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降水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降水雷达,CPR,数据融合技术,降水测量雷达
降水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关振红,刘本东[1](2019)在《星载双频降水雷达数据融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星载降水雷达是探测全球云雨分布的有效手段,可满足军事战场环境探测、武器精确打击、远距离兵力投送,全球气候与环境监测对云雨高精度定量观测和空间结构探测的迫切需求。1997年由美、日联合研制TRMM卫星,其主要载荷是降水测量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 PR),用来研究大气和陆地对全球降水和气候的作用机理。PR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采用单一固定Ku波段工作,对小雨观测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0期)
李筱杨,郑佳锋,朱克云,张杰,王雨琪[2](2019)在《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高原涡天气云降水宏微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并结合第叁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的毫米波云雷达资料和激光雨滴谱仪雨滴谱资料,对影响那曲地区的一次高原涡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天气背景和云-降水水平、垂直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高原涡天气形成了涡旋状的云系,从垂直结构看本次过程由对流云演变为积层混合云。对流云阶段,回波多呈小面积的零星稀疏分布,持续时间较短,与此同时还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云中正速度区多呈条状或细带状,云顶较高,呈"蘑菇状",此时对应降水强度小,雨滴粒子浓度较低。混合云阶段,回波多呈整齐的片状,回波持续时间较长,云中的正速度区常呈柱状或方块状,近地面1km位置处亮带明显,是由于粒子相态变化造成的,亮带以下降水粒子碰撞破碎,反射率因子明显降低,对应雨滴粒子直径多处于1~3mm,且浓度较大。高原涡过程中不同阶段云所对应的雷达回波结构和降水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本研究可为高原天气预报和物理过程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10期)
刘凡,杨莲梅[3](2019)在《伊犁河谷初冬降水条件下风廓线雷达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伊犁河谷地区初冬降水条件下风廓线雷达资料评估其数据获取率并与探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定义两者风向偏差在10°以内或风速偏差在1 m/s范围的样本为有效样本,分别用E_v和E_d表示风速有效样本比率(风速有效样本数/总样本数)和风向有效样本比率(风向有效样本数/总样本数)。结果显示:超过80%数据获取率的高度,降雨时为3000 m,降雪时达到预设2000 m;降雪时E_v和E_d均比无降水时高,且降雪量大小与风廓线的探测高度呈正相关,降雪量大小对E_d有明显影响,对E_v无明显影响;比较不同高度数据,降雪时0~3 km范围的E_v和E_d值均比无降水时高30%左右,无降水时3~5 km范围的E_d接近100%。(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邹德龙,梁晓京,岑易峰,李昌昊,李娟[4](2019)在《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2018年7月7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受中低层切变线南压、西南季风槽北抬及地面冷空气渗透共同影响,强降水发生前地面及空中风场变化特征明显。风廓线雷达资料中功率谱密度、垂直速度、最大探测高度与降水强度关系密切,垂直速度及探测高度的变化对降水临近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低空风切变对本场航空器起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韩焱红,郜静静,苗蕾,赵旋[5](2019)在《基于最优插值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订正及应用——以广元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自适应相关函数的最优插值法对四川广元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进行实时订正并评估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对弱降雨高估、对强降雨低估的问题,提高了降水估测精度,同时可以更好地模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研究建立的自适应相关函数模型可以根据测站分布情况动态计算最优权重因子,降低了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法对测站分布的要求,便于在不同地区开展实际业务应用。(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杨磊,贺宏兵,杨波,孟鑫[6](2019)在《基于S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降水粒子相态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S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降水粒子识别能力,在常规模糊逻辑法相态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环境温度参量作为识别因子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选取雷达水平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传播相位常数Kdp、零阶相关系数ρhv(0)、以及利用经验公式,将与粒子相态密切相关的温度转化而来的高度作为算法的5个输入参量,确立β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并给出了各个参量的隶属函数阈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内首部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温度资料,对云中粒子相态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环境温度参量可使粒子识别算法的识别结果更加合理;选取的模糊函数参数阈值较为合理,降水粒子识别结果符合云微物理演变的基本规律,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提高粒子相态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还依赖于雷达和粒子实测数据的积累,从而验证识别结果、选取合适的雷达参量、修正隶属函数参数。(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叶红,赵玉春,罗昌荣,韩颂雨[7](2019)在《双雷达风场反演拼图在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降水精细预报中的同化应用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福建龙岩、漳州、泉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厦门海沧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采用动态地球坐标系下双雷达叁维风场反演与拼图技术,基于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及其资料同化系统,对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引起的2016年9月14—15日福建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双雷达风场反演拼图资料检验及其叁维变分同化对强降水精细预报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发现:(1)动态地球坐标系下双雷达反演风场能合理反映实际风场分布状况,其误差相对较小。