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合法性论文-孔晨旭

双重合法性论文-孔晨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合法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外交和驻军战略,冲绳驻军基地,双重合法性

双重合法性论文文献综述

孔晨旭[1](2019)在《美国冲绳驻军基地“双重合法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利用在国际格局中的话语霸权和行为霸权,单方主导处置本由盟国协同共同处置的琉球主权。为保障长期单独战略控制冲绳,美国通过托管的方式获得了殖民统治冲绳的身份的"合法性",通过结盟方式获得在冲绳实施军事行为的"合法性"。冲绳驻军基地作为美国长期单独战略控制冲绳的重要载体,也因此获得了双重"合法性"。无论是美国依据《对日和平条约》实施的托管方式,还是依此创设的琉球"剩余主权"都是非法的。而美国借助琉球"剩余主权"之由,以结盟方式实施军事行为的"合法性"自然是无本之木。所谓的冲绳驻军基地的"合法性",是美国为满足一己私利而杜撰出的"合法性"。从国际准则的正义上讲,琉球主权依然处在一个"待定"状态。美国冲绳驻军基地的"合法性"不过是一种话语霸权和行为霸权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新剑,范彦成,吴红迪[2](2019)在《“蛇吞象”式并购的合法性获取及双重品牌效应——基于多案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企业在海外频频进行"蛇吞象"式并购,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从合法性触发、合法性响应以及合法性效果出发,探讨了并购合法性对品牌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身份落差是触发合法性的重要因素,并受到并购时机、并购市场竞争状态以及文化开放性的调节;在合法性获取策略方面,主动的、高强度和高质量的组合模式要优于被动的、低度和低质的随机模式;合法性获取程度会对品牌资产产生正向影响,内部、外部合法性对并购双方品牌资产的影响有差异。(本文来源于《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徐琴[3](2019)在《社区草根组织之合法性与自主性的双重变奏——基于武汉市J社区C健身队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区文化治理这一场域,由于国家"外部动员"与"内部需求"的影响,社区草根组织逐渐经历了"萌芽"、"发展"及"成熟"的演进路径。在社区草根组织的演进过程中,合法性与自主性是其成长的双重面向:一方面草根组织在日常运作中通过各种方式为自身建构合法性;另一方面其又不断维持组织的自主性。在社区草根组织合法性与自主性的双重变奏中,体现出了政府嵌入与社会自治的理论逻辑。为破解社区草根组织成长的困境,需要建构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探索政府嵌入与社会自治的平衡机制。(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与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王敏,刘运青[4](2017)在《新兴技术初创企业双重“新进人缺陷”及其交互作用机理——基于合法性的概念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技术创业、新进入缺陷和新兴技术演化等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双重"新进入缺陷"的定义,分析其成因及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克服双重"新进入缺陷"的合法性进行区分,探讨了两类合法性的交互作用机理,提出一个概念模型。(本文来源于《创新与创业管理》期刊2017年02期)

张超,朱俊瑞[5](2018)在《社会组织合法性的双重面相及其生成逻辑——基于杭州6家“引领型”社会服务组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结构视角和建构视角相结合的中层视角看,社会服务组织的合法性可分解为政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在当前中国的制度情境下,其合法性机制的建构策略对应为体制嵌入和关系动员。杭州市6家"引领型"社会服务组织的案例研究表明,在社会治理的制度情境和社会服务的文化情境的双重作用下,组织合法性机制呈现出体制弱嵌入和关系强动员的双重面相。体制弱嵌入的主要策略是政治承认与松散联结,关系强动员的主要策略则是位置建构和集体行动。双重面相代表了成熟阶段社会服务组织的合法性机制,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类型,充分反映了社会组织通过反思性实践与社会情境的互动过程。(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朱洁仪[6](2017)在《群众路线: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双重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众路线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的统一。"群众观点"对应政治合法性的巩固;"领导方法"则对应政治有效性的维持。群众路线在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双重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26期)

