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罗钧,刘纲,黄宗明

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罗钧,刘纲,黄宗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损伤识别,子结构,ARMAX模型,剪切型框架

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罗钧,刘纲,黄宗明[1](2017)在《基于子结构模型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适用于剪切型框架结构的损伤定位和损伤定量识别方法。首先,用剪切型框架结构的运动方程和中心差分法确定子结构的划分方式;然后,根据子结构的输入输出关系和已知输入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average with exogenous inputs,简称ARMAX)模型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利用子结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ARMAX模型的定阶方法;最后,利用子结构ARMAX模型系数向量的马氏距离来构造损伤识别指标,并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Bhattacharyya距离进行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的识别。模拟算例和试验表明,提出方法能准确识别剪切型框架结构的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的相对大小,且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7年02期)

沈明荣,张清照[2](2010)在《规则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规则齿型结构面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试验,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基础性研究,阐述规则齿型结构面在剪切条件下力学特性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强度、变形等力学特性的主要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对结构面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曲线以及不同粗糙度结构面的剪切变形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面剪切变形特性的经验本构关系,同时对结构面综合抗剪强度参数在剪切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评价结构面剪切强度的经验公式。最后还对结构面在剪切条件下的扩容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现象做出解释。(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李化启,梁一鸿,马瑞[3](2006)在《动态熔融过程中岩石的剪切压熔作用及变形-熔融结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细粒辉长岩、中粒花岗岩、细粒斜长角闪岩和二辉麻粒岩等几种岩石类型为实验样品,进行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熔融试验。通过对实验样品详细的变形、熔融特征研究和应力应变分析,得出了共轭扇式变形-熔融模型可能更能反映自然实际条件下动力变形、熔融的平面分布特征。在动力熔融概念和分层熔融模式提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几点设想:1岩石圈脆-韧性转变域内的岩石在构造动力条件下可发生动力熔融,并且其平面分布呈共轭扇式变形-熔融结构展布;其作用机理为剪切压熔机制控制下的各种有利促熔条件控熔。2动力熔融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熔融的发生域和岩浆源地的分布范围,使得熔融或岩浆的产生不再只限于上地幔或壳幔边界,而是分布在一个相当宽广的温压和组分范围内,其热力来源也不再只受地温梯度控制,而是有热力、动力两种来源。3在造山带分层熔融模式提出的基础上,重新分析了岛弧钙碱性安山岩、类埃达克岩、同构造花岗岩的成因问题,提出了岛弧钙碱性安山岩的分层熔融混合岩浆成因和类埃达克岩、同构造花岗岩的动力熔融成因;并提出了裂谷拉伸环境可能存在分层熔融模式和有关分层熔融模式多类型的设想。(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张娟,瞿金平[4](2005)在《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振动参数对聚合物熔体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仿射瞬态网络结构本构模型来分析正弦脉动流场中的聚合物熔体第一、第二法向应力差系数的变化规律 ,以及振动参数 (振动频率和振幅 )对聚合物熔体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 ,在实际加工中可以通过增加振幅或振动频率来降低聚合物熔体的弹性 ,此模型还可以预测到最佳振幅或最佳振动频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05年01期)

张娟,瞿金平[5](2004)在《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振动参数对聚合物熔体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仿射网络结构本构模型分析了正弦脉动流场中振动参数对聚合物熔体黏性的影响作用 ,并从缠结密度的概念上来解释其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04年12期)

张娟,瞿金平[6](2004)在《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的精确性及其推广》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定量比较来进一步检验在本课题第二部分[1] 所建立的纯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非仿射瞬态网络结构本构模型的精确度 ,研究表明其精确度比仿射网络结构模型的要高。同时 ,为了与实际物理场相结合 ,将这一纯振动剪切力场作用下的聚合物熔体非仿射瞬态网络结构本构方程推广到稳态剪切流上平行迭加正弦振动后的力场(也称正弦脉动流场 )中去 ,并结合毛细管动态流变仪来进一步验证这一模型的精确性。实验证明 ,在正弦脉动流场中 ,非仿射瞬态网络结构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04年11期)

夏亚峰,杜永峰,赵宝东[7](2003)在《基于两参数损伤模型下剪切型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两参数损伤模型研究了结构抗震可靠性,通过统计地震损伤模型中反应量得到地震烈度概率分布、结构最大延性系数μm及极限延性系数μu的概率分布,建立结构抗震可靠性概率公式,在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指定损伤范围内结构可靠度,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张娟,瞿金平[8](2002)在《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 Ⅱ.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假设聚合物熔体的缠结网络形变是非仿射的 ,运用瞬态网络结构原理 ,采用在本课题第一部分[1] 中所建立的动态速率方程 ,并对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加以修正来建立一个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 ,利用这一模型来研究振动剪切作用下LDPE熔体的流变行为。研究表明 ,随着应变振幅和频率的增加 ,LDPE熔体的剪切应力也增加 ,同时指出了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的精确度比仿射结构模型有较大提高。这表明在振动力场作用下 ,网络形变发生了非仿射形变 ,因此在建立振动力场作用下聚烯烃熔体本构方程时 ,不能假设其网络是仿射形变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02年06期)

张娟,瞿金平[9](2002)在《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 I.动态速率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Liu( 1 981 )提出的动态速率方程加以修正 ,用修正的速率方程来研究振动剪切场下缠结密度的变化情况 ,给出其理论分析 ,同时也分析了缠结密度对熔体粘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02年05期)

周志勇,刘承宗,赵惠麟[10](1999)在《剪切型结构动力模型物理参数模态识别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结构动力模型物理参数的模态识别方法,它利用递归算法对结构进行解耦,只用实测的1个或2个模态数据即可识别结构物理参数.利用这种方法所识别的物理参数考虑了结构各杆件、各楼层之间的动态耦合效应及柱轴向变形的影响,使简化模型更接近原始模型,从而提高了动力反应的计算精度.给出了具体工程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规则齿型结构面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试验,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基础性研究,阐述规则齿型结构面在剪切条件下力学特性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强度、变形等力学特性的主要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对结构面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曲线以及不同粗糙度结构面的剪切变形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面剪切变形特性的经验本构关系,同时对结构面综合抗剪强度参数在剪切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评价结构面剪切强度的经验公式。最后还对结构面在剪切条件下的扩容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现象做出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罗钧,刘纲,黄宗明.基于子结构模型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识别[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

[2].沈明荣,张清照.规则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

[3].李化启,梁一鸿,马瑞.动态熔融过程中岩石的剪切压熔作用及变形-熔融结构模型[J].地质学报.2006

[4].张娟,瞿金平.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振动参数对聚合物熔体弹性的影响[J].中国塑料.2005

[5].张娟,瞿金平.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振动参数对聚合物熔体黏性的影响[J].中国塑料.2004

[6].张娟,瞿金平.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的精确性及其推广[J].中国塑料.2004

[7].夏亚峰,杜永峰,赵宝东.基于两参数损伤模型下剪切型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

[8].张娟,瞿金平.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Ⅱ.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J].中国塑料.2002

[9].张娟,瞿金平.振动剪切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的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I.动态速率方程[J].中国塑料.2002

[10].周志勇,刘承宗,赵惠麟.剪切型结构动力模型物理参数模态识别方法及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1999

标签:;  ;  ;  ;  

剪切型结构模型论文-罗钧,刘纲,黄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