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王楠

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王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FFI,贯通制,技能习得,语法教学

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1](2018)在《贯通制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结构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结构教学模式(FFI)是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英语使用时出现的语法问题而实施的任务式教学方法,根据七年贯通制学生的特点,采用FFI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英语习得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但由于贯通制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时间不长,其成效还缺乏纵向研究的视角,需要在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进一步完善,为学生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英语学习环境。(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利元[2](2009)在《“以语言形式为纲”还是“语言形义兼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方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的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也更加深入。根据笔者对近5年来20余篇涉及课堂话语的研究发现,我国的英语课堂研究,大部分依旧着眼于大学英语课堂。而随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逐年深入,在“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陈琳等,2002),新课标更强调英语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然而,我们对现今中学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与运用情况依然知之甚少。因此,由必要对他们英语课堂的互动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Long等学者提出的Focus-on-Form①的教学取向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其优势,并值得借鉴。Long(1996)通过对课堂话语研究文献的综述,对交际课堂上的“以语言形式为纲”(Focus-on-Forms)和“语言形义兼顾”(Focus-on-Form),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前者是“二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仅仅针对于某些单独语言形式的教学。如对某种音节结构进行讲解的时候,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个音节所表达的意义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而后者,“Focus-on-Form”,则是在以交际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暂时引导到语言的形式上来。Long认为,“Focus-on-Form”是一种形义兼顾的,在一定的课堂任务下才能取得的教学方式(Long, 1991, 1996)。Focus-on-Form的研究在我国近年越来越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在最近国外Focus-on-Form的质化研究中,Pica(2002)区分了这一教学形式中产生的意义协商的不同成分,进一步划分了引发或提示语(trigger和signal),以及形式聚焦干预“form-focused intervention”和形式聚焦教学“form-focused instruction”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否存在“语言形义兼顾”这一教学形式。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回答如下研究问题:1).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间的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具有哪些课堂话语特征,是否存在形式聚焦教学、形式聚焦干预等教学形式?2)如果Focus-on-Form这一教学形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确存在,这种教学形式在何种程度上深化并促进了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教师主要使用了哪些教学策略?本文的主要考察对象为随机选取的中国某城市初中的一个单元的英语课堂。该英语课堂选用的教材为《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以质化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本文的研究单位为课段(phase or transaction),指的是“具有某一特别课堂组织形式的一段特别的时间”。本文采取对该课堂每个课段进行分类之后,根据Pica总结的Focus-on-Form 6个语言特点,对所要考察的课堂采取了逐句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发现,“语言形义兼顾“教学形式在我国初中的英语课堂上有所体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形义兼顾的课堂互动很少,且显呆板。所观察的教师还缺乏对“语言形义兼顾“教学形式了解,因此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有错话语进行直接修改多于提示性修改,进而达到“语言形义兼顾“的交际教学目的。根据研究发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中国初中课堂普遍存在形式聚焦教学的教学形式。2)与此同时,中国教师的课堂也应该更加多样化,进而增加此种教学形式所占的课堂比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10-01)

李志岭[3](2006)在《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vs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符号学关于能指和所指的区分为依据,区分了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和基于语言形式的转喻。本文认为,隐喻和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在语言变化中倾向于导致语义变化,一般是语义的延伸和扩展,但不产生新的语言表达式;而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在语言变化中则一般不导致语义变化,而倾向于导致新的、更简洁的语言表达式。这一区分有利于加深对转喻的研究和认识,有利于深入理解索绪尔关于语言在句段向度和联想向度的展开相当于人类心理活动的两种形式的深刻论断,也有利于掌握雅各布森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对立代表了语言共时模式和历时模式的对立的论断的深邃内涵。(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06年04期)

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西方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的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也更加深入。根据笔者对近5年来20余篇涉及课堂话语的研究发现,我国的英语课堂研究,大部分依旧着眼于大学英语课堂。而随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逐年深入,在“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陈琳等,2002),新课标更强调英语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然而,我们对现今中学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与运用情况依然知之甚少。因此,由必要对他们英语课堂的互动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Long等学者提出的Focus-on-Form①的教学取向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其优势,并值得借鉴。Long(1996)通过对课堂话语研究文献的综述,对交际课堂上的“以语言形式为纲”(Focus-on-Forms)和“语言形义兼顾”(Focus-on-Form),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前者是“二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仅仅针对于某些单独语言形式的教学。如对某种音节结构进行讲解的时候,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个音节所表达的意义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而后者,“Focus-on-Form”,则是在以交际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暂时引导到语言的形式上来。Long认为,“Focus-on-Form”是一种形义兼顾的,在一定的课堂任务下才能取得的教学方式(Long, 1991, 1996)。Focus-on-Form的研究在我国近年越来越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在最近国外Focus-on-Form的质化研究中,Pica(2002)区分了这一教学形式中产生的意义协商的不同成分,进一步划分了引发或提示语(trigger和signal),以及形式聚焦干预“form-focused intervention”和形式聚焦教学“form-focused instruction”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否存在“语言形义兼顾”这一教学形式。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回答如下研究问题:1).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间的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具有哪些课堂话语特征,是否存在形式聚焦教学、形式聚焦干预等教学形式?2)如果Focus-on-Form这一教学形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确存在,这种教学形式在何种程度上深化并促进了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教师主要使用了哪些教学策略?本文的主要考察对象为随机选取的中国某城市初中的一个单元的英语课堂。该英语课堂选用的教材为《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以质化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本文的研究单位为课段(phase or transaction),指的是“具有某一特别课堂组织形式的一段特别的时间”。本文采取对该课堂每个课段进行分类之后,根据Pica总结的Focus-on-Form 6个语言特点,对所要考察的课堂采取了逐句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发现,“语言形义兼顾“教学形式在我国初中的英语课堂上有所体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形义兼顾的课堂互动很少,且显呆板。所观察的教师还缺乏对“语言形义兼顾“教学形式了解,因此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有错话语进行直接修改多于提示性修改,进而达到“语言形义兼顾“的交际教学目的。根据研究发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中国初中课堂普遍存在形式聚焦教学的教学形式。2)与此同时,中国教师的课堂也应该更加多样化,进而增加此种教学形式所占的课堂比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参考文献

[1].王楠.贯通制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结构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

[2].王利元.“以语言形式为纲”还是“语言形义兼顾”[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李志岭.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vs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6

标签:;  ;  ;  ;  

以语言形式为纲论文-王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