),M-WCST中正确数、正确分类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7.985,12.83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BDNF为(11.78±3.01)μg/L、GDNF水平为(553.71±102.24)pg/mL,两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BDNF(10.04±2.43)μg/L、GDNF(466.69±75.98)pg/mL(t=3.017,4.583;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6,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辅助治疗SCH安全有效,对认知功能损害具有部分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GDNF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郑兴娟[3](2019)在《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科收治的64例存在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BeHaVe-a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取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值得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3期)

王国霞[4](2019)在《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86例,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1);观察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63%,低于对照组的37. 21%(P <0. 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的护理具有显着效果,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张英辉,杨梅,王德燧,黄玲[5](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神经营养因子(NT-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分为阳性组(n=49)和阴性组(n=43);分别进行血清β2-MG、NT-3、IL-6水平检测;结果与9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β2-MG、NT-3、IL-6水平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血清β2-MG、 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阳性组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IL-6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P均<0.01)。阳性组、阴性组的血清β2-MG水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r=0.35,r=0.42;P均<0.05);阴性组血清β2-MG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9,P<0.05);阳性组中血清NT-3水平与兴奋评分、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39,r=0.32,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中枢神经免疫异常及神经营养不良;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中枢神经免疫异常更明显;血清β2-MG、NT-3、IL-6水平与患者症状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邹琳,陈清刚,魏安[6](2019)在《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精神分裂症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帕利哌酮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研究组临床症状;采用Stroop测验(SCWT)、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持续操作测验(CPT)和连线测验A(TMTA)评定对照组和研究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12±11.84)分vs.(38.45±7.24)分,Z=24.14,P<0.01];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指标(SCWT、CPT、DCST及TMTA时间)、BDNF、NGF及NT-3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帕利哌酮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四川精神卫生》期刊2019年03期)

赵敏,李洋洋,丁重阳,李天女,唐立钧[7](2019)在《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PET/CT脑葡萄糖代谢统计参数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应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分析方法分析无神经精神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无神经精神症状SLE患者13例(SLE患者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常规体部及脑部~(18)F-FDG PET/CT扫描。2组图像分别进行视觉分析及SPM分析,视觉分析主要对其脑萎缩程度、脑葡萄糖代谢分布及体部葡萄糖代谢异常进行对比分析,SPM分析主要对2组的~(18)F-FDG脑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组间t检验,获得有差异区域的Talairach坐标值,并查出各坐标所对应的脑区。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视觉分析可见部分SLE患者存在弥漫性的皮层葡萄糖代谢减低,而双侧基底节区代谢程度则相对较高;SPM分析SLE组双侧额顶叶及右侧枕叶等皮层区域葡萄糖代谢较健康对照组减低(P<0.001),双侧基底节区葡萄糖代谢较对照组增加(P<0.001)。体部无肿瘤性葡萄糖高代谢病灶。结论:~(18)FDG-PET/CT扫描能够敏感地反映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SLE患者在疾病早期尚无神经精神症状时即可出现较为广泛的皮层葡萄糖代谢减低,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可作为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监测手段。(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李丁亚,宋慧群,于国平,巴茂文[8](2019)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症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由于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导致患者的预后极差,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神经精神症状(NPS)作为AD的临床表现之一,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在疾病的预测、发展和预后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09期)

朱桂东,宋清海,徐伟杰,曹江[9](2019)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对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血清瘦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齐拉西酮、奥氮平配伍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丽水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以奥氮平治疗,联合治疗组以齐拉西酮、奥氮平配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体质指数(BMI)、血清瘦素(Leptin)、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及不良反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实验室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FPG、T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MI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PANSS评分和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以齐拉西酮、奥氮平配伍治疗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周金美[10](2019)在《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7年12月诊治的33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血透治疗的、无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等基本资料方面对比无显着差异,分析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结果出现血透失衡综合征9例(27. 27%),脑血管意外7例(21. 21%),尿毒症脑病5例(15. 15%),反应性精神病和药物过量各3例(9. 09%),B族维生素缺乏和营养不良各2例(6. 06%),低血糖和有机磷农药中毒各1例(3. 03%)。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以及血压水平均明显较高(P <0. 05),血透失衡和尿毒症脑病患者的透析时间明显较短(P <0. 05),尿毒症脑病患者和血透失衡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明显较高(P <0. 05)。结论导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主要包括脑血管意外、尿毒症脑病以及血透失衡综合征。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血压、血肌酐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电解质、药物使用、感染情况等是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神经精神症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镁增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SCH)阳性症状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SC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应用氯氮平与安慰剂治疗,观察组(n=45)应用氯氮平与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改良版威期康星卡片分类测验(M-WCST)、连线测验(TMT)、词汇流畅性测验(VFT)评分;治疗前后测定血清BDNF和GDN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78%(Z=7.867,χ~2=6.15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TMT、M-WCST中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与非持续错误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t=6.594,9.494,4.980,6.838;P<0.05),M-WCST中正确数、正确分类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7.985,12.83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BDNF为(11.78±3.01)μg/L、GDNF水平为(553.71±102.24)pg/mL,两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BDNF(10.04±2.43)μg/L、GDNF(466.69±75.98)pg/mL(t=3.017,4.583;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6,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辅助治疗SCH安全有效,对认知功能损害具有部分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GDNF表达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精神症状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妍,杨艳,夏泳.26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9

[2].夏庆润,刘超,杨魁,徐丹.小剂量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

[3].郑兴娟.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王国霞.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5].张英辉,杨梅,王德燧,黄玲.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9

[6].邹琳,陈清刚,魏安.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9

[7].赵敏,李洋洋,丁重阳,李天女,唐立钧.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PET/CT脑葡萄糖代谢统计参数图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9

[8].李丁亚,宋慧群,于国平,巴茂文.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症状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

[9].朱桂东,宋清海,徐伟杰,曹江.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对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血清瘦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10].周金美.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标签:;  ;  ;  ;  

神经精神症状论文-刘晓妍,杨艳,夏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