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洋(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中心卫生院内科222000)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140-02
【摘要】目的探讨了解消化性溃疡病临床特点与胃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80例病例。结果在338例胃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80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约为2.6:1,复合性溃疡8例。溃疡的高发季节以秋冬季检出率高,夏季最低。溃疡患者男68例,女12例,男女之比约为5:7。胃溃疡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44.3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年龄30—50平均年龄岁,平均年龄38.5岁。结论溃疡病好发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低。溃疡高发季节以秋冬季高,夏季低。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胃溃疡的平均发病年龄要比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年龄大15岁。对我院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特点与胃镜检查诊断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胃镜分析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指出现消化道症状并经胃镜检查分析,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6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了解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及胃镜检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1年6月间经胃镜检查人数338例检出消化性溃疡80例,采用日本奥林巴斯V70型电子胃镜,所有资料均由电脑胃镜工作站储存。并对消化性溃疡发病部位、季节、性别、年龄进行分析。
2结果
2.1消化性溃疡部位分布2008年5月~2011年6月,我院在338例行胃镜检查共检出消化性溃疡80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占消化性溃疡65%;胃溃疡20例,占消化性溃疡25%;其中胃窦、胃角溃疡最多(68.6%),其次为胃体溃疡(26.64%),胃底溃疡最少(1.76%)。复合性溃疡13例,占消化性溃疡16.3%。
2.2溃疡的季节分布在2年间各季节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春季19例(23.8%),夏季15例(18.8%),秋季21例(26.3%),冬季25例(31.3%)。冬季检出率最高,夏季最低。
2.3溃疡与性别的关系在80例消化性溃疡中,男性占68例(85%),女性12例(15%),两者之比约为5:7。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中,男性44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为6:1;胃溃疡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男女之比为5:6;复合性溃疡8例,男性6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4:1。男性患病明显多于女性(P<0.01)。
2.4溃疡与年龄的关系本组年龄组最小30岁,最大65岁,平均44.3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中以35~45岁最多36例,占69.2%;胃溃疡20例中48~61岁13例,占65%,复合性溃疡13例中48—61岁10例占76.9%。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是全球性多发性疾病,主要包括食道下段、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术后及有胃黏膜异位的Meekel憩室,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因素。其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也不同,经过资料分析发现本地区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与相关资料相符合。国内溃疡检出率报道各有不同,20世纪后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明显增多,且以青壮年多见,故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我院收治的338例胃镜检查共检出消化性溃疡80例,占受检人数的23.7%,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13.23%。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增强。胃酸的分泌量与壁细胞数量有关。壁细胞表面的三种受体:胆碱能受体,促胃液素受体,组胺受体受相应的刺激因子刺激并与之相结合后引起胃酸分泌。(2)长期精神紧张、忧郁、恐惧等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紊乱均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胃粘液分泌减少,蛋白质合成降低,使溃疡形成。(3)胃窦部潴留。胃窦部食物滞留时,可刺激G细胞分泌胃液素,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形成溃疡。(4)饮食影响,如长期服用烈性酒、吸烟、浓茶、咖啡,服用过酸和辛辣食物等。(5)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6)粘膜屏障破坏。胃黏膜屏障能起保护和润滑作用,防止胃液中氢离子逆弥散入粘膜,当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时,胃液中氢离子可逆弥散入粘膜,引起黏膜炎症,促使溃疡形成。(7)粘膜血液循环障碍。(8)前列腺素缺乏。胃、十二指肠粘膜中产生的前列腺素可促使粘膜分泌粘液,加强粘膜血液循环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强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保护粘膜的完整,防止乙醇、胆盐、阿司匹林等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当胃、十二指肠粘膜合成前列腺素障碍时,粘膜的保护作用减弱,易受胃酸侵袭。(9)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研究证明Hp感染与溃疡病密切相关,其依据:Hp感染引起的胃炎是溃疡病发生的基础;溃疡病患者有较高的Hp检出率;Hp作为致病菌,可引起局部与系统免疫反应;Hp的致溃疡作用可能与某些Hp菌株带有空泡毒素及细胞相关基因A有关;根除Hp可加速溃疡愈合及减少溃疡复发。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球部,球部溃疡与胃溃疡之比为2.6:1;胃溃疡中以胃窦、胃角溃疡最多,其次为胃体溃疡,胃底溃疡最少,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
本统计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发病率最高25例(31.3%),夏季最低15例(18.8%)。表明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天气寒冷温差较大的季节。从资料观察到,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两者之比为5.7: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男女之比分别为6:1;5.6:1;4:1。在80例消化性溃疡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4.3岁,球部溃疡平均年龄38.5岁,胃溃疡平均年龄44.3岁,球部溃疡在35-45岁组发病率最高(69.2%),胃溃疡在48-61岁组发病率(65%),48岁以上发病率为16.3%,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发病率年龄提前15岁。分析原因,临床资料表明,吸烟、饮酒、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复合性溃疡在48~61岁组发病率最高(76.9%),认为与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幽门功能失调胆汁反流,胃蛋白酶分泌降低以及器官腺体萎缩机体抵抗机制减弱,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有关。因此加强健康知识宣教,生活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广泛开展胃镜的普查工作,可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总之,胃镜作为一种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工具,对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溃疡具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配合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指导作用。不同的地区发病有一定差异,男女发病比例也有不同,可能与当地饮食习惯与生活水平等有关。
参考文献
[1]孙军,黄俊.消化性溃疡860例临床资料及胃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1期.
[2]王文平,陈亚丽.消化性溃疡1142例胃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第04期.
[3]刘庆春,张鸣青,王爱民,韩淑芬,邱秋玲,杨清萍.消化性溃疡2981例胃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