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党员主体地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代,党员主体地位,探索
党员主体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18)在《新时代高校党组织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让党员在基层党组织中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大党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际参与党内及党的管理活动。二是党内事务能够体现党员主体的意志,党的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围绕党员主体来展开,这两个方面都有赖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员主体地位的影响,对提高党员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途径。(本文来源于《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兰丽影[2](20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历来是我们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员主体地位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回答。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的推进,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的逐步演进,为今天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兰丽影[3](2018)在《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员主体地位"概念是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首次突出强调的,但以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就从不同角度作出过理论阐述和实践回答,这为我们今天研究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兰丽影[4](2018)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确立和维护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是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党员主体地位"概念是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首次突出强调的,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从不同角度做出过理论阐述和实践回答,这为我们今天研究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马建英[5](2017)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促进党内民主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活力、巩固党的统一的重要保证。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指出:“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这是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论断,进一步(本文来源于《银川日报》期刊2017-02-06)
王志芳[6](2016)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将“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提高到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同等位置,用了一个专题来加以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力(本文来源于《海口日报》期刊2016-12-27)
姜伟[7](2016)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着力构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把“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作为一个专章,提出一系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6-11-17)
高振岗[8](2016)在《执政伦理建设中农村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执政伦理是执政党政治权威的道德支撑,构成执政党及其成员行为方式的价值导引。通过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获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关注和尊重农村党员的主体地位。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流动党员数量的增加、泛市场化意识所形成的社会冲击力以及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空心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党员的主体地位,成为党执政伦理建设在农村贯通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通过"五位一体"的保障机制构建,重新确立农村党员的主体地位,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执政伦理建设在农村的选择路向。(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程晋富,曾鸽[9](2016)在《党员主体地位及其动力性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发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提出,不但丰富和深化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内涵,更进一步明确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党内民主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本原上说其发展动力在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党员主体地位的动力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原生性动力、根本性动力、持久性动力等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深入系统探讨党员主体地位的动力性,具有显着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王丽娜[10](2016)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以海南大学法学院党建工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我国政治发展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党员作为政党队伍的主要成员,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也引起了较多人群的注意。本文针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以海南大学法学院党建工作为例子,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现代国家政党随着社会人文的发展,绝大部分政党都代表着主要人群的意见,即为民主性的政党。民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政治、社会、科技、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意(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6年16期)
党员主体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历来是我们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员主体地位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回答。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的推进,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的逐步演进,为今天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党员主体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1].王莉.新时代高校党组织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2].兰丽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
[3].兰丽影.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
[4].兰丽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8
[5].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马建英.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促进党内民主发展[N].银川日报.2017
[6].王志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N].海口日报.2016
[7].姜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N].经济日报.2016
[8].高振岗.执政伦理建设中农村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机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
[9].程晋富,曾鸽.党员主体地位及其动力性解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6
[10].王丽娜.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以海南大学法学院党建工作为例[J].知识文库.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