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藻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藻,藻际细菌,污水处理,CODCr
微藻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光,王文静,盛彦清[1](2018)在《污水处理工艺对微藻及藻际细菌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啤酒厂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富集对污水有降解作用的微藻与细菌,探讨藻菌共生体在经过不同处理的污水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及藻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微藻在两个处理组Treat. 1(过滤且灭菌污水)和Treat. 2(过滤未灭菌污水)中均生长良好;培养20d后,微藻和细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组中群落结构与原样相比,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随着藻菌在污水培养基中生长,莱茵衣藻和小球藻在Treat. 1和Treat. 2中成为优势藻类;无色杆菌属unidentified OPB35的相对丰度在两组实验组中均明显增加,溶杆菌在Treat. 1和Treat. 2中显着减少.藻菌共生体对Treat. 1和Treat. 2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到73.7%和67.9%.结果表明,Treat.1和Treat.2中的污水培养基对微藻及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着的影响,但不同处理组中不同藻菌共生体对培养液的CODCr去除无明显的区别.(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柴召阳[2](2016)在《龙须菜规模栽培对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微藻藻华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生物群落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海洋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浮游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基础,也是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和评价指标。随着近10多年来汕头南澳岛龙须菜栽培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龙须菜对若干海洋微藻特别是藻华藻类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我们提出了龙须菜规模栽培对浮游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假说,通过龙须菜栽培现场不同季节的采样调查,应用自主设计的一对扩增真核生物28S r DNA引物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所采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此外,在室内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龙须菜对有害藻华微藻抑制作用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51份样品中共获得有效序列1,041,424条,聚类为2221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通过NCBI数据库BLASTn比对,2221 OTUs共注释为5大类真核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含甲藻)821个、原生动物494、其它浮游动物(不包括原生动物)273、真菌351和未知分类地位的OTUs 282个。2.2014年12月龙须菜栽培前,各采样站点之间总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其他浮游动物以及真菌的OTU数量(物种丰富度)、均匀度(香农威纳指数)和优势度(辛普森指数)无显着性差异。但2015年5月即龙须菜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时,龙须菜栽培区和邻近区的OTUs数量(种类多样性)显着高于远离龙须菜栽培区的对照区。3.2015年5月,龙须菜栽培区(G)和邻近区(Cg)表层样品的香农威纳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区(Co)(One-way ANOVA,P<0.01);而栽培区和邻近区表层样品的辛普森指数均显着低于对照区(One-way ANOVA,P<0.01)。4.主坐标轴分析(PCoA)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12月龙须菜栽培前,各采样站点之间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2015年5月龙须菜生物量达到最大时,龙须菜栽培区的浮游生物群落组成与对照区存在显着差异。5.采用核糖体大亚基DNA为分子鉴定标志物和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技术,在研究区域首次发现出若干新种(本文中“新种”是指近年来新描述的种)、新纪录种和一些微微型的浮游生物(细胞小于5微米)。6.2015年5月表层样品树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被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一支主要是对照区样品,另一支则主要为龙须菜栽培区和邻近区域样品。这一结果与PCoA分析结果一致。7.