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探析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探析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050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给国家各个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契机,特别是交通工程的发展,其中,隧道施工占据主要地位,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加强对隧道施工建设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发挥隧道工程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等隧道工程也得以大规模的建设,其长度及断面更大、结构日趋复杂。对隧道的使用功能和运营期间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标准,故要求隧道建设时采用更高的技术水平及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但隧道施工具有隐蔽性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作业环境恶劣、作业空间有限等特点,故其质量控制难度大,需要根据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避免在施工时埋下质量隐患,以确保隧道的结构性能、运营安全及使用寿命。

1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隧道工程数量急剧增加,根据《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为469.63万km,公路密度为48.92km/百km2;全国公路桥梁80.53万座、4916.97万m,其中特大桥梁4257座、753.54万m,大桥86178座、2251.50万m;全国公路隧道为15181处、1403.97万m,其中特长隧道815处、362.27万m,长隧道3520处、604.55万m。如图1所示为2011—2016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与密度。

图12011—2016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与密度

上述数据充分证明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相应的很多工程实际施工难度大,如岩溶山区,曾因地质原因被视为隧道施工禁地,现也被纳入了隧道施工范围。由此,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必须将施工技术管理放在重要地位[1]。隧道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活动的复杂性,包括图纸熟悉、自审和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现场签证与洽商、竣工验收等,技术管理任务重、难度大;施工技术管理综合性强,包括土建、机电调试安装、环境保护以及各种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也包括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等;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需具备超前意识,科学预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切实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2]。

2路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

因城市交通拥堵,路桥隧道施工规模日渐增加,施工单位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往往过度关注工期和效益,忽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导致工程结束之后仍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其一,软土地基情况在路桥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施工单位一味追求进度,违背规章制度,台背填土过快,对地基造成破坏,固结度不足,出现桥头跳车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沿海沿江地区,以黏土分布为主,土壤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以至于发生桥头跳车,影响行车安全的同时,对路面产生破坏。其二,开展路桥隧道施工工作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标准进行路床碾压施工,路面碾压度与要求的密实度不符合,以至于路面平整度不足,且不够牢固。其三,路桥隧道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工程标准选购排水管道,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管道出现裂痕,出现局部地面松散及路面坍塌情况[1]。

3路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法

3.1严格控制路桥隧道施工设计

路桥隧道工程质量取决于施工设计合理与否,因而,需对路桥隧道工程施工设计进行严格控制,达到良好的工程效果。具体而言,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聘请专业施工团队,将施工队伍细分为测量队、掘进队、衬砌队等,分别负责对不同工序进行施工。除此之外,一定要严格落实前期设计工作,将路桥隧道工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涵盖在内,使路桥隧道施工设计更加完整,便于后续各项施工工作的开展。

3.2隧道洞口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隧道施工必须从山坡岩石稳固度、天气情况、施工破坏程度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隧道洞口施工管理工作。首先,施工前要先检测山坡上岩石的稳定性,做好防护工作,为了防止地表水过度下渗或冲刷表面,可以在护面种植绿化植物,确保洞口的稳定性。然后根据山坡岩石的稳定程度进行洞口施工方案设计,要做到科学合理,同时还要修建排水系统,降低雨季到来时事故的发生率。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施工,避免寒冷或雨雪天气,尽可能地降低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隐患。最后,还要充分考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的理念,降低开挖过程对山体的破坏,避免水土流失的产生。

3.3做好隧道的施工支护

隧道施工安全与否同施工支护工作密不可分,为了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必须注重施工支护工作的开展。按照所在位置以及作用可以把施工支护分为超前、初期以及二次支护3类。就作用而言,超前支护是为了避免塌方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应对地质中存在断层、褶皱和较宽软弱带的问题;初期支护是为了对大型断层带进行边墙稳定性处理;二次支护可以起到预防渗漏、加强支护能力的作用,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根据所在位置,超前支护一般在隧洞开始成型时发挥作用;初期支护位于隧道内部;二次支护则是对初期支护的补充,着重关注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施工支护的初期支护常采用工字钢架、钢纤维混凝土喷射以及锚杆等工具,为了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每个工具都有最佳长度或厚度等,工字钢架一般有0.5~0.8m的间距,并且预留好8~18cm的变形量;钢纤维混凝土保持35kg/m3钢纤维量,并且留有18~22cm的喷射厚度;锚杆长度以3.5~6m为宜,可以起到良好的锚固作用[2]。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需要施工方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防排水处理。施工单位首先要建立2道防水带,做好防水混凝土的施工,为了防止水分渗漏,可以设置相应的引水管,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护效果。当然,还要在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之间使用防水袋处理施工缝,安置EVA复合土工防水板,这样可以有效起到防排水的作用。

3.4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刚性约束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还需靠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包括: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材料、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3]。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可为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使施工活动中各级技术人员权利、职责均得以保障、贯彻,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相关设计与规范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建设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的实现,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机构与相关制度体系,贯彻落实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以及技术档案管理等工作。此外,施工单位可组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业务素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史勇勇.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J].智能城市,2018,4(17):107-108.

[2]王永强.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53.

[3]龚国强.加强隧道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管理[J].四川水泥,2016(12):129.

[4]任开富.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5):137.

[5]张金凤.加强隧道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管理[J].城市建筑,2013(24):90+96.

标签:;  ;  ;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