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抗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MS-2,Ni掺杂,低温,抗硫
低温抗裂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龙佳驹,何汉兵,李忠濮,张慧[1](2019)在《Ni掺杂型OMS-2低温抗硫脱硝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前掺杂法,在水热合成OMS-2分子筛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比例的Ni元素掺杂,成功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100℃,含SO_2烟气中脱硝率达到95%以上的分子筛催化剂;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Ni物种在催化剂中主要以金属原子的形式分散在OMS-2中,主要取代OMS-2中的K~+位,少量取代Mn~(4+)位,并且使得OMS-2微观的一维管状结构变得细短,提高了OMS-2的比表面积和介孔数量,相比较于未掺杂的OMS-2,Ni_((0.2))-OMS-2在无硫环境下脱硝率从50℃的86%上升到了98%,在含硫环境下仍能保持92%的脱硝率。(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刘杰,郭海鹏,李刚[2](2019)在《不同配合比参数对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易县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低温冻断试验,研究了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层配合比设计时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沥青、不同填料含量、不同油石比及不同天然砂掺加比例对水工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沥青对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同且差别很大;不同填料含量对沥青混凝土冻断温度影响显着;不同油石比对沥青混凝土冻断应力影响显着;天然砂的掺加比例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可为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层配合比参数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蔡秀敏[3](2019)在《不同加载方式下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加载方式下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本文通过室内模拟沿海地区沥青混凝土试块,各小试块分别经过质量浓度为0、5%、15%、20%的氯化钠浸泡10d,选择压条的加载速度分别为1mm/min、3mm/min和5mm/min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试块未经过氯化钠处理时所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值最大,随氯化钠质量浓度逐渐加大,试块所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逐渐减小,且在试块变形达到2mm以上是减小幅度较大;加载速度越大,同浓度氯化钠处理的试块所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越小,综合说明氯盐侵蚀对混凝土试块影响较大,不同加载方式下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曹青霞,魏定邦,赵静卓,张军林,马元功[4](2019)在《基于G-R常数的再生沥青低温抗开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以叁种掺加不同再生剂(CL、XK、CA)的再生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的频率扫描试验作为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WLF方程及CAM模型,构建参考温度为15℃的主曲线并计算Glover-Rowe(G-R)常数,从而对比再生沥青、老化沥青及基质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结果表明:再生剂的加入使老化沥青的G-R常数减小,降低了老化沥青的低温开裂风险,同一掺量下叁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低温性能的恢复效果顺序为:XK≈CL>CA;G-R常数与沥青常规指标(15℃延度、25℃针入度、软化点、135℃黏度)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15℃延度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9652。(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顾倩俪,陆鹏程,吴宇浩,施雨,袁益进[5](2019)在《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到日益增大的重载交通量的影响,我国沥青路面更容易出现低温裂缝等病害,因此,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来提高沥青路面的低温性能。通过对玄武岩纤维吸油性能的分析,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长度为6mm玄武岩纤维,同时控制其掺入量为0.3%。掺加玄武岩纤维后的混合料,采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来分析其低温抗裂性能。通过研究结果可知,掺加玄武岩纤维后的沥青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能显着提高,同时用该混合料铺筑的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不同的矿料级配会影响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的提升效果,其中因玄武岩纤维而提高幅度最大的是SMA-13级配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郑传峰,李瑞明[6](2019)在《沥青结合材料低温抗裂性能分析及寒区新型沥青混合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寒区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现象,设计适用于寒冷地区应用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基于小梁弯曲试验获取基质沥青、沥青胶浆、沥青细料组合体低温应力-应变曲线,以弯曲应变能密度临界值评价上述3类结合材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掺配不同粒径的胶粉颗粒使之与AC-13混合料中的细矿料级配一致,并替换50%,的常规细矿料从而制备寒区高性能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常规沥青细料组合体极差的低温抗裂能力是寒区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的重要原因.以同级配的胶粉颗粒体替代50%,的常规细矿料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有较大提高,但其高温稳定性能略有降低.该项研究为后续寒区沥青路面的设计及施工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琛,党伟[7](2019)在《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低温抗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中的碎石撒布量、沥青洒布量以及碎石加热温度对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以河北某二级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通过SBS改性沥青碎石板带直接拉伸试验,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就不同影响因素对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权重及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9.5mm粒径碎石所制成的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的低温抗裂性能要优于由4.75mm粒径碎石所制成的相应开普封层;随着碎石撒布量的增加,由4.75mm和9.5mm单一粒径碎石所制备的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的抗拉强度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碎石撒布量对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最大,沥青洒布量次之,碎石加热温度的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许西淼,刘忠根[8](2019)在《冻融循环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沥青路面低温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裂缝类型和裂缝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道路的危害。