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变形论文-李丹

桥梁桩基变形论文-李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桥梁桩基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盾构穿越,桥梁桩基,加固措施,变形监测

桥梁桩基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19)在《地铁盾构穿越桥梁桩基加固措施和变形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大力进行地铁工程建设。由于地铁线路一般较长,且多位于城区,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各种建(构)筑物。盾构法施工技术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快速、地层适用性广等特点,已成为修建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虽然目前盾构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其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地层损失和土体扰动,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盾构穿越过程中,必须对地表沉降、既有建筑物变形等进行实时监测,以控制盾构穿越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22期)

孙茂强[2](2019)在《填土堆载高度对既有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eo Studio软件对堆载土体对邻近桩基安全性影响进行模拟,主要分析左右侧桩基在不同堆载下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研究表明:不同堆载高度下,左右侧桩地表以上竖向位移值沿转桩身基本一致,而地表以下桩身竖向位移规律不一致,且左右桩的沿桩身位移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堆载高度3m时产生的影响不大;堆载对于左右桩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即地表以上桩基水平位移沿桩身基本相同,地表以下桩基沿桩身向下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在桩端处水平位移基本为零,随着堆载高度的增加,桩基水平位移增大,桩基整体表现为整体向右侧倾斜,左右两侧桩规律一致。最后,提出了堆载对临近桩基安全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福建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赵俊逸,谭文杰,杨果林,葛云龙[3](2019)在《长沙景观桥梁桩基隔离钢护筒变形及施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沙景观桥3号墩桩基施工为背景,分析了3-5号桩基钢护筒变形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改变壁厚和设置型钢内撑加固方案,重点阐述了钢护筒变形的处理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在岩溶地区高陡边坡桥梁桩基内外双层隔离钢护筒施工技术。(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陈慧建,张林杰,王婷,晁召波[4](2017)在《自动化监测在大型桥梁桩基托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桥梁桩基托换监测具有变形结点多、控制变形小、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运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对工程关键变形结点进行自动性、连续性监测,在桩基托换工程中提供及时、精准的变形数据,保证项目安全进行的同时桥梁正常运营,并与传统监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其它大型监测项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8)

贺健军,建鑫龙[5](2016)在《基坑对既有桥梁桩基变形特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分析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桥梁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TS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不同基坑开挖以及注浆加固参数下既有桥梁桩基的变形特性。结合研究成果建议实际工程中,应适当减小基坑开挖深度、宽度,增大基坑距桥梁桩基的开挖距离;对既有桥梁桩基进行注浆加固时注浆加固深度宜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加固模量取50MPa为宜,加固宽度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6年05期)

彭戈[6](2016)在《穿越多层溶洞桥梁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溶洞的存在对于桥梁桩基工程的工作性状影响很大。本文依托四川宜宾—叙永高速公路爪龙岩大桥工程,其中K59+019至K59+125段岩溶发育,溶洞呈串珠状,部分有填充,桥梁的多个桥墩柱下的桩基穿过多层溶洞。在分析了岩溶区桩基的竖向承载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穿越多层溶洞的桥梁桩基竖向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分析讨论了岩溶区嵌岩桩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特点,推导出了当嵌岩桩存在下卧溶洞时或者桩基穿越多层溶洞时的考虑溶洞顶板厚度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2)基于荷载传递法,给出了当桩基穿越多层溶洞时,按桩顶沉降控制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3)通过数值模拟讨论分析了溶洞高度、宽度、数量以及溶洞间竖向相对距离对桩基桩身位移、桩身轴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桩顶的竖向荷载较小时,溶洞高度、数量以及溶洞间竖向相对距离仍会对桩身的受力和位移分布产生影响,而溶洞宽度对桩基影响较小。同时,模拟分析了实际工程中桥墩下群桩基础的桩身位移和受力分布特征。(4)针对爪龙岩大桥工程实例,采用所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得到的桩基极限竖向承载力差值在15%以内,同时两种方法得到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也较为接近。本文在穿越多层溶洞桥梁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及沉降变形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地区相关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丁勇春,程泽坤,王建华,李耀良[7](2012)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及其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维显式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了上海软土地区某下穿城市高架桥梁并紧邻其下部桩基的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及其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基于FLAC3D建立考虑土体、基坑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相互作用的叁维整体计算模型,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并根据实际施工工况划分不同的计算模拟步骤。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采用叁维数值模型预测现场无法实施监测的承台下部桩基的变形是可行的。参数分析及现场实测数据与上海软土地区其他地铁车站深基坑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本工程所采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调整、坑内地基加固及局部中板逆作等技术措施,不但有效控制基坑自身的变形,也有效保护桥梁桩基及上部结构的安全。(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S1期)

