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架海论文-王晶

陆架海论文-王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架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黄海,航次,陆架海,第一海洋研究所,一所,中国近海,气候变化,邻近海域,人类活动,长江口海域

陆架海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19)在《海洋一所开启近海秋季航次 探查南黄海和长江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 晶)“向阳红18”船日前从国家深海基地鳌山码头起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9年度中国近海综合开放航次——秋季航次”正式开启。本航次聚焦南黄海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开展水文、化学、生物、底(地)质等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11-11)

杨春花,蒋晨,马永贵,张书文[2](2017)在《夏季琼东陆架海急流锋面分析及其混合率参数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2年7月13日-20日夏季琼东海域的断面调查资料,研究了琼东急流锋面空间分布特征、混合过程及其参数化。结果表明,夏季琼东陆架海急流锋面主要分布在50 m~100 m等深线之间,且100 m等深线附近的锋面为强锋面区。强温盐锋面主要发生在25 m以浅,最大的强度锋面出现在14 m左右。锋区混合率的最大量级10~(-3)m~2·s~(-1),约比大洋平均值高2个量级,且高值主要分布在锋轴线附近和接近海表处。所提出的混合率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描述夏季琼东陆架海锋区混合的主要特征。(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3](2016)在《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河影响下的河口陆架区陆海相互作用活跃,是有机碳的主要沉积区,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东部陆架海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直接流入该区。从有机碳来源、输运和埋藏保存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源汇过程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本区沉积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有机分子标志物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综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评估近海沉积有机碳的源汇特征;陆架泥质区是长江和黄河陆源沉积有机碳的重要储库;河流输入、沉积再悬浮和远距离物质输运等沉积动力过程显着影响着本区不同来源、不同类型陆源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归宿;大河物质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陆架沉积作用共同支撑着该区较高的有机碳埋藏能力。本区的研究今后需要从海陆结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从整体上研究沉积作用过程与有机碳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关系;结合我国东部陆架海特有的沉积物源汇体系特征,揭示从流域到近海物质输运体系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年龄分布和归宿,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日益显着的背景下,探究不同时空尺度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埋藏保存及其对大气CO2和全球变化的影响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宋军,郭俊如,鲍献文,牟林,李静[4](2016)在《东海黑潮与陆架海之间的水交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维海洋环流数值模型(Regional Ocean Model System,ROMS)对东中国海海域黑潮流系系统(东中国海黑潮流系)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了模拟和研究,给出了东海黑潮流系穿越东海大陆架200 m等深线的体积通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黑潮的西南段,其主轴位置在春、夏季更加偏东;中间段具有最稳定的流径;而东北段则表现出最大的季节性变化。此外,从月平均结果看,黑潮流系穿越东海大陆架200 m等深线的体积通量,时间上表现为,在夏季减到最小,为0.479 6 Sv(1 Sv≡10~6m~3·s~(-1)),冬季达到最大值,为1.69 Sv;空间上表现为在西南段和中间段较大,而东北段较小。这反映了黑潮水与东中国海大陆架水的水交换区位置,在冬季在向岸方向上离黑潮主轴较远,在夏季离主轴较近。通过对长时间模型结果的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相对与2000年前,2000年后的黑潮在台湾岛东部水体积通量的季节变化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升辉[5](2015)在《中国东部陆架海DMS和DMSP的时空分布及DMSP的降解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 DMS)是海洋中最重要的挥发性生源硫化物,每年大约28.1TgDMS从海洋进入大气,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包括SO2、甲基磺酸盐(MSA)、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等会增加大气中云凝结核的数量,增加对太阳光的反射,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酸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东部边缘海是全球陆架海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生产力海区,对全球DMS释放有重要贡献。