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排满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辛亥革命,排满,宣传,历史影响
排满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赵鲁臻[1](2016)在《以笔端搅动社会:辛亥革命的“排满”宣传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宣传虽然起到了动员革命的作用,但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路数却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6年02期)
吴磊,于春洋[2](2014)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排满”思潮述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革命派以及君主立宪派围绕着是否排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排满"的宣传和鼓动一方面推动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30期)
杨猛[3](2013)在《清末排满浪潮下汉族官僚与革命党关系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排满,汉族官僚对此并不认同。汉族官僚视革命党为逆党,革命党则骂汉族官僚是汉奸;汉族官僚欲以立宪扑灭革命,革命党要通过暗杀和起义来阻止立宪。但是双方都对满洲贵族的专权不满,这一共同点为以后二者的联合提供了可能。排满浪潮下深感自危的满族贵族一步步推行排汉政策,汉族官僚的离心力逐渐增强,汉族官僚与革命党的关系也由对立逐渐走向联合。(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7期)
李晓宇[4](2011)在《“非君”与“排满”——辛亥革命的现代性诉求及其中国式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黄宗羲、王夫之的学说,在辛亥革命时期分别被立宪派和革命派赋予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洋务运动以来提倡的"中体西用"说不同,黄、王二氏的学说是长期被视为传统政治边缘的异端和叛逆思想,他们重新进入了清末知识界的话语系统,成为宣传君主立宪和民族革命的利器,这种"现代革命"的中国式表达,是中国谋求民族性自身的现代性转换的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张文涛[5](2011)在《从“革命排满”到“大、小民族主义”——试论梁启超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1903年梁启超"大、小民族主义"概念的提出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从东渡日本之初不时声言"革命排满"到游历美洲后提出"大、小民族主义",梁启超这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中国传统"夷夏之辨"、"天下观"等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对接与调适。其中,梁氏本人对瑞士政治学家伯伦知理国家主义思想的借鉴至关重要,它促使中国传统主要以文化取向为主的"夷夏之辨"、"天下"思想最终转化为以国家取向为特征的"大、小民族主义",进而衍化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陆勇[6](2011)在《“排满”革命与清末制度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的制度变革是在"排满"革命压力下启动和逐步展开的,虽然清政府顶住"排满"革命压力,加快立宪步伐,并以"大民族"民族主义思想推动制度变革,但是"排满"革命使平"满汉畛域"逐渐形成了话语霸权,并进而对立宪改革的路径产生重大影响:"预备立宪"所进行的制度变革不再是纯粹为促进宪政服务,而更多地成为平衡满汉权力的工具。合法性资源远远不足的满族"少壮贵族"在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终滑入"路径依赖"的轨道。(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兰孝峰[7](2011)在《辛亥革命之排满思潮的历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与革命思潮同时兴起,并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狭隘民族主义迅速转向,朝着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发展。它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革命的不彻底,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从而辩证的看待。因此,对其进行历史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1年20期)
饶权[8](2011)在《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比较两种不同民族国家建构路径和与之相应的国家认同观的基础上,选取近代史上的一个片段——辛亥前后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的政治转向——楔入,借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行政单元”、“朝圣之旅”等概念,通过探究这一政治转向的原因,重点分析清末民初中国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政治条件,试图由此为探寻合理有效的国家认同之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欧洲民族国家建构产生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以西欧为代表的原生内驱型、政治主导的以保障个人权利为根本目标的政治法律共同体建设和以中东欧为典型的刺激后发型、文化主导的以追求独立、统一、富强为要旨的族群共同体打造。而中国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在民族国家建构历程中兼具二者的面向。中国虽然很早具备了政治型民族国家形成的某些必要因素——建立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基础上由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进行管理的相对稳定的“行政单元”,但是同时,在更大范围内中国又是一个多族群并存、疆界模糊的文化共同体,再加上过度强大的专制皇权、法治传统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并未能自主走上政治型民族国家建构之路。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是在外来冲击下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开启的,所以最初走上了一条中东欧式的文化族群共同体建构之路。既然文化族群共同体的构建是以文化为主导的,那么关于共同体的“想象”就必须从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找资源。清朝是由边疆少数族群入主中原建立的中央王朝,原本具有迥异与汉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经过两百余年的共处和交流,满族在本质上已经融入中国,但是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却未及塑造。更重要的是,由于统治者刻意的制度安排,导致满族自我区隔为一个享有诸多特权的特殊政治集团。这种政治隔阂勾起了世人的历史文化记忆,引发对满族中国人身份的质疑。于是,革命党人和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学说后进行民族想象时将满族排除在外,喊出了“革命排满”的响亮口号,试图推翻所谓的满洲统治者,建立一个汉民族的单一族群国家。实际上,清朝并非是由满人单一族群统治,很多汉族士人被吸收到统治集团当中,加入作为世俗朝圣的仕途之旅。在大多汉族士人和官僚的民族国家想象中满、汉都是涵盖在内的。辛亥革命爆发,南北和议之后,清帝退位,满清统治终结,各地政权大多落入原汉族官僚和士人手中。满族不再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满汉之间的隔阂自然消除,“革命排满”的情绪也就顺理成章迅速得以平息。辛亥革命是一场民主革命,以建立宪政共和为根本目的。中国早已形成一个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必备条件的“行政单元”,而经过明清两代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持续努力尤其是清末在边疆建省的重大举措,“行政单元”已经大致覆盖全部国土,行政边界与文明边界基本重合。此时,提出“五族共和”,力图超越族群界线,通过宪政法律建设构建政治型民族国家势所必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1-05-20)
孙涛[9](2010)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震憾世界的大事,伴随着这场革命,20世纪初的中国兴起了规模空前的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排满思潮。正是这股排满思潮动员起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奋勇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35期)
盛刚[10](2007)在《浅析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观——排满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知识分子是这场历史巨变的主导力量。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排满思潮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本文主要探析的是排满思潮的内容及其本质,它在政治方面的意义以及它产生的社会根源。(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期刊2007年02期)
排满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革命派以及君主立宪派围绕着是否排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排满"的宣传和鼓动一方面推动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满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1].赵鲁臻.以笔端搅动社会:辛亥革命的“排满”宣传及其影响[J].兰台世界.2016
[2].吴磊,于春洋.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排满”思潮述析[J].兰台世界.2014
[3].杨猛.清末排满浪潮下汉族官僚与革命党关系述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李晓宇.“非君”与“排满”——辛亥革命的现代性诉求及其中国式表达[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张文涛.从“革命排满”到“大、小民族主义”——试论梁启超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
[6].陆勇.“排满”革命与清末制度变革[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7].兰孝峰.辛亥革命之排满思潮的历史学研究[J].才智.2011
[8].饶权.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D].南京大学.2011
[9].孙涛.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J].科技信息.2010
[10].盛刚.浅析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观——排满思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