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外翻论文-漆伟

肘外翻论文-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肘外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肘外翻,肱骨远端重建,肘关节

肘外翻论文文献综述

漆伟[1](2019)在《基于肘关节轴线的肱骨远端重建治疗儿童肘外翻畸形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用维持原有肘关节轴线的肱骨远端重建矫正儿童肱骨外髁陈旧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治陈旧肱骨外髁骨折骨不连并肘外翻11例,其中3例伴有迟发性尺神经炎,全部采用保持肘关节轴线的肱骨远端重建术矫正肘外翻畸形恢复肘关节的外观和功能。结果:11例平均术后随访28个月,按HSS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达到90%。结论:保持现有的肘关节轴线重建肱骨远端治疗肱骨外髁陈旧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是一种可行方法。(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朱峰,宋相建,李珍[2](2019)在《分期手术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继发肘外翻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分期手术治疗7例大龄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继发肘外翻畸形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8. 5~13岁。左侧4例,右侧3例。肘关节提携角25°~45°。骨折至手术时间6~9年。合并迟发型尺神经炎3例,表现为尺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麻木、手内在肌萎缩等。(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蒋毅[3](2015)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产生肘外翻等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及分析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外翻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因素。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24-79岁,平均44.6岁;左侧12例,右侧9例。合并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5例,合并肘关节脱位6例。按Mason分型,Ⅲ型1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21例患者均为伤后2周内的新鲜损伤。伤后至手术日之间平均为5.3d(2d~11d)。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9.9个月(5~79个月),失访2例(9.5%)。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6例(81.5%),良3例(11.1%),一般2例(7.4%)。优良率为(90.5%)。21例患者中,术后测量双侧肘关节携带角,与健侧相比,患侧肘外翻角度大于健侧10°以上的患者为4例,占19%。21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桡骨柄周围的射线可透过区,占33.3%。未见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金属异物反应及腕部畸形等并发症。1例出现肘关节僵硬再次行关节松解术。5例肘部有轻度异位骨化,但未对肘和前臂的运动造成明显影响。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比较满意的中期疗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肘外翻及假体松动等,可能与手术操作技巧、假体填充及假体强度等因素相关。(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关节专题》期刊2015-09-10)

杨颖颖[4](2015)在《外伤性肘外翻畸形合并肘管综合征14例肌电图与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外伤性肘外翻畸形合并肘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4例外伤性肘外翻畸形合并肘管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肌电图检查,观察总结患者的肌电图及临床特点。结果 6例患者存在神经源性损伤,拇短展肌正常。21例患者SCV正常4例,异常7例。21例患者MCV远端潜伏期为延长10例。成肘上至肘下的MCV正常1例,减慢10例。肘下至腕部MCV正常5例,减慢6例。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为外伤性肘外翻综合征的常用诊断方法 ,能够确定神经的受压位置及程度,从而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66期)

刘昕,邓志强,叶家军[5](2015)在《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的分期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期截骨矫形的分期手术方式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9例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11~14岁,中位数12.5岁;左侧6例,右侧3例;提携角30°~40°者7例,40°~50°者2例。所有患者均有患肢尺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弱症状,其中4例患侧环指、小指伸指功能受限,患侧肘关节侧扳试验均为阳性。骨折至此次住院治疗时间7~10年,中位数8年。均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期截骨矫形的分期手术方式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一期手术后平均3周时X线摄片检查可见原骨折线模糊。所有患者原骨折不愈合处均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4~10周,中位数6周。二期截骨术后所有截骨处均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5~10周,中位数7周。所有患者患肢提携角均恢复正常,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尺神经受损症状均消失,肘关节侧扳试验阴性。结论: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期截骨矫形的分期手术方式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术后肘关节外观、功能、稳定性恢复好,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5年07期)

黄伟龙,朱学敏,孙小平[6](2014)在《肱骨髁上弧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肘外翻畸形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肱骨髁上弧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肘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髁上弧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肘外翻畸形8例。结果 8例患儿获得12~17个月、平均(14.7±2.6)个月的随访,术后肘关节外翻角恢复至(13.0±4.6)°。术后6个月根据Dhillon改良的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2例,良4例,一般2例。术后无一例发生肱骨内外侧髁突起、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肱骨髁上弧形截骨术不但可以精确纠正肘外翻畸形,而且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不影响术后肘关节活动功能。(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4年22期)