因此对该海域中DMS及其前体物质-β-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的生物地球化学进行研究,对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准确估算DMS的海-气通量及其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受人类活动和亚洲沙尘影响比较明显的中国东部陆架海为研究对象,对海水中DMS和DMSP的的分布、来源和去除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大气气溶胶中SO42-和MSA的研究估算评价该海域DMS释放对SO42-组成的贡献;另外,对东海ME3、P11两个站位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找出与DMSP降解有关的菌株和基因,并通过DddQ酶的提纯研究DMSP的微观降解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于2011年7月(夏季)、2011年10月(秋季)、2011年12月~2012年1月(冬季)对南黄海和东海DMS和DMSP的浓度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夏季南黄海和东海DMS、DMSPd和DMSPp的浓度范围分布分别为0.63~41.19、1.38~27.23和6.23~207.73nmolL-1,平均值分别是5.30、5.23和27.13 nmol L-1;秋季表层海水中DMS的浓度在0.83~6.77nmol L-1之间,平均浓度为3.39 nmol L-1; DMSPd的浓度在0.86~12.71 nmol L-1之间,平均浓度为3.59 nmol L-1; DMSPp的浓度在4.75~44.63 nmol L-1之间,平均浓度为15.72 nmol L-1;冬季DMS的浓度范围在0.58~4.14 nmol L-1之间,平均值为2.20 nmol L-1, DMSPd和DMSPp在表层海水中的浓度范围分别在0.3~7.86和4.29~25.76 nmol L-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2.12和11.98 nmol L-1。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南黄海和东海DMS、DMSPd和DMSPp的季节变化明显,趋势为夏季>秋季>冬季。由于南黄海和东海西部海域受长江冲淡水和人为活动影响较大,营养盐浓度高;而东部受到高温高盐寡营养盐的黑潮水的影响显着,营养盐浓度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因此夏季和秋季DMS和DMSP的水平分布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冬季整个调查海域内DMS和DMSP的浓度差别不大。南黄海中部海域DMS和DMSP的分布明显受到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春季受季风的影响,底层的营养盐从底层随水体的垂直混合进入表层,引起浮游植物的迅速生长,因此DMS和DMSP的高值出现在春季,而夏季和秋季由于冷水团的存在阻隔了营养盐从底层向表层的输送,DMS和DMSP浓度较低,而冬季水温低,也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和DMS、DMSP的生成。2011年11月对渤海和北黄海DMS、DMSP的浓度分布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海水中DMS、DMSPd和DMSPp的浓度范围分布分别为0.75-6.69、0.88-12.88和7.56-42.28 nmol L-,平均值分别是2.15、2.82和17.76 nmol L-1。DMS和DMSP的高值区出现在水体垂直混合比较均匀、甲藻占主优势的北黄海中部海域。该海域夏季受到冷水团的阻隔,N、P、Si等营养盐在其底层海水中富集,而随着秋末水体垂直混合的加剧,营养盐进入到上层水体,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和DMS、DMSP的释放。(2)DMS和DMSP与Chl-a的相关性分析显示,DMSPp和Chl-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通过对DMS、DMSP、Chl-a等生物参数和各个环境因子作主成分分析(PCA)看出,虽然甲藻对DMS(P)/Chl-a的比值影响显着,且DMS和DMSP的最高值几乎都出现在甲藻占优势的海域。但就整个中国东部近海而言,硅藻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优势藻种,并占据绝对优势。虽然硅藻是DMS和DMSP低产藻种,但它是整个中国近海DMS、DMSP和Chl-a的最主要贡献者。(3)对夏季、秋季和冬季南黄海和东海以及秋季渤海和北黄海进行DMSPp和Chl-a的分级测定。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部分海域较大微型浮游植物(larger nanoplankton)是DMSPp和Chl-a主要贡献者,其对DMSPp和Chl-a的贡献均在80%左右。另外,我们发现受长江输入的影响,其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明显,在夏季营养盐较高的河口和近岸海域小型浮游植物(microplankton)对Chl-a和DMSPp有重要贡献,从浮游植物数据可知,小型浮游植物中叁角角藻是近岸河口海域的优势藻种,也是Chl-a和DMSPp的主要生产者;进入秋、冬季节,随着长江径流减小以及海水温度的降低,甲藻生长受到抑制,较大微型浮游植物(larger nanoplankton)中的中肋骨条藻和具槽帕拉藻开始迅速繁殖,成为Chl-a和DMSPp的主要贡献者。(4)根据现场风速和表层海水DMS浓度,利用N2000公式计算了中国近海DMS的海-气通量,结果显示南黄海和东海DMS海-气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秋季>冬季,与DMS和DMSP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夏季DMS的海-气通量变化范围为0.03~102.4μmol m-2 d-1,平均值为16.73μmol m-2 d-1;秋季DMS的海-气通量变化范围为0.74~74.4μmol m-2 d-1,平均值为12.10μmol m-2 d-1;冬季东海、南黄海海-气通量介于0.61~25.52μmol m-2 d-1之间,平均值为8.30μmol m-2 d-1。此外,利用nss-SO42-bio/MSA的比值估算出在南黄海和东海夏、秋两个季节生源硫对大气中nss-SO42-贡献比分别为7.9%和0.8%,夏季明显高于冬季;秋季北黄海和渤海源硫对大气中nss-SO4-2贡献为1.4%。(5)对2013年7月采集的东海近岸ME3和外海P11两个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中的细菌进行保种,总共分离出的211株可培养细菌,其中91株具有降解DMSP的能力(包括去甲基化产生MeTH和裂解生成DMS和丙烯酸两种途径),这些可以降解DMSP的细菌中仅有37株具有降解DMSP产生DMS的能力,仅占到可培养细菌总数的17.5%;DddQ广泛存在于多种海洋细菌中,其中心离子为Zn2+,其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30℃;DddQ对DMSP的降解反应属于消除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15)

