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母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显微手术
血管母细胞瘤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谢天浩,徐召溪,马廉亭[1](2019)在《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9年手术治疗的10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MRI T_2像及病人临床表现评估VHM,并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合并VHM的诊治经验。结果单发肿瘤9例,其中肿瘤位于颈段3例、胸段4例、腰段2例;多发1例(颈段、胸段及腰段均有)。术前存在VHM6例,术前MRI均可见病变节段以外的脊髓中央区MRI T_2高信号,存在明显的脊髓功能损伤症状,如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0例肿瘤均全切除,其中1例多发肿瘤一次切除3个胸段肿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为富含血管的血管性肿瘤,往往有高流量的血流通过,引流静脉常迂曲扩张并同脊髓表面正常引流静脉沟通导致VHM,有症状者应早期手术,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肿瘤切除后VHM自然治愈。(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华康,卞冰阳,周清晨,赵刚[2](2019)在《幕上脑膜实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70岁。因"头晕、头痛1年,进行性加重1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无呕吐,未予特殊处理;1月前头痛明显加重。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反应迟钝,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头颅平扫及增强MRI:右侧顶部大脑镰旁见一类椭圆形异常信号,基底较宽与邻近脑膜相连,大小约2.5cm×2.3cm×1.9cm,T1WI呈低信号(图1),T2WI呈稍高信号(图2),FLAIR呈高信号(图3),DWI呈明显高信号(图4),ADC(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伟大,赵奋华[3](2019)在《肾血管母细胞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肾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 of the kidney,HBK)极其罕见,NONAKA等~([1])于2007年首次报道,国内何勇涛等~([2])于2011年首例报道,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1-5]),且多为个案报道,术前甚至冰冻病理多被误诊为肾透明细胞癌~([5])。笔者搜集义乌天祥医疗东方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HBK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常建琦,冯树强,李然伟,范海涛,张明[4](2019)在《原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组织来源仍未确定的良性肿瘤,多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是小脑和视网膜,发生率分别为60%至80%和60%[1],约25%的病例与Von Hippel-Lindau(VHL)相关,多为散发性[2]。它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甚至有先天性病变报告。中枢系统外的病例少见,但亦陆续有文献报道,如周围神经、腹膜后、皮肤、肌肉、肾、肾上腺、骨、肠、胃等[3-10]。原发于肾脏的血管母细胞瘤比较罕见,我院(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8期)
郑杰,邢振义,孙来广,王磊,宋来君[5](2019)在《21例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9例囊性肿瘤患者行囊结节切除术,2例实质性肿瘤中:1例行肿瘤全切除术、1例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头颅CT和MRI是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术前诊断的重要手段;治疗应该首选手术治疗,囊性肿瘤手术效果好;实质性肿瘤次全切患者易复发。(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任彦,P.Mora,A.Pons,M.Cos,A.Camins[6](2019)在《后颅窝肿瘤的MR波谱:肿瘤波谱特征可提高成人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成人后颅窝肿瘤的诊断具有挑战性。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肿瘤和髓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鉴别诊断。本研究目的是评估MR波谱(MRS)在这些肿瘤(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庄春雨,陈小菁,陈家诚,周开伦[7](2019)在《VHL综合征伴胰腺多发囊肿和第4脑室血管母细胞瘤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范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组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多发性、家族性、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良恶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到的主要器官有脑、脊髓、视网膜、肾脏、肾上腺、胰腺或者附睾等[1]。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在1904年第一个描述了眼球内血管瘤的病例,以及Lindau在1927年描述了小脑及脊髓内血管瘤的病例,后人以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此病[2]。本文总结1例VHL综合征患者资料,希(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朱国华,秦虎,麦麦提力·米吉提,李彦东,更·党木仁加甫[8](2019)在《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栓塞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HB)术前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肿瘤病区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例后颅窝非囊结节型HB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术前栓塞,栓塞后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观察栓塞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KP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后颅窝非囊结节型HB多支血管共同参与供血,本组患者完全栓塞5例,大部分栓塞5例,部分栓塞2例。栓塞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11例,肿瘤次全切1例。平均手术时间5.3 h,术中出血200~1500 mL,平均出血680 mL。1例患者术后后组颅神经麻痹,发生吸入性肺炎;1例出现颅内感染。术后KPS评分均≥90分,可进行正常活动。结论术前栓塞是后颅窝非囊结节型HB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杨家祥,许克寒,刘铁龙,肖建如[9](2019)在《10例原发性脊柱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脊柱血管母细胞瘤病例资料,提出该疾病临床治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原发性脊柱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至少进行过1次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脊柱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均定期随访。结果 6例男性和4例女性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0.4岁(13~71岁)。9例患者肿瘤位于活动性脊柱,1例患者肿瘤位于骶骨。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手术切除,其中9例患者行次全脊椎切除术,1例患者行全脊椎切除术。3例髓内-髓外及髓外病变的患者行术前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后Frankel评分较术前改善1级或至少保留在术前水平。患者随访时间为(55.8±22.2)个月(28~98个月)。研究结束时所有患者生存良好,无疾病复发迹象。结论原发性脊柱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预后良好。术者应考虑手术切除和重建方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原发性脊柱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尤其是髓内-髓外及髓外病变者,建议在术前栓塞下行完全切除。(本文来源于《国际骨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窦相权,黄聪,李强,上官文博,张恒胜[10](2019)在《幕下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幕下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及其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头颅MRI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单发,位于左侧小脑半球1例、右侧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5例。MRI表现:病灶T_1WI和T_2WI的信号较为混杂; T_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_2WI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呈低信号;瘤内或瘤周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瘤周中重度水肿。结论幕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加深对其认识,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血管母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女,70岁。因"头晕、头痛1年,进行性加重1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无呕吐,未予特殊处理;1月前头痛明显加重。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反应迟钝,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头颅平扫及增强MRI:右侧顶部大脑镰旁见一类椭圆形异常信号,基底较宽与邻近脑膜相连,大小约2.5cm×2.3cm×1.9cm,T1WI呈低信号(图1),T2WI呈稍高信号(图2),FLAIR呈高信号(图3),DWI呈明显高信号(图4),AD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母细胞瘤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谢天浩,徐召溪,马廉亭.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2].周华康,卞冰阳,周清晨,赵刚.幕上脑膜实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3].李伟大,赵奋华.肾血管母细胞瘤1例[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
[4].常建琦,冯树强,李然伟,范海涛,张明.原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5].郑杰,邢振义,孙来广,王磊,宋来君.21例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9
[6].任彦,P.Mora,A.Pons,M.Cos,A.Camins.后颅窝肿瘤的MR波谱:肿瘤波谱特征可提高成人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7].庄春雨,陈小菁,陈家诚,周开伦.VHL综合征伴胰腺多发囊肿和第4脑室血管母细胞瘤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8].朱国华,秦虎,麦麦提力·米吉提,李彦东,更·党木仁加甫.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栓塞的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9
[9].杨家祥,许克寒,刘铁龙,肖建如.10例原发性脊柱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9
[10].窦相权,黄聪,李强,上官文博,张恒胜.幕下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