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整合与本土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社会工作的整合与本土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程培(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河北保定071002)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整合和本土化的必要性,在整合过程中,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现有的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运行机制。如何应对困境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本土化;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成员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和问题,社会组织存在着整合和革新的必要性。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只有扎根于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壤中,才能真正融合到中国社会生活中。在微观层面帮助社会成员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和生活幸福感,促进个人发展,进而在宏观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变迁。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努力,大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外在力量。

一、社会工作整合和革新的必要性

作为一门专业,社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整合和革新的必要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来源广泛,大量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中汲取精神力量,这是社会工作能够广泛应用与解决社会各方面问题的优势所在,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了社会工作发展的独特性。融百家之长而形成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专业,应该成为社会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

实践上,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价值理论,运用专业知识,调动各方资源来帮助有需要的成员的活动。在助人理念上,我们与社会志愿者群体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所区别,运用专业的方法助人是我们的特色。在实践取向方面,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相近,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内心与行为,社会工作更注重调动社会资源。社会工作的整合,就是要更多的体现其专业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社会工作在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困境

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挑战主要来自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现有的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工作是一门侧重操作性与实践的学科,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然而,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使社会成员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向亲朋好友求助,少部分人会选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向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人更是为数甚微,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度和认可度可能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外,我国是一个行政组织严密且高效运行的国家,行政组织深入基层,这使得民间组织在不依赖于政府的前提下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很小,社会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它的发展既要依靠于政府而又不能依赖于政府,既要取得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又要保持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将成为社会工作在未来发展中的瓶颈。

三、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几点看法

针对社会工作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革新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其实施主体的关系密切。社会工作的主体由社会工作者精英群体、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群体、志愿社会工作者(即义工)三大部分构成。社会工作者精英群体是我国国内研究社会工作方向的开拓者和领航人。他们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群体是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中流砥柱,这些人活跃在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各类机构中,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来解决相关的具体的社会问题,将专业理论与我国各阶层社会成员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志愿的社会工作者是扩大社会工作知名度的有力力量,当社会工作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义工的行列中时,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社会工作被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认识、了解、接受和认可。

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实施主体的努力。社会工作的发展,既需要精英群体向纵深方向研究各类社会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繁荣的表面掩盖下的矛盾、冲突和斗争。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亮,将专业理论和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在专业理念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工作的实践发展,为理论创新积累实践经验。义工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出社会工作发展与扩大其基层力量的必要性,社会工作是以可学理念为指导的专业的助人活动,需要义工的协助来更好地践行助人理念,减少其在操作中的不利因素。

其次,社会工作的发展要有效地发挥社会工作大学生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工作实施主体的后备军和潜在力量,有力地支撑着社会工作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对社会工作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社工大学生既要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树立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是指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公正、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也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专业价值观的树立主要受到个体原有的传统观念或现行的社会理念的影响。要树立恰当良好的专业价值观,首先就要打破原有观念,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和专业态度来评判社会生活。比如,我国社会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求个人要服从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与之相反,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要求社会工作者“倾听弱者的声音”,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运用赋权等方法帮助弱者发出声音,争取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权利。其次,作为一门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学科,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需要在专业实习与个人实践中培养。专业学习应该是情景学习、主动学习和有指导的学习的过程。实习的情景可以加深社工大学生对于专业价值观的理解。学生个人实践的过程也是感悟社会工作理念价值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形成专业自我十分必要。我们需要看到,专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和累积渐进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和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要发挥社会工作大学生的作用。把西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与中国本土文化、国情结合起来,能够创造出适合中国本土处境的简洁、快速、有效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方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华工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第三版。

[2]刘峰.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广阔途径[J].中国社会工作,1997(02)。

[3]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4]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社会工作,1996(05)。

[5]朱希峰.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师证照制度[J].社会福利,2007(04)。

[6]陆士桢.在传统与现实价值交合中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兼谈当代中国青年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接纳[J].中国社会工作,1996(05)。

标签:;  ;  ;  

社会工作的整合与本土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