袁子能[6](2015)在《我国东部陆架海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控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21世纪人口增多、社会发展的压力,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维护近海生态环境安全是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海洋生态灾害开始频繁爆发。了解海洋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和机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显得迫在眉睫。而长时间尺度自然演变规律的揭示是研究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的前提,也是国际海洋科学中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我国东部陆架海地处东亚季风区,东临西边界流黑潮,西靠沿岸经济发达区并受大河的输入影响,其生态环境变化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驱动。为了开展我国东部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机制的研究,正确的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本论文选择我国东部陆架海典型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黄海中部泥质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方法对多个岩心全新世以来生态环境的时空格局进行了重建。主要涉及的温度指标有U37k'和TEX86指标,分别用来重建表层和次表层海水温度;海源生物标志物有菜子甾醇、甲藻甾醇和C37长链烯酮,用来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陆源指标有BIT和TMBR',分别用来重建土壤和植被有机质比例。全新世以来济州岛西南表现出表层海水温度逐步下降,次表层海水温度逐步上升,从而层化现象逐渐减弱的趋势。海源生物标志物含量指示全新世浮游植物生产力逐渐上升。这里的生态环境演变可划分3段:早全新世(6-10 ka)济州岛西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有着强的层化现象和低的浮游植物生产力,主要由于环流系统尚未建立和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全新世(2.5-6 ka)环流系统的初步形成导致层化现象的减弱和浮游植物生产力的增加。晚全新世(0-2.5ka)环流系统和冷涡系统的加强使层化现象大幅度减弱,浮游植物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并伴随硅藻主导的群落结构。黄海中部表层海水温度在早全新世波动大,进入中晚全新世开始稳定;次表层海水温度全新世以来逐渐下降;海源生物标志物则一致表现出逐渐上升的浮游植物生产力。在早全新世(6-10 ka),黄海动荡的海洋环境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巨大波动。另外环流系统尚未形成,这时浮游植物生产力很低。中全新世(2.7-6 ka)环流系统初步形成使浮游植物生产力和颗石藻贡献比例开始增加。晚全新世(0-2.7 ka)随着东亚冬季风的加强黄海暖流开始加强,环流系统的完善使浮游植物生产力和颗石藻贡献比例继续增加。另一方面通过与黄海已发表表层海水温度记录的比较,发现中晚全新世(0-6 ka)表层海水温度在黄海西部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而在东部的升高并不明显。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主要由于黄海暖流主轴东西摆动所致。中全新世较弱的黄海暖流沿黄海深槽直接北上(主轴偏东),晚全新世加强的黄海暖流沿海槽西侧北上(主轴偏西)。通过比较黄海、济州岛西南以及已发表冲绳海槽北部的表层和次表层海水温度记录,发现冰消期以来冷水团在我国东部陆架海的演变过程存在3个阶段:在冰消期(10 ka之前)冲绳海槽北部存在冷水团影响,表现为次表层低温和强层化现象。进入早全新世(6-10ka),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济州岛西南海域,说明冷水团形成于济州岛西南海域。到了中晚全新世(0-6 ka),黄海中部表现为突出的次表层低温和强层化现象,说明冷水团的影响已迁移到黄海中部。通过重建我国东部陆架海全新世以来生态环境演变的时空格局,可以显示环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在生态环境演变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提出“季风影响下的环流格局驱动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的新认识。随着未来海水温度的上升以及东亚冬季风的减弱,我们定性推测我国东部陆架海未来环流系统将减弱,生态环境将与中全新世阶段相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8)

