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江滨幼儿园,浙江宁波315500)
摘要:美术欣赏教育需要教师、成人的引导,并以典型的美术作品为范例,支持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表达,从而鼓励幼儿创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小中大班同时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最终聚焦在美术欣赏一课多研中,使得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有效提升美术欣赏中的审美技能和情感。
关键词:美术欣赏;家园共育;审美情感
美术欣赏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美术欣赏是以美术作品为对象,进行一种互动的思维碰撞的审美体验活动。要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水平,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美术欣赏能力。
因此,幼儿园开展以美术欣赏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主题活动,一方面提升幼儿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提高教师驾驭美术欣赏的能力,使幼儿逐渐对美术作品的表面逐渐过渡到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从而在作品的基础上生发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幼儿园将通过横行纵施、聚焦典型、有效提升这三方面策略来全面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
一、横之:家园合作、调查问卷,为美术欣赏活动做铺垫
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说过:美术欣赏应该从感性出发,去感悟美术作品的情感,然后再产生联想,创造性地生发自己的作品。但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为了更好地了解美术欣赏的现状,我们首先就做了一系列调查,并且调动家庭、师幼共同参与进来。
1.调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
教育是双方的,为了让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欣赏活动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美术欣赏的内容的要求,选择典型的作品,设计《亲子美术欣赏记录表》和《我和大师的对话》,从幼儿与家长的对话中,感知幼儿欣赏、家长引导、观察的角度与维度。也促使着家长更积极地投入到幼儿的学习中,幼儿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否,需要成人积极、深入地引导。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教师需求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困惑,组织教师开展美术欣赏活动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教师认为:会较多地选择教材内的作品、实物开展欣赏活动;美术欣赏的目标侧重于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幼儿作品的评价应该指向于对作品的表达以及审美情感的交流。但是教师们对开展美术欣赏存在一定的困惑:如理论知识不够,指导缺乏有效的策略等。由此,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学习,搜集相关理论文章,观看视频,撰写学习心得,评课表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掌握美术欣赏中如何组织,如何去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对作品的情感表达。
二、纵之:年段同行,形式多样,夯实美术欣赏日常教学
小中大三个年段同时围绕美术欣赏活动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具体如下表:
根据主题研修,制定相应的每周一次的美术活动。在理论学习、设计活动教案、相互听评课、研磨经典课例等一系列的活动中,紧紧围绕研修主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对美术欣赏的组织教学能力。并且将一次次的幼儿作品展示在环境中,体现着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不断夯实着日常教学。
1.搜集素材是开展好活动的基础
学期初,各年段针对研修主题,积极动员每位教师搜集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感兴趣,而且能体现一定的审美价值。在选择过程中,老师们是一轮轮地筛选。在中大班教学内容中材料运用多样化,让幼儿体验各种材料创作带来的乐趣。
2.积极探讨是开展好活动的关键
各年段教师充分利用集体备课、主题研修的时间进行活动后的分享交流,积极撰写实践心得,撰写美术欣赏活动的观察笔记、跟踪记录等等,教师班内互听、班与班之间互评、全年段磨课等形式,充分体现美术欣赏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3.有效评价是提升幼儿创作的保障
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要立足于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当幼儿说出他的绘画故事时,那他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当然有的属于安静创作型,需要教师为其解读分析。评价的方式多样,可以是幼儿之间互评,也可以是教师与幼儿的交流评价等等。每次创作之后,教师善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班级环境中,随处可见的美术作品无疑不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
三、聚焦:指向名画,一课多研,提炼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学习、自主实践之后,最终又将研讨回归到课堂教学中,相比较而言,大班幼儿的欣赏能力与创作水平更高一筹,就聚焦到大班幼儿的经典示范课《向阳花开》,这是一幅经典的梵高大作,借助大班段教师集体的智慧,共同设计活动过程。经历两次执教,不管是幼儿的欣赏创作能力还是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第一次执教中,教师注重对向日葵颜色、形态的引导,却忽略了作品情感的激发。那么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创作呢?可以从以下三个策略来展开:
1.知画家,读作品
每一位画家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每一幅画也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需要教师研究画家作画背景,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可以和幼儿一起认识梵高,也可以鼓励家长一起认识名家名画,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向日葵》,是由于这幅画这样更贴近幼儿的欣赏创作兴趣,在创作前,结合《向日葵》以及生活中的向日葵比较欣赏,可以引导幼儿说说,你想画一幅怎样的向日葵,每一位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2.表情感,梳风格
表达对作品的看法,是表达情感的一种体现,在教学中,建议教师出示梵高的向日葵和生活中的向日葵,进行比较欣赏,说说哪一个更美,美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由孩子来表达。教师要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对于孩子的回答能够进行及时有效地回应,如幼儿说:“有的向日葵花盘掉下来了。”那么教师可以引导:“你觉得向日葵怎么了?”幼儿:“有的花朵粘在一起,做了好朋友。”教师回应:“对呀,向日葵们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可亲热了。”……就这样在与孩子来来回回的互动交流中,渐渐激发幼儿对画面安排的理解。
3.巧创作,妙生趣
经过对作品的解读、欣赏之后,接下来的创作也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环节,这里教师的示范逐渐弱化,更多的是幼儿自主地想象与创作。对于《向阳花开》活动来说,教师首先选择颜料作画,那还是有一定的技能的,比如渐变色怎么点缀,如何表现众多的向日葵,向日葵应该怎样的顺序来画等等,教师在示范时最好能够将这些技能上的核心经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积累作画的经验,创作更加自如。
借助幼儿园美术欣赏园本研修,不断深入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多反思、多探讨、多观察。事实上,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可以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幼儿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等,在表达的过程中,增强了审美体验。还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幼儿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美所带给幼儿的。在这条路上,幼儿园将继续深入探索,将活动做得更深、更远。
参考文献
[1]李坤义,美术教育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要求和方法,学前教育研究
[2]屠美如.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框架,学前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