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论文-蔡果恬

反社会人格论文-蔡果恬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社会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社会人格,反社会行为,青少年,措施

反社会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蔡果恬[1](2019)在《临床心理的研究——以反社会人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青少年反社会人格的过往文献进行研究,总结我国青少年反社会人格的特征、现状、以及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所处的独特的心理生理年龄期使得其反社会行为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青少年反社会刑事案件呈大致上升趋势,且且形式越发多样,手段更加成人化,形式较为严峻;青少年的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主要与最终给出相应遗传及脑结构、家庭、学校、社会、亚文化、童年期创伤性经历有关。最后从学校及家庭教育层面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青少年反社会人格形成的预防及改善给出建议。(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理的浙江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2-08)

刘宇平,赵辉,李姗珊,张卓,杨波[2](2019)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司法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 ASPD)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普遍行为模式,是与犯罪关联极高的精神障碍。ASPD的形成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神经递质和激素系统的紊乱,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跃程度和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上述神经生物学因素可能导致ASPD患者表现出执行控制障碍、情绪功能障碍、无视惩罚信息和奖赏偏好等特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证据为ASPD罪犯的循证矫治、风险评估、定罪量刑等司法实践提供了启示。建议未来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对ASPD的诊断分类标准、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郭剑楠,张芹,王维皓,尹训宝,程国亮[3](2019)在《男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服刑人员的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男性服刑人员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的特点。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从257名男性服刑人员中筛查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73人、无人格障碍者69人。将两组被试与43名健康个体进行小明心理推理能力任务(Yoni Task)及人际反应指标量表(IRI)得分的对比。结果: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组及无人格障碍组在两种水平(一阶水平、二阶水平)及两种条件(情感条件、认知条件)下的心理推理能力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组的IRI个人痛苦、幻想得分高于无人格障碍组,而共情关注、观点采择得分低于无人格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男性服刑人员可能存在心理推理能力与共情能力的缺损。(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江豪[4](2019)在《非理性认知对反社会型人格的影响及干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型人格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具备反社会人格特质的个体极易将愤怒、怨恨等消极因素引向自己,危害内在身心健康的同时,甚至将消极情绪宣泄到外在的他人身上或是外界环境当中,极易产生偷窃、纵火、性侵犯以及恐怖袭击等犯罪行为,不仅加剧了恶性事件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此,深入地开展反社会型人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全面了解反社会型人格群体的生成逻辑,并相应地提出可行性的干预策略,以期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研究与干预工作提供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主要以大学生与监狱重刑犯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长沙市7所高校中大一至研叁的学生200名,和长沙市监狱正在服刑的十年以上重刑犯87人,作为被试。使用反社会型人格量表和认知非理性度测量表进行测量。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本次抽取的被试,其反社会型人格总体水平较高,笔者猜测这可能与年龄因素有关;此外,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监狱重刑犯的认知非理性度与反社会型人格水平显着高于在校大学生,这与我们日常一般经验相符合。但是,研究也发现,高校学生非理性度、反社会型人格水平并无显着性别差异,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产生分歧;非理性认知与反社会型人格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认知方式与反社会型人格水平之间具有显着关联;同样,对于监狱重刑犯,其认知方式与观点信念与其反社会型人格之间亦存在显着相关;高校学生的认知非理性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显着预测其反社会型人格水平。总体上,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即个体认知非理性度与反社会型人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同时,认知非理性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反社会型人格。有介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检测技术,制定完善的个体心理行为筛选机制,对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加以检测,建立专属性的心理行为档案,在此基础之上,从制度层面构建起针对不同人群的防范与化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叁级预防”体系,有效减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及其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周平,宋丽娜,黄微,廖扬,关慕桢[5](2019)在《反社会人格高危群体注意保持的关联性负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注意保持的关联性负变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关联性负变经典范式,评估健康对照组(n=22)、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组(CD+AP)(n=20)和品行障碍组(CD)(n=21)注意保持的特点,主要分析叁组不同加工进程中CNV的波幅和潜伏期特点。