宗晓龙[7](2015)在《琼东陆架海湍流混合的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湍流混合是海洋中重要的物理过程之一,对海洋中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输运起着关键作用。陆架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海域,复杂的地形与丰富的动力过程是控制和影响陆架海混合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2012年2月和7月冬夏两季在海南岛以东两个航次的温度、盐度、流场和微尺度观测资料,揭示了琼东陆架海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混合参数化模型在该海域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适用于琼东陆架海的混合参数化模型。对观测数据分析发现琼东陆架海的混合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琼东陆架海的混合较弱,平均耗散率1×10-9-1,平均混合率1×10-62-1,低于大洋的背景值;冬季时混合增强,平均耗散率1×10-8-1,平均混合率为1×10-42-1。夏季上升流使得等密线抬升,近海层结增强,平均层结(N2)为3.2×10-4-2,而冬季时的平均层结(N2)仅有3.2×10-5-2,比夏季小了一个量级。层结的变化是影响琼东陆架海混合冬强夏弱的重要因素。基于层结和剪切数据,利用Gregg1989(G89)、Kunze1990(K90)以及MacKinnon和Gregg2003(MG03)叁种参数化模型对琼东陆架海的混合率和耗散率进行模拟,结果显示G89和K90模型结果明显比观测值大1个量级以上,MG03模型与观测值相对接近,另外,叁种模型对冬季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偏差小于夏季时的偏差,说明夏季上升流对混合机制有较大影响。针对夏季观测,我们提出夏季琼东陆架海混合的新参数化方案为ε=10-6.3344?1.103?0.3008。关于琼东陆架海湍流混合的机制以及参数化方案的改进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王敬[8](2015)在《中国东部陆架海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和微生物消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碳(CO)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气体之一,能够参与大气中的许多反应,对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有重要的影响。海洋是大气中CO的重要来源,近岸海域相较于开阔大洋,其对大气中CO的贡献明显较大。在近岸开展CO的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更有利于准确估算海洋对大气中CO的贡献,进一步加强对海洋中CO的迁移转化过程的认识。本文以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渤海、黄海和东海为研究海域,对海水和大气中CO的浓度分布、CO的海-气通量以及微生物消耗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013年7月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东海和南黄海大气中CO的水平分布、海水中CO的分布和日变化的特点,并对该海域的海-气通量以及表层海水中CO的微生物消耗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夏季东海和南黄海大气中CO的浓度范围为68~448 ppbv,平均值为117ppbv。由于近岸海域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大气中CO的浓度高于远海,表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通过与东海和南黄海其它季节的调查结果比较,大气中CO的浓度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季高于春、秋季,夏季最低。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范围为0.23-7.10 nmol·L-1,平均值为2.49 nmol·L-1。海水中CO的浓度变化主要受到陆源输入和太阳光照强度影响。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呈现自近岸向远海降低的趋势;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白天高于夜晚,呈现出明显的周日变化特征,最高值通常出现在正午以后,最低值多出现在凌晨。通过与其他季节的东海和南黄海调查结果比较,表层海水中的CO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夏季高于秋季,这主要与太阳光照强度有关。在垂直分布上,大多数站位呈现相似的规律: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值较高,随深度增加,CO的浓度值逐渐降低。海水中CO的浓度与Chl-a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2)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的CO均处于过饱和状态,这说明夏季东海和南黄海是大气中CO的源,其过饱和系数平均值为29.36。海水中CO的过饱和系数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秋季高于夏季,这主要与夏季太阳光照强度高,使得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值较高。根据Wanninkhof公式对东海和南黄海CO的海-气通量进行了估算,其海-气通量平均值为12.73 μmol·(m2·d)-1。夏季东海和南黄海以及秋季黄海和渤海海-气通量值主要受到过饱和系数和风速的共同影响。通过与其他季节的东海和南黄海调查结果比较,CO的海-气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于春、秋季。(3)夏季表层海水中CO的微生物消耗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为0.12~1.45 h-1,平均值为0.47 h-1。CO的微生物消耗常数与盐度表现出定的负相关性,随盐度的减小而增大,但与Chl-a浓度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2.通过2013年11月秋季黄海和渤海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大气中CO的水平分布、海水中CO的分布和日变化的特点,并对该海域的海-气通量以及表层海水中CO的微生物消耗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秋季黄海和渤海大气中CO的浓度范围为125~2128 ppbv,平均值为460 ppbv。近岸海域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大气中CO的浓度高于远海。通过比较不同季节黄海和渤海的调查结果,发现大气中CO的浓度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季高于春、秋季,夏季最低。该趋势与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调查结果一致。秋季黄海和渤海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范围为0.34-626 nmol·L-1,平均值为1.34 nmol·L-1。海水中CO的浓度变化主要受到陆源输入和太阳光照强度的影响。海水中CO的日变化也说明海水中CO的浓度受太阳光照强度的影响,呈现中午最高,凌晨最低的趋势。在垂直分布上,大多数站位呈现相似的规律: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值较高,随深度增加,CO的浓度值逐渐降低。但也有个别站位会出现特别的情况,比海水中CO的最高值出现在10 m左右。海水中CO的浓度变化并未与Chl-a的浓度变化表现出相关性。(2)秋季黄海和渤海表层海水中的CO绝大多数站位处于过饱和状态,其过饱和系数平均值为6.37。总体上,秋季黄海和渤海是大气中CO的源。采用Wanninkhof公式对东海和南黄海CO的海-气通量进行了估算,其CO的海-气通量值为0.11μmol·(m2·d)-1。与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调查结果类似,秋季黄海和渤海海-气通量值也主要受到过饱和系数和风速的共同影响。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于春、秋季。(3)秋季黄海和渤海表层海水中CO的微生物消耗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为0.10-0.31h-1,平均值为0.20 h-1。在秋季黄海和渤海的调查中,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与盐度和Chl-a浓度变化均未出现明显的相关性。这与夏季东海和南黄海研究结果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23)