王冲[7](2016)在《公司跨界创业的战略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公司创业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取竞争优势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升级和变迁,企业面临着行业同质、竞争激烈、品牌没落、市场萎缩等新的发展困境,很难在所属行业通过现有产品的创新创业做大做强。为了摆脱同质化噩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许多企业通过跨界创业开辟新蓝海。实践中,企业间的“跨界战”已然打响,迫切需要公司跨界创业相关的理论提供指导。然而,学者对新时期公司跨界创业战略的研究尚未成熟,大多数学者站在制度或者资源的单一视角,分析环境、资源对跨界创业战略的影响,并且很少涉及不同情境下的跨界战略选择。事实上,公司跨界创业活动既要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又要解决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问题,两者缺一不可,需要达到有效平衡,而根据跨界创业的具体情境进行恰当的战略选择也是创业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选取公司跨界创业的4个典型案例,运用合法性理论、资源基础观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边界跨越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合法性视角下的公司跨界创业合法化战略选择以及资源配置视角下的公司跨界创业资源配置战略选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合法性与资源配置的双重视角,深入分析公司跨界创业进入不同类型行业开展业务相关程度差异的跨界创业活动时,选择什么样的战略组合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提出整合视角下的战略组合选择模型,得出公司跨界创业战略选择的十个研究命题。随后,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回收的357份有效样本对案例研究得出的研究命题进行检验,八个命题得到了实证数据较好的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合法性视角研究发现:公司跨界创业进入传统行业,面临的合法性门槛较高,此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依从战略;而公司跨界创业进入新兴行业,面临的合法性门槛较低,此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创造战略。从资源配置视角研究发现:公司跨界创业的新业务与原有业务相关程度越高,其面临的资源配置障碍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利用战略;反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资源配置的探索战略。从合法性与资源配置的双重视角研究发现:公司跨入传统行业进行业务高相关跨界创业,选择稳妥型战略组合能够获得更高的绩效;公司跨入新兴行业进行业务高相关跨界创业,选择积极型战略组合能够获得更高的绩效。而当公司进行业务低相关跨界创业时,无论进入的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其选择的渐进型或突破型战略组合对绩效的中介作用没能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本研究着眼于当今创业领域的前沿研究话题——公司跨界创业的战略选择问题,基于现有公司跨界创业理论的研究不足,提出合法性与资源配置双重视角下的公司跨界创业战略选择模型,具有较高的创新性。(1)基于不同的行业制度情境,探索了公司跨界创业的合法化战略选择,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量表。当公司开展跨界创业活动进入不同类型的行业,行业的异质性会使其面临的制度压力存在差异,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合法性门槛,此时就需要企业选择恰当的合法化战略应对。而以往学者的研究,绝大多数将行业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不能完全准确的体现行业因素对公司跨界创业战略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案例研究探索了不同类型的行业对公司跨界创业合法化战略选择的影响。公司跨入传统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合法化的依从战略;而公司跨入新兴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创造战略。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依从战略和创造战略的测度量表,填补了因缺乏相关测量体系而无法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的空白,为后续学者在公司跨界创业的合法化战略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从资源配置视角探索了公司跨界创业的两种战略选择——利用战略和探索战略,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量表。学者对公司跨界创业战略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资源基础观理论和内部资本市场交易理论出发,指出企业应该尽可能的通过内部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来进行创业活动。然而,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企业不得不选择与原有业务相关程度较低的跨界创业活动。此时,企业很难依照传统理论通过利用战略在组织内部配置到所需的资源,这就需要另辟蹊径探索新的资源。鉴于此,我们通过多案例的研究分析探索了公司跨界创业的资源配置战略,企业除了运用利用战略还可以选择探索战略来有效配置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开发了资源配置的利用战略和探索战略的测度量表,为深入研究公司跨界创业的资源配置战略迈出了关键一步。(3)基于合法性和资源配置的双重视角,构建了公司跨界创业战略组合的匹配选择模型。传统的公司跨界创业研究,更多的聚焦于组织内部资源关联基础上的市场扩张活动。组织基于内部的关联,选择开展相关或非相关的跨界创业活动。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开展跨界创业活动时,越来越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为了满足外部环境的需求而牺牲内部效益。因此,在分析公司跨界创业活动时,仅仅站在合法性或者资源配置的单一视角已经不能解决当今企业跨界创业活动面临的内外部双重压力问题。因此,本研究站在合法性和资源配置的双重视角构建了公司跨界创业战略组合的匹配选择模型。既可以站在企业微观角度往外看,解决内部资源配置问题,又能够站在外部行业制度角度往里看,兼顾满足制度环境对公司跨界创业的要求,达到内外部战略的有效平衡,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学者研究视角单一的不足。总之,本研究从目前企业开展的大量跨界创业活动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公司跨界创业面临的合法性障碍和资源配置障碍,构建了合法性与资源配置双重视角下的公司跨界创业战略选择模型。可以说,本研究为当代在新技术革命冲击下开展跨界创业活动的企业开启了“希望之窗”,使企业可以运用开放性的思维,跳出自身行业看行业,跳出自有产品看产品,跨出行业和产品的边界,大胆借鉴融合其他行业与产品的资源、技术、思维和商业模式,取长补短为己所用。紧紧抓住市场机会,在这场日益激烈的“跨界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稳步迈向基业长青。(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12-01)