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龙须菜生物量、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是影响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龙须菜生物量与叶绿素a、总氮(TN)、总磷(TP)和硝态氮(NO_3~--N)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龙须菜生物量对浮游生物群落和水体营养动态的决定性作用。8.龙须菜被证明通过化感抑制作用限制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生长。龙须菜新鲜藻体(FT),新鲜藻体提取液(EFT)和干藻提取液(EDP)对两种微藻均表现出强烈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梯度效应。其中龙须菜新鲜藻体提取液对两种微藻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干藻提取液和新鲜藻体。结果还表明红色赤潮藻可能通过促进培养体系中细菌的大量繁殖对龙须菜表现出一定的限制作用,证实龙须菜、微藻和细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大规模龙须菜栽培对浮游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验证了我们基于前期工作提出的假说,即龙须菜规模栽培在抑制有害藻华微藻生长从而控制微藻藻华爆发的同时,还能显着增加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发现为龙须菜规模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的富营养化环境生物修复、控制有害藻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工程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11-01)
沈明明[3](2016)在《影响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微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传统的池塘养殖是我国养殖对虾的主要生产模式,但该模式存在着病害频发,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受气候及其它天气因素影响大,单位面积产出较低等问题。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人工可控程度高、对环境污染较轻,可有效预防对虾疾病流行、单位面积产量高、可有效保证对虾的质量安全等优点,深受对虾养殖业者的欢迎。因此,近年来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山东青岛、日照等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生产实践表明,工厂化养殖模式尽管较好地阻断了与外界病源的联系,对养殖用水有了更规范、更科学的管理,但养殖期间对虾病害仍时有发生,这可能跟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演替有着一定的关系。迄今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疾病发生与水体中浮游微藻的联系尚未见到系统地研究报告。工厂化养殖作为一种人工控制程度较高的养殖模式,对虾的生长、病害发生过程以及水体中浮游微藻群落的动态变化有着区别于其它养殖模式的自身特点。本文以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浮游微藻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水环境主要理化因子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并探究了虾病发生及其与浮游微藻群落演替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对虾工厂化健康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1.对虾工厂化养殖不同放养密度水体中浮游微藻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实验于2015年6月13日至9月6日在青岛胶州宝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室内工厂化养殖池进行。选取300ind/m2、400ind/m2和500ind/m2叁个放养密度的对虾养殖池,对虾池中的主要理化因子和浮游微藻的种类以及数量全程定期采样分析,并运用冗余分析法(RDA),找出虾池中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的主要生态因子。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28属49种。检出微藻优势种14种,其中绿藻门3种,包括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和眼状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硅藻门5种,包括线形圆筛藻(Coscinodiscus lineatus)、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蓝藻门3种,包括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威利颤藻(Oscillatoria willei)和弱细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甲藻门2种,包括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和扁多甲藻(Peridinium depressum);隐藻门一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结果表明:不同放养密度的对虾养殖池中微藻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前期各池主要以绿藻、硅藻和部分甲藻为主要优势种,中期和后期优势种主要是蓝藻门的微囊藻和颤藻,耐污喜氮的种类如甲藻和绿藻的部分种类也会在后期演替成为优势种。从不同养殖密度的虾池来看,300ind/m2密度组藻相较其它密度组稳定,500 ind/m2密度组虾池中有害藻种颤藻在养殖中后期很容易爆发生长,且有养殖密度越高,后期颤藻优势度越大的趋势。此外,阴雨天气也是影响工厂化对虾养殖池藻相的重要因素。