结果 ERP数据表明,500-1 000 ms的平均波幅分析,CD+AP组的CNV平均波幅[(-1. 429±0. 519)μV]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5. 541±1. 305)μV,P <0. 001]和CD组[(-4. 068±1. 728)μV,P <0. 001]; 1 000-1 500 ms的平均波幅分析,CD组的CNV平均波幅[(-2. 418±0. 802)μV,P <0. 001]和CD+AP组[(0. 358±0. 225)μV,P <0. 001]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的CNV平均波幅[(-5. 033±2. 037)μV]; 1 500-2 000 ms的平均波幅分析,CD+AP组的CNV平均波幅[(-0. 728±0. 347)μV,P <0. 001]和CD组的CNV平均波幅[(-0. 546±0. 181)μV,P <0. 001]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的CNV平均波幅[(-3. 112±1. 562)μV]。结论 CD+AP患者CNV波幅始终在基线上下波动,表明CD+AP组的注意保持能力缺如,可见,CD+AP患者在时间知觉的加工中可能不能预期准备或控制行为,导致了行为冲动和无计划。(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金阳[6](2019)在《NOS1AP基因与男性暴力犯罪人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ASPD(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其高犯罪率、高攻击性及易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的特点,给社会经济和治安带来极大的危害。而ASPD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既往对ASPD的研究显示其发病受环境和基因双重因素影响。目的:了解男性暴力犯罪人群中ASPD(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探讨NOS1AP基因多态性与ASPD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期为ASPD的发病机制提供一些证据。方法:以南京某监狱暴力犯罪男性服刑人员为研究对象,以PDQ-4(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反社会型分量表≥3作为阳性筛查标准,分为ASPD组(n=166)和非ASPD组(n=257)。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情况资料、物质使用资料及心理相关资料,采外周静脉血5ml并提取DNA,采用MassARRAY核酸质谱分析法对NOS1AP(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一氧化氮合成酶1的转接蛋白)基因4个位点rs4145621、rs348624、rs945713和rs1415263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评估NOS1AP基因与儿童期虐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ASPD的影响。结果:1.ASPD组与非ASPD组在自杀史(c~2=5.075,P=0.024)、违规违法史(c~2=11.325,P=0.001)、服刑史(c~2=9.049,P=0.003)、吸烟史(c~2=8.305,P=0.004)和吸毒史(c~2=30.029,P<0.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2.两组在父亲养育方式(c~2=17.624,P=0.001)、母亲养育方式(c~2=23.253,P<0.001)及父母关系(c~2=12.344,P=0.006)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3.两组在一般心理健康水平(t=3.076,P=0.002)、焦虑水平(t=6.862,P<0.001),抑郁水平(t=7.203,P<0.001)及自杀意念(t=8.597,P<0.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在冲动性总分(t=9.114,P<0.001)及注意力冲动性(t=7.066,P<0.001)、运动冲动性(t=8.235,P<0.001)、无计划冲动性(t=4.960,P<0.001)叁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在童年期虐待总分(t=6.603,P<0.001)及情感虐待(t=6.321,P<0.001)、躯体虐待(t=5.588,P<0.001)、性虐待(t=5.652,P<0.001)、情感忽视(t=4.021,P<0.001)和躯体忽视(t=5.128,P<0.001)5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4.情感忽视、运动冲动性、自杀意念进入回归方程,最终模型解释了约30%的ASPD症状。5.两组在NOS1AP基因rs945713的基因型频率(c~2=9.577,P=0.008)和等位基因频率(c~2=9.161,P=0.002)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6.NOS1AP基因rs945713不同基因型在情感忽视(F=4.340,P=0.014)、躯体忽视(F=4.989,P=0.007)及儿童期虐待总分(F=3.635,P=0.028)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事后检验显示CC与CT/TT之间在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差异存在显着性,与TT之间在儿童期虐待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7.NOS1AP基因rs945713位点的基因型在CTQ总分(R~2=0.183,t=-2.294,P=0.023)、躯体虐待(R~2=0.151,t=-2.510,P=0.013)、情感忽视(R~2=0.115,t=-2.061,P=0.040)和躯体忽视(R~2=0.151,t=-2.510,P=0.013)得分与反社会得分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1有ASPD的男性暴力罪犯往往反复违法违规及服刑,吸烟及吸毒比例更高;存在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冲动水平较高,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及自杀。2儿童期虐待经历会增加男性暴力犯罪人群ASPD的风险,其中情感忽视与运动冲动性及自杀意念对ASPD具有一定的预测性。3在男性暴力犯罪人群中,NOS1AP基因的rs945713位点的CC基因型增加了ASPD的风险,同时携带CC基因型的男性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儿童期虐待的影响,CC基因型与儿童期虐待的交互作用增加了ASPD的易感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何雨凝[7](2018)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及预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病态,在日常生活中,它已经开始普遍出现,本文针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方法,对反社会人格障碍做出解释,希望本文可以让读者更了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更好的解决这种精神病态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8年35期)

