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文化论文-李文冰,张培峰

奥运文化论文-李文冰,张培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奥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奥运会徽,奥林匹克运动,奥运文化

奥运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冰,张培峰[1](2019)在《从奥运会徽的演变看奥林匹克对传承奥运文化的影响——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到2016年已经经历了叁十一届的洗礼,马上就要迎来第叁十二届,每一届奥运会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都有其创新的方面,各个主办国家也都尽其所能的展示自己本国的特色,为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一届和一届都有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奥运会徽的出现。奥运会徽代表着主办国的态度,代表着主办国的决心,更代表着世界人民的期盼。本文从分析夏季奥运会徽的演变入手,研究目的是探讨从其演变历程看奥林匹克对奥运文化的传承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所得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从奥运会徽演变历程看奥林匹克对奥运文化的传承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叁个方面表述:(1)对奥运会徽设计理念的体现:奥运会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的象征,从非官方到官方首次认可经历了四届奥运会,第一次出现奥林匹克字样已经是第叁届奥运会了,第一次出现奥运五环是第十届奥运会,奥运会徽越来越完整。从奥运会徽的特点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程度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从第一次出现奥林匹克字样到出现举办时间到出现五大洲的国旗到第一次出现五环样式再到最后艺术与民族文化的相结合,再到奥运会徽视觉与社会效益并存的设计理念,都在说明奥林匹克运动影响着人们对于会徽的设计理念,奥运会徽的设计更加的贴合实际,使得奥运会徽越来越完善,体现出更多的奥运信息。(2)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第一届奥运会是现代奥运会的开端,是标杆,橄榄枝、神庙、天使都体现出了和平的主旨;第二届虽然体现了竞争的意味,但是与第叁届奥运会以期都沦为了世博会的牺牲品,是的奥运会的悠久传统受到了颠覆性的冲击。吸取前两届奥运会的前车之鉴,后叁届奥运会又将奥林匹克悠久的历史传统发扬出来;但是发展阶段的几届奥运会被强权政治所笼罩,使得纯粹的体育运动收到了强烈的政治冲击,一度使得奥林匹克背离的初衷,成为强权政治的玩物,奥林匹克精神不复存在;在发展到成熟阶段,奥运会徽的设计打破了之前的固有概念,使得奥林匹克精神死灰复燃,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这就体现了但是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积极追求和强烈的表现欲。充分说明从奥运会徽的演变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从完全的为了展示主办城市逐步发展到展示与对奥运精神追求和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叁者并存的状态。(3)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态度变化:第一届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世界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无限期盼,但是第二第叁届奥运会徽上完全找不到奥林匹克的影子,虽然女性运动员首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但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了世博会的附属品,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态度直线下降。后叁届奥运会徽上奥林匹克字样的出现又为奥林匹克带来了希望,奥林匹克又回归了本来的样貌。后面出现的奥运会徽表现出了强权政治,使得人们对举办奥林匹克的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同时对于这几届奥林匹克出现了抵制的态度,奥林匹克运动变得一塌糊涂;发展阶段的到来,从奥运会徽成熟的表现上人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对于奥林匹克充满期待,渴望能够站到最大的世界舞台上,这就从百余年奥运会徽的演变看出奥林匹克运动的举办影响着人们对待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体态度,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到充满希望的期待,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奥运会徽上奥林匹克运动标志的表现以及举办形式,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单独的盛会而不是依附于其他国际盛会,同时奥运会徽也成为了世界各举办国争相比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结语:夏季奥林匹克是四年一次的世界性盛会,百余年的发展使得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每一次奥林匹克的举办都伴随着一个奥运会徽的出现,每一个奥运会徽又代表着奥林匹克的态度。奥运会徽的演变是一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从奥运会徽设计理念变化、对奥林匹克精神追求、对奥林匹克态度的改变都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影响着奥运文化的传承,虽然传承的过程一波叁折,但是奥林匹克正在蓬勃的发展,第一个百年已经过去了,还有很多个百年在等待着人们去创造,奥运会徽也会越来越成熟,更加体现奥林匹克的主旨,我们期待着奥林匹克带给世界精神文化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朱阅平[2](2019)在《突出历史文化,实现崇礼后奥运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张成功申冬奥,北京携手张家口绘就了一张绚烂的冬奥蓝图:充分利用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崇礼”叁大场馆群。届时,崇礼将产生51枚冬奥金牌。冬奥会花落北京,花开崇礼。崇礼直接参与筹办承办冬奥会,这个“东方(本文来源于《张家口日报》期刊2019-10-12)

