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搁浅船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船舶碰撞与搁浅,强桁材,面内载荷,变形机理
搁浅船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昆,王自力[1](2017)在《碰撞/搁浅事故中船体强桁材结构损伤机理解析预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上航行的船舶越来越多。尽管人们做了许多努力避免海上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海难事故依然不可避免。为了降低上述事故造成的损失,需要在设计阶段快速并准确地预报船舶的结构耐撞性。本文以强桁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准静态冲压试验及相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强桁材结构在面内冲压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机理,并基于试验与仿真所得到的结构变形特点,提出强桁材面内受压时的变形模式。以此为基础,运用塑性力学理论,推导出结构变形能、瞬时结构变形抗力及平均结构变形抗力的解析预报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研究得到的结构面内受压变形能和抗力解析计算公式,可以快速评估事故载荷下结构的响应情况,包括结构变形阻力及能量耗散,具有使用方便,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相对可靠的优点,对船体耐撞结构设计及抗撞性能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纪念《船舶力学》创刊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7-01)
傅杰[2](2016)在《基于典型船舶碰撞搁浅事故场景的船体构件损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航行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加,海洋航线愈发稠密,船舶碰撞搁浅事故的发生也愈发频繁。船舶搁浅与碰撞事故已成为导致船体破损,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船体结构在碰撞搁浅场景下的响应研究,揭示其损伤变形机理,对于开展基于事故载荷的船体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船舶碰撞搁浅场景下的结构响应评估方法主要有试验法、非线性有限元法及简化解析法。实尺度试验花费巨大且受限于测试技术难以开展,因此大多通过模型试验或者缩尺试验揭示结构的损伤特性;有限元法能够真实再现结构的损伤变形,计算碰撞搁浅过程中的接触载荷和能量转化,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但合理可靠的参数输入是保证仿真结果准确性的基础;简化解析法基于塑性变形机理分析,能够抓住结构的主要变形模态,适用于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结构防撞性初步设计。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通过分析确定船体构件的碰撞搁浅场景,设计开展准静态冲压载荷下典型船体结构的损伤特性分析试验,并进行相应的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试验和仿真得到的结构损伤变形过程,建立相关力学模型,开展船舶碰撞搁浅事故下船体典型构件损伤变形机理的理论预报方法研究。此外,通过建立船体结构-礁石-流场相耦合的仿真计算模型,对74,500 DWT油船搁浅(坐礁)性能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整理了船舶碰撞搁浅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2)总结了简化解析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和计算步骤,重点介绍了船舶碰撞搁浅事故中船体构件常见的损伤变形模式及简化解析方法的应用;针对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讨论了材料非线性仿真输入问题,为后续理论预报方法的确定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奠定基础。(3)以船体板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船体平板及加筋板结构模型的准静态冲压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其在楔形和球形锤头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到结构损伤变形过程特点,基于塑性力学理论,分别对平板和加筋板在楔形和球形锤头撞击下的损伤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预报公式,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其进行验证完善。(4)以船体强桁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船体强桁材模型的准静态冲压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叁种不同形式(不加筋、横向加筋、垂向加筋)以及不同参数(加筋位置)强桁材结构在面内冲压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到结构损伤变形过程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加筋和垂向加筋强桁材面内受压时的变形模式,运用塑性力学理论,推导出结构变形能和结构变形抗力的理论预报公式,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其进行验证完善。(5)以74,500 DWT油船油舱舱段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礁石-流场耦合技术,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舱段结构搁浅(坐礁)事故进行仿真计算,从损伤变形、搁浅载荷以及搁浅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情况等方面评估船底结构的搁浅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6-12-15)
刘俊杰,万正权,胡嘉骏[3](2015)在《油船碰撞和搁浅后船体破损范围的累积概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碰撞和搁浅造成的船舶损伤程度和范围具有不确定性。在油船设计阶段,对于破损后船体剩余强度的校核计算,目前主要依据规范给定的最不利破损位置和范围开展的,而不同规范对破损范围的规定不同。本文将基于MARPOL公约中关于油船破损概率密度的函数,对ABS、DNV、HCSR规范和MARPOOL公约中规定的碰撞和搁浅船体最不利破损范围的累积概率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5-09-03)
王雷,黄进浩,陈鹏,万正权[4](2015)在《基于完整船体极限强度和搁浅剩余强度的协调共同结构规范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Smith法,根据国际船级社协会发布的2013版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中破损模型、失效模式和载荷模型,考虑材料屈服、结构单元屈曲及后屈曲的特性,应用FORTRAN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船体极限强度计算程序,以某76000吨散货船为算例,对完整船体的极限强度进行计算,对搁浅状态下破损船体的剩余强度进行计算并校核承载能力。通过在中拱和中垂工况下与其他规范的对比验证,2013版HCSR指定的剩余强度校核公式及船体梁载荷计算公式中选取的安全系数要求更高,校核更严格。(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5年04期)
