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观论文-赵军魁

善恶观论文-赵军魁

导读:本文包含了善恶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恶观,内涵,特征

善恶观论文文献综述

赵军魁[1](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伦理学的善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善恶问题永远是伦理学最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伦理问题尤其是善恶问题比起以往更呈现出空前的重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此进一步研究并作出必要的解答责无旁贷。本文坚持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恶观的内涵、特征、传承与前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佳,蔡方鹿[2](2019)在《从气之动静看王阳明的善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在论述善恶问题时,采用了传统理学以气解恶的思路,将气作为恶之来源,认为气之动产生恶。而在面对"气即是性"与"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产生的冲突时,应当从体用关系和区分气之善恶两方面理解:性之本为静,为善,性又须通过气显现出来;气之动有善有恶,应循性之本原为善,去后天气质习染之恶。(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贾庆军,张雪[3](2019)在《王阳明与柏拉图善恶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和柏拉图的善恶观都是建立在其宇宙观上的。在宇宙观方面,阳明是理一元论,而柏拉图是创造者与被造物二元论。由此产生了其善恶观的不同。在柏拉图那里,善恶是与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的二元对立相对应的;在阳明这里,则善恶本为一物,善之过与不及就是恶。善恶不是简单地对应着超验与经验、精神和物质、人和动植物之对立。将阳明道德学说与柏拉图的古典道德学说相比较,就能看到良知学说之独特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周璐[4](2018)在《浅谈《红字》中的善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优秀作品能够有如此的影响力,除却他的文学功底好、故事情节精彩外,还因为他针对宗教罪恶观做了很多的探索和思考,意图寻找人罪恶的根源。《红字》是他把文学和这一探索做的完美结合,突显了他的文学思想。因此,本文从《红字》中的善恶观去探讨霍桑的善恶观。(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7期)

李盼盼[5](2018)在《俄罗斯侨民文学中的善恶观(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第一部分讲述了:俄罗斯侨民文学中善恶观价值体系形成的背景,以及在俄罗斯侨民文学家个人概念中具体"善,恶"观念的体现(即善是原有社会的等级有序;恶是伴随革命产生的流血、牺牲、废墟)。第二部分:通过作品《神的千禧年》对"善观,恶观"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作品中的细节进行阐述,正如孔子所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本文的主人公们一生都在坚决执行基督徒心中的那份虔诚的善念——向上帝靠近。面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巨变,一部分作家不能很好地理解革命的真谛和意义,在个人的主观范畴里,他们认为革命是对道德的破坏,他们认为流血和牺牲是最为暴力且残忍的,他们不能容忍教堂被毁坏,神权被践踏,也忍受不了废墟和死亡(只是他们个人的观点)。因为这与他们那流淌在血液中的固有的"善恶观"思想是格格不入且针锋相对的。所以选择了离开。但身离,心未走。在俄侨作品中几乎都响彻着"固有化的善恶观"的主题,即通过苦难和忧伤走向生活的"阳光"——表现为:为恢复俄罗斯原有的社会秩序在境外努力奔走。第叁部分描述的是:1,在内容方面:原有的"固化善恶观"的写作题材和内容给侨民文学提供了写作素材;2,俄罗斯善恶观的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也激励着境外俄侨作家坚持笔耕不辍的写作习惯,最终使俄侨文学在远离祖国温暖的情况下也诞生出一部部文学巨着。(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1期)

薛玉凤[6](2018)在《马克·吐温的善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善与恶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的永恒母题,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也不例外。纵观马克·吐温多部作品中的善恶故事,发现作者的善恶观复杂多变,甚至互相矛盾,是动态的、辩证的。无论"善恶各有报"的良好愿望,还是"人善被人欺"的悲观理念,抑或人是"最低等的动物"的愤怒论断,都是吐温所接触的现实生活的折射,也是他所再现的复杂人性的一个侧面。(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18期)

张烨[7](2018)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善恶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人民通过与自然环境、外部受到的威胁和自身命运的斗争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俄罗斯人民具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神秘主义的创作灵感和不同寻常的艺术创造力,这也就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影响着世界的文学作品,俄罗斯文学作品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特有的风情和豪放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习俗和当时那个社会的习俗,俄罗斯社会等级观念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强烈,下层人对于贵族、地主等人的压迫从来不敢反抗,而是一味的逆来顺受,这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就形成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特色,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特点来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善恶观。(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18期)

梁大秀[8](2018)在《袁了凡善恶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我国正处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时期下,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发展的趋势。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汇并不断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激荡,进而影响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现代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引起了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已经是确切的事实。如何树立正确的善恶价值观、荣辱观,丰富国人道德价值观,成为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袁了凡是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明代影响深远的劝善思想家,他有着丰富独特的人生经历。本文通过对梳理袁了凡文章中蕴含的善恶思想,分析探讨袁了凡善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袁了凡个人经历等方面分析袁了凡善恶观的起源、形成及发展。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法、辩证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梳理总结了袁了凡善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即善恶之源、善恶之辨、去恶之法及积善之方的主要内容,以及“兼济佛教,叁教合一”、“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叁大特征。通过上述研究,阐述袁了凡善恶观的历史价值,挖掘其善恶观中的现实意义。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袁了凡的善恶思想、辩证地继承和发扬袁了凡的善恶思想,改善社会风气、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尝试为当下推动中国优秀传统现代化转型、强化本国软实力,提升国人道德境界提供一些思想理论和道德实践方面的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杨曾文[9](2016)在《以十善为中心的佛教因果报应论——兼述《十善业道经》《十不善业道经》的善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以儒释道叁家为骨干,然而它们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最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南宋孝宗着《原道论》所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今天看来这种说法并非准确,却也抓住了佛教重在修心的特色。佛教大小乘教法虽有千差万别,然而皆注重善恶因果报应的说教,引导信众进行修善止恶的修心,只是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修持方法有所差异而已。(本文来源于《宗教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张琦芳[10](2018)在《《了凡四训》善恶观中的儒家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了凡四训》是明代着名儒士袁了凡所着训子家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行立德,远避祸殃。书中虽有叁教思想杂糅,但其善恶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善恶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阳明在论述善恶问题时,采用了传统理学以气解恶的思路,将气作为恶之来源,认为气之动产生恶。而在面对"气即是性"与"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产生的冲突时,应当从体用关系和区分气之善恶两方面理解:性之本为静,为善,性又须通过气显现出来;气之动有善有恶,应循性之本原为善,去后天气质习染之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善恶观论文参考文献

[1].赵军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伦理学的善恶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2].王佳,蔡方鹿.从气之动静看王阳明的善恶观[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贾庆军,张雪.王阳明与柏拉图善恶观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4].周璐.浅谈《红字》中的善恶观[J].北方文学.2018

[5].李盼盼.俄罗斯侨民文学中的善恶观(叁)[J].北方文学.2018

[6].薛玉凤.马克·吐温的善恶观[J].名作欣赏.2018

[7].张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善恶观分析[J].长江丛刊.2018

[8].梁大秀.袁了凡善恶观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

[9].杨曾文.以十善为中心的佛教因果报应论——兼述《十善业道经》《十不善业道经》的善恶观[J].宗教研究.2016

[10].张琦芳.《了凡四训》善恶观中的儒家思想[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善恶观论文-赵军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