郝莹玉[3](2019)在《传播奥运文化 弘扬奥运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蓝天碧透,长城巍峨。8月8日上午,葱郁群山与古老长城犹如一幅瑰丽画卷,映衬着雄伟的大境门,数面印有冬奥会徽的蓝白色旗幡迎风招展,与长城脚下的蓝色大型舞台交相辉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音乐作品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暨河北省2019年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大境门(本文来源于《张家口日报》期刊2019-08-09)

黑迪[4](2019)在《奥运赛事文化活动对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萨马兰奇先生说过:“文化是奥林匹克的内在要素,如果没有反映主办国精神的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是不完整的。”正因为文化活动总是伴随着奥林匹克竞赛,才使得奥运会所蕴含的价值观更容易体现出它们的影响力。从巴塞罗那开始,到悉尼、雅典等,主办城市都会借助奥运的平台展示本国的文化艺术,并与世界多元文化相交流,进而宣传体育赛事,树立本国形象。近年来,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重视比赛前后的文化活动安排,赛事推广,活动气氛和群众参与程度。体育赛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比赛,而是赛事项目与文化活动互相结合的综合展示。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的重要性不亚于赛事本身,它是宣传赛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文化活动围绕着体育主题展开,其目的是为了展示主办城市或东道主的文化概念,有效地烘托赛事氛围,宣传赛事文化内涵和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赛事文化整体运行也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和完善的阶段。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进入中国,再次来到北京,文化活动作为赛事的重要推手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划。如何借鉴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的成功经验办好冬奥会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再结合作者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的实际经验,探讨奥运与赛事文化活动的相互影响,挖掘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的宝贵经验及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启示,并对赛事后续的持续发展提出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精心设计赛事筹备期和赛时期间文化活动的投放节奏。在整个赛事组织周期内的重要节点时刻,文化活动对提升奥运赛事影响力、宣传主办城市整体氛围和主办国家文化有很大帮助。文化活动大部分项目应集中在奥运开幕前3个月-6个月内爆发,创造盛大的活动声势,有利于促进奥运节日氛围的营造与传播。(2)赛事文化活动要重在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演出质量高、国家文化特色突出等几个方面。作为文化交流的盛会,奥运文化活动必须具备一定规模,把握好量与质的关系。有必要集中精力创造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亮点项目,在宣传时间点和场地选择两方面得到充分考虑和优先安排。(3)艺术品牌和优秀作品是文化活动的核心灵魂。奥运会文化活动向全世界展现了主办国家和城市的面貌,高水准的艺术品牌和优秀作品是吸引全球目光的根本,是奥运举办城市追求奥运文化影响力传播效应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也使得奥运文化与城市文化更加紧密结合。(4)坚持制定自主项目和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要成功运作奥运文化活动,必须有精心定制优秀的文化项目,同时有效地挖掘民间资源,整合社会项目。一方面,把握总体节奏,整体活动内容丰富,形成完整互动;一方面,通过吸收社会优秀文化项目,提供有利支持和补充,从而调动全民积极性。同时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留下很多宝贵经验,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活动可以在组织形式、内容题材、展现方式等方面充分借鉴08年奥运会优秀的文化项目。可以将当时因客观原因或时间因素未被采纳或忽略的优秀素材内容整合调整,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重新展现。(2)因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在北京和张家口两个城市,因两地文化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可以分别突出两个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展示中,根据地方文化或民俗特点有机的与国际文化相结合或单独展现,形成风格各异,相互呼应的文化活动。(3)建议结合当下流行的时尚传播媒介对冬奥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考虑借助年轻客群喜爱的传播方式去宣传冬奥会,将冬奥会的表现形式更加时尚化、年轻化,也可以将自媒体的传播利用到冬奥会文化活动展示中,获得更多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旭军,张军武[5](2019)在《和奥运冠军面对面——湘宁体育文化交流周在宁夏成功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常荣幸能得到奥运冠军的指导,通过杨霞老师的现场教学,搞清了自己举重动作的症结所在,也明确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杨老师一样,站在国际赛场上,追逐自己的体育梦和金牌梦。"宁夏举重运动员黄凤琴在接受了奥运冠军杨霞的指导后,感受颇深。4月24日~28日,熊倪、刘璇、杨霞、龙清泉4位湖南籍奥运冠军在宁夏大地掀起了一股体育潮和冠军热。湖南体育局和宁夏体育局联合举办湘宁体育文化交流周。湖南体育局局长李舜一行20人组成交流团,走进宁夏多地,深入专业运动队、贫困农村学校、公共体育场馆、体育产业基地,与运动员、教练员、学生、体育界人士开展互动交流、技术指导、座谈交流,加强两省区体育(本文来源于《宁夏画报》期刊2019年04期)

