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黄震宇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黄震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型,集体无意识,童话,意象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黄震宇[1](2013)在《浅析童话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以荣格“原型”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个人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情结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基本上是由原型构成的。荣格认为:原型概念是集体无意识概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联物,它表示似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种种确定形式在精神中的存在。原型的一种众所周知的表达方式是神话和童话,本文将对童话中"原型"、"集体无意识"进行解读。(本文来源于《湘潮(下半月)》期刊2013年01期)

段友国[2](2012)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无限的角色,更在于深入读者的内心,进入读者内心不愿打开的黑暗之处,揭示人类无意识中所蕴涵的激情,引起共鸣。文学与心理学也联系紧密,因为文学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各自的原型。文学原型可以带领读者走入心中黑暗的深处,并带领他们的意识走向光明。(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2年30期)

寇晓玮[3](2009)在《荣格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批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荣格的理论主要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等,这些也是他文艺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核心。继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在我国正日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注意,学术界对于荣格思想的兴趣越来越惹人注目,尤其是对于其集体无意识及原型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半月)》期刊2009年11期)

冯瑞贞,张璘,任晓霏[4](2009)在《“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观照下艾米莉悲剧的必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重新审视《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艾米莉的悲剧,发现男性作家的集体无意识、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和暗影过度压抑使得艾米莉的悲剧成为必然,可清晰地窥见艾米莉作为女性无奈的人生轨迹和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姜华[5](2006)在《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在福克纳女性塑造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弗莱的原型学说为理论基础,作者结合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南方社会经历,以及自身生活经历来说明福克纳在小说中是怎样来进行女性形象创作的。(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刘世文,付飞亮[6](2006)在《文学艺术的本质: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论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荣格对原型批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始意象和幻觉等核心概念,论述了艺术与集体无意识的内在关系,对艺术创作的根源、动机和表现的内容等问题作了合理的阐释,揭示了艺术与原型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说明了艺术创作的奥秘所在。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的实质在于把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作为文学研究的核心,认为它不仅是文学的来源,而且是文学本质之所在。(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刘思谦[7](2001)在《“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笔谈 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与性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原型批评叁个重要概念“原型”、“神话”、“集体无意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 ,认为“集体无意识”是原型批评的核心概念 ,并提出在批评实践中应引入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这个概念 ,才能避免原型批评中的形式主义、原始主义与极端心理主义倾向 ,才能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原型批评的阐释空间扩展到历史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 ,文本提出并论证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具有丰富的性别心理内涵等待着原型批评去发现和阐释 ,然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 ,其原因在于原型批评理论中存在着性别盲点(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1年03期)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无限的角色,更在于深入读者的内心,进入读者内心不愿打开的黑暗之处,揭示人类无意识中所蕴涵的激情,引起共鸣。文学与心理学也联系紧密,因为文学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各自的原型。文学原型可以带领读者走入心中黑暗的深处,并带领他们的意识走向光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黄震宇.浅析童话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以荣格“原型”理论为视角[J].湘潮(下半月).2013

[2].段友国.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解读[J].名作欣赏.2012

[3].寇晓玮.荣格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批评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

[4].冯瑞贞,张璘,任晓霏.“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观照下艾米莉悲剧的必然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姜华.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在福克纳女性塑造中的体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刘世文,付飞亮.文学艺术的本质: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论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

[7].刘思谦.“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笔谈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与性别[J].中州学刊.2001

标签:;  ;  ;  ;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论文-黄震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