高振国[5](2015)在《船体桁材在碰撞与搁浅中的结构变形机理及FPSO舷侧结构抗撞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碰撞和搁浅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类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在船体结构中,包括船底纵桁、船底肋板、船侧强肋框和船侧纵桁等在内的船体桁材构件是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碰撞和搁浅中能够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体现出较强的抗撞性。因而船体桁材在碰撞和搁浅中的结构变形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解析计算方法以及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对船体桁材在碰撞与搁浅中的结构变形机理及FPSO舷侧结构抗撞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对船舶碰撞和搁浅内部机理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特别对解析计算方法原理进行重点介绍,并对船舶碰撞和搁浅内部机理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2.研究船体桁材在碰撞和搁浅过程中的结构变形模态。通过解析分析方法,获得船体桁材构件受面内点载荷作用时的变形阻力和变形能计算公式,并通过已有试验及数值仿真进行验证。3.运用解析计算方法对船底肋板构件在台型礁石上滑移搁浅时的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得到其结构变性能和变形阻力的解析计算公式,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验证。4.针对刚性球鼻艏撞击FPSO舷侧结构的碰撞场景,提出一套适用于FPSO舷侧结构抗撞性计算的解析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验证。本文研究内容对于船舶碰撞和搁浅过程中船体结构损伤的快速预报及船舶初始结构设计中船体抗撞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1-01)
曾佳[6](2015)在《船体外板在船舶搁浅与碰撞中的变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或恶劣航行环境的影响,可能发生搁浅或碰撞事故。船舶搁浅时,如果触碰到较为坚硬锋利的礁石,船底板会面临被撕裂的风险;船侧结构若遭受带球鼻艏船的艏撞,存在着破损的风险。船底板搁浅而撕裂与船侧板受侧撞而破损均是非常危险的状态,可能降低船体梁结构的强度而导致危险,也可能导致原油泄漏,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巨大的生态灾难。开展船舶搁浅与碰撞的研究,能为船舶结构的耐撞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且有利于危险搁浅碰撞场景下的快速风险评估。研究船舶搁浅与碰撞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经验公式法、实验法、有限元数值仿真法以及简化解析分析法等。其中,简化解析分析法能对结构变形失效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且拥有计算量小、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船舶碰撞与搁浅的研究当中。本文选取了船底板搁浅于锥形礁石以及船侧外板受球鼻艏撞击这两个危险的搁浅碰撞场景,具体研究了这两个场景下船体外板的结构变形响应,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搁浅场景中船底板撕裂的变形机理,提出了一个新的针对圆锥形剖面礁石搁浅场景下板材撕裂机理的解析计算模型,得到了稳定状态下板材撕裂力的解析解。第二部分研究重点关注船侧外板受球鼻艏结构撞击的场景,提出了一个新的船侧方板受椭球形撞击物撞击的解析计算模型,得到了方板所受的撞击力随撞头撞深变化的解析解。通过与已有的实验数据以及一系列搁浅碰撞场景的数值仿真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所提出的解析计算模型得到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关注船舶碰撞与搁浅场景中两个比较典型的危险场景,研究成果对船舶耐撞性结构设计、结构的耐撞性能评估以及危险搁浅碰撞场景下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1-01)
冯欣楠[7](2012)在《682船体倾斜搁浅 现已扶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冯欣楠) 昨日,武昌船艏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证实,正在其南通基地码头建造的“海洋石油682UT788CD”,造价达到7.4亿元,在14日试航时进水坐底而搁浅。 目前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有消息称,海洋石油682在检修过(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2-01-19)
王宁,鲍君忠[8](2008)在《船舶搁浅应急处置船体固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搁浅是海上应急处置中相对常见的险情之一。船舶搁浅后船员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船体固定方法以便船舶能够顺利脱浅。为此笔者介绍常见的船舶搁浅方式、常用的固定船体的方法,重点介绍固定船体的时间、方式等。(本文来源于《世界海运》期刊2008年03期)
许婷[9](2008)在《海洋环境中搁浅船体沉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中搁浅船体沉降数值模拟研究是在特殊研究背景下出现的一项新型研究课题。该课题难度较大并具有创新性,可作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关于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和沉降计算的研究现状,找出新问题实质所在,提出海洋环境中搁浅船体沉降数值模拟研究的思路。即:先利用其它手段计算出荷载力大小,然后建立船体与海床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将各荷载力分别加载到该体系上,利用整体法进行船体沉降计算分析。详细剖析了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包括:结构-土体相互作用理论和有限元基本理论。以ABAOUS为技术平台,详细展示了数学模型的创建过程。包括:海床模型建立、船模建立、船体与海床间的接触模拟、载荷定义和计算方法确定等。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所建立的船体沉降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以2007年3月8日搁浅于渤海湾的“奋威轮”为工程实例进行应用分析,并展示了搁浅船体沉降分析过程。包括:自然条件分析、数学模型建立、自重作用下船体沉降计算、水流作用下船体沉降计算、波浪作用下船体沉降计算、风荷载作用下船体沉降计算、并考虑了泥沙冲刷和土体固结对船体沉降量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船体本身的巨大自重力是导致船体大幅度沉降的主要原因,水流力、波浪力、风荷载、泥沙冲刷、土体固结也导致“奋威轮”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但是所占比例较小。