舒建华[8](2016)在《资本积累与合法性——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双重矛盾性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资本积累与社会和谐的冲突,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形成的福利国家模式,通过国家干预创造了一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的时期。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导致福利国家陷入重重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基于这一社会现实,对福利国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讨了福利国家的双重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性。福利国家部分地、暂时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资本主义的根本性矛盾并没有解决,最终导致其功能性要求反过来成为自身发展的障碍。(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16年05期)

郑小勇,魏江[9](2016)在《商业集团从属企业双重合法性与成长绩效的关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集团从属企业具有成员企业和独立法人双重身份,其合法性也具有双重属性。由此,本文提出并界定了从属企业的双重合法性概念,并探讨了双重合法性对从属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属企业的成员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对其成长绩效有显着影响,并且两者交互会对成长绩效形成协同影响。从作用机制上看:(1)成员合法性主要通过影响从属企业内部资源获取进而影响成长绩效;(2)成员合法性还对从属企业外部资源获取水平有显着影响,并经由外部资源获取的中介影响其成长绩效;(3)社会合法性则主要通过影响从属企业外部资源获取进而影响其成长绩效。(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寅桥[10](2015)在《企业并购发生的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双重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购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成长途径。并购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呢?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和合同理论从效率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回顾这些理论的同时,引入了另外一种视角对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解释,即合法性视角。本文首先回顾了基于效率机制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合同理论,然后分别对内部合法性和外部合法性如何影响企业并购进行探讨,本文还尝试理清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5年12期)

双重合法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企业在海外频频进行"蛇吞象"式并购,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从合法性触发、合法性响应以及合法性效果出发,探讨了并购合法性对品牌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身份落差是触发合法性的重要因素,并受到并购时机、并购市场竞争状态以及文化开放性的调节;在合法性获取策略方面,主动的、高强度和高质量的组合模式要优于被动的、低度和低质的随机模式;合法性获取程度会对品牌资产产生正向影响,内部、外部合法性对并购双方品牌资产的影响有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合法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孔晨旭.美国冲绳驻军基地“双重合法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李新剑,范彦成,吴红迪.“蛇吞象”式并购的合法性获取及双重品牌效应——基于多案例的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9

[3].徐琴.社区草根组织之合法性与自主性的双重变奏——基于武汉市J社区C健身队的案例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

[4].王敏,刘运青.新兴技术初创企业双重“新进人缺陷”及其交互作用机理——基于合法性的概念模型[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7

[5].张超,朱俊瑞.社会组织合法性的双重面相及其生成逻辑——基于杭州6家“引领型”社会服务组织的分析[J].浙江学刊.2018

[6].朱洁仪.群众路线: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双重建构[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7].王冲.公司跨界创业的战略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6

[8].舒建华.资本积累与合法性——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双重矛盾性功能[J].天府新论.2016

[9].郑小勇,魏江.商业集团从属企业双重合法性与成长绩效的关联机制[J].管理工程学报.2016

[10].王寅桥.企业并购发生的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双重视角分析[J].中国物价.2015

标签:;  ;  ;  

双重合法性论文-孔晨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