王鑫[9](2014)在《中国东部陆架海中二甲亚砜的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甲亚砜(DMSO)是海水中的主要溶解态有机硫化物,它不仅来源于海水中二甲基硫(DMS)的光化学氧化和细菌氧化,也来源于浮游植物自身合成,并且在某些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被还原生成DMS。DMSO与DMS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控制表层海水中DMS的浓度,从而通过影响DMS对全球气候造成间接影响。本论文选取了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中国陆架海—东海、黄海和渤海为研究海域,从海水和室内微藻培养两方面入手,对海水中二甲亚砜溶解态(DMSOd)和颗粒态(DMSOp)的时空变化特征(浓度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DMSO与相关硫化物DMS和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海洋微藻培养实验,研究了中国近海海域常见微藻中DMS、DMSP和DMSO的生产释放情况。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海、南黄海海域中DMSOd和DMSOp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1)于2011年7月(夏季)和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冬季)对中国东海、南黄海海域中DMSOd和DMSOp的浓度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夏季东海、南黄海表层海水中DMSOd和DMSOp浓度分别为13.8(3.72-46.7)和10.9(2.53~56.2)nmol L-1;冬季浓度分别为10.1(2.31-26.2)和8.72(2.42-30.8)nmol L-1。由此看出,东海、南黄海DMSOd与DMSOp的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高于冬季,这与长江径流的输入以及浮游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从水平分布上看,在两个季节中表层海水DMSOd浓度分布在整体上呈现出从近岸到外海逐渐递减的趋势,在长江口附近均出现DMSOd的浓度高值区。而DMSOp的水平分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夏季,DMSOp的分布从东南往西北方向逐渐递减,这与东海、南黄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有关。冬季,受近岸人为活动和黑潮水及其分支的影响,DMSOp的浓度分布在整体上均呈现出近岸高、外海低的特征。(2)对DMSOd和DMSOp浓度在夏季和冬季长江口P断面上的垂直分布调查结果显示,DMSOd的高值区出现在上层水体中,随着深度的增加,DMSOd的浓度呈现出递减的趋势。DMSOp和叶绿素a(Chl-a)的垂直分布相似,这可能与DMSOp直接来源于浮游植物合成,而表层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有直接关系。另外,夏、冬两个季节DMSOd与DMSOp周日变化的规律是白天高、夜晚低,这说明DMSO的生产过程与DMS的光化学来源有关。(3)东海、南黄海表层海水中DMSOp/Chl-a比值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于夏季,这可能与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有直接的关系。同航次网采小型浮游植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定鞭藻和甲藻(DMSO的高产种)占优势地位,夏季硅藻(DMSO低产种)占优势,这可能是导致冬季具有较高DMSOp/Chl-a比值的原因。夏、冬两个季节发现DMSOp/Chl-a比值与盐度均呈现正相关,表明盐度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从而影响DMSOp的浓度。夏季,DMS和DMSOd呈现正相关关系;冬季,并未发现DMS和DMSOd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表明DMS的光化学过程比较复杂,受到光照、溶解有机碳(DOC)和NO3-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黄海和渤海海域中DMSOd和DMSOp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1)于2012年5月(春季)和2012年11月(秋季)对渤海、黄海表层海水中DMSOd和DMSOp浓度分布、影响因素和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渤海、黄海表层海水中DMSOd和DMSO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9.7(4.84-144)和25.1(5.09-108)nmol L-1;秋季浓度分别为6.95(2.07-30.58)和4.01(0.73-13.89)nmol L-1。由此可见,渤海、黄海表层海水中DMSOd与DMSOp的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DMSOd和DMSO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秋季的2.8和6.3倍。在渤海海域,春、秋两个季节DMSOd的高值区均出现在黄河口附近,显示出人为活动对DMSOd分布的影响。各季节水平分布特征大致相似,但是不同季节又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如春季在济州岛的西北部也出现了DMSOd的高值区,这与该海域高浓度的溶解有机氮(DIN)和磷酸盐有关。