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小梁低温弯曲试验进行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为AC-16和AC-20,研究的冻融试验方案是根据研究所在地气候特点及相关文献的冻融试验方法确定,冻融循环次数分别为0、6、9和12次。对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应变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应变逐渐减小,并且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越大;级配AC-20与级配AC-16相比,级配AC-20受到冻融作用的影响更显着;通过分析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变化规律,AC-16的最佳旧料掺配率是19. 8%,AC-20的最佳旧料掺配率为16. 4%,这样既能够确保道路使用的寿命又能尽可能多地利用旧料。(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01期)
高世强[9](2018)在《内蒙古东北部高寒草原地区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面开裂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之一,且存在十分广泛。在内蒙古东北部高寒草原地区公路建设,沥青路面在低温条件下就会出现裂缝,研究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对改善该地区路面低温开裂问题,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国内外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东北部高寒草原地区气候特征,确定出本文采用低温弯曲试验、间接拉伸蠕变试验、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2)测定原材料的性能,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获得五种AC-13沥青混合料和叁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并验证其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以保证所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满足路面使用要求。(3)在0℃、-10℃、-20℃叁个温度条件下对八种沥青混合料的进行低温弯曲试验,得出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显着;橡胶沥青与极寒沥青比SBS改性沥青与SBR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改善更显着。(4)在0℃、-10℃、-20℃叁个温度条件下进行间接拉伸蠕变试验,测得八种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蠕变数据,根据幂函数模型计算得到每一时刻的蠕变柔量;再基于时-温等效原理,以-10℃为参考温度建立蠕变柔量主曲线,结果表明:采用幂函数模型能较好的表征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蠕变柔量主曲线。(5)采用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对八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并绘制温度应力曲线,获得八种沥青混合料冻断试验的四个参数;并分析级配类型、沥青种类和降温速率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级配类型和降温速率对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6)对八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冻断温度、-10℃弯拉应变与冻断强度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对于采用同一种沥青不同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矿粉所占比例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最大,粉胶比次之;在集料中,9.5~16的粗集料影响最大,2 36~4.75的集料影响最小;对于同一种矿料级配不同沥青种类的沥青混合料,沥青密度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最大,而针入度指数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5-30)
顾兴宇,姜严旭,周洲,倪富健[10](2018)在《再生沥青低温抗裂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弯曲梁流变试验和频率扫描试验,对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评价.通过目标性能等级(PG)试验确定再生剂的最佳掺量,采用差别变量(ΔTc)、Glover-Rowe(G-R)常数以及主曲线分析评价再生调和沥青在不同老化状态下的低温抗裂性能.ΔTc和G-R常数结果表明:老化时间显着影响再生沥青的抗裂性能;相较于新沥青,再生沥青对于老化过程更为敏感;沥青路面回收旧料(RAP)掺量越高,再生沥青的抗裂性能随老化时间的衰减幅度愈大;为了保证再生沥青在长期老化条件下的抗裂性能,必需使用最佳用量的再生剂,并且RAP沥青质量分数应严格限制在30%以下.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剂和新沥青对于RAP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恢复作用是不同的,再生剂主要减小老化沥青的劲度,新沥青主要改善老化沥青的相位角,但新沥青的改善作用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低温抗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易县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低温冻断试验,研究了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层配合比设计时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沥青、不同填料含量、不同油石比及不同天然砂掺加比例对水工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沥青对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同且差别很大;不同填料含量对沥青混凝土冻断温度影响显着;不同油石比对沥青混凝土冻断应力影响显着;天然砂的掺加比例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可为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层配合比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抗裂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龙佳驹,何汉兵,李忠濮,张慧.Ni掺杂型OMS-2低温抗硫脱硝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9
[2].刘杰,郭海鹏,李刚.不同配合比参数对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蔡秀敏.不同加载方式下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研究[J].价值工程.2019
[4].曹青霞,魏定邦,赵静卓,张军林,马元功.基于G-R常数的再生沥青低温抗开裂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5].顾倩俪,陆鹏程,吴宇浩,施雨,袁益进.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J].价值工程.2019
[6].郑传峰,李瑞明.沥青结合材料低温抗裂性能分析及寒区新型沥青混合料设计[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7].张琛,党伟.SBS改性沥青开普封层低温抗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2019
[8].许西淼,刘忠根.冻融循环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J].北方交通.2019
[9].高世强.内蒙古东北部高寒草原地区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10].顾兴宇,姜严旭,周洲,倪富健.再生沥青低温抗裂性能评价[J].建筑材料学报.2018