(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李永恒[10](2008)在《搁浅油船船体断裂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当船舶搁浅时,会造成船舶底部的严重变形和破损,这种变形和破损极大的削弱了船体的强度。此时如果船体的剩余强度无法抵抗外力的作用,则船体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搁浅油船发生船体断裂时,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损失将无法估量。为做出正确的脱浅方案,作为操船人员和救援人员合理评价搁浅船舶所面临的船体断裂风险大小是极其必要的。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脱浅后的船舶的船体剩余强度以及船体可靠性评估,其主要适用于工程实际,为船舶设计建造服务。而针对处于搁浅状态的船舶的船体断裂风险研究则涉及较少,没用适合于操船者和救援人员实际的评价方法。本文在系统分析造成搁浅船舶船体断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油船的结构特点,利用专家调查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搁浅油船船体断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多级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利用DELFl7.0开发了相应的评价软件。通过对搁浅实例的评价,本文对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而且开发的评价软件也比较适合操船人员和救援人员应用。(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8-02-01)
搁浅船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航行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加,海洋航线愈发稠密,船舶碰撞搁浅事故的发生也愈发频繁。船舶搁浅与碰撞事故已成为导致船体破损,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船体结构在碰撞搁浅场景下的响应研究,揭示其损伤变形机理,对于开展基于事故载荷的船体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船舶碰撞搁浅场景下的结构响应评估方法主要有试验法、非线性有限元法及简化解析法。实尺度试验花费巨大且受限于测试技术难以开展,因此大多通过模型试验或者缩尺试验揭示结构的损伤特性;有限元法能够真实再现结构的损伤变形,计算碰撞搁浅过程中的接触载荷和能量转化,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但合理可靠的参数输入是保证仿真结果准确性的基础;简化解析法基于塑性变形机理分析,能够抓住结构的主要变形模态,适用于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结构防撞性初步设计。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通过分析确定船体构件的碰撞搁浅场景,设计开展准静态冲压载荷下典型船体结构的损伤特性分析试验,并进行相应的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试验和仿真得到的结构损伤变形过程,建立相关力学模型,开展船舶碰撞搁浅事故下船体典型构件损伤变形机理的理论预报方法研究。此外,通过建立船体结构-礁石-流场相耦合的仿真计算模型,对74,500 DWT油船搁浅(坐礁)性能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整理了船舶碰撞搁浅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2)总结了简化解析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和计算步骤,重点介绍了船舶碰撞搁浅事故中船体构件常见的损伤变形模式及简化解析方法的应用;针对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讨论了材料非线性仿真输入问题,为后续理论预报方法的确定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奠定基础。(3)以船体板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船体平板及加筋板结构模型的准静态冲压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其在楔形和球形锤头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到结构损伤变形过程特点,基于塑性力学理论,分别对平板和加筋板在楔形和球形锤头撞击下的损伤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预报公式,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其进行验证完善。(4)以船体强桁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船体强桁材模型的准静态冲压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叁种不同形式(不加筋、横向加筋、垂向加筋)以及不同参数(加筋位置)强桁材结构在面内冲压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到结构损伤变形过程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加筋和垂向加筋强桁材面内受压时的变形模式,运用塑性力学理论,推导出结构变形能和结构变形抗力的理论预报公式,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其进行验证完善。(5)以74,500 DWT油船油舱舱段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礁石-流场耦合技术,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舱段结构搁浅(坐礁)事故进行仿真计算,从损伤变形、搁浅载荷以及搁浅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情况等方面评估船底结构的搁浅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搁浅船体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昆,王自力.碰撞/搁浅事故中船体强桁材结构损伤机理解析预报方法研究[C].纪念《船舶力学》创刊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2].傅杰.基于典型船舶碰撞搁浅事故场景的船体构件损伤机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
[3].刘俊杰,万正权,胡嘉骏.油船碰撞和搁浅后船体破损范围的累积概率分析[C].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学术论文集.2015
[4].王雷,黄进浩,陈鹏,万正权.基于完整船体极限强度和搁浅剩余强度的协调共同结构规范对比分析[J].船舶力学.2015
[5].高振国.船体桁材在碰撞与搁浅中的结构变形机理及FPSO舷侧结构抗撞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6].曾佳.船体外板在船舶搁浅与碰撞中的变形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7].冯欣楠.682船体倾斜搁浅现已扶正[N].长江日报.2012
[8].王宁,鲍君忠.船舶搁浅应急处置船体固定方法[J].世界海运.2008
[9].许婷.海洋环境中搁浅船体沉降的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08
[10].李永恒.搁浅油船船体断裂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