DMSOp的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江苏沿海海域,原因是在偏南风的作用下,长江冲淡水的主体开始由南向北偏转,将营养盐向东北方向输送导致长江冲淡水和苏北沿岸流携带丰富的营养盐流经江苏近岸海域,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合成了更多的DMSOp。秋季,DMSOd的高值区出现在连云港附近的近岸海域,与这里的高浓度DOC相对应,这可能是高浓度的DOC促进了DMS的光化学氧化速率,进而生成了更多的DMSOd。DMSOp的高值区出现在黄海中部海域,与之相对应的Chl-a的浓度也比较高,这可能和浮游植物的生物合成有直接的关系。(2)DMSOp/Chl-a的比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DMSOp/Chl-a的比值平均值是其秋季的7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营养盐比例的限制,渤海、黄海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上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春季相比,秋季浮游植物中甲藻的数量明显减少,进而贡献较低的DMSOp/Chl-a的比值,从而导致渤海、黄海DMSOp/Chl-a比值春季高于秋季。(3)通过对春季和秋季表层海水中DMSOd浓度与DMS,DMSOp和细菌丰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DMSOd与DMS、DMSOp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但是DMSOd与细菌丰度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春季和秋季渤海、黄海表层海水中DMSOd主要来源于DMS的细菌氧化,而不是DMS的光化学氧化和DMSOp的释放。将DMSOp与Chl-a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表层海水中DMSOp与Chl-a不存在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黄海存在水华,导致春、秋两个季节Chl-a浓度变化范围比较大,从而导致DMSOp与Chl-a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别。3.叁种海洋微藻的DMS、DMSP和DMSO生产的研究本文以叁种中国近海常见藻种,即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旋链角毛藻(Chaeteceros curvisetus)和叁毛金藻(Prymnesium saltans)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研究这些海藻在生长周期内DMS、DMSP和DMSO的生产情况,研究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外DMS、DMSP和DMSO的浓度变化,以进一步了解DMSP和DMSO对海洋硫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和叁毛金藻在f/2的培养液中,生长周期均为20天,其生物量分别在接种后的第11、9和11天达到最大值。比生长率分别为0.218、0.196、0.219d-1。强壮前沟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DMSPp和DMSPd的平均值及浓度范围分别为3.32(0.57-9.68)和6.41(0.96-18.32)μmol L-1;旋链角毛藻藻液中DMSPp和DMSPd的浓度分别为0.47(0.17-1.25)和1.13(0.49-3.23)μmol L-1,其最大浓度值出现在接种之后的第9天;叁毛金藻藻液中DMSPp和DMSPd的浓度分别为2.72(0.56-7.62)和5.27(1.02-14.25)μmol L-1。单位生物量内,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和叁毛金藻单位细胞生产DMSPp分别为46.6,4.85和65.2nmol cell-1,表明强壮前沟藻和叁毛金藻生产DMSPp的能力均高于旋链角毛藻。(2)叁种海洋微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产DMS浓度不同。在叁种微藻的培养中,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和叁毛金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DMS的平均值及浓度范围分别为0.80(0.01-2.89)、0.60(0.005-2.03)和0.73(0.008-1.76)μmolL-1。DMS与DMSPd的峰值会有滞后现象,在DMSP裂解酶的作用下,DMS的浓度在稳定生长期后期反而迅速增加。DMS浓度与强壮前沟藻细胞丰度有显着相关,与旋链角毛藻和叁毛金藻的细胞丰度均未有相关,表明影响DMSPd的转化过程的因素比较复杂。(3)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和叁毛金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DMSOd(DMSO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28(7.89)、4.89(2.93)和13.80(12.78)μmolL-1。叁种藻细胞单位生物量DMSO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9.91,30.28和275.45nmol cell-1,表明强壮前沟藻和叁毛金藻生产DMSOp的能力高于旋链角毛藻。在叁种藻培养液中DMSOd与DMSOp均呈现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8)