相较厦门翔安风廓线雷达及厦门探空秒级测风数据,反演风风向(风速)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8°(2.6 m/s)及3.4°(1.1 m/s);(2)反演风场水平方向稀疏化对同化及预报结果极为重要,过密的反演风场资料会给同化及预报结果带来负效果。文中采用18、6、2 km 3重嵌套,在3重嵌套区域均进行同化以及仅在2 km区域进行同化两种情况下,均表现为当反演风场资料水平分辨率提高到0.1°时,同化分析及预报的台风环流开始受到负影响;且当反演风场资料水平分辨率越高时,负效果越明显。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辨率取0.2°时数值预报效果最好;(3)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Global Forecast System,NCEP/GFS) 0.5°×0.5°分析场为初值,基于3个不同起报时刻(2016年9月14日14时、20时及15日02时)(北京时,下同)模拟的福建省境内台风内核雨带和螺旋雨带逐时演变、台风路径与强度、逐时降水TS评分和空间相关差异显着,其中14日14时起报试验效果最好;而14日20时起报试验效果最差,这与该试验初始台风大风轴风速明显偏大有关;(4)在上述3个不同起报时刻试验基础上,分别增加双雷达反演风场资料的叁维变分同化后,福建境内地面风场和台风内核雨带、螺旋雨带逐时分布、逐时降水TS评分和空间相关、台风环流结构以及U、V风垂直廓线分布均有明显改善,最大正影响时效可达24 h;但仅对1—6 h时效内台风路径有改善。(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通晓,岳彩军[8](2019)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双偏振雷达对流降水类型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T矩阵法建立的降水粒子雷达探测模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雷达降水类型识别模型。通过样本数据归一化预处理,并考虑到样本集中各偏振参量间是非线性的,择优选径向基核函数作为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获取最优核函数参数C和γ,使模型达到较高分类预测准确率。建立的SVM雷达降水类型识别模型,在各仰角的预测准确率于X波段可达80%以上,于S波段可达95%左右。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多波长下预测降水类型相同时,分类预测结果准确率可达97.3%,而错误的概率仅为2.7%。可见,所建立的SVM雷达降水类型识别模型,有效提高了雷达对流天气下降水类型的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9年04期)
冯启祯,肖辉,姚振东[9](2019)在《利用地面双偏振雷达检验GPM_DPR降水测量华北地区适用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降水测量(GPM)计划核心观测卫星已于2014年7月发射升空,地面验证是验证卫星探测能力的必备工作。主要是利用北京顺义地区的双偏振X波段雷达,并结合地面雨滴谱仪观测,对GPM双频雷达数据进行地面验证。实验着重于GPM卫星数据和地面X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之间进行交叉对比,利用地面雷达产生的降水测量评估卫星降水测量。结果表明,卫星和地面雷达反射率因子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降水产品存在明显的差异,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兴友,刘燕斐,马雷,王立志,孙建华[10](2019)在《雷达导出参量与南京地区降水过程演变关系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能够提供丰富的降水产品,但缺少反映大气热力和动力状况的产品。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数据,计算出局地的温度平流、相对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并详细研究分析2016年南京地区的两次降水过程中,这些参量与降水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这些参量的变化都对降水系统的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和指示意义,温度平流通过改变局地大气热力结构和稳定度而影响系统发展;相对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反映了局地大气的动力特性,并通过动力过程而影响降水系统的发展。层状云降水的"下暖上冷"温度平流或对流型降水中雷暴后部的"下冷上暖"温度平流结构,有利于降水的加强;相对螺旋度的变化比降水的变化提前2. 5~3. 5 h;超过3 km的散度分布直接影响降水系统的发展;系统内4 km以上的垂直上升速度对降水加强最显着;对流层中上层的散度垂直通量的负值与降水加强相关。可见,这些参量可以用于降水系统发展的雷达临近预报。(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2期)
降水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并结合第叁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的毫米波云雷达资料和激光雨滴谱仪雨滴谱资料,对影响那曲地区的一次高原涡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天气背景和云-降水水平、垂直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高原涡天气形成了涡旋状的云系,从垂直结构看本次过程由对流云演变为积层混合云。对流云阶段,回波多呈小面积的零星稀疏分布,持续时间较短,与此同时还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云中正速度区多呈条状或细带状,云顶较高,呈"蘑菇状",此时对应降水强度小,雨滴粒子浓度较低。混合云阶段,回波多呈整齐的片状,回波持续时间较长,云中的正速度区常呈柱状或方块状,近地面1km位置处亮带明显,是由于粒子相态变化造成的,亮带以下降水粒子碰撞破碎,反射率因子明显降低,对应雨滴粒子直径多处于1~3mm,且浓度较大。高原涡过程中不同阶段云所对应的雷达回波结构和降水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本研究可为高原天气预报和物理过程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水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关振红,刘本东.星载双频降水雷达数据融合技术[J].电子世界.2019
[2].李筱杨,郑佳锋,朱克云,张杰,王雨琪.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高原涡天气云降水宏微观特征研究[J].气象.2019
[3].刘凡,杨莲梅.伊犁河谷初冬降水条件下风廓线雷达评估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4].邹德龙,梁晓京,岑易峰,李昌昊,李娟.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9
[5].韩焱红,郜静静,苗蕾,赵旋.基于最优插值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订正及应用——以广元市为例[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
[6].杨磊,贺宏兵,杨波,孟鑫.基于S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降水粒子相态识别[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7].王叶红,赵玉春,罗昌荣,韩颂雨.双雷达风场反演拼图在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降水精细预报中的同化应用试验[J].气象学报.2019
[8].杨通晓,岳彩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双偏振雷达对流降水类型识别方法研究[J].暴雨灾害.2019
[9].冯启祯,肖辉,姚振东.利用地面双偏振雷达检验GPM_DPR降水测量华北地区适用性初探[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10].黄兴友,刘燕斐,马雷,王立志,孙建华.雷达导出参量与南京地区降水过程演变关系诊断[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