蒋毅[7](2014)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产生肘外翻等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及分析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外翻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因素。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科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24-79岁,平均44.6岁;左侧12例,右侧9例。合并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5例,合并肘关节脱位6例。按Mason分型,Ⅲ型1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21例患者均为伤后2周内的新鲜损伤。伤后至手术日之间平均为5.3d(2d~11d)。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9.9个月(5~79个月),失访2例(9.5%)。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6例(81.5%),良3例(11.1%),一般2例(7.4%)。优良率为(90.5%)。21例患者中,术后测量双侧肘关节携带角,与健侧相比,患侧肘外翻角度大于健侧10°以上的患者为4例,占19%。21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桡骨柄周围的射线可透过区,占33.3%。未见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金属异物反应及腕部畸形等并发症。1例出现肘关节僵硬再次行关节松解术。5例肘部有轻度异位骨化,但未对肘和前臂的运动造成明显影响。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比较满意的中期疗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肘外翻及假体松动等,可能与手术操作技巧、假体填充及假体强度等因素相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10-01)

苏琦,陈芒,周敏,廖春来,蔡俊东[8](2014)在《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并肘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并肘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9月,收治19例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并肘外翻畸形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14~28岁,平均21.6岁。左侧7例,右侧12例。受伤至该次入院时间3~22年,平均9年。患者肘外侧均可见骨性突出、外髁膨大,伴外翻畸形;与健侧相比,提携角增大(34.00±7.68)°。2例关节僵硬,余17例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7.35±19.77)°,其中10例屈伸活动度受限。3例伴尺神经炎表现。采用肱骨髁上内侧闭合楔形截骨、肱骨外髁复位截骨块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3.2年。X线片复查示,截骨及骨折均在6个月内达骨性愈合。3例伴尺神经炎者神经损伤症状均在术后6个月内消失。末次随访时,患侧提携角较健侧增大(3.21±4.0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72,P=0.000);2例术前肘关节僵硬者关节活动度分别达20°和30°,余17例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7.64±15.7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0,P=0.859);根据肘关节外观、活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评定疗效,获优9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9.5%。结论对于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并肘外翻畸形,通过肱骨髁上内侧闭合楔形截骨能有效纠正肘外翻畸形、改善尺神经炎症状;肱骨外髁复位截骨块植骨内固定能有效稳定骨折端,促进愈合,并获得较好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谭述军,金庆平,李志敏[9](2013)在《儿童肘外翻手术治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对12例肘外翻畸形患儿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6~14岁。右肘7例,左肘5例。11例为外伤所致,1例为Turner综合征。受伤至就诊时间2~5年。肘外翻畸形25°~45°。6肘关节活动基本正常,6例存在不同程度肘关节屈伸障碍。2例合并肘关节不稳定,2例合并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4例合并迟发性尺神经炎,以患手尺侧麻木为主。(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张军威,高石军[10](2012)在《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与肘外翻不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肘关节不稳是指稳定关节的各种结构遭受破坏,使肘关节在正常的屈伸活动外出现了其他平面上的异常活动。肘关节不稳包括肘关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在骨科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依据关节不稳的方向,分为:前方不稳定、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外翻不稳定及内翻不稳定。在这几类肘关节不稳(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肘外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分期手术治疗7例大龄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继发肘外翻畸形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8. 5~13岁。左侧4例,右侧3例。肘关节提携角25°~45°。骨折至手术时间6~9年。合并迟发型尺神经炎3例,表现为尺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麻木、手内在肌萎缩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肘外翻论文参考文献

[1].漆伟.基于肘关节轴线的肱骨远端重建治疗儿童肘外翻畸形疗效分析[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朱峰,宋相建,李珍.分期手术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继发肘外翻畸形[J].临床骨科杂志.2019

[3].蒋毅.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产生肘外翻等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探讨[C].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关节专题.2015

[4].杨颖颖.外伤性肘外翻畸形合并肘管综合征14例肌电图与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5].刘昕,邓志强,叶家军.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的分期手术治疗[J].中医正骨.2015

[6].黄伟龙,朱学敏,孙小平.肱骨髁上弧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肘外翻畸形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

[7].蒋毅.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产生肘外翻等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探讨[D].浙江大学.2014

[8].苏琦,陈芒,周敏,廖春来,蔡俊东.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并肘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

[9].谭述军,金庆平,李志敏.儿童肘外翻手术治疗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2013

[10].张军威,高石军.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与肘外翻不稳定[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

标签:;  ;  ;  

肘外翻论文-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