张岩[10](2014)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大气气溶胶中主要化学组成与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陆地和海洋地共同影响,中国东部陆架海大气气溶胶中主要化学组成及其来源非常复杂,不仅如此大气气溶胶还可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等方式影响大气辐射平衡,影响全球环境。本文以中国黄渤海和东海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12年春季和秋季黄渤海,2011年冬季、2012年夏季和秋季东海海域进行大气样品的采集,分析其主要水溶性离子、部分痕量金属元素和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浓度水平,探讨其分布和来源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黄渤海海域春季和秋季调查航次采集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的质量分别为(0.18±0.04)g和(0.05±0.03)g,其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总浓度分别为(23.3±10.7)μg·m-3和(27.1±9.4)μg·m-3,二次离子浓度比例最大,分别为84.7%和63.7%。各离子平均浓度大小顺序是NO3-> nss-SO42-> NH4+> Cl-> Na+> nss-K+> nss-Ca2+> Mg2+;秋季为NO3->nss-SO42-> NH4+> Cl-> Na+> nss-K+> nss-Ca2+> Mg2+。秋季痕量金属离子浓度整体略高于春季,在所有金属离子中Al和Fe浓度水平最高,表现为:春季,Fe>Al>Zn>Pb>V> Cu>Cd;秋季,Fe>Al>Zn>Pb>Cu>V>Cd。黄渤海春季大气气溶胶中甲基磺酸(methanesulfonic acid,MSA)浓度平均值为(22.0±18.2)ng·m-3,秋季黄渤海平均值为(11.4±9.6)ng·m-3。CH3COOH和HCOOH秋季浓度水平较高,分别为(472.5±147.3)ng·m-3和(264.2±131.0)ng·m-3,春季CH3COOH和HCOOH平均浓度水平分别为(74.9±47.2)ng·m-3、(55.6±39.5)ng·m-3。(2)在东海夏季航次采集的TSP质量为(0.012±0.003)g,水溶性离子总浓度为(12.3±3.1)μg·m-3,其中海盐离子的浓度较大,各离子平均浓度由大到小为Cl-> Na+> NO3-> nss-SO42-> NH4+> Mg2+> nss-K+> nss-Ca2+,二次离子在水溶性离子中的比例为49.2%;秋季TSP的质量为(0.020±0.013)g,水溶性离子总浓度为(21.3±8.2)μg·m-3,各离子大小顺序为Cl-> Na+> nss-SO42-> NO3->NH4+> Mg2+> nss-K+> nss-Ca2+,二次离子占离子浓度的40.3%。东海冬季采样航次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最高,平均浓度为(40.9±13.2)μg·m-3,二次离子所占比例也最高,67%,各离子大小顺序nss-SO42-> Cl-> NH4+> NO3-> Na+> Mg2+>nss-K+> nss-Ca2+。东海航次中痕量金属元素浓度水平低于黄渤海,夏季各金属元素平均浓度大小为Fe>Al>Zn> Pb> V> Cu>Cd,秋季为Fe>Al> Zn> Pb> Cu> V>Cd。东海航次有机酸的浓度低于黄渤海,其中MSA秋季浓度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平均浓度依次为(5.8±1.5)、(5.0±3.1)、(1.9±0.3)ng·m-3。夏季航次CH3COOH和HCOOH平均值为(43.6±37.0)、(16.0±9.1)ng·m-3;秋季浓度水平相当,分别为(50.8±45.0)、(66.8±56.2)ng·m-3。(3)总水溶性离子对TSP质量的贡献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二次离子NH4+、nss-SO42-和NO3-相对于地壳源的富集因子非常大,且叁者相关性显着,主要来自人为源,Mg2+主要来自海洋源,K+和Ca2+主要受地壳源控制;在富集因子基础上分别估算人为源和地壳源对痕量金属元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近岸黄渤海中人为源对金属元素的贡献要普遍高于东海,人为源对Cd、Zn和Pb的贡献最大,而Fe和V源于自然和人为源的共同贡献。(4)依据nss-SO42-/MSA的质量比值计算生源硫酸盐(SO42-bio)对nss-SO42-的贡献率,得到结果为:黄渤海春季和秋季SO42-bio对nss-SO42-的贡献率比较接近,分别为5.5%和5.6%,东海夏季、秋季和冬季航次SO42-bio对nss-SO42-的贡献率分别是2.2%、2.8%和0.8%。春季生源硫酸盐比例较高,但整体来看中国东部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的组成和其浓度分布明显受到人为活动输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7)