RDA分析结果表明,对虾池优势种演替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分别是硝酸氮、总氮、亚硝酸氮和总磷等营养因子以及温度。2.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不同时期浮游微藻演替规律及其与虾病发生的关系探讨对工厂化养殖虾池的理化因子、浮游微藻种类和数量、异养细菌和弧菌全程定期采样分析。以存活率作为对虾发病程度指标,对虾池微藻数量、对虾存活率以及异养细菌和弧菌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微藻的密度和生物量显着影响对虾发病程度。过高的微藻密度尤其是养殖后期蓝藻优势种的密度,与养殖后期对虾持续发病关系密切。据此,建议在对虾养殖后期控制蓝藻种类优势种颤藻的密度在5.0′108cell/L以下,生物量在60mg/L以下。过低的微藻密度和生物量则会造成微藻对虾池生态系统调控能力低下,导致对虾生长缓慢,个头参差不齐。建议在养殖中后期阶段控制微藻密度不低于4.3′107cell/L,生物量在7.5mg/L以上。工厂化养殖水体中微藻多样性指数与对虾发病程度有明显相关关系。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水中浮游微藻的多样性指数,若数量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均低于1,表示虾池生态结构稳定性差,此阶段要留意对虾生长情况,预防对虾病害爆发。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中微藻与细菌存在相互共存以及相互排斥的复杂关系。小球藻密度与异养菌和弧菌数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颤藻的密度与之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微囊藻密度与细菌数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关系。以小球藻为绝对优势种的虾池,有害病原菌被抑制,对虾生长良好;而以颤藻为绝对优势种的虾池,有害病原菌密度也很高,表现为对虾体的双重胁迫,养殖对虾陆续发病死亡。因此,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微藻和细菌的相互关系。阴雨天气,微囊藻易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对虾在此阶段发现急性病症,可能与天气原因有关,具体原因尚待后续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4-02)
王善龙,曹煜成,徐煜,胡晓娟,李卓佳[4](2016)在《蜡样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微藻群落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溶藻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CZBC1对对虾养殖水体微藻群落的影响。根据用菌量,实验分为J0组(不施菌)、J3组(用菌量3.00×10~3CFU·m L~(-1))和J5组(用菌量3.00×105CFU·m L~(-1)),每组3个平行,各实验水体优势种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和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初始优势度为64.14%和16.42%,实验周期15 d。结果显示,经过15 d的实验,J0组绿色颤藻优势度显着高于J3组和J5组(P<0.01),波吉卵囊藻优势度显着低于J3组和J5组(P<0.01)。其中,J0组绿色颤藻优势度升高至81.86%,J3组和J5组则分别降低至16.7%和14.6%;J0组波吉卵囊藻优势度降低至3.13%,J3组和J5组则分别升高至32.42%和47.14%。J0组、J3组和J5组对虾死亡率在第6天时分别为82.2%、46.7%和31.1%,J0组显着高于J3组和J5组(P<0.01),第15天时J0组仍然高于J3组和J5组。可见,CZBC1可有效抑制绿色颤藻(蓝藻)的生长,从而为波吉卵囊藻(绿藻)占据生态优势提供有利空间,为养殖对虾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吴蕾,徐亮亮,胡春香[5](2015)在《新疆的微藻及其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新疆的微藻资源及其群落特征,研究于2013年5月和2014年6月对新疆包括荒漠、草甸、农田、滩涂等土壤生境和湖泊、水库、河流、池塘、沟渠等水体生境中的微藻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集到标本329个,其中水样256个,土样73个。经室内鉴定发现,陆生藻有77种,优势种呈蓝藻-绿藻型,主要是席藻属(Phormidium)的种类、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土生绿球藻(Chlorococcum humicola);水生藻有272种,优势种呈绿藻-硅藻-蓝藻型,主要集中在颤藻属(Oscillatoria)、席藻属(Phormidium)、栅藻属(Scenedesmus)、单针藻属(Monoraphidium)和舟形藻属(Navicula)。整体而言,北部中温带干旱区的微藻较南部暖温带极端干旱区更丰富,而且主要集中在中温带干旱区的滩涂、湖泊和河流生境。依多维尺度分析发现,土壤生境下同一气候区的滩涂和草甸的微藻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荒漠和农田生境的群落结构无气候区域差异。在水生生境下,暖温带极端干旱区河流中的群落结构与其他4种水境中差别较大;中温带干旱区的湖泊和河流相似,其他生境中的差别都较大,这说明气候带和生境类型都对微藻群落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古彬,甄毓,米铁柱[6](2015)在《秦皇岛扇贝养殖区褐潮暴发期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9年开始秦皇岛附近海域连年暴发大规模褐潮,对当地的扇贝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破坏。本研究用构建克隆文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2012年6月褐潮暴发期内秦皇岛附近海域扇贝养殖区微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微藻种群结构在空间上的变化以及褐潮暴发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确为该种褐潮的原因种;不同站点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变量冗余分析(Multivariate 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硝酸盐浓度降低、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以及该海域水产养殖活动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该海域微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7期)