张强[8](2012)在《深厚软土区段客运专线超长桥梁桩基长期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的高速、安全和乘客舒适度,铺设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对桥梁墩台基础工后沉降有严格的控制标准。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大、中桥梁占正线长度的86.62%,且沿线有广泛的深厚软土(流塑状态)分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因此桥梁基础沉降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项目“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区段施工新工艺研究(2009G008-B)”为依托,以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桥梁桩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长期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厚软土地区超长桥梁桩基长期变形特性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制定了典型工点桥梁桩基变形测试方案,对元件现场埋设方法进行了总结,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变形测试方法行之有效,测试元件和设备可靠。(2)通过现场试验,对试验桩桩身应变、桩身压缩量、桩间土压缩量、桩端下土层压缩量等进行了长期监测,揭示了在承台、墩身及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桩身、桩间土和桩端下土层的沉降变形随时间、荷载的发展规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桥墩沉降监测结果,对超长钻孔灌注桩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效果进行了评价。(3)分别采用实体深基础法和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典型桥墩群桩基础最终沉降量及压缩底层厚度,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4)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典型桥墩桩基础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各施工工况下地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群桩桩身轴力分布、群桩基础变形、桩土荷载分担比等,并结合计算结果对群桩效应进行分析。(5)探讨了基于成长曲线(Logistic、 Gompertz和Verhulst曲线)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运用FORTRAN程序语言,编制了预测程序VCFMS;采用试验工点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对程序进行了验证和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童立元,王斌,刘义怀[9](2007)在《地震地基液化大变形对桥梁桩基危害性叁维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震地基液化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危害性,建立了含液化层的二层与叁层土体系计算模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非线性关系,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液化侧扩地基中的单桩、群桩进行了动力有限差分分析,探讨了地基液化大变形条件下桩基位移与内力变化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二层与叁层土体中,液化土层和非液化土层交界面处产生的桩身弯矩极值是控制桩身破坏的关键因素,液化土层本身对桩身弯矩的影响很小;桩帽对桩顶的侧移有一定制约作用,但对桩身弯矩极值的影响不显着;群桩中上坡桩与下坡桩的侧向位移与桩身弯矩分布模式相似,但上坡桩发生的侧向位移和桩身弯矩要略大于下坡桩情况。(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张会荣[10](2005)在《液化大变形条件下桥梁桩基的反应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液化从而诱发地面大变形对公路、铁路、桥梁桩基、地下管线等生命线工程产生严重的破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发现了地震液化导致大范围的地面永久大变形发生的事实后,液化大变形便成为岩土工程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主要原因在于液化大变形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同时场地条件的特殊性更增加了液化大变形的不确定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为:1、归纳和总结了液化大变形发生规律及其震害事例,分析了产生液化大变形的机理和影响液化大变形发生发展的因素;对液化大变形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归纳,对液化大变形的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2、在前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对液化大变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叁层土和二层土体在不同的地震加速度、不同倾角、不同液化层厚度等情况下液化大变形的规律、沿断面深度方向的分布形式、液化大变形距离临空面不同水平距离时的空间变化等,并对二层土体和叁层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分析了液化层空间位置的变化、液化层边界条件的变化、有无临空面等情况下液化大变形规律;对液化层为局部分布时及其空间变化、多层液化土层情况下液化大变形的分布形式进行了研究。3、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液化条件下桥梁桩震害的事例,其中液化大变形是造成桥梁桩基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大变形条件下,桥梁桩基破坏是由于饱和砂土液化后,土体的抗剪强度极低,不能有效地抵抗土体的侧向移动,桩体在土体的侧向移动下发生破坏,是由于土体侧向位移产生的附加静应力所引起。4、总结了桩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水平大变形下的基于离心模型的LE法,其用于计算桩在液化大变形下位于二层和叁层土体时的极值弯矩;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在二层、叁层土体时的桩体位移及在不同土层交接处的弯矩等,对于二层土体液化土层和非液化土层交接处的弯矩是桩身弯矩极值,是控制桩身破坏的关键因素;叁层土体时桩身弯矩的极值发生在上覆非液化土层和下覆非液化土层之中,液化土层对桩身弯矩的影响很小。5、对抵御液化大变形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对碎石桩的进行液化处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碎石桩处理含有一定倾角液化土层的岸坡地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有限元法,采用四种桩长情况,对碎石桩处理液化大变形地基深度进行了分析:碎石桩长度应穿过整个液化层,当碎石桩没有穿过液化层时,整个土体会出现沿没有处理的液化层滑动现象;当碎石桩的长度穿过液化层时,再增加桩长并不能更加有效地减小水平位移,要进一步较小水平位移只能增加处理区的宽度。6、采取处理宽度为30m、50m、80m叁种情况对液化大变形场地的处理宽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处理区位移随着处理宽度增加而显着减小;并对桥梁桩基位于处理后不同位置进行了桩身受力分析,不同的处理宽度存在一个桩身所受弯矩比较小范围,而当桩位于该范围之外时,桩身所受弯矩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05-03-10)

桥梁桩基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Geo Studio软件对堆载土体对邻近桩基安全性影响进行模拟,主要分析左右侧桩基在不同堆载下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研究表明:不同堆载高度下,左右侧桩地表以上竖向位移值沿转桩身基本一致,而地表以下桩身竖向位移规律不一致,且左右桩的沿桩身位移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堆载高度3m时产生的影响不大;堆载对于左右桩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即地表以上桩基水平位移沿桩身基本相同,地表以下桩基沿桩身向下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在桩端处水平位移基本为零,随着堆载高度的增加,桩基水平位移增大,桩基整体表现为整体向右侧倾斜,左右两侧桩规律一致。最后,提出了堆载对临近桩基安全控制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桥梁桩基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地铁盾构穿越桥梁桩基加固措施和变形监测研究[J].智能城市.2019

[2].孙茂强.填土堆载高度对既有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J].福建交通科技.2019

[3].赵俊逸,谭文杰,杨果林,葛云龙.长沙景观桥梁桩基隔离钢护筒变形及施工工艺研究[J].施工技术.2019

[4].陈慧建,张林杰,王婷,晁召波.自动化监测在大型桥梁桩基托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C].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

[5].贺健军,建鑫龙.基坑对既有桥梁桩基变形特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

[6].彭戈.穿越多层溶洞桥梁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7].丁勇春,程泽坤,王建华,李耀良.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及其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英文)[J].岩土工程学报.2012

[8].张强.深厚软土区段客运专线超长桥梁桩基长期变形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

[9].童立元,王斌,刘义怀.地震地基液化大变形对桥梁桩基危害性叁维数值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

[10].张会荣.液化大变形条件下桥梁桩基的反应与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05

标签:;  ;  ;  ;  

桥梁桩基变形论文-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