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螯合配体论文-李凌燕

双螯合配体论文-李凌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螯合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吡唑类配体,铜(Ⅱ),锌(Ⅱ)配合物,磷酸根,焦磷酸根

双螯合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凌燕[1](2014)在《吡唑基桥联双螯合配体的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双金属水解酶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出发,选择以毗唑为桥联基团的配体体系,合成了含有吡啶侧链的配体3,5-二-(N,N-(2-吡啶甲基)-氨甲基)-吡唑(HL1),并以HL1为第一配体,以羰基、P2O74-、和P043-等生物体内常见的内源配体为成桥基团,合成了一系列双核或多核Zn(II)、Cu(II)配合物,对其中9个配合物进行了X单晶射线测定,并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UV-Vis)、荧光光谱(FS)、元素分析(EA)等对配合物进行性质表征。以配体HL1作为第一配体,当以NaN3和一元羧酸(异烟酸)为辅助配体,得到两个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1)(N3)](ClO4)2·H2O(1)和[Cu2(L1)(iso)](ClO4)2·0.5CH3OH(2);第二配体选择二元羧酸(富马酸、对苯二甲酸)和磷酸根时,得到叁个四核铜(Ⅱ)配合物[Cu4(L1)2(fuma)](ClO4)4·2CH3OH·3H2O (3),[Cu4(L1)2(pta)](ClO4)4·2CH3OH (4)和[Cu4(L1)2(PO4)](ClO4)3(5):以焦磷酸根为第二配体则得到一个五核铜(Ⅱ)配合物[Cu5(L1)2L2(μ-P2O7)](C1O4)4·CH3OH (6).在上述配合物中,两个Cu(Ⅱ)中心均由配体L-中的吡唑阴离子桥连并形成[Cu2L1]3’双核单元。1和2结构相似,都由第二配体双桥连两个Cu(Ⅱ),其中两个铜离子的配位构型均不同,一个为变形四方锥,一个为变形叁角双锥。在3和4中,富马酸阴离子(fuma2-)和对苯二甲酸阴离子(pta2-)的四个氧原子均通过μ-O,O',O",O'"的方式桥联两个[Cu2L1]3’并形成四核配合物,其中四个铜中心共面,每个铜离子周围的空间构型为变形叁角双锥。磷酸根(PO43-)以μ4-O,O',O",O'"的方式桥联两个双核单元得到配合物5,这种μ4-P043-的桥联方式在文献中鲜有报道。其中的叁个铜离子周围的配位环境为变形叁角双锥,第四个金属为变形四面体的配位环境。由于磷酸根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所以配合物5的合成对碱性磷酸酯水解酶的活性中心结构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本文还以P2O74-为第二配体得到了首个五核铜配合物6,P2O74-首先通过μ4-O,O',O",O'"的配位方式桥联两个双核单元,四个铜离子周围的配位环境为五配位的变形叁角双锥。Cu5与L1中的杂质侧链二甲基二吡啶胺配位形成[CuL2]+, P2O74中剩余两个未配位的O继续螯合该单核阳离子。μ6-P2074-将6中的两个[Cu2L1]3’和一个[CuL2]’桥联成五核结构单元,Cu5周围的配位构型为变形四方锥。目前已报道的含焦磷酸跟的配合物的数目不足百个,已发现的P2O74-共有七种配位方式。配合物6不仅是第一个含μ6-P2O74的五核配合物,而且μ6-P2074-采取的叁螯合配位方式属首次出现,是本论文最大的创新点。本文还选用与配合物2、4和6相同的第二配体,得到一个双核锌(II)配合物[Zn2(L1)(iso)](ClO4)2(7),一个四核锌(II)配合物[Zn4(Li)2(pta)](ClO4)4·2CH3OH (8)和一个五核锌(II)配合物[Zn5(L1)2L2(μ-P2O7)](C1O4)4-CH3OH(9)。配合物7、8分别与2和4的结构类似,有所不同的是8中四个锌离子处于同一平面,且对角线位置的锌(II)完全等效。我们按照配合物6相同的合成方法,将高氯酸铜换成高氯酸锌,得到了晶体结构9,结构与6很类似。P2074-以μ4-O,O',O",O"'的配位方式桥联两个[Zn2L1]3+,形成两个七元环[N-Zn-O-P-O-Zn-N],且四个锌离子都具有N40的变形叁角双锥的空间构型。Zn3与L1中的侧链杂质二甲基二吡啶胺配位形成[ZnL2]+,P2074-中剩余的两个未配位的氧原子双齿螯合该阳离子中心并形成稳定的六元环[P-O-Zn-O-P-O]。回顾已报道的含焦磷酸根的配合物,第一配体均为吡啶类、邻菲罗啉等的小配体,我们在克服焦磷酸根易水解难题的基础上,以大环七齿螯合配体为第一配体,合成了含焦磷酸根桥联配体的多核配合物。(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4-04-26)