颜刚威[8](2019)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属于人格障碍中的一种,它对社会影响是相对较严重的类型,患者们会经常发生一些违纪行为。主要特征包括:绝大多数患者会在无任何计划和预谋的情况下去实施犯罪行为,会因为受到本我或个人情感的控制,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故此,其动机有一定程度是不明确的。往往其做案动机显示是单纯的,结果导致害人害己。他们在心理健康的各方面,都带有相当多负面情感,也会出现持续地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性障碍。主要探讨目前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预防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并从中整合当今各文献研究结论,最后进一步探索与学习反社会人格障碍。(本文来源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郭剑楠,张芹,王维皓,王艳郁[9](2018)在《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心理理论的缺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人格障碍作为服刑人员中最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人格与社会规范存在着强烈冲突,具有冷酷无情特质。尽管有学者提出反社会人格障碍可能与共情能力的下降有关,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51名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男性服刑人员、51名不伴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男性服刑人员以及43名健康对照组进行人际反应指标量表(IRI)的问卷调查以及YONI心理理论测验中文版行为学实验,考察了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心理理论的特点,从而为服刑人员个性化心理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组别(F=13.40,p<0.001,η~2=0.159)、心理理论水平(F=11.93,p=0.001,η~2=0.078)的主效应显着;水平*组别(F=3.344,p=0.38,η~2=0.045)和水平*条件(F=8.607,p=0.002,η~2=0.057)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反社会人格组和无反社会人格组男性服刑人员在Yoni任务的一阶表现中显示出显着损伤(ps<0.05)。在二阶水平下,反社会人格组和无反社会人格组心理理论行为学实验成绩也显着低于对照组(ps<0.001)。与对照组相比,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与无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均表现为二阶情感和二阶认知心理理论能力的下降(ps<0.001)。同时,无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还表现出明显的一阶情感和认知心理理论能力下降(ps<0.01)。IRI量表结果表明,在个体忧伤上,反社会人格组显着高于无反社会人格组(p=0.003)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无反社会人格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在幻想维度上,反社会人格组(p<0.001)和无反社会人格组(p<0.001)显着低于对照组;在观点采择维度上,反社会人格组得分显着低于无反社会人格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无反社会人格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在共情关注上,反社会人格组显着低于无反社会人格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无反社会人格组又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综上,反社会人格障碍男性服刑人员在心理理论和共情上都存在严重缺损,心理理论的缺损可能与其冷酷无情特质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赵辉,杨波[10](2018)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个体加工威胁性刺激的神经反应机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是罪犯群体,尤其是暴力罪犯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从童年或青春期早期延续至成年的不负责任的、反社会的行为模式,并表现出缺乏懊悔心、冷酷无情等情感缺陷。国外对于ASPD人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脑成像研究,并对其与犯罪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研究旨在考察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水平的被试对威胁性面孔刺激的神经反应特点,选取在某司法警官总医院承担护工任务并服刑的暴力犯27名以及社区招募社会人士27名(其中4人有过轻微违法行为但没有被判刑)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通过人格诊断问卷中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估其反社会人格障碍水平,采用looming范式呈现逐渐接近或逐渐远离的愤怒面孔图片或中性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在看到图片的时候尽快地鼠标按键做反应,在被试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记录其脑神经反应活动。以情绪和方向为组内变量,以ASPD得分为协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在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丘脑、背内侧额叶、背外侧额叶、额下回、颞上回和颞极这些脑区,情绪、方向和ASPD得分叁者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这些脑区,相比于ASPD得分与逐渐远离的愤怒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相关,ASPD得分与逐渐接近的愤怒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负相关程度更高(all ZH<-2.02, p<.05);相反地,相比于ASPD得分与逐渐远离的中性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相关,ASPD得分与逐渐接近的中性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正相关程度更高(all ZH<4.15, p<.05)。研究提示我们,与一般人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水平越高的个体,威胁反应回路部分脑区(PAG/丘脑)的激活越弱,可能预示着对威胁性刺激的不敏感,进而影响其社会反应反转能力。(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反社会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 ASPD)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普遍行为模式,是与犯罪关联极高的精神障碍。ASPD的形成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神经递质和激素系统的紊乱,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跃程度和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上述神经生物学因素可能导致ASPD患者表现出执行控制障碍、情绪功能障碍、无视惩罚信息和奖赏偏好等特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证据为ASPD罪犯的循证矫治、风险评估、定罪量刑等司法实践提供了启示。建议未来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对ASPD的诊断分类标准、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社会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蔡果恬.临床心理的研究——以反社会人格为例[C].《临床心理的浙江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刘宇平,赵辉,李姗珊,张卓,杨波.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司法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9

[3].郭剑楠,张芹,王维皓,尹训宝,程国亮.男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服刑人员的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4].江豪.非理性认知对反社会型人格的影响及干预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周平,宋丽娜,黄微,廖扬,关慕桢.反社会人格高危群体注意保持的关联性负变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6].李金阳.NOS1AP基因与男性暴力犯罪人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7].何雨凝.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及预防研究[J].情感读本.2018

[8].颜刚威.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综述[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9].郭剑楠,张芹,王维皓,王艳郁.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心理理论的缺损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10].赵辉,杨波.反社会人格障碍与个体加工威胁性刺激的神经反应机制的关系[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标签:;  ;  ;  ;  

反社会人格论文-蔡果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