王善龙[7](2015)在《溶藻细菌CZBC1调控虾池有害蓝藻优势度优化微藻群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选用前期筛得的一株蓝藻溶藻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CZBC1开展相关研究。论文从实验生态学和池塘养殖实验研究溶藻细菌CZBC1消除虾池微藻群落有害蓝藻生态优势、促进优良微藻生长、调控优良藻相的功效,为该菌株的生产性应用提供参考。1、溶藻细菌CZBC1对微藻群落绿色颤藻优势度的调控实验采用20L小型水族系统,将对虾养殖池塘水体注入其中,添加颤藻藻液调配其优势度。根据用菌量,分为HC0组(0 CFU/ml)、HC3组(3.0×103CFU/ml)和HC5组(3.0×105CFU/ml)。结果显示:第15d,HC0组绿色颤藻优势度和数量显着高于HC3组和HC5组(P<0.01);第15d,HC0组波吉卵囊藻优势度和数量均显着低于HC3组和HC5组(P<0.01)实验采用20L小型水族系统,将对虾养殖池塘水体注入其中,添加颤藻藻液调配其优势度。根据不同优势度和用菌量,实验分为LC0组(0 CFU/ml)、LC3组(3.0×103 CFU/m L)和HC0组(0 CFU/ml)、HC3组(3.0×103 CFU/m L)。结果显示:第15d,LC0组和LC3组绿色颤藻、波吉卵囊藻的优势度和数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15d,HC3组绿色颤藻优势度和数量均显着低于HC0组(P<0.01),波吉卵囊藻优势度显着高于HC0组(P<0.01)。结果表明,溶藻菌CZBC1可有效抑制对虾养殖水体微藻群落中绿色颤藻的生长,降低其优势度,促进波吉卵囊藻形成优势,优化微藻群落结构。随着用菌浓度的升高,其优化微藻群落结构的效果越见显着。2、溶藻细菌CZBC1对微藻群落水华微囊藻优势度的调控实验采用20L小型水族系统,将对虾养殖池塘水体注入其中,添加水华微囊藻藻液调配其优势度。根据用菌量,实验分为LW0组(0 CFU/ml)、LW3组(7.0×103CFU/m L)和LW5组(7.0×105CFU/m L)。结果显示:第15d,LW3组和LW5组水华微囊藻优势度和数量显着低于LW0组(P<0.01);LW3组和LW5组蛋白核小球藻优势度显着高于LW0组(P<0.01),各组数量无显着差别。实验采用20L小型水族系统,将对虾养殖池塘水体注入其中,添加水华微囊藻藻液调配其优势度。根据用菌量,实验分为HW0组(0 CFU/ml)、HW3组(7.0×103CFU/ml)和HW5组(7.0×105CFU/ml)。结果显示:HW3组和HW5组水华微囊藻优势度和数量均显着低于HW0组(P<0.01),HW5组亦显着低于HW3组(P<0.05);HW5组蛋白核小球藻优势度显着高于HW0组(P<0.01)。结果表明,溶藻菌CZBC1可有效抑制对虾养殖水体微藻群落中水华微囊藻的生长,降低其优势度,优化微藻群落结构。随着用菌浓度的升高,其优化微藻群落结构的效果越见显着。3、施用溶藻细菌CZBC1对虾池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选择五口条件相近的对虾养殖池塘,T1、T2、T3叁口池塘每7d一次施用溶藻细菌CZBC1,施加浓度为6×103 CFU/m L,C1塘和C2塘未施加溶藻细菌CZBC1。结果如下:未施菌池塘蓝藻门生物量比施菌池塘高出大约一个数量级。施加溶藻细菌CZBC1后,T1塘水华微囊藻数量大幅降低,优势种主要为波吉卵囊藻;T2塘波吉卵囊藻逐渐成为数量和生物量优势种;T3塘前期优势种主要为岛直链藻淡黄亚种,中后期优势种逐渐向绿藻类微藻演替,主要有荔波衣藻、四尾栅藻等。C1塘实验初期微藻数量和生物量优势种为波吉卵囊藻,中后期爆发微囊藻水华,微囊藻数量达到1.59×107 cell/m L,数量和生物量优势度达到64.91%和64.65%,使用铜制剂泼洒水体,两天后再次爆发微囊藻水华。C2塘实验期间数量优势种主要是细浮鞘丝藻、狭细颤藻等丝状蓝藻。结果表明,每7d定期以6×103CFU/ml的浓度向对虾养殖池塘施加溶藻细菌CZBC1,可有效防控有害蓝藻生态优势,促进优良微藻成为优势,优化养殖水体微藻群落结构,为养殖动物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李伟,何淑嫱[8](2014)在《氮、磷供给比例对实验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理论预测,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可能会联合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然而,通过实验手段检测两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两者的作用效果是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构建了实验微藻群落系统,通过改变微藻生长发育所必须的2种限制性因子氮素和磷素的供给比例,对微藻的结构特征及各微藻组分的种群动态变化进行持续跟踪,并通过对各微藻进行单一培养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的性状指数,用以反映各微藻的耐低氮或耐低磷能力,进而检验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对微藻群落的影响作用,以及两者作用效果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改变.