程建丽,辛程[6](2019)在《奥运英语培训中成人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和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奥运英语培训成人跨文化语用能力为研究内容,分析其现状及原因,设定层次目标,探寻培养和提升策略,以期满足冬奥背景下张家口对跨文化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促进张家口与世界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实现张家口从环京小城到"国际张"的华丽转变。(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13期)

顾宁[7](2019)在《奥运遗产中的文化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今年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是全民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委员关心和一直在做的工作。运动员们正在紧张备战中,而北京冬奥组委也在进行紧锣密鼓地筹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奥运遗产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报》期刊2019-03-19)

文沫霏[8](2019)在《浅谈2008年奥运文化遗产对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届冬奥会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截止到2018年一共举办了23届。现如今已有12个国家,20个城市担任过冬奥会主办地。我国即将在2022年2月首次举办第24届冬奥会,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由于我国冰雪项目总体竞技水平及群众普及率低,举办经验不足,所以在冬奥会筹办期,要广泛汲取以往冬奥会和夏奥会的经验,才能保证大赛取得顺利成功。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留下的文化遗产进行分析,为筹备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08期)

蔡向阳,李斌,蒋建文[9](2019)在《奥运争光背景下福建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现役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现役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优化福建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现役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的办法。旨在提高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现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办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佳,蒋丽[10](2019)在《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文化宣传展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加速了体育竞技以及体育文化方面的进步,2020年冬奥会在我国的举办更是印证了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体育的发展能力。而张家口作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协办城市,更是需要借此机会加强文化宣传力度,促使文化宣传展示得以做到深入人心,令人眼前一亮。鉴于此,本文分析阐述了2022年冬奥会对张家口发展的价值以及张家口协办奥运会自身的优势,并对其文化宣传展示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张家口市成功协办2022年冬奥会献力。(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01期)

奥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京张成功申冬奥,北京携手张家口绘就了一张绚烂的冬奥蓝图:充分利用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崇礼”叁大场馆群。届时,崇礼将产生51枚冬奥金牌。冬奥会花落北京,花开崇礼。崇礼直接参与筹办承办冬奥会,这个“东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奥运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冰,张培峰.从奥运会徽的演变看奥林匹克对传承奥运文化的影响——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朱阅平.突出历史文化,实现崇礼后奥运经济健康稳定发展[N].张家口日报.2019

[3].郝莹玉.传播奥运文化弘扬奥运精神[N].张家口日报.2019

[4].黑迪.奥运赛事文化活动对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5].杨旭军,张军武.和奥运冠军面对面——湘宁体育文化交流周在宁夏成功举办[J].宁夏画报.2019

[6].程建丽,辛程.奥运英语培训中成人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和提升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

[7].顾宁.奥运遗产中的文化元素[N].中国体育报.2019

[8].文沫霏.浅谈2008年奥运文化遗产对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启示[J].科技资讯.2019

[9].蔡向阳,李斌,蒋建文.奥运争光背景下福建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现役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探究[J].考试周刊.2019

[10].刘佳,蒋丽.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文化宣传展示研究[J].智库时代.2019

标签:;  ;  ;  

奥运文化论文-李文冰,张培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