李凌燕,聂峰梅[2](2013)在《吡唑基桥联双螯合配体的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酶是维持生命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之一.但天然酶存在着来源有限、不稳定、结构复杂等缺点,因此化学和生物学家特别关注用化学模型来模拟酶的选择性和高活性.吡唑环是带有负电荷的刚性杂环,与其3和5位的柔性侧链结合,可将两个金属离子之间的距离限定在2.4-4.6的最适范围内[1,2],在结合水解底物的过程中,吡唑桥连体系也具有明显优势[3],因此以吡唑为桥连基团的模型体系更适用于模拟天然金属水解酶的活性中心结构.本研究从锌酶和铜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出发,选择以吡唑为基础的化合物作为桥连配体,以酶的活性中心为参考,选用吡啶作为模拟基团,合成了具有一定空间效应的双螯合配体3,5-二-(N,N-(2-吡啶甲基)-氨甲基)-吡唑(HL1).以HL1为第一配体,一元羧酸异烟酸(iso)为辅配体,分别与Zn(Cl O4)2·6H2O和Cu(Cl O4)2·6H2O在甲醇溶液中反应,得到配合物[Zn2(L1)(iso)](Cl O4)2(1)和[Cu2(L1)(iso)](Cl O4)2·3CH3OH(2),X-ray单晶衍射法证实了它的组成,其阳离子结构如图所示.L1为八齿配体,为每个金属离子提供四个配位点,异烟酸的羰基氧原子占据第五个空位,金属Cu(Ⅱ)和Zn(Ⅱ)中心所在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叁角双锥.在1和2中,HL1和iso的双螯合作用使金属间距缩短,分别为dZn···Zn=4.007和dCu···Cu=4.076.(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4)》期刊2013-10-17)

刘海燕,吴华,马建方[3](2010)在《基于柔性双螯合配体构筑的二维互穿配合物[Zn_2(bdc)_2(1,6-bpbm)]·CH_3OH》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新颖的柔性双NN’-螯合配体1,1’-[1,6-己基二(2-吡啶-苯并咪唑)](1,6-bpbm)、对苯二甲酸(H2bdc)和Zn(OAc)2·2H2O在(甲醇/水)溶剂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种二维二重互穿的配(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0-06-20)

张抒峰,吕跃凯[4](1999)在《一对水合异构体——双螯合六氮杂大环配体铜配合物的光声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光声谱技术研究了双核铜配位化合物水合异构体的光吸收性质,获得了利用传统光谱技术难以得到的结果,即在可见光范围内,2 个异构体的吸收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2 个化合物晶体结构上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3期)

双螯合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酶是维持生命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之一.但天然酶存在着来源有限、不稳定、结构复杂等缺点,因此化学和生物学家特别关注用化学模型来模拟酶的选择性和高活性.吡唑环是带有负电荷的刚性杂环,与其3和5位的柔性侧链结合,可将两个金属离子之间的距离限定在2.4-4.6的最适范围内[1,2],在结合水解底物的过程中,吡唑桥连体系也具有明显优势[3],因此以吡唑为桥连基团的模型体系更适用于模拟天然金属水解酶的活性中心结构.本研究从锌酶和铜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出发,选择以吡唑为基础的化合物作为桥连配体,以酶的活性中心为参考,选用吡啶作为模拟基团,合成了具有一定空间效应的双螯合配体3,5-二-(N,N-(2-吡啶甲基)-氨甲基)-吡唑(HL1).以HL1为第一配体,一元羧酸异烟酸(iso)为辅配体,分别与Zn(Cl O4)2·6H2O和Cu(Cl O4)2·6H2O在甲醇溶液中反应,得到配合物[Zn2(L1)(iso)](Cl O4)2(1)和[Cu2(L1)(iso)](Cl O4)2·3CH3OH(2),X-ray单晶衍射法证实了它的组成,其阳离子结构如图所示.L1为八齿配体,为每个金属离子提供四个配位点,异烟酸的羰基氧原子占据第五个空位,金属Cu(Ⅱ)和Zn(Ⅱ)中心所在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叁角双锥.在1和2中,HL1和iso的双螯合作用使金属间距缩短,分别为dZn···Zn=4.007和dCu···Cu=4.07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螯合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凌燕.吡唑基桥联双螯合配体的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结构表征[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李凌燕,聂峰梅.吡唑基桥联双螯合配体的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4).2013

[3].刘海燕,吴华,马建方.基于柔性双螯合配体构筑的二维互穿配合物[Zn_2(bdc)_2(1,6-bpbm)]·CH_3OH[C].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2010

[4].张抒峰,吕跃凯.一对水合异构体——双螯合六氮杂大环配体铜配合物的光声谱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标签:;  ;  ;  ;  ;  

双螯合配体论文-李凌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