结果表明,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对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实验初期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的影响作用均较弱;实验中期生境筛选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水体中氮素和磷素的供给比例直接影响了具有不同耐低氮或耐低磷能力的微藻种群数量分布;而实验末期物种竞争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其中纤细角星鼓藻成为绝对优势种,而部分微藻因为竞争排斥作用而从系统中消失.未来的研究应全面考虑不同的时序变化和空间结构下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对群落结构的综合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梁英,刘春强,田传远,孙明辉[9](2014)在《营养盐形态及输入方式对6种海洋微藻群落演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氮源(硝酸钠、氯化铵、尿素)、不同的磷源(磷酸二氢钠、甘油磷酸钠、叁磷酸腺苷二钠)和不同的营养盐输入方式(一次性输入、每2d输入、每5d输入)下,对叁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杜氏盐藻、青岛大扁藻、米氏凯伦藻和前沟藻进行混合培养实验,研究营养盐形态及输入方式对6种海洋微藻群落演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为氮源时,硅藻为优势种,分别占总细胞密度的56.0%和58.4%,而以尿素为氮源时,绿藻有一定的优势,占总细胞密度的56.5%;以磷酸二氢钠和甘油磷酸钠为磷源时硅藻具有竞争优势,分别占总细胞密度的56.0%和59.6%,但以叁磷酸腺苷二钠为磷源时,绿藻为优势种,占总细胞密度的80.0%;不同的营养盐输入方式下,硅藻都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次性输入、每2d输入、每5d输入方式下,硅藻分别占总细胞密度的63.2%、85.6%和60.4%,其中每2d输入方式下,硅藻竞争优势最大。在所有的处理组中,甲藻都受到严重的抑制,只能占有很小的比例。(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4年02期)
郑立洋[10](2014)在《利用光合色素表征海水围塘中微藻群落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叁重四级杆质谱联用系统(HPLC-QqQ-MS)分析一个时期内不同营养盐浓度对海水围塘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1.建立一个基于液相色谱叁重四级杆质谱定量分析色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叶绿素a、叶绿素b、β,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岩藻黄素及其他特征色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合物的质谱学规律,鉴定色素种类;以选择反应模式(SRM)对上述色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已开发的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并利用该方法对赤潮异弯藻,卡罗藻,微小原甲藻,微拟球藻,蛋白核小球藻,颗石藻,定鞭金藻,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和假微型海链藻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不同藻中的色素分布情况。2.结合液质联用方法测定的色素种类和含量,及通过色素含量计算藻群组成公式,在围塘中检测到硅藻、甲藻、绿藻、青绿藻、金藻、定鞭金藻、隐藻、蓝藻和原绿藻,其中硅藻、甲藻和绿藻为优势藻种,而金藻、定鞭金藻、隐藻和蓝藻含量较低。添加营养盐后,围塘中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添加营养盐的围塘中,浮游藻类生物量为:添加N/P/Si为96/6/30μmol/L的围塘里>添加30μmol/L Si围塘>未添加营养盐的空白围塘,表明添加N/P/Si能够促进藻类生长,其中添加N/P/Si后围塘中硅藻和绿藻百分含量增加明显,绿藻百分含量增加更为明显,而金藻、定鞭金藻和甲藻百分含量有所下降;只添加Si的围塘中硅藻百分含量>添加N/P/Si围塘>空白围塘,表明Si对硅藻的生长促进作用,在N/P/Si均充足时硅藻受到种间竞争影响而生长有所抑制。总之,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快速筛选围塘中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为后续对海洋浮游藻类群落分布和贝类饵料营养筛选等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4-06-12)
微藻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浮游生物群落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海洋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浮游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基础,也是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和评价指标。随着近10多年来汕头南澳岛龙须菜栽培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龙须菜对若干海洋微藻特别是藻华藻类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我们提出了龙须菜规模栽培对浮游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假说,通过龙须菜栽培现场不同季节的采样调查,应用自主设计的一对扩增真核生物28S r DNA引物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所采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此外,在室内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龙须菜对有害藻华微藻抑制作用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51份样品中共获得有效序列1,041,424条,聚类为2221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通过NCBI数据库BLASTn比对,2221 OTUs共注释为5大类真核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含甲藻)821个、原生动物494、其它浮游动物(不包括原生动物)273、真菌351和未知分类地位的OTUs 282个。