陆架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12年7月13日-20日夏季琼东海域的断面调查资料,研究了琼东急流锋面空间分布特征、混合过程及其参数化。结果表明,夏季琼东陆架海急流锋面主要分布在50 m~100 m等深线之间,且100 m等深线附近的锋面为强锋面区。强温盐锋面主要发生在25 m以浅,最大的强度锋面出现在14 m左右。锋区混合率的最大量级10~(-3)m~2·s~(-1),约比大洋平均值高2个量级,且高值主要分布在锋轴线附近和接近海表处。所提出的混合率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描述夏季琼东陆架海锋区混合的主要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架海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晶.海洋一所开启近海秋季航次探查南黄海和长江口[N].中国海洋报.2019

[2].杨春花,蒋晨,马永贵,张书文.夏季琼东陆架海急流锋面分析及其混合率参数化[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

[3].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J].海洋科学进展.2016

[4].宋军,郭俊如,鲍献文,牟林,李静.东海黑潮与陆架海之间的水交换研究[J].海洋通报.2016

[5].张升辉.中国东部陆架海DMS和DMSP的时空分布及DMSP的降解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6].袁子能.我国东部陆架海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控制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7].宗晓龙.琼东陆架海湍流混合的观测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

[8].王敬.中国东部陆架海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和微生物消耗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9].王鑫.中国东部陆架海中二甲亚砜的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10].张岩.中国东部陆架海大气气溶胶中主要化学组成与来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

标签:;  ;  ;  ;  ;  ;  ;  ;  ;  ;  

陆架海论文-王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