2.2014年12月龙须菜栽培前,各采样站点之间总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其他浮游动物以及真菌的OTU数量(物种丰富度)、均匀度(香农威纳指数)和优势度(辛普森指数)无显着性差异。但2015年5月即龙须菜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时,龙须菜栽培区和邻近区的OTUs数量(种类多样性)显着高于远离龙须菜栽培区的对照区。3.2015年5月,龙须菜栽培区(G)和邻近区(Cg)表层样品的香农威纳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区(Co)(One-way ANOVA,P<0.01);而栽培区和邻近区表层样品的辛普森指数均显着低于对照区(One-way ANOVA,P<0.01)。4.主坐标轴分析(PCoA)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12月龙须菜栽培前,各采样站点之间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2015年5月龙须菜生物量达到最大时,龙须菜栽培区的浮游生物群落组成与对照区存在显着差异。5.采用核糖体大亚基DNA为分子鉴定标志物和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技术,在研究区域首次发现出若干新种(本文中“新种”是指近年来新描述的种)、新纪录种和一些微微型的浮游生物(细胞小于5微米)。6.2015年5月表层样品树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被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一支主要是对照区样品,另一支则主要为龙须菜栽培区和邻近区域样品。这一结果与PCoA分析结果一致。7.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龙须菜生物量、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是影响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龙须菜生物量与叶绿素a、总氮(TN)、总磷(TP)和硝态氮(NO_3~--N)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龙须菜生物量对浮游生物群落和水体营养动态的决定性作用。8.龙须菜被证明通过化感抑制作用限制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生长。龙须菜新鲜藻体(FT),新鲜藻体提取液(EFT)和干藻提取液(EDP)对两种微藻均表现出强烈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梯度效应。其中龙须菜新鲜藻体提取液对两种微藻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干藻提取液和新鲜藻体。结果还表明红色赤潮藻可能通过促进培养体系中细菌的大量繁殖对龙须菜表现出一定的限制作用,证实龙须菜、微藻和细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大规模龙须菜栽培对浮游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验证了我们基于前期工作提出的假说,即龙须菜规模栽培在抑制有害藻华微藻生长从而控制微藻藻华爆发的同时,还能显着增加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发现为龙须菜规模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的富营养化环境生物修复、控制有害藻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工程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藻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华光,王文静,盛彦清.污水处理工艺对微藻及藻际细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8
[2].柴召阳.龙须菜规模栽培对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微藻藻华的抑制作用[D].暨南大学.2016
[3].沈明明.影响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微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D].上海海洋大学.2016
[4].王善龙,曹煜成,徐煜,胡晓娟,李卓佳.蜡样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微藻群落的调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6
[5].吴蕾,徐亮亮,胡春香.新疆的微藻及其群落结构[J].水生生物学报.2015
[6].古彬,甄毓,米铁柱.秦皇岛扇贝养殖区褐潮暴发期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点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王善龙.溶藻细菌CZBC1调控虾池有害蓝藻优势度优化微藻群落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
[8].李伟,何淑嫱.氮、磷供给比例对实验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4
[9].梁英,刘春强,田传远,孙明辉.营养盐形态及输入方式对6种海洋微藻群落演替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4
[10].郑立洋.利用光合色素表征海水围塘中微藻群落结构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